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12233500000066

第66章 谈文化形态与文化传统

不知道你们发现文化理论中的一个矛盾没有?我们一方面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可又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之根。这两种说法不矛盾吗?如果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观念反映,它就不可能是民族的血脉,因为它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它是民族的血脉,就应该一以贯之,是永恒的,存在于整个民族的历史之中,它就不会随着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合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看是考验你们的理论水平的时候了。

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一些人没有分清文化形态和文化传统。一种社会的文化形态是由它的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决定的,前者是后者在观念上的反映。封建社会的文化形态不同于奴隶社会的文化形态,正如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形态。不同的文化形态依存于不同的经济、政治形态。文化传统不同。文化形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可在文化形态的变化中,一个民族的文化仍然存在继承、传承、积累关系。文化传统就是把不同文化形态中优秀的东西变成一种传统文化。这种不断积累起来的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民族的血脉,成为民族的文化之根,这就是文化形态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民族分裂和民族认同丧失的原因,因为传统文化以文化传统方式继续传之后世。

政治形态、经济形态、文化形态这三者的关系是依存关系,前者的变化会导致后者的变化。但其中文化传统最具持久性、稳定性和继承性。一个社会政权的变化需要的时间最短。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政权,只是短暂的一幕,由阿芙乐尔军舰上的炮声到进攻冬宫,很快就推翻了沙皇政权,这是政权变革。可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则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则并没有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而中断,它仍然成为新的无产阶级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宝贵遗产。只要读读列宁反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文章就能理解这一点。

我们还可以中国革命为例。中国革命取得政权比俄国花费的时间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武装斗争,才取得全国政权;可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则比夺取政权的时间更长,至今我们仍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毛泽东说,夺取政权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确实是高瞻远瞩之论。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时间会更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建设,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血脉的传承。文化传统就存在于文化形态的变更之中。

文化传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凡是没有文化支撑仅仅以军事力量确立的帝国,都不可能持久。古代罗马大帝国,横跨欧亚非,结果仍然解体;英国建立了一个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结果仍回到英伦三岛;苏联建立了一个包括十几个共和国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同样遭受解体的命运。没有共同文化基础的政治结盟,可能会分裂。中国则不同。中国从秦汉的大帝国开始,越发展越巩固和扩大。前者仅凭军事力量的征服,所以军事力量衰落后,国家势必瓦解。中国不同,它是不断地融合,由不同的民族成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产生一个共同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尽管它包含若干不同的民族,但它们共同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也发生过分裂,但分裂总是暂时的,强大的文化凝集力终究会战胜分裂走向统一。这是世界上任何单纯以军力扩张建立而无文化认同的帝国不可比拟的。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文化传统比文化形态的生命和作用更长久的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作为观念的文化形态是经济形态和政治形态的反映的理论是正确的,它是存在决定意识的贯彻;而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具有继承性,也是正确的,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辩证法。因为在变化着的文化形态存在积累和传承。文化在文化形态的变化过程中不会化为虚无,而是以文化传统的方式发挥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唯物主义的又是辩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