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伦理学与人生
12240100000018

第18章 人性:生之谓性(2)

这就是说,伦理行为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利害意识,它是在利害己他(它)意识支配下的那样一种人的实际行为,说到底,就是受利己、害己、利他(它)和害他(它)意识支配的行为。因此,我用大碗吃饭还是用小碗吃饭,快一些吃还是慢一些吃,原本无关人己利害意识,所以是一种非伦理行为,伦理学不研究这种行为。但是,如果我用大碗快吃公家的大锅饭,像我在1961年吃大锅饭那样,就有关人己利害意识了,因而就是一种伦理行为了。因此,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便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说到底,就是受利害己他(它)意识支配的行为;反之,所谓非伦理行为或非道德行为,则是不具有道德价值、不能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说到底,是不受利害己他(它)意识支配的行为。

伦理行为无疑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凡是复杂的现象,你要对它进行研究,必须要看它的结构。我们现在来看伦理行为的结构。它原本是由三个因素构成的,那就是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目的和伦理行为原动力。手段和目的,在弗洛伊德之前,公认为是行为的结构。确实,任何行为都有目的和手段。所谓目的,就是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结果,也就是行为主体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行为结果;手段则是有意识地用来达到某种结果的某种过程,也就是行为主体有意识地用来达到行为结果的行为过程。你们现在刻苦读书,是一种行为过程,就叫做手段。你们通过这种手段或过程为了达到的结果,比如说,为了得到文凭、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去留学等等,则都是目的。任何行为,一定都是由手段和目的构成的。但是,弗洛伊德发现,这样一种结构只不过是行为的浅层结构,是浅层心理学研究的。他的心理学,大家知道,叫做“深层心理学”。“深层心理学”之为深层心理学,关键在于进一步探讨目的的原因:行为原动力。行为原动力的概念在弗洛伊德以前已经提出来了,像边沁,他就已经多次论及行为原动力。但是,他没有形成原动力的理论体系。首次形成体系的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提出的行为原动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是伦理学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原动力?目的是手段的动力,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你们每到星期一就到这里来听我的课,这是一个手段。听课读书是一个手段,一定是有动力在推动和支持它,它才能够进行。因为这种行为也未必是愉快的,坐到那儿不能随意活动也是不太舒服的。这种手段的动力是什么?是目的。目的是手段的动力。所以,斯大林说:伟大的毅力产生于伟大的目的,目的是动力,是手段的动力。可是,你为什么会有想当官的目的、想求得名声的目的?这里面一定还有原因,目的的根本、非目的的原因,就叫做原动力:原动力就是行为的根本、终极的、非目的的原因。

行为原动力是引发行为目的的根本的原因、动因。可是,行为的根本目的,亦即目的的目的,显然也是引发行为目的的根本原因、动因。那么,行为根本目的与行为原动力的区别何在?行为原动力与行为根本目的都可以是引发某一目的的原因。但是,如果引发某一目的的原因本身仍是目的,仍是行为主体为了达到的东西,它便是根本目的;如果产生某一目的的原因本身已经不再是目的,而只是原因,已经不再是“为了什么”,而只是“因为什么”,它便是原动力。

这个道理,我想还是用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来说比较容易懂。因为原动力概念就是他的性学理论系统论述的。我们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秀才读书的目的来说明弗洛伊德的原动力理论。古代的秀才刻苦读书,往往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小屋里面昼夜苦读,目的是什么呢?恐怕是为了金榜题名:求名是苦读的目的。可是,求名又是为了什么?可能是为了求爱。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嘛。所以,求爱可能是求名目的的目的,亦即根本目的。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溯,就是碰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那个核心概念:性欲。试想,你为什么要求爱?岂不就是因为有性欲?要是没有性欲,你就不会不厌其烦地求爱了。性欲就是秀才苦读的原动力,而不再是苦读的根本目的。因为性欲本身已经不再是目的,而只是原因,已经不再是“为了什么”,而只是“因为什么”。弗洛伊德把性欲看成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也是因为性欲是一种自然的存在。

它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因为”什么。确实,你不能说我王海明的性欲是目的。我“为了”满足我的性欲而去求爱情,才是目的:求爱是目的;性欲却不是目的,而是原动力。所以,“原动力”一定是用“因为”来标志的。为什么求爱?

“因为”有性欲,它不是用“为了”来标志的。我为什么要苦读?“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求爱,这都是目的或根本目的,而不是原动力。

可见,行为原动力与行为根本目的之异同在于:二者都是行为的根本原因。但是,行为根本目的是某一行为目的的目的因,是尚未深化到超越目的层次的行为目的的原因;行为原动力则是行为目的的非目的因,是已经深化到超越了目的层次的行为目的的原因。因此,可以说行为原动力比行为根本目的更为深远、根本:行为原动力乃是行为根本目的的原因,是行为根本目的的非目的因,是行为终级原因。

推演手段、目的和原动力的行为三因素结构可知,伦理行为的静态的、表层的结构由伦理行为目的与伦理行为手段构成;而伦理行为的动态的、深层的结构则由伦理行为目的、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原动力构成。根据伦理行为和行为目的、行为手段以及行为原动力诸概念的定义,可以得出结论说:

所谓伦理行为目的,亦即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目的,也就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目的,说到底,也就是利害己他(它)的行为目的,是行为者所要达到的利害己他的行为结果。因此,伦理行为目的不过4种:利他(它)目的、利己目的、害他(它)目的、害己目的。所谓伦理行为手段,亦即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手段,也就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手段,说到底,也就是利害己他的行为手段。因此,伦理行为手段也不过4种:利他(它)手段、利己手段、害他(它)手段、害己手段。所谓伦理行为原动力,则是引发伦理行为的根本的、非目的的原因,也就是引发利害己他行为的根本的、非目的的原因,说到底,也就是产生利害己他行为的非目的因,是产生利他与利己以及害他与害己四种目的的非目的因。

伦理行为手段、伦理行为目的和伦理行为原动力三因素是伦理行为概念的内在结构,是人性的内在结构。这种结构非常重要,因为伦理学对人性的研究就是按照这个结构来进行的:首先要研究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接着研究伦理行为目的规律,然后研究手段规律,最后研究伦理行为规律。不过,伦理行为结构还只是人性、人的人伦理行为的内在分割,而不是外在的、相互间的分割。伦理行为概念外部的相互间的分割,叫做伦理行为类型。所以,在研究了伦理行为的结构之后,我们就来进一步探查伦理行为有哪些类型。伦理行为的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现行道德非常褊狭,就是因为它忽略了对伦理行为类型的全面研究。现行道德仅仅主张一种行为,就是“无私奉献”,殊不知人的符合道德的伦理行为林林总总,岂止无私奉献一种?作为一种科学的优良道德原则,必须具有全面性,而错误之所以为错误,就在于片面性,就在于偏见:错误就是偏见,就是盲人摸象,就是抓住了一个片面的真理把它加以夸大。偏见比无知更可怕。所以我们要想确立全面的优良的道德原则,必须对人的全部的伦理行为进行探讨和分类。这样我们就能够确立一种全面的、能够指导人的各种类型行为的优良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

那么,人类的伦理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呢?我们知道,一方面,一切行为都是由目的和手段构成的;另一方面,伦理行为是受利害己他(它)意识支配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的目的就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利己的,是目的利己的伦理行为。第二类就是目的利他的,是目的利他的伦理行为。目的利己的行为,说起来大家都能理解。因为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为自己的,这就是“目的利己”。“目的利他”亦即所谓“无私奉献”,就是行为目的是为了他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被否认,但它确实是存在的。母爱我们都承认是无私的,爱就能导致无私。想想看,我们的母亲岂不往往是为了我们而不为自己?不但不为了自己,有时甚至还牺牲自己。这些行为都是无私奉献、目的利他的行为。

第三类就是害己的目的,是目的害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似乎很难理解,曾有很多学生否认存在这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是存在的,把目的害己这种行为类型发掘出来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主义,我们现在只知道,它的核心是无意识与性。但是,从伦理学来看,它最重要的贡献恐怕是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目的害己的行为。真的,人不都是利己的。弗洛伊德探查了这样一些变态的事实,说明人还存在着目的害己的行为。弗洛伊德主义发现,人的死亡并不都像我们想的那样,尽量死得痛苦少一些。一个人如得了极其痛苦的癌,有可能选择从十层楼上跳下自杀,这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痛苦少的方法,这是目的利己。用害己的手段实现利己的目的,这是我们能够理解的。但是还有一些死亡的方式,弗洛伊德主义发现,你是不能用利己的目的来说明的,它是目的害己的。比如说,有的人是怎么自杀的呢?他是扑向飞转的圆锯!他扑上去把自己拦腰锯断,你说这样疼不疼?难受不难受?有比这种死法更加可怕更加痛苦的吗?可是,似乎还有比这个更狠的,他扑向火山口,把自己活活烧死。还有人,竟然将烧红的烙铁塞到自己的嘴里,把自己活活烙死!这些行为的目的显然不是减少痛苦而是增加痛苦,显然不是目的利己而是目的害己,是目的害己的伦理行为。

第四类是目的害他,是目的害他的伦理行为。对于这种行为,弗洛伊德主义论者曾举例说,一个小孩被他的父亲毒打了一顿,之后他非常恨他的父亲,他想报复他父亲,想杀他父亲。但是,有两个障碍阻止了他这么做。一个是他只是一个小孩,力气太小,杀不了他父亲。另一个是,存在着一个道德的堤坝阻拦他杀父亲。是啊,谁敢杀父啊!怎么办呢?他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干脆将父亲最喜欢的宝贝弄死岂不万事大吉?父亲最疼爱的宝贝是什么?是我。我把我自己弄死,岂不就最能使他痛苦?所以这个小孩最终是把自己勒死了。他的目的并不是害己而是害他,是惩罚报复他的父亲。托尔斯泰写的安娜·卡列尼娜自杀身死的时候也是这种心态。她卧轨的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和惩罚佛伦斯基。当她走到他们第一次相见的火车站时,她嘴里不断地说“惩罚他、报复他”,然后纵身投入正在行使列车的铁轨。她卧轨的一刹那,还想抽身出来,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她也是目的害他,用害己的手段来害他,和那小孩勒死自己是一样的。

伦理行为有四类目的,也只有这四类目的:利他、利己、害他与害己。因为伦理行为作为受利害己他意识支配的行为,显然意味着:伦理行为可以分为利他、利己、害他与害己四类。伦理行为由伦理行为目的与伦理行为手段构成。因此,伦理行为目的可以分为利他目的、利己目的、害他目的与害己目的。

伦理行为手段也有这四种:利己手段、利他手段、害他手段与害己手段。这个道理比四类目的更容易理解。利己的手段很常见,比如说,我往自己的脸上擦一点雪花膏,保养皮肤,就是手段利己。我现在讲课是在利他。我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是为了工资,讲课是为稻粱谋。果真如此,这就是目的利己手段利他的行为了。同时。讲课也是在害己,因为讲一次课,体力与精力都消耗很大,对寿命有影响,孙思邈说养生要少言嘛。所以,讲课过多会减寿,是手段害己,是以害己的手段来利己或利他。最后,还有害他的手段,这个大家都知道,大家偶尔的也都干那么几下子损人利己的事。损人利己就是手段害他、目的利己。这样一来,伦理行为的目的和手段便都分为利己、利他、害己与害他4种。

伦理行为目的与伦理行为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16种伦理行为:

1.“完全利己”,即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的行为,也就是目的与手段都既不利人又不损人而仅仅利己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在朋友家作客,忽然发现朋友的放钱处。但他既不偷取,也不把自己的钱放进,而只是花用自己的钱:这就是一种完全利己的行为。俗语“各人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也属此类。这种行为的经典概括,当推杨朱的那两句名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以天下易其胫一毛”。萨特的哲理小说《厌恶》的主角洛根丁也是这样一个既不利人又不损人的完全利己的人:“我是孤零零地活着,完全孤零零一个人。我永远也不和任何人谈话;我不收受什么,也不给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