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12313300000025

第25章 狼孩能不能学会说话

我们都听过很多神秘的狼孩故事,史上最早的狼孩记录来源于印度。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有一则奇怪传闻,据说每到夜间就会有一种“神秘生物”出没于小城附近的森林,这种生物同人类似,但却用四肢走路,并紧紧尾随在大狼后面。小城的人们欲一探究竟,他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神秘生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随后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7岁,小的叫阿玛拉,2岁。在她们被送进孤儿院不久,阿玛拉就死掉了,而卡玛拉则活到了16岁。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事件。

有资料表明,在卡玛拉进入孤儿院后,她完全不能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尽管孤儿院的老师尽力教导,卡玛拉在两年后才学会直立,6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直立行走。她4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7年内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几句话。在她10岁以后,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并开始惧怕黑暗了。但不幸的是,就在她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时,她死去了,至死也没能真正学会讲话。

接着,世界各地也陆续发现了许多个狼孩。研究者试图让他们回归人类社会,教授他们人类的语言、文化和各种知识,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与上文的卡玛拉一样,这些狼孩从未真正地学会说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语言是后天形成的

孩子学习语言就像学习玩耍一样轻松自如。

——刘易斯·托马斯,《一个细胞的告白》

首先,心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人类的语言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自从人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后,人就不再只是一种动物,而成了社会人,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社会的影响。一旦脱离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人类集体,个体就不再具备人的特点。

同时,虽然我们的发音器官是类似的,但语言是离不开人脑的。人脑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如果这种社会环境从小丧失了,个体也就丧失了语言能力。

其次,儿童时期对于人类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段时期是个体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心理学家发现,从婴儿出生开始,到4岁为止,是儿童掌握母语的关键时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把一个年幼的儿童放到陌生的环境里,他们会很快学会当地的语言,而成年人的学习速度则慢得多。

狼孩们从小就远离了人类社会,自然不能掌握语言,等他们被人类发现并被带入人类社会后,虽然再次接受了教育,但由于错过了关键的儿童时期,他们再也不能学会语言了。

语言的发展过程

既然儿童时期对于人们掌握语言十分重要,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一阶段都发生了什么。

(1)咿呀学语期

婴儿刚生下来是不会语言的,到了4个月左右,他们开始能发出“咿呀”的声音,学者们将这个阶段称为咿呀学语期。

有研究者指出,最初这种“咿呀”声是先天的,与婴儿的母语无关,并不包含母语中的语言元素。心理学家佩蒂特就指出,先天失聪的婴儿也能展现出“咿呀”,只不过他们是用重复类似音节的手势来表达的。

到了婴儿10个月左右,“咿呀”声渐渐与母语联系起来,会与母语的一些发音相类似,语言学家们通过婴儿的“咿呀”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认出他们的母语了。

(2)单词语期

在幼儿1~1.5岁时,他们处于单词语期。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发出声音来同周围人(主要是父母)交流,他们说出的多是“妈妈”、“汪汪”、“抱抱”等双叠音的词语。虽然说出的词语只是一个,但表达的意思却很多。“汪汪”可能表示“那儿有狗”,也可能表示“要去看狗”,或者“狗过来了,我怕”。对于平常人来说,单个的词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很模糊,但婴儿的父母却能很容易地理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多,但其中主要都是名词,另外可能有少数感叹词和动词。

(3)双词语期

1.5~2岁间,幼儿从单词语期进入双词语期。他们开始讲一些双语构成的句子,这些句子通常都是由名词和动词组成的(例如抱娃娃、吃饭饭)。这标志着幼儿开始初步掌握了母语的语法,从而为接下来句子的掌握打下基础。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词汇量与日俱增,有专家指出2岁的幼儿词汇量达到了300多个。他们也渐渐地学会了一些动词和形容词。

由于这个阶段幼儿的语言像电报一样简洁,所以双词语期又称为电报言语期。

(4)句子阶段

在幼儿2岁以后,他们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掌握的词汇从最初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扩大到了介词、代词、组词等。他们也渐渐可以说出一些简单句子,像“我想上厕所”之类的。到了3岁左右,他们开始能讲出一些复合句。

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重,经常会将“为什么”挂在嘴边,这也促进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到了4岁以后,幼儿基本上能完全掌握本国的语言了。当然,这里指的是对语法和句式的理解,他们在词汇量上还是比不上成人的。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思维能力最确切的指标就是语言。

——戴维·G。迈尔斯

有读者可能会问了,这一章我们的主要内容是思维,为什么我们会扯上语言呢?接下来,将会向您介绍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在这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1)语言决定思维论

美国人萨波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了语言决定论,他们认为语言结构强烈地影响或完全决定了说本族语言的人的感知和推理世界的方式。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语言决定思维。他们认为,由于语言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因此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

沃尔夫指出,英语里面描述白色的只有“white”这个词语,但爱斯基摩人可以用数十个含义为“白色”的词汇来描述不同程度的白色。这种词汇数量的差异影响了不同语言的人思考颜色的方式。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霍比族的人不擅长追忆,这和他们的语言中不存在过去时有关。

所以诗人乔伊·哈乔就曾说过:“要想毁灭一个民族,那就先毁灭他们的语言。”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人就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学校,强迫所有学生学习日语,抵制华语,将此作为他们毁灭民族和毁灭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2)思维决定语言论

与沃尔夫的观点相反,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思维决定语言论。我们前面曾提到了他对儿童思维阶段的研究,在他看来,儿童的思维并非来自语言,而是来自动作。婴儿在9个月以后,虽然还没有语言,但已有了动作思维,因此,他认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思维先于语言,思维决定语言。

(3)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论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考察了科勒对黑猩猩所做的实验研究后,他认为黑猩猩的确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和语言没有关系。他认为,黑猩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来进行交流。但是,这些表情、手势和声音总是和具体的动作相联系的,是用来表达欲望与感情的,和思维没有联系。

总之,维果斯基一方面强调思维决定语言,另一方面承认语言对于思维具有反作用。他认为语言和思维就像是两个圆圈,它们部分重叠在一起,有语言的思维不能包括所有形式的思维,同样,有思维的语言也不能包括所有形式的语言。

尽管人们对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没有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心理学家迈尔斯所说的,思维能力最确切的指标就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