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孝武皇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
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汉使入西域者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后岁余,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侍于汉。汉因使使赂赐,以镇抚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
秋,起明光宫。
冬,上行幸回中。
匈奴呴犁湖单于死,匈奴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
世宗孝武皇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
上嘉匈奴单于之义,遣中郎将苏武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与假吏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汉武帝费了很大劲,把大宛收拾下来了,得到的好处是“岁献天马二匹”。这时候,匈奴也了,开始叫我们的皇上干爹了,大汉的国威好像是打出来了,但是和耗费的国力相比,我们总觉得军事上的胜利和换来的好处相比并不多。一想到后来列强打到中国,都要割地赔款,同样打胜仗,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我有理由怀疑老祖宗经济意识淡漠,生意头脑差。这不,匈奴有一个单于叫了声干爹,汉武帝就打发使者送礼去了。
这位使者,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鼎鼎有名的苏武。
说到苏武,我是特别亲切。记得还是上高中的时候,也能体会到出名要趁早的道理,于是发狠要创作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选题就是苏武,《古文观止》里选有苏武传。另外两篇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以及李陵的《答苏武书》。剧本写在一个自己订的“粉廉纸”本子上,后来不知塞哪儿了,找不着了。
剧本基本上就是把苏武传抻长了,唯一的“创作亮点”就是我设计了一场戏,让苏武、司马迁和李陵在长安郊外,梨花或者桃花盛开的时候,一起畅谈理想和抱负,抒发爱国的情感和远大的志向。我记得我还特别让李陵表现得最慷慨激昂,以便反衬他后来背叛祖国的卑劣。哈哈。唉,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人生苦短,人生空虚,人生也就是这么回事了。
要说起来,苏武、司马迁、李陵都是高干子弟,高干子弟有优点,第一是爱国,第二是主人翁意识很强,老百姓子弟也爱国,但是主人翁意识差,没有“革命的班我们不接谁接,革命的权我们不掌谁掌”的那股子豪情,不光有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也有很强烈的革命现实主义可行性。
苏武、李陵和司马迁也一样,肯定有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冲动期,伟大领袖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让他们崇拜和敬仰,皇上发出的“欲成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的伟大号召,让他们热血沸腾,“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朝”的理想激励着他们,鼓舞着他们……后来现实让他们渐次清醒:李陵最先和最快进入幻灭状态,理想速冻,如果按据说是伪作的《答苏武书》表现的思想情感,他的精神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他在背叛和仇恨之间痛苦着;司马迁的幻灭无疑是最深刻的,最绝望的,正因为最深刻、最绝望,他才有了冷静的批判精神;苏武牧羊十九年,持节不改,最后返回故国,得到一个“典属国”的官位,官家对卜式这样的大话英雄不吝封侯,苏武就算自己不在乎,但当时整个社会都认为好男儿志在封侯啊,没有封侯就不能算成功人士啊!苏武面对媒体的专访时,肯定要说“今生无悔”,不知道他半夜一下子醒了,有没有抱怨官家有些寡恩呢?我们说苏武也幻灭,有违世道人心,有违几千年中国人一直崇尚气节的精神,但在今天我们这个充斥着物欲的世界看来,他是很吃亏的哦。
读经读史,都告诉我们,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许是我人到中年,读来读去,读不出些许豪气,读到的尽是一股子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