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12318500000019

第19章 李白(八首)(3)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是天宝四载(745)李白由东鲁南游吴越时,和某些友人分别时写给他们的,但主要用意并不在留别,而是借梦游天姥的描写反映诗人不满当时社会现实和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其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尽管其中也流露了作者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但从整首诗来看,基调是昂扬、奔放的。

全诗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海客谈瀛洲”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写天姥山的雄伟壮丽,说明梦游的缘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这是说,航海归来的人,谈起东海上的仙山瀛洲,虽然令人神往,但烟雾茫茫,模糊不清,实在难以找到。从越地(浙江)来的人谈起他们那里的天姥山,云雾彩霞时明时暗,也许还可以看得见。

诗一开始,先以两个工整的对句,由瀛洲引出天姥。瀛洲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只有传闻而不可目睹,故用“烟涛微茫”四字,点出它的虚无渺茫;用一“信”字,写出它实在难寻。而天姥却是人间真有的山,谢灵运曾游历过,本当可求,可诗人却用“或可睹”三字,将它推入幻境,从而驰骋想象,对天姥山大胆加以描绘,为下文“梦游”作好准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第三句亦作“天台一万八千丈”。这四句写的是想象中的天姥山。他想象中的天姥山不但与天相接,而且气势超出五岳,掩盖赤城,就连那据说有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也显得非常矮小。

在这里,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衬托与夸张的手法,先把天姥与“天”相比,用“连天”二字,以显示其高,用“向天横”来形容它的阔大,给人以横跨天宇、拔地耸天之感。这是直接夸张。接着,再把天姥与五岳、赤城、天台诸山逐一对比,连下“拔”、“掩”、“倾”三字,鲜明地勾勒出天姥山高大雄奇的形象。

对于这样不同凡俗的名山,李白魂牵梦萦,不禁神往,于是引出了一番奇异的梦境。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失向来之烟霞”,写的是梦游天姥山的全过程:从入梦到梦醒。这是全诗的主体部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这两句在这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诗人想凭借越人对天姥的谈论,梦游吴越,果然在一天夜里飞到了千里之外的越中,飞过了月光照耀下的镜湖。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镜湖的月亮又伴他到了剡溪。谢灵运当年投宿的处所,如今还在。这里的景色果然优美,溪中的绿水泛着微波,山中的猿猴发出凄清的啼声。

这里,诗人用一“送”字,十分高妙,使本来无情的明月也被赋予了人的感情,似乎对诗人游览名山的急切心情有所理解,所以脉脉含情来相送,一直陪送到剡溪。这种拟人的写法,不仅意境生动,而且也契合梦境。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月光的伴随下,翩然飘落到他早已向往的天姥下的剡溪,这里景色幽雅宜人。因为谢公曾在此留宿,天明登山。现在李白也寻着他的路线,来不及久留,立即开始登临。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他也学谢灵运那样,换上特制的登山木屐,纵身登上那直达云天的山路,在半山腰看见太阳从海面上升起,来到高空中,听到那报晓的天鸡声声啼鸣。

这里,连用“著”、“登”两个动词,写出诗人登山心情的迫切、动作的轻捷。“见”、“闻”二字连用,写出了登山的所见所闻,奇景异象,引人入胜。至此,情景随着梦境的展开一步步变换,梦游的时间也由月夜推至黎明破晓。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天姥山上的道路可不好走,峰回路转,环绕曲折,奇花异石,令人目不暇接。诗人正想靠着山岩休息一会儿,欣赏一下这山中奇景,忽然天色却暗了下来。就在这时,一个惊险的场景出现了。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熊的咆哮声,龙的呻吟声,在岩泉之间轰鸣,使深山中的树林都战栗了起来,一座座山峰也在发抖似的。如此神奇险怪的景象,令人惊心动魄。

接着是天气的急剧变化:“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空中的云越来越黑,好像要下雨了;谷中的水也迷蒙一片,好像升起了烟雾。到这里,气氛由前面的紧张转向低沉。突然间,随之出现的却是一个别有洞天、光辉灿烂的神仙世界。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忽然,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电闪雷鸣,山峦崩裂,神仙洞府的石门,“轰”的一声开了,青色透明的天空,一望无际,只见日月照耀着金碧辉煌的神仙楼台,景色壮丽,异彩缤纷。这在诗的气氛上又由低沉升向高昂,为列仙们的出场作好了铺垫。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随着洞天石门的打开,众神仙飘然而下,他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骑着风一样的骏马,坐着鸾凤驾的车辆,还有老虎为他们鼓瑟。

群仙如云,风姿非凡,场面异常热闹。至此,诗人的想象已推至顶点,梦境也达到了最高潮。

第三部分,从“忽魂悸以魄动”到篇末,写惊醒的情形和醒后的感慨。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诗人从梦中惊醒了过来,不禁发出长长的叹息。眼前只见床上的枕席,刚才梦中的仙境已完全消失了。

情节至此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光明灿烂的神仙世界一下子回到了冷酷的现实之中。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两句直抒感慨。由梦境联想到人间,认为自古以来,万事万物都像东流水一样,去而不返,人世间的赏心乐事也是这样。这两句是倒文,按照思维顺序,“古来”句应在前。

由于此诗是用以告别友人的,因此诗后有留别之语和将行之意:“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意思是说,这回辞别你们远去,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暂且把白鹿散放在青青的山崖之间,要走时就骑上它去游历名山。

最后两句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意思是说:要让“我”低头哈腰去侍奉朝中的权贵,使“我”心情不得舒畅,那“我”可是办不到的。这两句揭示诗旨,表现了诗人对当时丑恶现实的愤怒和对权贵的强烈反抗,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全诗思想光辉之所在。我们喜欢李白的诗,喜欢李白这个人,多半是由于他那傲岸不屈的性格。

总的来看,这首诗不仅内容丰富、多变,而且艺术手法相当高明。

首先,这首诗题为“留别”,但它却突破了我国古代诗歌一般留别、赠别诗“黯然销魂”的常调。全诗假托“梦游”的幻境,借留别的机会,向送别的友人表白了自己的心情,写出了诗人追求理想、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构思奇特,别出心裁。尤其是诗人那惊人的想象力,通过渲染、夸张、比喻等一系列浪漫主义的笔法,把梦境写得光怪陆离、神奇多姿,使诗境不断转换,曲折动人。

其次,结构完整,脉络分明。全诗围绕“梦游”展开情节,起始由海客之口,引出瀛洲,由瀛洲引出天姥,再由天姥引出梦游,由梦游引出仙境,最后由梦醒发出感慨,由感慨点明留别之意,揭示全诗题旨。连贯自然,一气呵成。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此诗为:“诗境虽奇,脉理极细。”

此外,诗句长短错落,句法极富变化,节奏和谐而鲜明;叠字叠韵的使用,特别是诗中杂以骚体,长歌永言,语气荡漾,读之回肠荡气,自然流畅,极富艺术感染力。

吊古伤今意寓言外

——读《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言诗,作于诗人受奸佞排挤,被唐玄宗变相放逐出京,漫游金陵的时期。诗人登临金陵凤凰台,借所见自然景物的永恒存在,感叹六朝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古及今,抒发了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

开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寄寓沧海桑田之感,并点明题目。金陵曾是六朝古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凤鸟出现的传说。李白登览时,山上当然不会有凤凰在了,李白由此产生了历史的感慨。他想到凤凰当年在台上翔游,象征着六朝的繁盛,“凤去台空”,又暗示六朝豪华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一切和唐玄宗的时代多么相似,“凤凰游”可以使人想起昔日的开元盛世,“凤去台空”又使人感到这个盛世由于皇帝的昏庸、奸佞的猖獗,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诗人登台后,抚今追昔,产生一系列联想和忧思,所以他不去描写凤凰台的景致,或叙述凤凰翔集的故事,而是借传说抒情写意。“江自流”表示只有自然景物依然如故。

三、四两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紧承开头两句立意,由传说引向历史,是“凤去台空”这种变化的具体化,是借事抒情写意。三国时代吴宫的奇花异草,如今早已被深深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之中,而灭掉东吴的晋朝呢?现在也是无处凭吊了。东晋的世家大族与“风流人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也变成了一抔黄土。诗人引用历史,妙在继吴之后又写了晋。这段历史的事实表明:沉湎豪奢生活的帝王,热衷权势利禄的豪门,得意一时,终将覆灭,不过是历史上匆匆来去的过客。

五、六两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承“江自流”而来,诗人由凭吊历史遗迹转而写眼前景物,是借景抒情写意。“三山”位于南京西南长江东岸,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三山半落青天外”,既写出了远山有一半被云烟所遮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山势之高远。“一水”,指长江,一作“二水”。“白鹭洲”,原为南京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因江流西移,后与陆地相连。三山隐约,江水中分,这是眼中的实景,也暗示着诗人迷茫、纷乱的心境。

结尾两句从历史的沉思中又回到了现实:“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览胜怀古,指点江山,诸般意绪,最后仍归结为一个愁字。“浮云蔽日”,无疑是他长安仕途受挫原因的真实写照,一个淡忘世事、疏远功名的人是不可能发出如此沉重的慨叹的。由于玄宗皇帝被奸邪包围蒙蔽,国运日危,诗人远离京城,见不到魂萦梦绕的长安,顾念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命运,怎不令他黯然生愁呢!这是以比喻写忧。

综观全诗,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昔日盛景俱为陈迹的感怀,其中也饱含着忧国伤时及抱负难施、理想难就的愁苦。

在写作上,本诗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比:自然与人事相比,“三山”、“青天”、“长江”、“白鹭洲”等自然景物亘古不变,而“吴宫花草”、“晋代衣冠”之类的社会人事迅速变迁。这是以自然现象的永恒观照人事变化的迅捷。历史与现实相比,六朝一时豪华,终究衰亡;现实辉煌,但“浮云蔽日”,危机深重。这是希望朝廷吸取历史教训,开明政治,求得长治久安。

二、比喻象征:“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以日比喻皇帝,以浮云能蔽日,象征皇帝被奸邪包围,贤者报国无门。这是政治昏暗的形象体现。诗人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含蓄地揭露了唐玄宗后期暮气深重,信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等真实情况,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意在言外:“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表面是说东吴的宫殿园囿已经荒芜,成了幽静的小径,东晋的世家大族也已烟消云散,成为一抔黄土,六朝豪华已不复存在。实质是揭示荒淫豪奢的帝王、热衷权势利禄的豪门,都只能得意一时,终将迅速败亡,针对性十分强烈。

壮阔中见空灵

——读《望庐山瀑布》(二首选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安史乱起的第二年(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年,750),李白辗转江南,夏日避乱到庐山。《望庐山瀑布》大约写于这个时期。此诗共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诗曰:“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其诗是登峰近观,写得也很出色。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是远望的景象。

先解释一下题目:“望”,就是“远看”;“庐山”,山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后汉书·郡国志》载:“庐山在寻阳县南,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际,隐遁潜居其下……时谓所止为仙人庐而命焉。”“瀑布”,是庐山的奇景之一,不仅数量多,而且千姿百态,各有奇观。《太平御览》引周景式《庐山记》:“白水在黄龙南数里,即瀑布水也。土人谓之白水湖。其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于林峰之表,望之若悬素。”

这首七言绝句,以奇特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画出庐山瀑布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