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
12300200000025

第25章 杜甫的“京漂”生活

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结束了打猎唱歌的快乐生活,离开山东,到了长安。杜甫到长安,本意是为了谋求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文化理想,结果却衍变成了一段艰难的谋生历程。十年之间,竟然没有谋到一官半职。直到天宝十四载(755年),杜甫才得到机会,成为一个看守甲仗兵器、管理门禁锁钥的官儿——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可以说,杜甫足足过了十年“京漂”生活。

杜甫京漂的目的是走仕途,也就是跑官。当然,杜甫的跑官跟今天的跑官情况大不一样。他不是通过托关系、行贿谋取职位,他是进入上流社会的社交圈,结交达官贵人,向他们赠诗,希望他们了解自己,然后举荐、擢拔自己。

十年当中,杜甫结交并参加过其家庭聚会的达官贵人,先后有驸马郑潜曜、汝阳王李琎、一位姓何的将军、驸马崔惠童,以及《江南逢李龟年》中提到的岐王李范、殿中监崔涤等人。杜甫还曾参加过这些达官贵人的公子们发起的冶游(丈八沟带着妓女游览,只是其中的一次)。可以说,杜甫以白衣之身,进入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圈。但是,所有这些社交活动,都没有给杜甫的命运带来任何转机,只留下了许多辛酸的记忆。请看下边诗句: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示从孙济》)

看得出来,自尊心很强的杜甫,对这种生活是十分厌恶的。他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奔走权贵之门,也是生活所迫。游乐、筵宴之后,想到自己理想无从实现、命运一片茫然,杜甫常常会陷入郁闷,“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其中的孤独、寂寞,无可诉说。按照他自己的秉性,他早就遁迹江湖之上,效法鸥鸟,自由自在地飞翔去了。“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他的心里话。

向达官贵人投赠诗歌以求仕进的方法,叫做“干谒”,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求官途径,是公开进行的,没有什么猫腻。杜甫赠诗的达官贵人有好几位,从他保留下来的诗歌中看,主要有韦济、张垍、鲜于仲通、哥舒翰等。张垍是著名宰相张说的公子,先是担任翰林学士,后来升迁为太常卿;鲜于仲通当时担任京兆尹;韦济更是官运亨通,由河南尹升迁尚书左丞,再升迁左丞相。应该说,他们都是了解杜甫的才华的,也有一定的交情。特别是韦济,担任河南尹期间就曾多次去拜访住在偃师老家的杜甫了,在长安更是常常在百官面前背诵杜甫的诗句,赞不绝口。杜甫投赠最多的也是韦济,前后有四次。不知道为什么,所有这些投赠终于都毫无结果。

此外,不能不提到两个人,一个是杜甫的一位萧姓姑表兄,当时正担任着比部郎中之职;另一个是杜甫的堂弟杜位,杜位是当时权相李林甫的女婿。从情理上推测,他们都有能力提拔杜甫一下的,但事实上他们显然都没有给杜甫以切实有效的帮助。

十年没有谋到一官半职,没有俸禄收入,生活难免会陷入窘迫。到长安之初,杜甫大约带了一些家庭积蓄,长安、洛阳两地也都有一点房地租金收入,手头还比较宽裕。后来因为找不到事情做,比较无聊,杜甫曾经在长安自己下榻的宾馆里跟人赌博,袒胸赤脚,大呼小叫,狂赌狂输,满不在乎,还自我安慰道:“英雄有时亦如此”(《今夕行》)。他那点家产当然经不住坐吃山空,加上孩子一个个出世,天宝十三载,妻子儿女又从洛阳老家搬到了长安,家庭开支必然随之增大。当年又发生了洪涝灾害,物价飞涨,一家生活陷入困境,妻子儿女饿得面黄肌瘦。不得已,杜甫只好将妻子儿女转移到奉先县。这个时期,杜甫自己在长安的生活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据他自己诗文所描写的,当时他的情形是:穿着小得不合身的粗布衣裳,头发苍白,有时候靠卖一点草药接济生活,有时候到朋友家蹭饭。每天去政府赈济贫苦百姓的平价粮仓那里买几升米。有时候接济不上,“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投简咸、华两县诸子》)。贫病交迫之中,杜甫遭受了不少白眼,品尝了不少世态炎凉。《贫交行》一诗是最好的写照: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这种情况下,以至于有人招待他一顿饭,他都会感动得不行。一次病后他拜访一个叫王倚的朋友,这位朋友招待了他一顿好饭,有泡菜、酥饼、豪猪肉,还有酒。曾经过过裘马清狂生活的杜甫,就感激涕零了,发出了“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长相见”的感慨(《病后过王倚饮》)。

自然,杜甫的“京漂”生活也是有许多乐趣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他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朋友:郑虔、苏源明、岑参、王维等。他曾经跟高适、岑参、储光羲、王维等人同游大雁塔,诗歌唱和。也曾还跟着岑参兄弟游览长安胜景渼陂。还在深夜听一位姓许的朋友高声朗诵诗歌,身心俱爽。快乐的时候实在不少。这其中,跟郑虔盘桓最久,交往最深,乐趣自然也最多。被唐玄宗誉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才高德尊,却职位冷落,生活拮据。杜甫对他的才德无比尊重,对他的遭遇无限同情。郑虔比杜甫大许多,杜甫待之亦师亦友。他们多次同游何将军家园林,困难时期,一旦谁有了一点钱,马上跑去买了酒,一醉方休。醉酒之时,两人礼数全抛脑后,频频举杯,大声朗诵诗歌,浑然不知人间还有生死忧愁。

从我们这些后代读者的角度看,杜甫的“京漂”生涯,最有意义的则是,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饮中八仙歌》、《春日忆李白》、《兵车行》、《前出塞九首》、《丽人行》、《醉时歌赠郑广文》、《天育骠骑歌》等等作品都作于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