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注定是中国文学的年份,许多大事搅动着国人的神经。
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举国欢腾。而11月17日,是一个中国读者永远无法忘记的痛心日子,这天作家路遥谢世整整20年,很多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大量发表纪念文章。
莫言获奖,读者很自然地将他和路遥作比较。
在莫言获奖消息公布的第二天,有人在“百度知道里询问:路遥和莫言谁更棒?回答如下:文风不同,时代不同,不好比较。
还看到另外一个帖子,原文如下:莫言的东西不加评论,但相比较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真不是差了几个数量级,莫言真不如路遥。如果路遥多活几年,诺奖非他莫属……
我没有对此发表任何评论,心底却翻腾着他们两人的故事。
1992年上半年,因茅盾文学奖获得巨大成功的路遥,悄悄地搜集资料,并开始体验生活,他正在为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做着准备工作。他下一个目标是什么,谁也不知道。只有那个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老作家贺抒玉知道,路遥的下一个目标是诺贝尔文学奖。而冲击诺奖的作品内容也已经确定,就是小说《成吉思汗》。可惜,天妒英才!
莫言写作,其实缘于路遥,这件事情很少有人知道,然而李国平知道。
李国平是《小说评论》的主编,同时为茅盾文学奖评委。他在一次文学讲座中,讲到“高手在民间这一主题时,举了一个例子。
在山东高密的高粱地里,一个年轻人在地里锄地。夕阳西下,给一望无际的高粱涂上金黄、红黄两色,一片绚烂。此刻的天,很高;此刻的云,很白;而此刻的高粱地,很安静。锄地的间隙,年轻人拿出一本杂志,翻读到了一篇叫《人生》的小说,迫不及待地阅读下去,忘记了身边的高粱和远天的落日。直至夜幕降下,他才读完了全文。这时,年轻人热泪盈眶,内心感叹:人世间竟然还有这么美的小说。从此他立下宏愿,要献身美丽的文学。这个年轻人就是莫言。
以上两件事情,因为讲述者的身份,我笃信不疑。
在莫言获奖后,网友晒出旧照片,其中就有一张路遥和莫言的。画面上,两人都很年轻,且穿着厚厚的衣服。以背景猜测,很可能是在《延河》编辑部的办公室里,更可能是莫言到西安拜见身为小说编辑的路遥。两人的头发很密很黑,两人的表情很真很淡,路遥稍胖,莫言稍瘦,但两人比肩,让人们看到文学的希望。
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副书记王巨才如此评价路遥:他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后一个殉道者。而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那一个,有着不可取代性。
多年前,有读者写出上联,求下联。
《人生》路遥,莫言平凹。
有人对出如此下联:
《生死》萧红,冰心淑敏。
此副对联,大致说明了一个主题:文学是前赴后继的事业,激情和良知更需传承。
莫言写作肯定受到路遥影响。影响我们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边人;一类是遥远的人。言传身教,说的是身边人的影响力;而遥远的人,既指空间,也指时间。李白的一首诗可以影响我们,这是一位大师的心灵穿越时间,在当下发酵;贝克汉姆影响我们,那是国际巨星透过影像越过空间,传递能量。他们可能不知道我们,但是我们知道他们,这就是偶像的力量。我们在寻找偶像时,偶像也指导我们。人只有在心中装上偶像,才会在行动上最大程度地贴近偶像。
文学对人的改变,正是在潜移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