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12250400000040

第40章 十年来我国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1989年3月3日)

在纪念中国企业管理协会诞生十周年之际,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作一番回顾与展望,是十分有意义的。

过去十年是改革开放的十年,也是我国企业管理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概括地说,经过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管理正在摆脱产品经济条件下旧体制的束缚,逐渐走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轨道。改革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完善,管理本身自然地也在改革中发生根本变革。

十年“文革”,使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的边缘,企业管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粉碎“四人帮”以后,经历了为时四年的恢复性整顿,企业管理基本恢复正常。那时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是适应于高度集中的旧体制的生产型管理,是50年代初期学习苏联经验建立起来的,是一套以生产技术专责制和经济核算制为特点的管理。虽然经过“大跃进”和60年代初期的调整,吸收了我们自己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形成了以《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为蓝本的一套管理制度与方法,在某些方面也是先进的、科学的,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形势的变化,旧的经济体制明显地暴露出它所存在的弊端,因而企业管理相对地说是落后了。那时的经济效益,在很多方面连历史的较好水平也还没有达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全党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搞活企业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企业由国家统收统支、统购统销的封闭式经济组织,逐步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转变,成为开放式经济实体,从而也促使企业管理由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十年改革和管理的发展进程是交错复杂的,但就其基本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1979年到1984年可以算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试点阶段,我们集中力量抓了企业整顿,在完成恢复性整顿任务的基础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从1982年起,又进行了建设性的整顿,主要是实现领导班子的“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立经济责任制,整顿劳动组织,整顿财经纪律,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在这六个方面做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全面推行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以扩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试点。从国家对企业来说,是放权让利,即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让企业获得一定比例的利润。从企业本身来说,则是扩权留利,即从过去那种没有任何经营自主权,也没有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的状况,转变成为拥有一定限度的经营自主权和一定比例的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性质、地位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先是四川省抓了100个企业的试点,还有原国家经委、财政部在京、津、沪地区抓了首钢等8户企业的试点,然后逐步在全国推开。从扩权的发展过程来看,1979年国务院下达文件所规定的扩权内容还只是一小部分,以后逐步发展,直到1984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扩权内容才比较全面了,包括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物资选购、资金使用、资产处置、机构设置、人事劳动管理、工资奖金、联合经营共十个方面的权利。与此同时,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企业通过利润分成、承包留利等形式,建立起了企业自己的生产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既保证了企业有一定的积累能力和发展能力,又使职工获得了物质利益。由于企业有了一定的权利和利益,就为履行自己的责任提供了保证;由于企业内部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就有条件实现各个岗位(职务)的责、权、利结合,从而大大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从1985年到现在,可以算另一个阶段。由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地全面展开。在适当调整和稳定国家与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条件下,我们着手改革企业经营机制。企业逐步转为眼睛向内,大力提高企业素质,挖掘内部的潜力,在继续落实已颁布的扩权留利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方式,普遍推行承包制,小企业试行租赁制,有些企业还进行股份制试点。同时推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改革企业组织机构,使之适应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干部委任制为干部聘任制,实行招标选拔经营者;改革劳动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逐步开展了优化劳动组合;改革工资制度,实行工资总额和经济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劳动贡献相联系,按劳分配的方式呈现多样化。还有企业承包企业,企业兼并企业,发展横向联合,组建企业集团,等等。在这个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了加强和改善,管理现代化的工作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了试点。党的十三大报告把现代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作为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现状的认识,技术与管理这两个轮子必须协调运转的思想正在逐步树立起来。通过开展升级活动,促进了企业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随着我国商品、金融、劳务等市场的发育成长,各种经济法规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企业破产法(试行)》的实施,我国企业管理正在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有一批企业打入国际市场,产品具有竞争力,有的还在国外办起了公司,同时外商来华与我合资经营或外方独资经营的企业也逐步增加,这对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十年改革,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对外开放,又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机会。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十年当中的变化是深刻的,但是工作的发展不平衡。当前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呈现多层次状态,一部分先进企业(大都是大中型企业,也有一些小型企业)变化显著,进步较快;相当多的企业虽有变化,但不够稳定;少数企业还处于落后状态。从先进层次来看,明显地出现了以下十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第一,企业经营思想从适应产品经济的封闭型向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开放型转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生产计划由国家下达,原材料由国家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收购,企业几乎与市场绝缘,只是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是单纯生产型。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淡薄。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不少企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市场考验。尤其是机械制造等加工工业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许多长线产品计划骤减,生产任务大大压缩,促使这些企业面向市场,寻求生路。尽管当时很多企业是不自觉的,但实际上却是从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开始。以后,随着计划体制的改革,国家指令性计划大大减少,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比例增大,促使企业扩大经营销售的职能,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船小掉头快”,很快活跃起来了。这是我国企业管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以转轨变型为契机,我国企业管理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从被动执行型转向主动开拓型,从过去的生产什么、销售什么转变为以销定产。用户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已经构成企业经营思想的主体。企业的决策程序也发生了变化,从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着手,了解市场需求,千方百计地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且不断改善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完善售后服务。有不少企业制定经营战略,讲究治厂之道。一些外向型企业还与世界各国在经济、管理、技术、贸易和文化方面进行联系交流,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大量地传播进来,经过消化、吸收,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我国企业的经营思想和视野。

第二,企业经营机制由缺乏生机向增强活力的方向转变。在旧体制下,我们长期靠吃“大锅饭”过日子,即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企业经营好坏,职工干好干坏,没有什么差别。这种吃“大锅饭”的体制,严重挫伤了职工和企业的积极性。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革,绝大多数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有些小型企业实行了租赁经营,有的企业还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加之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和市场逐步发育成长,企业外部条件逐步改善,因此,我国企业经营机制的变革取得了较大进展。政府减少干预,企业自主权扩大,企业的经营成果与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挂钩,从而调动了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有所增强。在承包中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实行竞争招标和共担风险、抵押承包,为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善注入了新的活力,1987—1988年在非常不利的外部条件下,承包制的大面积推行,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承包制在严峻的考验面前,又一次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总之,以利益驱动、风险压力为特点的我国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第三,企业领导人员由行政型向经营型转变。过去,我国政企不分,企业有县团级、地师级之分,企业的厂长(经理)相应地就有处级、局级以至部级之分,行政色彩非常浓。厂长(经理)由上级任命,而不是由竞争机制产生;厂长(经理)的待遇随行政级别而异,而不是与贡献挂钩。这样,厂长(经理)既缺少向企业家过渡的条件,也缺少向企业家过渡的动力,显然已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现代经济生活中,敢冒风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个社会主义企业家在经济活动的舞台上充当主角,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缺少最有成效的组织者、管理者。可喜的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有一批企业家崭露头角,他们的出现和发挥的作用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从1987年开始,已经组织了两届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影响很大。有些部门和地区也评选了优秀企业家。企业家的事迹、经营管理之道和他们的呼声与意见,已成为新闻界报道的热点之一。这一系列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说明整个社会对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寄予关注和希望。尽管目前称得上企业家的还只是厂长(经理)中的一小部分,但厂长(经理)向企业家过渡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四,企业领导体制由党委一元化领导向厂长负责制转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那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责权分离、缺乏效率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厂长负责制这一新的企业领导体制的确立,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实行厂长负责制后,确立了厂长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强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统一领导,提高了决策和指挥的时效性,减少了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党的领导,使党组织从行政事务中解放了出来,专心致志地抓党的建设,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与此同时,加强了职工民主管理的权利,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厂长的权威与职工的智慧结合在一起。《企业法》的实施,从法律上保障和促进新的企业领导体制的正常运行。

第五,企业组织由单一形态向多元化转变。我国企业的组织机构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比较单一的直线职能制。环境在变化,市场在发育,企业战略在发展,为了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不少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了组织机构的改革,既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又有新矩阵制,有的还发展为事业部制。为了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有不少企业已由单个的“大而全”、“小而全”,逐步走向联合体、集团化。这种变化说明,我国企业已有了选择自己组织形式的权力,这是产生企业活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外合资企业、外方独资企业的建立,更促进我国企业组织形态向多元化转变。

第六,管理重点从着重对物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转变。越来越多的厂长(经理)认识到,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产品,一流的产品要靠一流的人才去开发、制造。因此,企业竞争最终还是人才的竞争。如何聚集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最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人者昌,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同。招才,揽才,放手使用人才,已经成为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2)人才培训进一步受到重视。不少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培训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和干部的管理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宝库,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3)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得到改进和加强,转变形式,注重实效。尊重人,关心人,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改进教育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4)在企业内部配套改革中,围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所进行的人事、劳动、分配等项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并相应地建立起各项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第七,质量管理由单纯的质量检验向全面质量管理转变。虽然,在改革以前也提出并强调“质量第一”的方针,但是,在旧体制下,由于缺乏竞争,缺乏质量意识,加之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因而,许多企业的产品质量处于落后或不稳定状态。十年改革中,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成长和全面质量管理的逐步推广,不少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的控制手段和方法也有了改善,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也逐步普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全国已有一大批产品达到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七五”计划把提高质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明确地提出来,许多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以质量求生存的重要性,认识到质量意味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普及。

第八,管理技术由传统型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现代管理方法经过了一个学习借鉴、潜移默化、自发应用和有组织地推广的过程。我们曾重点推荐的18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有些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计算机逐渐增多,不少企业破除了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培养了专门人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一个结合本企业实际,创造新的管理方法的活动正在兴起,如“满负荷工作法”等有近20种之多。它们当中,有的属于综合性的工作法,有的属于专业性的单项工作法,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我们准备系统地加以研究、总结、推广。这些方法的出现,是我国经营管理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结果,是职工智慧的结晶,尽管这些方法本身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颇具中国特色。

第九,战略规划由单纯完成国家计划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转变。在旧体制下,企业主要行使执行计划的职能,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国家组织订货、调拨分配,企业缺乏了解市场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动性、积极性,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因而,在计划任务变动的情况下,往往束手无策,造成产品积压或脱销。随着改革的深入,计划体制和供销体制都发生了变化,企业管理由单纯执行型转变为决策型,适应市场变化的功能大大增强,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工作得到普遍的重视,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完善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已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强烈意志和行动方向。尤其是一些先进企业面向国际市场,追求多出口、多创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改革把企业和企业家推向了市场,推向了国际竞争舞台。

第十,企业建设由单纯重视物质文明向双文明建设转变。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忽视职工的物质利益,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样,单纯依靠物质刺激、经济刺激,也不能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是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正确途径。大力开展企业双文明建设,也就是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素质,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企业的巨大潜力。不少企业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为主体,上下一致认可、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样既有利于协调企业内的各方关系,又有利于发挥职工的创造精神,从而形成一个团结、进步、和谐、向上的企业环境,对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十年改革中我国企业管理发生如此巨大变化,是和我们坚持正确的理论与政策的指导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分不开的。集中起来讲,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我们依据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在管理的社会属性方面,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并注重改革创新;在管理的自然属性方面,我们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凡对我有用的,都积极引进,加以消化吸收。总的说,我们坚持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我们还坚持了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检验一个企业办得好还是不好,企业管理是先进还是落后,最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或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生产力标准为我们树立了客观的、公正的评判尺度。正是由于坚持了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我们通过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尽可能达到最佳结合,同时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创造出更高的新的生产力。总之,生产力标准的理论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使企业管理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优质、低耗、安全、高效作为企业管理目标的思想进一步确立起来。这是我国企业管理观念上的一个更新和发展。党中央还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这些理论的确立,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冲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僵化观念和传统的思想束缚,明确了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性质和地位。同时,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才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这是单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无法做到的。在公有制条件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也是指导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过去我们把国有和国营混同起来,也把政企两种不同的职责混淆在一起。两权分离理论的确立,解决了所有者和经营者、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问题,使企业有可能自主地把生产经营搞好,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二,必须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改革十年中,为了搞活企业、加强企业管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这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某些政策不稳定、不透明,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不利影响。比如,我们从1981年起经过试点,推行了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本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1984年以后大都停止执行,到1987年又重新推行承包制,这种政策上的反复并不是不可以避免的。当然,我们也应理解到,由于我国还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情况十分复杂,市场体系还未健全,经济法规尚不完善,某些政策的调整是正常的。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关系,忽视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否则,就会把事情办坏。

第三,必须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企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但是管理也有不受宏观影响的一面,而这些大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如劳动纪律和“三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工作等等。经验证明,只有把企业内部基础工作抓紧抓好了,才会使企业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也就会更能承受并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必须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基础管理是治厂之本,不立足于这个根本,企业是办不好的。

第四,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格局,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公有制。企业改革需要思想的解放,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但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是要使公有制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十年改革的实践证明,我们有一大批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已经搞活了,但它们并不是从私有化去寻求出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股份制试点,但股份制并不是把全民财产私有化。我们允许私人经济存在,但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寻求发挥公有制优越性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创造比私有制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在充分肯定十年企业管理成就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不少的。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引导我们的企业向更高目标前进。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从思想观念上看,我们为数不少的企业领导人,还没有真正把加强企业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素质、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没有真正认识到现代化管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柱,往往只注重技术、“硬件”,而忽视管理,忽视“软件”的作用。这种片面观点必须转变。

从管理的重点看,见物不见人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观。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问题。劳动者的创造性和智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但是迄今尚有相当多的企业领导人忽视这个问题,有的虽然认识到了,但又苦于缺乏有效的办法。忽视对企业职工心理、行为的研究,忽视职工积极性的提高,致使有些企业的管理工作成效不大。

从管理基础看,不少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标准不高,计量不准,信息不灵,以致产品质量差,原材料消耗高,经济效益低。基础工作薄弱已成为我们不少企业提高整体素质、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应当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从企业外部看,宏观政策和外部条件多变也对企业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多注意分析,增强主动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应倾听企业的呼声,理解基层的困难,并注意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企业管理工作暴露的上述一些问题,最终还得靠深化改革来解决。为此,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三大的一系列政策方针,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把企业的改革与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逐步建立起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要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加强市场建设,推动企业发展。企业是市场运行的主体,市场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场所,没有企业的发展,市场就不会建立和有效运行。市场的威力导源于其内在的自主选择机制和竞争机制,这种机制使企业经营管理变得至关重要。它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工作必须在国家年计划指导下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管理工作本身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市场,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活动,驾驭市场,推进市场秩序的形成和市场体系的完善,这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从这样一个高度出发加强企业管理。

第二,在企业改革和加强管理中,要坚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职工三者关系。要注意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但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就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说,国家应该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进一步转变职能,减少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干预,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想方设法地引导和支持企业发展。企业则要关心国家的全面发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服从宏观计划调节,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做到照章纳税,依法经营,使企业行为遵循正确的轨道,力争为国家多做贡献,同时保证企业长远发展和增强后劲。要注意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要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要使职工真正爱厂如家,把企业的命运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这是今后企业改革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三,讲求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概念是一些管理优秀的企业在自身实践中提出来的。它依据系统工程的理论,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为实现企业目标,通过现代化管理,从不同层次,将各项管理要素进行最优组合,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应当向这方面努力。

提高企业素质是促进企业管理整体优化的前提和保证。企业素质包括人的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即厂长的素质和职工的素质。在造就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努力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素质,这个问题抓紧了、抓好了,企业的其他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第四,加强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现代化管理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满足社会需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职业道德,端正企业的行为,使目前存在于商品交换中的某些不正常的因素及其副作用得以弱化和转化。社会主义企业要为职工实现人生的目的提供最有利的场所和舞台,企业管理工作要把培养一代新型的、愿意为社会做积极贡献的劳动者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要讲求理想、道德。“一切向钱看”,绝不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否卓有成效,就是要看如何引导职工在获得自身的物质利益的同时,更多地为社会做贡献。

第五,继续不遗余力地贯彻、实施《企业法》。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是办企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大法,它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巩固和促进企业改革,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意义。两权分离是《企业法》的灵魂。贯彻实施《企业法》,就要改变企业对政府的行政依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真正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保证企业自主权的落实,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贯彻实施《企业法》,就要认真推行和完善厂长负责制,保障厂长的合法权益,坚决支持厂长的工作;贯彻实施《企业法》,就要切实保障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贯彻实施《企业法》,就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总之,《企业法》既为保证企业行为遵循正确方向创造了条件,又对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企业法》是一项有关企业的综合性改革。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企业法》的贯彻执行,在贯彻执行中促使企业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第六,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所有企业和企业家面临着的一场严峻的考验。我们的企业要正确地理解治理、整顿与改革的关系,主动地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把企业的潜力挖掘出来;积极搞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讲求有效投入;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严格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我们的企业、企业家,要牢牢地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共同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

第七,在进一步推进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现代化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协会和企业家协会的作用。过去十年,企协坚持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在干部培训、咨询诊断、理论研究、信息传递、国际交流、书刊出版、法律事务和组织企业家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推进企业改革与管理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较好地发挥了作为联系政府和企业的中介组织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职能的转变,企协和企业家协会的任务将更为重要、更为艰巨。为此,要努力加强企协系统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总的要求是,要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要以机构精干、减少重复、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原则,理顺企协系统内部的关系,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赢得企业和企业家的信任。要充分发挥所属专业研究团体的作用,加强与兄弟组织和团体的横向联系。协会应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在国家政策和法令的范围内,积极发展智力服务,增加有偿服务的收入,逐步向“自主、自治、自养”的方向发展。总之,企协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广大的企业管理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以及一切热心于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同志,为加快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