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经一日一谈
12217800000014

第14章 小心被下属欺骗

【原文】

给事左右之人,利在蒙官舞弊,最惧官之耳目四彻①。凡余所云,款接绅士,勤见吏役,皆非左右所乐。必有多其术以相扰制者,须将简号房不得阻宾,及吏役事应面禀之,故开诚宣布,示贴大堂,俾②人人共见共闻,并于理事时随便言谕,庶左右不敢弄权,耳目无虞③壅弊。

【注释】

①彻:通达;贯通。

②俾:使,让。

③虞:忧患、担心。

【译文】

当官者身边的人,主要是从蒙骗长官中徇私舞弊而获得各种好处。因而他们最惧怕的,就是当官者的耳目能够通达四野,了解一切。我所说的要热情接待当地名流缙绅,经常接见下级官吏,这都不是当官者左右的人所喜欢的事。他们一定会用不少办法,从中加以阻挠。应该命令门房,让他们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挡来宾;下级官吏的事应该当面禀报。应该当着大家的面宣布这些办法,并把这些条款贴在经常出入的大堂上,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得到;每一个人都能听得到;并且在处理事务时随时宣读传递条款。如此一来,左右侍从之人,就不敢随意弄权,胡作非为,而当官者自己的耳目也就不用担心会被堵塞了。

【智解】

如果只看人的表面,便对其人作出全面的评价,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轻易评价人,将会知错人,用错人。所谓“表面”,是指只看人态度如何,而不了解其人内心世界;只论其书本知识,而不考虑其实干能力;只见其对己表忠、好话说尽,而不分析其人动机和本质等,以此用人,往往会出问题。历史上有很多因为知错人,用错人而遭受损失,甚至失败的例子,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湘军克复南京后,政府工作的重心由武治转移到文治,需要大批文职人员。因此,东南士子们弹冠相庆,纷纷出动。投身各位大帅的幕府(湘、淮两军幕府中的佼佼者甚至做到了督抚级别的大官)。曾国藩幕府,天下第一,理所当然成为各位准幕客的首选志愿。入幕面试是由当家的曾国藩亲自主持的。

某日,一人赴考,自称萧山人。见面之后,他先大讲天地乾坤自然历史之大道理,谈吐间的确是不俗,接着,谈操作实务,亦颇有见地,曾国藩不禁面有喜色。

最后,其人谈起属下“欺蔽”上司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外乎两种状况:或者属下不曾欺瞒,他却总抱疑心;或者已被属下欺瞒,他却毫无察觉。今日衮衮诸公,唯有左大帅(宗棠),心细如发,性猛于虎,故属下压根儿就不敢欺瞒他,不愧是当代豪杰。

但是,将左公和中堂您比较,他却稍逊一筹。为什么呢?因为,他至多做到“人不敢欺”而已。您以诚感人、以礼待人、以道化人,却能达到“人不忍欺”的境界。不敢,那是被动;不忍,则发自内心。前者是法家之严弄后法,治人性恶;后者则庶几实现了儒家“春风化雨”的理想。所以说,欺蔽问题的解决之道,左公不如曾公啊。

曾国藩击节叹赏,即刻派他督造船炮。

萧山人几天后便携款潜逃,属下建议通缉此犯,曾国藩默然良久,叹口气,摆摆手说:“算了,算了,由他去罢。”

汉光武帝刘秀是个英明的君主,他善于招降纳叛,知人善任,对人能“推赤心于人腹中”。庞萌原本是个降将,在刘秀面前表现得恭敬、谨慎、谦虚、顺从,这种表面功夫给人好的印象。刘秀便认为庞萌是对己忠心耿耿的人,公开赞誉庞萌是“可以托六尽之孤,寄百里之命者”。意思是说庞萌忠心耿耿,绝对可靠。可是庞萌恰恰是个反复无常且野心勃勃的小人。他明向刘秀表忠,暗里伺机而动,当军权一到手便倒弋一击,将同去攻敌的另一支汉军消灭了。最赏识的人叛变了自己,对刘秀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后来虽然剿灭了庞萌叛军,但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庞萌的叛变,不仅对刘秀是个严重的教训,也给后人有益的鉴诫。原本毫无功绩的庞萌,就因为会讨好逢迎,就被刘秀认为是忠臣良将,这种没有根据的评价显得盲目超高,信任也就必然过头,结果是犯了知错人,用错人的严重错误。

知人难,难在不易尽知。对此孔子曾说:“知人不易,人不易知。”“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难。天还有春秋冬夏和早晚,可人呢,表面看上去一个个都好像很老实,但内心世界却包得严严实实,深藏不露,谁又能究其底细呢!有的外貌温厚和善,行为却骄横傲慢,非利不动;有的貌似长者,其实是小人;有的外貌圆滑,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贞,实际上拖沓散漫;有的看上去泰然自若,迟迟慢慢,可他的内心却总是焦躁不安。”

人的外表和内心往往是不一致的,如同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冷硬的不一定是石头;受到赞扬的,不一定是君子;受到诽谤的,并非就是小人;当面说好话的,不一定真心;背后提意见的,不一定恶意;所说的不一定是所想的;所做的不一定是所愿的。如古人所说:“知人,圣人所难。”意思是说,真正了解一个人,圣人也是会感到困难的。可见自古以来,知人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一大难题。

汙明游说春申君,说得春申君很高兴。汙明想谈自己的观点,春申君说:“我已经知道先生的意思了。”汙明说:“不知道你和尧相比,谁更圣明?”春申君说:“我怎么比得上尧?”汙明说:“那么你看我和舜相比怎么样呢?”春申君说:“先生你就是舜。”汙明说:“不是这样的。请让我为你细说。你的贤明不如尧,我的才能比不上舜。像舜这样贤能的人服侍圣明的尧,三年以后才能了解舜。现在你顷刻之间就了解了我,这就等于你比尧圣明,而我比舜贤能。这可能吗?”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研究也指出,人的智力要素可以分解为120种,而目前能够测试到的只有98种,也就是说,有22种智力因素是测验不出来的。所以,一般的考试法识人选材时,必须结合使用其他方法才能生效。

“知人知面不知心”正说明了知人之难。事物的表面观察起来很相似,但实质不同,很容易迷感人。愚蠢的人看上去像个正人君子其实不是;鲁莽的人好像勇敢其实不是;当面百依百顺的人貌似忠诚,然而这种人大多是阳奉阴违之辈。历史上亡国之君大多给人一种颇有智慧的印象,亡国之臣往往表现出忠心耿耿。这些都是似是而非、以假乱真的情况。

姜太公也说过:“人有看似庄重而实际上不正派的;有看似温柔敦厚却做盗贼的;有外表对你恭恭敬敬,可心里却在诅咒你,对你十分蔑视的;有貌似专心致志其实心猿意马的;有表面风风火火,好像是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一事无成的;有看上去果敢明断而实际上犹豫不决的;有貌似稀里糊涂、懵懵懂懂,反倒忠诚老实的;有看上去拖拖拉拉,但办事却有实效的;有貌似狠辣而内心怯懦的;有自己迷迷糊糊,反而看不起别人的。有的人无所不能,无所不通,天下人却看不起他,只有圣人非常推崇他。一般人不能真正了解他,只有非常有见识的人,才会看清其真相。”凡此种种,都是人的外貌和内心不统一的复杂现象。

随随便便许诺的人给人的印象为人爽快,实际上这种人却少有信用;什么事都要插一手的人好像多才多艺,一旦要他拿出真本事就会露馅;锐意进取的人似乎精诚专一,可是这种人的热情不会持久;吹毛求疵的人好像是很精明,实际上只能添麻烦;动不动答应给人这样那样的好处的人好像乐于施惠,但是这种人常常说了不算;当面百依百顺的人貌似忠诚,然而这种人大多是阳奉阴违之辈。这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典型现象。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大政治家看似奸诈,却是能成就大事业的人;有大智慧的人看似痴愚,然而其内心却一片空明,聪明盖世;博爱的人看似虚幻,其心胸实际上非常宽厚充实;正直无私的忠言虽然听了让人不高兴,但其情感却是出自一片至诚。人世间诸如此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现象,真是难以分辨得清。

有的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阴谋奸诈找理论根据。见风使舵,八面玲珑,受了侮辱却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品德高尚;贪得无厌却满口清正廉洁;残害众生却偏说自己多么仁慈;怯懦无能却说自己英勇非凡;为人奸诈却要信誓旦旦;淫荡好色偏偏装出忠贞不贰的样子。凡此种种的伪君子,都有一套以假乱真的技巧,会花样翻新地迷惑人们的视听。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对于当权者来说,却是最为痛恨、忌讳的。有德行的人,力求使自己的心灵纯洁虚灵,虚心平和地待人,任凭外界物欲横流,但永不动摇端平方正的立身总则。明白了这些,才算明白了最正确的观察人的方法。三教九流,都有他们一贯坚持的原则。内心有了正确的观察人的方法,对外坚持原则,那些千方百计伪装的奸险小人就无处藏身了。

所以必须了解一个人平时的所为然后才能作出判断,因此,观察一个人,平时要看他安于什么,顺达时看他推举什么人,富裕时看他施舍什么人,穷困时看他从事什么,贫贱时看他何以谋生,从而就可以推知这个人的贤良与否了。这里所说的是对人做事后的观察,并非开始时的表现。能够知道一个人的材质,却不足以知道他的具体表现,况且天下人士,我们不能都有相处的机会。有的人志向趣味的变化,会随着环境与时间的不同而转变;有的人对未得到的东西,悬思企盼不已,非常想得到;有的人却对已经到手的东西不知道珍惜,容易弃而不顾;有的人穷困时能够节俭而力行;有的人一旦得志却又纵欲放荡,这又是只依据观察平时举止的失误所在。由此看来,能够得到本质、变通两种方面的大概,是人物难知的难处所在。知人难,但并非不可知。知人,需要智慧。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才能既知其人,又知其心,古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唐朝名臣裴行俭便是这样一位善于知人的智者。

裴行俭年少时便才华横溢,文武兼备,曾任礼部尚书,兼任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精于人伦之德”,深具擅长知人的眼力。当时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都以诗文著名,传扬海内,广受世人赞赏。当时曾有人引荐这四人与裴行俭相见。事后裴行俭私下对引荐他们的人说:“一个读书人,前程能否远大,当先重视器量与才识,其次才论及文学艺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三人,虽有才华,但是性情浮躁,举止欠庄重,而且炫耀显露才能于外,到底器量不足,怎么能安享功名呢?只恐这三人不能得到善终,只有杨炯较为浑厚沉静,能够安享县令的官位,应当不会有意外祸患啊。”后来王勃渡海时坠落水中,因受惊悸致死。卢照邻遭遇恶疾缠身,痛不欲生,投颖水自杀身死。骆宾王投奔徐敬业做府僚,后来因为徐敬业举兵讨伐武则天兵败,骆宾王被牵扯进去而被杀。只有杨炯在盈川县令的位置上直至终老。裴行俭所说全部应验,其料如神。

当时的初唐四杰,无人不称颂其才华,但裴行俭不为当时的普遍看法所迷惑,透过表象看到本质——没有德行与气度为根基的才华如空中楼阁、沙中之塔,终究不会长久。正因为他善于知人,才能够避免用人不当可能带来的损害。知人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知人难,但并非不可知,只要懂得知人的道理,掌握知人的技巧,便能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