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会不教,精英不讲,坎儿还得自己过
12128400000060

第60章 专业化带来的偏执陷阱

铁律之六十:人们对待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极容易走向偏见和固执。当别人谈论自己熟悉的领域时,不妨当一个虚心的听众,尽可能少发表言论。如此一来,每次肯定都会有许多收获,你在这一领域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变得更加专业。

如果问这么一个问题:“人在哪个领域最容易发生偏执?”人们的回答肯定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就我多年来的观察,答案还是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或者问题。人们都有一个基本倾向,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可能不太喜欢听,但也不至于随便发表意见和看法,但对自己比较熟悉的问题,就不会再保持那样的矜持了,特别是喜欢表现和辩论的人,更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熟悉程度越高,这种倾向就会越明显。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承认一个基本事实,你再熟悉不过的东西,即使水平达到了专家级别,也会存在不少思维盲区,仍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就连学术造诣伟大到一度登峰造极的牛顿,其“三大定律”也是存在缺陷的,后来被爱因斯坦突破,更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中的凡夫俗子。可是职场当中的很多人,有的干脆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虽然有所意识但不愿接受这样的事实,因为专业导致了固执,由固执导致了刻板,又由刻板导致了故步自封,直至影响到了自己事业的发展。也许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的朋友根本不是这样。这些都不要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在职场上发展,需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聆听习惯。这既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一种礼节,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论。当对问题不太了解的时候,少说、多听、勤询问,可以帮助你快速掌握相关情况,不至于陷入被动状态之中。事实上,很多当大领导的,在这方面做得就比较好,他们不会随便表态,总是先听各方详细说明情况,当了解得差不多的时候,再作一个总结或者是点评。很多人认为这是故意摆官架子,其实不然,这是一种非常正确的工作方法。不管领导多英明,他对具体情况的了解,肯定赶不上那些当事人,何况到了一定级别之后,他们的职责已经不是关注具体情况和提供解决方案,而是作出选择和判断。

当对问题了解比较深入时,我们更需要聆听别人的看法,尤其是和你意见相左的一些东西。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方的观点都不一定正确,但都会对你产生一些益处。如果他们的看法不正确,在对方表述完毕之后,你的思维会在向其解释或争辩的过程中,更加趋于完善和严密,向别人解释和答疑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倘若他们的看法带有很多合理成分,而且正好是你之前的一些盲区,补充的价值更是显而易见。大师们在某方面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自己的“原创”,而是海纳百川、融会贯通的结果,是建立在大量吸纳别人观点和看法基础之上的。德鲁克和科特勒之所以能够成为名冠全球的大师,最关键的是他们是管理和营销理论及实践的集大成者。如果他们在小有成就时就故步自封,不再愿意聆听小人物的意见,可能早已泯然众人矣。可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那些领域总会出现类似的大师,套用一句话说,就是“没有德鲁克,还会有才鲁克”,“没有科特勒,还会有马特勒”。也许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但毕竟跟德鲁克与科特勒无关了。

当然,选择这种方式去进步,很多人不太习惯,感觉有些丢面子。毕竟多少年下来,已经有头有脸了,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少年,何必还要接受这种挑战,这不是自取其辱吗?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多少年的奋斗,其中包含着太多艰辛。很多时候就是在一次次绝望当中寻求希望,多少回雨雪风霜、食不果腹、通宵达旦,看过别人多少脸色,吃过多少回亏,上过多少回当,还得打掉牙和血吞,才在这个领域有了一点江湖地位。容易吗?很不容易!凭什么要让那些不着四六、水平肤浅之辈,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呢?

实际上,就看你如何看待此类问题了。只有经得起挑战和打擂的高手,才能获得持续进步,才有望成为一代宗师。什么时候变得不能接受挑战了,什么时候你在这个领域的生命就到了尽头。武侠小说中描述的一些声名显赫的武林前辈,在强敌来临之时往往不堪一击,一败涂地,这倒不是他们徒有虚名,技不如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被这种心理废掉的。想当年自己也是一拳一脚,靠着实力打拼出来的,江湖中的地位来得并不容易,是用血雨腥风换来的。可是树立起江湖威望之后,就忙于开山立派,广收徒弟,奔跑于各种应酬场上,一来不容许别人对自己的权威地位质疑;二来不愿意聆听别人的一些看法;三来就是不练功。不再接受打擂和挑战,在实战层面越来越欠缺。

无论我们的事业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无论我们的专业水平有多高,聆听的习惯都不能改变,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正是因为我们吃过苦、受过累,所以更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和地位。人们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实际上“打江山不容易,守江山更难”。难就难在自己的心态,难就难在自认为经验丰富、十分专业、技艺高超、身份尊贵,对“小字辈”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