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官者身外之物,荣枯有定,原不能委曲求全。只要行其心之所安,处以理之应得,成败利钝,岂能逆睹?若畏首畏尾,无一事可为矣。
【译文】
官职名位本是身外之物,荣盛枯衰有一定的规律,绝没有十全十美。只要自己做得问心无愧,自己干得合乎事理,成败利弊,哪里能够预先知道?如果怕这怕那、畏缩不前,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了。
【智解】
宠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处世智慧。人生在世,生活中有褒有贬,有毁有誉,有荣有辱,这是人生的寻常际遇,不足为奇。古人云:君子坦荡荡。真正的君子,荣华富贵时坦然面对,无权无势时也能平淡从容,无论是得势还是失势都能豁达大度,一笑置之。
《幽窗小记》中有这样一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视富贵如随季节枯荣相继的花草,待功名像看天空中变幻不定的云朵。得人信宠时勿轻狂,一时的志得意满并不代表会永远如此,受人侮辱时忌激愤,一时的艰难困苦也不意味着不能有翻身之日。始终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待生活和事业,无所得时不要心浮气躁,有所得时也不必担惊受怕。古往今来万千事实证明,凡是有所成就者无不具有“宠辱不惊”这种极可宝贵的品格。一个人,如果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那他就可以从容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考验与磨难,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
自古仕途不平坦,起起落落、沉沉浮浮都是家常便饭。如果拘泥于一时的得失,那便难免心浮气躁,郁气难平。如果能做到不“患得患失”,便可称得上是智者。官场又叫“宦海”,比喻可以说十分恰当,做官就像在海上漂泊一样,时起时伏,随波逐流,有时被抛上浪尖,有时又落入谷底。所以为官者应无论身处逆境、顺境都能从容面对,以平淡之心处世,这样的人生可以说达到了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度,仿佛站在泰山的顶峰,万般景致一目了然。
举个当代的例子,曾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马寅初,在“文革”期间因为他的“新人口论”而蒙冤获罪,遭到专横无理的批判,最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的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外表看似静若止水,内心却滑动着机敏与睿智,在风雨如晦的十年动乱中,他敢于直言不讳地提出中国人口问题,被革了校长之职只有轻声一叹,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而当1979年党和国家为他平反昭雪之时,他也同样只以一声轻叹作为对胜利的反应。无论是高高在上作为最高学府的领导者,还是被贬为平民百姓,他都能以一种平常心待人待己,其中不变的只有他的理想与信念,还有他对科学精神的执著。
不但仕途沉浮不定,其实人生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的境遇起起浮浮都是常有的事,在漫长的一生中,无论谁都会有低潮和高潮的时候,都会有鼎盛和低落的时候,如果遇上艰难困苦便灰心丧气,一蹶不振,那也就永远不会有希望重新开始,取得再次的胜利。而当一个人处于人生和事业的顶峰,不知收敛、肆意而为,狂傲自大地忘乎所以,那恐怕离他走下坡路也就不远了,正所谓“盛极必反”。
人一旦被浮躁所左右,就会变得六神无主,盲目地追随潮流而丧失明确的选择。做起事来,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处掘井,很难掘出水来。
有位青年出外创业,三年换了四个职业,都以失败告终。他去请教一位禅师,禅师以茶相待。禅师将茶水倒入杯中,杯子里茶水满了,禅师还继续往里倒。青年赶忙说:“师父,茶满了,不好再倒了。”
“你也知道满了不好再倒?”禅师淡然一笑说,“可你自己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想法。你不先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一个“满”字,道出了青年人的病症。这位青年心里装满了许多许多的事,什么都想干,结果什么也干不成,就像盲目的掘井人,四处掘井,一眼也没掘到底,因为三心二意是永远找不到水源的。
浮躁是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得了这种病,人就会失去自控,老是在潮流中漂浮,刚刚追上一个潮流,又一个新的潮流开始出现,自己还未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就又掉转头去追随另一股潮流。
浮躁的原因,一般来讲,都是由于所要和所想的太多,而一时达不到目的造成的。浮躁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却能伤害人的健康,剥夺人的成功。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人要轻装上阵,就要不理会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学会倒出那些烦人的‘小沙粒’。”浮躁正像那烦人的“小沙粒”,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使宝贵的年华在疲于奔命中白白地浪费。在现实生活中将人击垮的往往不是那些巨大的挑战,而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小麻烦。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灾难突然降临时,因恐惧、紧张而本能地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抗争力量,然而遇上急躁、轻率、攀比和盲从等小事时,反而可能会迷失自己。人一旦被浮躁所左右,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就会变得六神无主,盲目地追随潮流而丧失明确的选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视精神生活的充实,做起事来,就无法聚精会神,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潜能。
“心宁则智生,智生则事成。”《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清代学者王之春在《椒生随笔》中说:“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机括,唯静者能看得透。”这些都是走向成功的至理名言。一个人只要通过自我制约,达到内心的宁静,就能产生智慧;人一旦有了智慧,就会大有作为,成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从20世纪最杰出的两位成功者身上可以得到印证,一个是安德鲁·卡耐基,一个是爱因斯坦。
卡耐基小时候,一天跟随母亲来到市场,在一处水果摊前,他眼睛一直望着一篮樱桃。水果摊老板看见这小男孩长得十分可爱,便说道:“小弟弟,抓一把樱桃去吃,就算我送你的。”卡耐基犹豫了一下,并没有伸手去拿樱桃。
老板诧异地问:“你不喜欢樱桃吗?”
“不!我最喜欢樱桃!”卡耐基小声回答。
“那就抓一把去吃啊,我不收你钱!”老板说。
“老板对你这么好,你就抓一把樱桃吧!”母亲也这样说,但卡耐基仍没有伸出手来。
这时,老板反倒觉得不好意思,连忙抓了一大把樱桃塞在卡耐基的口袋里。口袋里装满樱桃的卡耐基,很高兴地跟着妈妈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母亲问卡耐基:“刚才老板对你那么好,你怎么不敢伸手拿樱桃呢?”
卡耐基笑着回答:“我当然想拿,可是……老板的手比我的大,他一把能抓好多樱桃呢!”
年纪尚小的卡耐基能控制自己一时之间的急躁,不让想要得到樱桃的欲望战胜自己的理智,最后终于获得了更多的樱桃。他长大后,无论是当纺织工人,还是当钢铁工人,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低微的地位,努力塑造最佳的自己。他做事的原则是“不求一步到位,但求步步到位”。正是这良好的沉着、冷静和耐性,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变成“钢铁大王”——世界巨富。
人们常说:心想事成。为什么有时候心想事不成?那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了,反而会影响成功。爱因斯坦有位好友叫贝索,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师”,他知识渊博,思想敏捷,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什么突出建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常常思想很难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就像一只蝴蝶,不停地从这儿飞到那儿,又从那儿飞到这儿,在一件事尚未完成时,马上又想着另外一件事。
与此相反,爱因斯坦的知识未必有他渊博,但爱因斯坦能让“宁静”抚慰自己的心灵,能一心一意围绕自己的研究,进行深入的学习思考,所以才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者。也可以说他的“相对论”就是“聚精会神的产物”。
学会静心,就能战胜浮躁。当你遇上烦躁之事时,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建议你什么也别做,先停下来,集中精力洞察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心平气和地想想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有何价值?然后再问问自己:“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你人生中最主要的成功?”这样你就可以集中精力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摆脱不切实际的幻想,摆脱心中不大重要的事情,遇上烦躁之事时,也不至于迷失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在人生得意时要想到,人生就像海中行船,人不可能永远站在浪尖上,人总会有跌落谷底的时候,而当人生处于惨淡的时候也应该看到希望。因为在失败中总会有重新崛起的可能,就像一只落地的球,当它触到最低点的时候也正是将要反弹的时候,所以“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却是至理名言,在平凡之中透着高远的智慧。人生就应该不以一时的成败而或喜或悲,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起码应该懂得其中的道理,能迅速地从成功的光环中清醒过来,或者是从失败的阴影中振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生的辉煌。
第十四篇 善用缺陷的人才
【原文】
然其中间有勇干之才,错走路头者,亦宜随时察识,阴为籍记①,或选充练保,或收补民壮。慑②之以威,怀之以德,使其明晓礼义,就③我范围。设④遇缓急,未始不可收驱策之策第。此乃使诈使贪之妙用,非有知人之明者不能,略一失误,关门养虎矣。
【注释】
①籍记:登记在册。籍:书、书册,也指账册。
②慑:恐惧、害怕。
③就:靠近、接近、进入。
④设:假如、如果。
【译文】
在矫健与凶悍的人当中,有那种勇猛干练的人才,他们一时间可能走错了路,但作为领导者,应该在察访中发现他们。暗中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这种人要么可以让他们充当练保,要么把他们编入乡丁。只要当官的以威势让他们感到害怕,以高尚的品德使他们怀恩,使他们知道礼节道义,就会为我所控制。假设碰上急事,未尝不可收服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正确使用奸诈、贪婪之人的办法。不具有用人本领的官吏,不敢采用这种办法。否则,一旦出了差错,就等于关门养虎,后患无穷。
【智解】
中国有句俗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一个人必然有他的长处和短处。领导者在选拔与使用人才的时候,必须懂得这个道理。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的长处,是领导者走向成功的第一要务。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不同的行业与领域,各行各业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知识和技能。普通人充其量只能通晓其中的一二种而已,如同中国历史上的弘一法师那样,既是才华横溢的艺术教育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诸多才艺于一身,又是进入澄明之境的高僧,如此例子恐怕是极其少见的。人们的性情、才能不同,因而也就适合于不同的工作。一个人如果到了自己擅长的岗位便能够如鱼得水,把事业搞得蒸蒸日上;而在其他位置则很可能碌碌无为,甚至于陷入困顿。所以如何“任长”的确是一门需要仔细琢磨的管理艺术。而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把各有所长的人分派到能发挥他们长处的位置上去,正如俗语中所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又是相对的,会因领域和时期的不同而变化不定。在此时此地是优点,到了彼时彼地很可能就变得平平常常,甚至有可能转化为缺点。就像寓言中所说,一只羊和一头骆驼相遇。在够树叶吃的时候,个头高大的骆驼占尽了优势,羊干着急却一片叶子也够不着;而在钻墙洞的时候,原本个头矮小的羊顺利地钻了过去,骆驼只能“望洞兴叹”了。在现实生活中,人才的任用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短处,关键是把这些长处在合适的时间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到才逢其时、才尽其用。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中,统治者所面临的任务是不同的,因而也就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加以应对。在夺取天下的武装斗争时期,最紧要的事情是军事作战,所以能统领三军南征北战的将领,还有足智多谋的军师是最需要倚重的,如何用好这样的人才是头等大事;而当天下平定基业已成,社会进入到和平发展的时期,过去的用人标准就不再合适了,西汉名臣陆贾曾对汉高祖刘邦说“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但现在不能在马上治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此时重用一些敢于直谏,善于理国的忠臣良相才行,这时的诡计权谋已经不合时宜了,公正合理的统治才是长治久安的良方。所以一位明智的领导人应该审时度势,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阶段的不同而任用不同的人才。
中国的用人制度讲究“德才兼备”,一般情况下,任用人才常常不能摆脱道德的屏障。这有它的合理之处,无论怎样,品德的优劣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也常常被拿来作为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但是,重视德行和唯品德论是不同的,光有品德是不够的。如果把眼光仅仅局限于道德水平上,而不去关注人的其他优点和缺点,这样往往导致选拔任用了有德而无才的人,对任何一项事业都是有害的。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比较明智地意识到其中偏颇之处的统治者,作为对唯品德论的反驳,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这对于中国用人制度中偏重道德的传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长短经》中,赵蕤引用了曹操的话说:“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耶?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者,任其长也。”苏秦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成后他先是到秦国游说秦惠王,出谋划策让他去统一天下。当苏秦游说失败后,又转而到秦国的敌人那一方去游说,当时正好燕昭王广招天下贤士,于是苏秦入燕,深受燕昭王的信任。
苏秦认为,燕国欲报强齐之仇,必须先向齐表示屈服顺从,将复仇的愿望掩饰,赢得振兴燕国所需要的时间。其次,要鼓动齐国不断进攻其他国家,以防止齐国攻燕,并消耗其国力,为此,他劝说齐王伐宋,合纵攻秦。公元前285年,苏秦到齐国,挑拨齐赵关系,取得齐湣王的信任,被任为齐相,暗地却仍在为燕国谋划。齐湣王不明真相,依然任命苏秦率兵抗御燕军。齐燕之军交战时,苏秦有意使齐军失败,五万人死亡。他使齐国群臣不和,百姓离心,为乐毅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奠定了基础。
之后,苏秦又游说赵、韩、魏、齐、楚、燕六国攻打秦国,诸侯都赞同苏秦之计划,于是六国达成联合的盟约,苏秦为纵约长,并任六国相。回到赵国后,赵王封他为武安君。秦王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此后十五年,秦兵不敢图谋向函谷关内进攻。
如果以道德标准衡量的话,像苏秦这种使用两面派手段的人,可说是没有“笃行”的无德之人。但是,从国家与历史的角度看,他可以使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秦,六国也的确因此得到了数年的平安生活。燕王如果不首先任用苏秦,作为诸侯中的弱小者,燕国恐怕早已成为强秦的囊中之物了。
陈平年轻的时候便是个游手好闲的人,甚至连老婆都没处讨,据说还有与嫂子通奸、收受贿赂的劣迹。当时正逢乱世,他先投奔项羽,项羽很重用他,项羽拜陈平为信武君,官到都尉,后来因与刘邦作战失败,陈平怕被项羽杀掉,又转而投奔了刘邦。可见,这也是一个没有“笃行”的无德之人。但刘邦并没有因此而小看陈平,相反却比项羽还重用他。
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的许多奇谋妙计都出自陈平。刘邦曾在荥阳遭遇围困。陈平献计,以妇女两千余人披上军衣,夜出荥阳东门。楚军以为刘邦逃跑,调兵追击。陈平与刘邦率数十骑从西门出,入关收集散兵,重振旗鼓。后来天下初定,韩信有造反之意,众将官都建议出兵讨伐,唯独陈平审时度势,认为强攻不如智取,他建议刘邦借口到云梦泽游猎,令诸侯会聚于陈,就在韩信如约而来时擒住他。结果成功地避免了生灵涂炭的内战。而且,在刘邦死后,陈平协助周勃诛灭诸吕,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基业。
所以说,在用人这件事上,德才兼备固然好,但是有才无德的人也完全可以委以重任,只要用得适当,连人品并不高尚的小人也可能很好地发挥他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