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2318500000030

第30章 岑参(二首)(1)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天宝三载(744)进士,授右率府兵曹参军。曾两度赴边,充安西节度使府掌书记及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回朝后,任右补阙,历太子中允、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最后,官至嘉州刺史。后世称岑嘉州。老年依杜鸿渐,死于成都。

岑参早年诗风绮丽,后长期生活在边塞,诗风为之大变,笔意纵恣,变化无端,设色奇伟瑰丽。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有《岑嘉州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的边塞诗,大都是在做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是天宝十三载(754)八月,诗人在轮台(封常清军府中)为一位姓武的判官送行时所写下的作品。

“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时称为“行”或合称为“歌行”。它始于汉代,而在唐代得到辉煌的发展。唐人歌行七字一句,所以又叫作七言歌行。它讲究诗歌语言的自然音调美,但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也可以略有增减,押韵无平仄规律,可一句押韵,可两句押韵,可一韵到底,也可换韵,比较活泼自由,便于写曲折的故事,抒发复杂的感情。岑参喜爱并擅长这种形式。“白雪”是咏白雪。“歌”是歌行体。“判官”,官名,为节度使的佐理。唐代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都可自选中级官员奏准充任判官。唐时节度使、都护,第一等是副大使知节度事,第二等是行军司马,第三等副使,第四等就是判官,再下来就是支使、掌书记。“京”,指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全诗可分为二段,四小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寒风。“卷”,漫卷。北风卷地而起,直接写出了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状况。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有:“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里写的也是这种情景。“白草”,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草,到秋天变白。《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似莠(狗尾草,样子像谷子——引者按)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白草折”,间接形容北风的狂猛。“胡”,西北方少数民族。“胡天”,即西北地区的天空。“即”,当就讲。“即飞雪”,写胡地早雪,来势突然,带有惊奇之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狂猛的北风漫卷着大地,使坚韧的白草都被折断,西北地区的天空仅仅是农历八月就纷纷扬扬地下起雪来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是忽然的意思,“忽”字写出了气候的突然变化,有出人意料之感,使人感到惊讶。一夜之间,大雪纷飞,整个大地披上了银装,那落在树上的朵朵白雪,仿佛是那盛开着的梨花,景色十分绚烂瑰丽。这两句想象新奇巧妙,而又贴切动人,显示出诗人浪漫乐观的积极精神,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在这里,诗人以积极礼赞的精神,以春风比北风,以梨花比雪花,写出了雪景的奇观,仿佛把读者带到了梨花竞放、春意盎然的和平美好世界,使人如身受边地奇寒,而无凄紧畏缩之觉,倒是享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梁萧子显《燕歌行》中有“洛阳梨花飞如雪”的诗句,写得也很有生色。岑参很可能是翻用了此句,但比原句写得更加新奇、瑰丽,既描写出西北风雪的威严风骨,又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江南风光。

这开头四句为第一节,以抑扬顿挫的手法,写出雪的早、美。从飞雪突来,写到雪着万树的奇观,这都是室外的景色。

下面四句由室外转入室内,写雪后的奇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散入”,指雪花轻盈飘入帘内的样子。“珠帘”,用珠子装饰的门帘。“湿”,表示慢慢地润湿罗幕的情景。“罗幕”,用丝绸做的帐幕。“狐裘”,用狐皮做的衣袄。“锦衾”,锦缎被子。“将军”,高级将领,指军官。“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都护”,是边塞掌管军事的长官。这里的“都护”与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唐朝于长安二年(702)设置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各设大都护一员。“铁衣”,铁甲。“着”,穿。这四句的意思是说,飘飘扬扬的飞雪进入到垂有珠子的门帘,又慢慢地把丝绸制成的帐幕润湿了。狐皮袄已挡不住寒气,锦缎被子也冷冰冰的,令人感到单薄。将军们冻得连兽角装饰的强弓也拉不开,长官们威严的铠甲冰凉得难以附体。

诗人从远写到近,从室外写到室内,一直写到人身上的寒冷。“散入珠帘湿罗幕”是一个过渡句,雪花朵朵,散飞而入,故用“散”。雪花进入珠帘之后,便融化成冰水,然后慢慢把罗幕润湿,故用“湿”字,写出了雪融化的动态感,因而生动传神。“狐裘不暖锦衾薄”一句虽然是写景,写雪后的奇寒,但从“狐裘”、“锦衾”这些高级御寒物中,我们不难发现军官们生活奢华的实况。将军们穿的是“狐裘”,盖的是“锦衾”,仍然感到寒气袭人,士兵们的苦寒也就自然可以想见了。诗人正是抓住这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极力渲染,从而表现出唐军将士不畏艰苦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

以上八句为第一段,着重描写边疆奇特的雪景,既美而又苦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瀚海”,指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可引申为到处。“百丈冰”,一作“千尺冰”,形容冰雪之厚。“愁云”,阴云。“惨淡”,暗淡,阴沉沉的。“凝”,聚集。这两句先为送别在环境气候上作了渲染。沙漠上冰雪纵横,而且是“百丈冰”;天空是阴云凝聚,而且是“万里凝”。在这样恶劣的气候下,诗人想到友人武判官将要起程,怎能不感到忧愁呢?不让他走吗?不行,因有公事在身。那只好安排酒席为他送行了。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主帅亲率的军队。古时分中、左、右三军。这里借指主帅所居的营帐。“置”,安排。“饮归客”,请归客饮酒。“胡”,少数民族。“胡琴琵琶与羌笛”都是所奏的乐器。这两句写宴会的情景。主帅为归客安排了酒席,筵席间有乐队奏乐劝酒,使用的都是具有地方特点的外族乐器,异乡情调和中原本色的乐声合奏成曲,同僚们个个为归客举杯预祝。尽管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宴会上的情景,但场面的热闹、乐曲的优美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下面二句又写到室外:“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纷纷”,形容多。“暮”,迟暮,傍晚,应是归客起程头天的傍晚。“辕门”,军营门。古时作战多用战车,扎营时常以战车首尾相接,围成栅栏,出入处两车辕木竖立相向为门,故称作辕门。“掣”(chè),牵曳,可当拉扯讲。“翻”,翻卷,飘动。“暮”字表明时间的推移,已经是傍晚了,可是辕门外还是风雪交加,辕门上插着的红旗不知什么时候也被冰雪冻住了,尽管强劲的寒风吹拉着也不能使之飘动。这一句写得奇特。隋虞世基《出塞》:“雾暗烽无声,霜旗冻不翻。”但与岑参这句相比,也显得逊色了。岑参运用一个“掣”字,把风使劲吹拉红旗的情状写得栩栩如生,把风拟人化了。这样写,使旗的重量与风的力量一并表现出来了。茫茫雪野上雕塑般的一面冻住的红旗,鲜艳的色调仿佛暗示着主客的情绪也变得昂扬了。

关于“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还有另一种解释:大风雪中的红旗,像是谁有意把它“掣”住一样,一个劲儿地朝一个方向刮,动也不动,如同冻在那里一样。我们前面所解的“冻”字是动词,这里说风掣红旗,红旗像冻住了一样,不能翻动,就把“冻”字当形容词解了。从诗的第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来看,风是很大的。既然风如此之大,雪能落在红旗上吗?再说,如果红旗真的被冰雪冻住,在这“瀚海阑干百丈冰”的西北边疆——轮台地区,红旗早被大风刮断、刮碎,无影无踪了。由此可见,这种解释也并非毫无道理。

以上为第三小节,主要写送别宴会的情景。

最后一节,点出轮台东门的雪中送别。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唐时属庭州,为北庭都护府管辖,当时封常清驻兵于此。“天山”,一名“祁连山”,在今新疆中部。“回”,曲折。“转”,环绕。归客出发了,“去时”为早晨,承接前面的“暮雪”。诗人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天山路本来就曲折环绕,加上冰雪覆盖,便更加难走了。诗人在为归客担忧,目送着友人的离去,只见武判官越走越远,忽隐忽现的身影渐渐被山峦隐没,终于什么也看不见了。诗人迟迟不肯回去,他在默默地凝视着归客走过之后雪地上留下的清晰的马蹄印迹。

读了这悠然不尽、耐人寻味的尾句,读者的视线不知不觉地随着诗人的目光无限伸展开去,并深深地为诗人真挚的友情所感动。在这里,我们眼中看见的是雪满天山路,心中却感到情满天山路。诗人对武判官真挚的友谊溢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最后两句可以说是送行者眼中的雪景。假如我们用电影摄像中的镜头运用作比喻,这便是诗人的主观镜头,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以上十句为第二段,着重写送别。

这首诗写雪中送别。诗人写了边疆风雪奇寒的景色,以及边防生活的艰苦,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充满着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