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12233500000065

第65章 谈文化与器物

你们参观文化遗址时会发现,文化与器物不同。文化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可延续而泽及后人,器物则可用于当时而毁于以后。阿房宫化为废墟,无论《阿房宫赋》如何铺陈,留下来的只是著名的赋,而阿房宫则无迹可寻。《论语》、《道德经》、《庄子》等历代经典至今犹存,可同时代的器物大多化为乌有。

我们重视文化内涵的建设应该重于文化载体的建设。与其建造豪华的大楼不如多建造一些学校。培养人才是立国之本。所谓薪尽火传者,文化;而薪尽火灭者,宫殿楼宇。真正治国者注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而不忙于建设豪华楼宇,更不应为了发展旅游而把早已不存在的东西重新建筑。修复古董、遗址重建之类,与文化建设风马牛不相及。我到日本最大的感受是其并无太多的高大建筑,普通百姓的住房也不宽敞。但日本的学校与科学投资的比重甚大,这也许是日本以资源匮乏的岛国而能成为东亚强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重视文化内涵的建设应该重于载体的建设。如果我们建筑了豪华的歌剧院、音乐厅等,但没有相应的高水平的剧目上演,岂非空壳。

重视文化,必须重视文化传播者,其中尤其应该重视教师。你们很多人毕业不愿当教师,教师与官员相比属于“寒儒”。可从作用来说,不能这样看。我们常把教师比作蚕与蜡烛,因为教师一生从教如春蚕吐丝,蜡烛照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应该是最具尊严、最值得敬重的职业。不过,而今在某些学校,师德不存,教师与商人相类。单纯以教牟利,这种教师不属于文化的传播者,而是贩卖应试知识的商人,如《儒林外史》中的所谓选家马二先生,为举子应试而选范文以牟利。此种教师与文化建设无关。应试教育中滋生出的商机,产生了一大批教商,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