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12310200000017

第17章 一波刚平

肃宗明皇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

丁亥,降遗诏。戊子,帝崩。帝明敏有机断,故能以弱制强,诛剪逆臣,克复大业。

己丑,太子即皇帝位,生五年矣。群臣进玺,司徒导以疾不至。卞壸(kūn)正色于朝曰:“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也!”导闻之,舆疾而至。大赦,增文武位二等,尊庾后为皇太后。

王敦、王导没有成功克隆司马师、司马昭的光辉案例,画虎不成反类犬,后果很严重,教训很深刻,在我看来就是路线图有问题。

司马氏虽然也是高管干掉老板,但是他们对外征战是有业绩的,抗吴灭蜀,硬仗还是打过几场的,不是光在家里耍横,镇压内部的不同意见者,威望不是靠欺负老板建立起来的,是要靠业绩的。为王敦、王导计,他们应该积极组织北伐,打过黄河去,解放全中国,这样威望有了,干部队伍也有了,群众基础或选民支持率也有了,这时不用说话,自然会有人对姓司马的说:禅让吧禅让吧禅让吧……

王敦把皇上欺负得死了,杀了若干与自己意见不合感情不和的官员,然后就和亲信天天喝酒,喝高了然后畅想未来,这怎么可以呢?

明帝组织的自卫反击战,经过一番血流成河以后,终于获得了胜利。

王敦在关键的时候病重,没有好身板也没有儿子造什么反?纯粹是折自己的草料。

王敦临死把大权交给过继过来的侄子王应,王应知道老爷子留下的空白自己填充不了,于是秘不发丧,把老叔用席子卷起来,再用蜡做一个防腐喷涂封闭,在客厅挖个坑一埋,齐活。王应于是继续喝酒继续高乐。

王敦死了,王含、王应这对亲父子陷得比较深,只能流亡了。王应有两个叔叔都做州刺史——自家做皇上也不过如此——王彬任荆州,王舒任江州,爷儿俩商量去哪里避难比较合适。爹说:“你的法定亲爹王敦和你王彬叔不对劲,因为政见不合红过脸吵过架,你王舒叔界面很友好。”儿子说:“我王彬叔在我法定亲爹王敦强盛的时候,敢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不是一般的人哦,今天看到我们爷儿俩这么倒霉,反而会有恻隐之心。我王舒叔有笑脸没肩膀,怕是不敢承担这个责任。”但是最后大爹做了主,爷儿俩逃到江州王舒那里。王舒早就准备好了,在江边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然后就着这个公开的仪式把这爷儿俩沉到江里了。荆州王彬也早就准备好了,也有场面,也有公开沉江的仪式,不过另备小船,准备将这爷儿俩安顿到一个秘密所在,大概与韦小宝用调包计智救茅十八差不多——将来写小说必须这么写。

史书称:“……王舒遣军迎之,沉含父子于江。王彬闻应当来,密具舟以待之;不至,深以为恨。”

看来还是小辈的王应看人要准一些。王舒大义灭亲,继续做官。

王敦之乱终于平了,在这期间,“司、豫、徐、兖之地,率皆入于后赵,以淮为境矣”。过去在祖逖祖大侠的努力下,是以黄河为境的。历史已经无数证明,自己内部折腾,占便宜的一定是外人。

政局震荡会产生波动效应,如果震源未去,压下去葫芦浮起来的就是传说中的瓢,在镇压一个叛乱分子的过程中,就会培养出另外一个叛乱分子。王敦灭,苏峻兴。

明帝司马绍早死,儿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司马衍才五岁,一个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要领导草民们开创伟大中兴的新局面。

“群臣以帝幼冲,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

中国的文化和体制就是这样,所有过去有Bug和病毒感染的程序,都不能删除,只要相应的条件,这些程序就会被自然而然地点击激活。小朋友做皇帝,外戚秉政就来了,搭配销售。

庾太后临朝称制,“以司徒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尚书令卞壸参辅朝政,然事之大要皆决于亮”。

成年皇帝相对理性一点,像明帝司马绍,他会尊重和听从王导这样老臣的意见,这样的老臣也许不在乎是非,但能辨析利弊。而女人是感性的,尤其是庾太后这样没有什么政治经验的女人,她需要的是可信任,而不是足智多谋。王导主意办法再多太后也搞不明白,一个女人在什么都不明白的情况下,只能找可信任的人,这个人当然是自己娘家的亲哥亲弟。

庾亮(289—340),字元规,东晋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庾亮少时随父亲庾琛从北方南迁,其父曾任会稽太守。庾亮在元帝时就出仕,作为明帝的大舅哥自然得到重用,明帝死时,与王导等同为顾命大臣,时年三十六岁。

庾亮是汉代以来外戚专权史上特殊、另类的一个,或者说是一个好外戚,这么说吧,国舅爷里面也不全是浑蛋和恶少,也有品德不错的人,庾亮算是其中的一个——锐圆哥哥一直避免从道德角度评价历史人物,但是处在一个助人为恶或逼人为恶的历史环境下,法律法规靠不住,天条天理也靠不住,希望只能寄托在位高权重的人还有一点点良心操守。

主少国疑,内外交困,庾亮之所以没有安享富贵,也与这恶劣的形势有关。

庾亮是弱势皇权的代表,在内他要和保守的士族继续斗争,等于继承了刘隗、刁协的思想路线,对外则更明确地坚持北伐恢复故国,内政外交,政治军事,相关的各种势力围绕这些焦点问题展开了新的博弈。年轻的庾亮起码是一个想做一点事的人,但是,想做事的人,往往是要先摔跟头的……

小朋友司马衍即位,大臣进玺,这么重要的仪式,DJTV(大晋电视)是要现场直播的,但是王导却请了病假,尚书令卞壸“正色于朝曰”——庙堂之上同志们一向是和谐友好的,突然来个“正色”的家伙:“王公岂社稷之臣邪!大行在殡,嗣皇未立,宁是人臣辞疾之时也!”

单位要整顿、要加强管理的时候,总是先从考勤抓起。

老王,这不是泡病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