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伦理学与人生
12240100000019

第19章 人性:生之谓性(3)

2.“为己利他”,即目的利己、手段利他的行为,也就是以造福社会和他人为手段而求得自己利益的行为。例如,一个人为了成名成家而刻苦读书、着书立说;为了富贵荣华而努力工作;为了赚钱发财而下海经商等等行为均属此类。合理利己主义极为推崇这种行为。霍尔巴赫甚至说:“德行不过是一种用别人的福利来使自己得到幸福的艺术。”梁启超说得更妙:“固不必奢谈兼爱以为名高,亦不必讳言为我以自欺蔽,但使举利己之实,自然成为爱他之行。”

3.“害己以利己”,即目的利己、手段害己的行为,也就是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以求得自己另一部分利益的行为。例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拉赫美托夫为了练就顽强意志而睡钉床,便是害己以利己;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骨”等行为也都属此类。

4.“损人利己”,即通过损人手段以达到利己目的的行为,如偷盗、贪污、敲诈勒索、施虐狂等等。

5.“为他利己”,即目的利他、手段利己的行为,如我们常说的为革命而读书、为祖国而夺魁、为人民而做官等等。孔子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也是此意:“学”、“谋道”是爱人为他,而“禄”、“食”是利己。

6.“完全利他”,即目的利他、手段也是利他的行为。例如,孟子所说的出于恻隐之心而救孺子于深井的行为,便是一种完全利他的行为。因为,一方面,这种行为的手段,不言而喻,是毫不利己而完全利他;另一方面,这种行为的目的也是毫不利己、完全利他:完全是为了孺子,而丝毫不是为了自己;不但不是为了自己,而且还极可能自我牺牲。

7.“自我牺牲”,即目的利他、手段害己的行为,也就是在自我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不能两全时,不得不牺牲自我利益以保全他人利益的行为;如董存瑞托炸药、黄继光堵枪眼、王杰扑地雷、刘英俊拦惊马、徐洪刚斗歹徒等等。孔子盛赞这种行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害他以利他”,即目的利他、手段害他的行为,如父母为了改掉儿子偷窃恶习而痛打儿子、医生为确诊治病而给患者做胃镜等令患者十分痛苦的检查等等。

9.“利己以害己”,即目的害己、手段利己的行为,也就是以快乐较多或痛苦较少的手段来达到害己目的的行为。古罗马安东尼的妻子克莉奥佩特拉访求无数易死秘方,最后选用小毒蛇咬死自己,便是以痛苦较小的手段实现自杀目的的“利己以害己”。自杀者往往选择痛苦少一些的自杀方法,如注射氰化钾、从最高的楼层跳下等等,显然都属于利己以害己。

10.“利他以害己”,即目的害己、手段利他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受内疚感驱使而让医生在自己身上进行新针灸疗法试验,从而实现其折磨自己的渴望,便是利他以害己。再比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穷困潦倒者,流落街头、夜宿山洞,正欲自杀时,恰遇一人杀死他人,于是便冒充凶手而代替该人服刑,从而以利他手段实现其害己自杀之目的:利他以害己。

11.“完全害己”,即目的害己、手段也害己的行为。这种行为,如弗洛伊德所说,也引发于诸如内疚感、罪恶感的自恨心。例如,一个印第安人酒后杀母因而内疚,于是不论冬夏都不着衣物,严冬时露宿雪地。我们平时也曾看见,有的母亲因管教不了儿女而拼命纠扯自己的头发,或猛打自己的脸。这也引发于自恨心: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怎么会生出这些畜生。

12.“害人以害己”,即目的害己、手段害人的行为。例如,一个人受内疚感驱使而欲入狱惩罚自己,于是便故意破坏公物、扰乱治安以便让警察抓住自己的行为,便属于此类。

13.“利己以害他”,即目的害他、手段利己的行为,如为了杀死仇人而锻炼身体、练功习武等等。

14.“利他以害他”,即目的害他、手段利他的行为。例如,据说刘邦送钱给骂他而为他所痛恨的小孩,以便让他养成骂人恶习;再比如,西施委身吴王以求灭吴,等等。这些都属于利他以害他行为范畴。

15.“损己以害人”,即目的害人、手段害己的行为。例如,一个女大学生因嫉妒而宁愿犯法服刑而损毁另一女同学的美丽容貌,便属于损己以害人的行为。

16.“完全害人”,即目的害人、手段也害人的行为。这是典型的复仇行为,是古老而又常见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戏剧、小说和电影的重要题材。特别是中国的旧式或新派武侠小说,大都以这种完全害人的复仇行为为主题,几乎千篇一律:张三的父母被李四杀害,张三逃进深山老庙,为了杀害李四报仇雪恨而勤学苦练,一朝武艺学成便出庙下山寻杀李四。

这16种伦理行为,从上可知,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均一一存在。不过,人们实际上的伦理行为,往往并不只属于某种纯粹的、简单的类型,而大都是混合的、复合的类型。例如,一个学者,玩命地着书立说,其目的便可能既为自己求名利,又为他人谋幸福;其手段则既造福社会和他人,又损害自己的健康。

于是,他如此玩命着书立说,便是为己利他、无私利他、害己以利己、自我牺牲4种伦理行为的复合形态。然而,不论任何社会任何人的伦理行为如何怪诞、奇特、罕见,均无逃乎这16种伦理行为而尽在其中:只不过或者是其纯粹类型,或者是其复合形态罢了。因为这16种伦理行为系由人的全部伦理行为目的与全部伦理行为手段结合而成,因而便包括人类一切社会一切人的一切伦理行为。

综观伦理行为概念之分析,可知所谓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就其内在结构来说,由伦理行为目的、伦理行为手段和伦理行为原动力三因素构成;就其外在类型来说,则分为16种。细察16种伦理行为之本性,将使我们发现,人的一切伦理行为,莫不循由四大规律而发展变化。这四大规律便是: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伦理行为目的规律、伦理行为手段规律、伦理行为规律。所以,我们对于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之本性的进一步研究,便循由如下顺序:伦理行为原动力、伦理行为目的和伦理行为手段——对于伦理行为原动力的研究,是对人性的定质分析;对伦理行为的目的和手段的研究,则是对人性的定量分析。

三、雨果夫人何故爱上一个丑八怪

我读雨果传,读到雨果夫人背叛雨果而爱上雨果的一个铁哥们儿时,十分惊讶、遗憾和困惑。因为,当时雨果不但名满天下,而且高大英俊,堪称美男子;相反的,雨果的那个铁哥们儿却是一个丑陋不堪的罗锅儿。我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暗自思量: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轮不到我这个“三等残废”呢?后来研究爱的本性,才知晓其中奥妙。

原来,正如冯友兰所道出的那个命题:“理智无力欲无眼”。理智就像眼睛,因而能够指导每个人行为。但是,理智没有力量,它不是行为的动力。行为的动力是没有眼睛的盲目欲望,是没有眼睛的盲目的感情。这也是非理性主义的基石,是非理性主义的合理的核心思想。确实,理智是不能引发和推动你的行为的。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发和推动的。

想想看,你为什么今天来听课啊?因为你有听课的需要,是不是?你有文凭的需要,你有求知的需要,这些需要促使你来听课。对不对?但是,斯宾诺莎说得好,需要并不能直接引发行为,需要只有被觉知而转化为欲望——欲望就是对需要的觉知——才能引发你的行为。

你的身体,比如说,现在需要水分。这种需要不能引发你喝水的行为。对水分的需要只有转化成口渴的欲望、喝水的欲望,这个时候你才会去喝水。否则你的身体再需要水,你也不会去喝水的。比如,有一位老师的夫人患有糖尿病,这时,她的身体就有一种需要——吃无糖食品。但是,这种需要在她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时候,就没有引发她吃无糖食品的行为。相反的,她依然大吃特吃她的最爱:糖腌西红柿。只是当她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从而吃无糖食品的需要转化为欲望的时候,她才拒绝糖腌西红柿而吃无糖食品。

可见,引发和推动每个人行为的乃是欲望和需要:欲望是行为的直接原动力;需要是行为的间接的原动力。理智则是为了实现欲望和需要的手段。

因此,叔本华之言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场瞎子驮着瘸子的奔跑。这瘸子就是理智,他有眼睛,告诉你怎么走,但是他没有力量。他是个瘸子,跑不动嘛。相反的,瞎子就是欲望,他有力量却没有眼睛,它看不见路,所以背上瘸子当自己的眼睛。确实,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动力是欲望。欲望是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之一,因而属于感情的范畴。所以,说到底,感情乃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那么,引发一切伦理行为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呢?是爱和恨。

人生在世,恐怕没有什么比爱和恨更为我们所熟悉了。可是,爱与恨究竟是什么,却很难说清。不过,遍查典籍,推敲生活,可以看出,洛克、斯宾诺莎、休谟、费尔巴哈、弗洛伊德的阐释较为真切:爱与恨乃是一种心理反应,它们与快乐、利益与痛苦、损害有必然联系:爱是自我对其快乐之因的心理反应,是对给予自己利益和快乐的东西的心理反应;恨是自我对其痛苦之因的心理反应,是对给予自己损害和痛苦的东西的心理反应。确实,什么东西给你快乐和利益,那么,你想不爱它都不成,你一定会爱它;什么东西给你痛苦和损害,你想爱它也爱不了,你一定恨它。爱与恨是对乐与苦的必然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心理反应,就像铁遇到氧一定要生锈、水遇到热一定要蒸发一样。

大学生这个年龄正是爱和恨最有体验的年龄,最有资格来谈爱和恨,你想想,你为什么爱上了你的心上人呢?岂不是因为你的心上人给了你快乐和利益?心上人长得漂亮,给了你不可言传的快乐和利益,使你一见钟情,爱上了她。他天天和你聊天,给你解忧,逗你高兴,给你买这买那,给了你莫大的快乐和利益,所以,渐渐地,你爱上了他。相反的,如果他今天对你破口大骂,明天拳脚相加,后天敲诈背叛你,你还能爱他吗?所以,爱就是对快乐的心理反应。

这样一来,你要想叫谁爱上你,那并不难。你只要不断地给他快乐和利益就可以了。你长得不好不要紧,因为快乐和利益并不仅仅在于长相。人需要的不仅仅是容貌体态,他还需要关怀体贴,还需要幽默智慧,还需要钱财房子。你如果能够不断给她利益,满足她的需要,从而不断给她快乐,她就会爱上你了。

你长得丑,她也会爱上你的。因为友爱和爱情是没有界限的:它们同样是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

这就是雨果夫人为什么会背叛雨果而爱上一个丑八怪的缘故。雨果的夫人是怎么背叛他的?就因为雨果不懂得“爱就是对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

呀!他有一个好朋友,是个评论家,文艺评论家,长得非常丑,而且驼背。但是,他很有智慧,又是个光棍,因而有闲暇。雨果把他的妻子,一个非常美丽年轻的女人托付给他照顾。雨果高大英俊,才华横溢,名满天下。他把自己的妻子托付给一个丑陋的驼背,这还会有什么问题吗?但是,雨果大错特错了!他这个朋友固然丑陋,却有的是闲暇和机智,因而能够整天给她消愁解闷。你想,孤独的女人多需要消愁解闷和智慧幽默的聊天啊!消愁解闷和智慧幽默的闲聊对于她是何等巨大的快乐和利益啊!结果,伟大而漂亮的雨果的夫人竟然完完全全地爱上了这个丑八怪,并且不折不扣实实在在地背叛了她的伟大的夫君雨果。

自古以来,好男儿不免常常感叹,抱怨鲜花怎么往往会插在牛粪上!他们就是看不到那牛粪给了鲜花多少营养、快乐和利益,就是不知道那牛粪对于鲜花有多么的重要!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人说:“好汉没好妻,赖汉娶花枝”。又听说:“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当时颇为不解。现在看来,道理很简单。

不过是因为赖汉有闲暇,能够不断给女人快乐和利益;而好汉整天忙事业,给予女人的只是寂寞和痛苦。给予女人的只是寂寞和痛苦,她们怎么不会心香所在、另有所属呢?因此,爱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试想,谁愿意爱上罗锅驼背丑八怪呢?美丽无比的雨果夫人怎么会想到自己会爱上这么一个人呢?但她就是爱上了这么一个丑八怪!岂不就是因为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爱是一种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反应。谁给你快乐,你就爱谁,谁给你痛苦,你就恨谁。绝对没有纯粹的爱,道理也在这里。你说母爱、父爱是纯粹的吗?据弗洛伊德主义,通通不是纯粹的。母亲往往妒恨她的女儿。

她的女儿花枝招展,宛如蝴蝶在她母亲面前飞来飞去。可是,母亲已经人老珠黄,看到女儿如此靓丽固然高兴,但她有时候也会感到些许痛苦。你长得这么漂亮,她却已经人老珠黄,你在她面前飞来飞去,你给她带来痛苦了,所以她必定恨你。只不过,她的这种恨被远为巨大的爱掩埋罢了。夫妻之间更是既爱又恨。你最爱的人,同时你也会或多或少恨她,因为她对你总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伤害,从而或多或少带给你痛苦。甚至她向某个美男笑一笑,就足以使你痛苦不堪了,因而必定引发你对她或多或少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