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老年健康生活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12081400000015

第15章 中老年人的体育健身(1)

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效能

一般情况下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效能可分为生物效能和社会效能两大方面。

从生物效能方面考虑,中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发生了一系列改变,故表现出生理和心理的衰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延缓这种变化过程,推迟衰老,延年益寿。

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会使中老年人的心肌纤维逐渐粗大并强壮有力,改善心脏循环系统的功能,预防或推迟常见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对呼吸系统来说,经常运动,会使呼吸肌强壮有力,呼吸变成深而慢型——呼吸加深,次数减少。对消化系统来说,可使食欲、胃肠蠕动、消化液的分泌都增加,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运动还可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胃下垂、便秘等。由于运动时人的整个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从而改善肝、胰的功能。运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更明显。运动时各部分肌肉有规律而协调地收缩,各种刺激传达到大脑,大脑又发出各种动作的指令,因此对神经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使其反应敏捷、准确,动作迅速,不易疲劳,而且能使机体保持良好的防御机能。运动还能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提高肾脏排除代谢废物的能力,以及提高对水分和其他对身体有用物质的吸收能力。运动对皮肤有好处,它可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强皮肤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

不仅如此,运动还可提高内分泌腺的功能,同时可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运动的社会效能则主要指在家庭、政治、经济诸方面都会相应地取得良好的效果。

运动与长寿

中国有句俗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基本条件。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揭示了生命的一条规律——动则不衰。

经常运动,可以加强心肌的力量,使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每次的搏血量增加。这既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

运动可改善呼吸。人体在运动中需要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即可增强。

人到老年,脂肪往往在体内过多地堆积,肌肉却逐渐萎缩。运动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有轻度糖尿病的人只要经常做适当的运动,再加以膳食的调节,就可以保持血糖正常。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运动可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不爱运动的人往往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特别是由于肠蠕动无力而引起便秘。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肝脏、胰腺功能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质退化的结果,运动可以延缓这个退化过程。

运动可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活动的适应能力,协调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对脑力劳动者既是“安眠药”又是“兴奋剂”,可使紧张用脑之后的神经细胞得到恢复,营养物质得到补充,提高神经细胞的工作效率,解除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焦虑,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运动给老年人带来健康的身体,使老年人精神愉快,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强。这种愉快和适应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运动还可以使脑组织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使人产生欣快之感觉。

当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体育锻炼可以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激能力,使免疫器官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他们从实践中得到这样一条规律:机体的衰老一免疫功能下降一体育锻炼一提高免疫、增强健康一延缓衰老。

可见,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人类健康长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强身之道,锻炼为妙。

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对于健康体型的锻炼,一方面要加强肌肉的锻炼,增强中老年人易松弛的肌肉力量,另一方面要注意全身性的运动,练习哑铃操,拉力器等均属于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跑步、游泳、飞功、太极拳等虽也有增强肌肉力量的作用,但更体现了全身性的运动,包括对人体内脏器官的锻炼。

锻炼还可使老年人容貌健美,面部皱纹减少。适当的运动,使全身血液循环加速,皮肤血管充盈通畅,大量的营养和氧气被输送到皮肤细胞。运动时流汗,有利于废物的排除,皮肤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胶原产生。通过运动,促进了皮肤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起皱。

为了保持老年人的健康体型,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

中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

参加锻炼的中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以炼为主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以期获得良好的运动效果。

要按照各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负荷、使用的器材、练习场地来选择适当的项目。

一般地说,老年人的运动可以大关节、大肌群参与为主。因为只有大肌群运动,才对心肺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并活跃和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包括髋、膝关节、肩、肘关节和腰背等部分的活动,比如广播操、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游泳、跳舞等等运动。但老年人应避免快速动作和变化过猛的运动,如冲刺、跳跃、憋气、倒立、滚翻等,这些运动易损伤老年人的筋骨,还可能使心血管系统负担过大,甚至会发生意外事故。

运动负荷是否适当?通常在锻炼后身体感到有些发热,微微出汗,无疲劳感,感到轻松、舒畅,食欲和睡眠都很好,就说明运动恰当,效果良好。如果运动后感到头昏、胸闷、气促,食欲与睡眠不好,有明显的疲劳,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锻炼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由较小运动强度逐渐到中等程度,以中为度,不要做大强度运动。练习时间应由短逐渐加长。可以用检查脉搏次数的方法来测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度。估算公式是:170-年龄=心率/分(心率:脉搏数),鲁体健康的人,可用常数180作被减数。

老年体育运动可以全面多样,但不要搞拼搏。这就是说,项目可以多样化(例如气功、太极拳、健身操、走、跑,力球等),练习方式多样化(徒手的或持轻器械的),练习环境多样化(动、静或动静结合);练习环境多样化(日光、空气、水、室内外等等)。

老年体育受“老”制约,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练”为主,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赛。但要有老年人比赛的规则、场地、器材和注意事项,并要有全面的医务监督,绝不可不顾老年生理、心理特点,轻率地进行,搞“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能力”的拼搏。拼搏会引起老年人情绪上的过多激动,心理上的过度紧张,血液循环、呼吸、内分泌等急速改变,这些都可诱发事故。

要注意合理安排锻炼的间隔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相适。运动时精神百倍,运动后体力又能得到很快恢复。对于一般老人来讲,每周锻炼3~4次,隔日一次为宜。经常锻炼,并能适应的老年人,每日一次为好。

在体育锻炼前,最好请医生较全面地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做到充分了解自己,然后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在锻炼中要善于自我体察,防止不良反应。并定期体检,以便调整自己锻炼方法,提高锻炼效果。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暂停锻炼:

(1)体温升高,如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等症;

(2)各种内脏疾病的急性发作阶段;

(3)身体某一部位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4)运动器官外伤未愈时(功能恢复锻炼除外);

(5)各种传染性疾病未愈时,亦应停止锻炼。

户外锻炼的环境和气候选择

中老年人较青年人的体质和生理功能弱些,与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年轻时降低了,因此,中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和环境,以获得良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锻炼时,人的呼吸次数增加,吸入的空气数量增多。如果人们经常在没有污染,空气新鲜,氧气充足的环境中锻炼,就可延缓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老化,有益于心、肺等内脏器官的运动,推迟衰老的进程。相反,空气污染会使人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一般地说,许多人喜欢早晨运动,早晨的空气最新鲜,最好是黎明即起,到室外林木繁茂、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繁华的街道上,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在这种场所跑步锻炼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在工厂、住宅区锻炼,要选择宽敞、通风、周围绿化比较好的环境锻炼。

在气温大幅度下降,风势大,下雨、地上有积雪、路面滑,或烈日炎炎,气温很高,空气流通差的情况下不宜在户外锻炼,可适当增加室内活动。春天是一年最好的季节,应比较多地在户外锻炼。

四季健身要点

春天健身

阳春三月,人体的机能活动逐渐进入高潮,冬季贮藏的脂肪和肝糖原等热能对外“敞开供应”,血流加速,新陈代谢加快等等,给发达肌肉、降脂减肥、健美形体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气候温暖,湿度大,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肌肉的收缩力量,因而堪称锻炼的“黄金季节”。对讲究形体美的人来说,由于阳气上升,气温增高,食欲下降,喜欢清淡,加上昼长夜短,消耗增多,因而又是降脂减肥的大好时机。

夏天健身

锻炼后不要立即洗凉水澡百般天天气炎热,体育锻炼时,全身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体内产热量大增,需要释放,因而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也大量扩张。如锻炼后立即洗凉水澡,皮肤受到过冷的刺激,会使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凉水澡过冷的刺激,会使毛细血管骤然收缩,不利于体热的散发。凉水澡过后反而会使人感到热不可耐。同时,突然受到冷的刺激会使体表已张开了的汗孔骤然关闭,容易使人生病。

因此夏日锻炼须注意以下几点:

(1)忌大量喝水。夏天进行体育锻炼出汗多,会感到口干舌燥。如果这时大量喝水,会给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尤其是给心脏增加沉重的负担。同时,体内的盐分已随着排汗而大量丧失,如果这时再大量喝水,出汗会更多,盐分也会进一步丧失,从而导致抽筋、痉挛等现象。

(2)忌大量吃冷饮。体育锻炼时,体内大量的血液会流向运动着的肌肉和体表,而消化器官则处于相对的贫血状态。如果这时大量吃进冰冻饮料,对于已经处于暂时贫血状态和胃酸浓度不足的胃刺激过于强烈,容易损伤其生理功能。轻者会使食欲减退,重者则会导致急性胃炎,甚至为今后发生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埋下祸根。

(3)忌在强烈的阳先照射下锻炼。阳光中有一种红外线在夏天格外强烈,人体如果长时间受到田光的照射,它将会透过毛发、皮肤、骨骼而辐射到脑膜和脑细胞中去,容易使大脑发生病变,也会导致类似中暑的症状。因此,夏天进行体育锻炼,最好安排在早晨和下午四时以后进行,而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秋季健身

为了减少寒冷季节易发的疾病,在秋凉的时节,应加强耐寒锻炼,逐步过渡到寒冷的冬季。

秋季在户外慢跑,吸进微冷的空气,可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力。慢跑时吸人的氧气比安静时多7~9倍,这又可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心肌的供血状况。此外还可进行爬山、打球、做操等活动。秋凉后每天用冷水浸泡双脚,先从温水开始,逐渐降低水温,直至4℃左右。每次锻炼2~5分钟。然后按摩双脚掌,可防冻疮和感冒。身体强壮的人可进行冷水浴锻炼,以增强皮肤弹性,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皮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适应能力。开始可先用冷水洗脸、洗脚,继而用冷水擦身,然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发红,再进行冷水淋浴。冷水浴的水温应由高到低,时间由短到长,只要坚持,即可大大提高耐寒能力。还有冷空气锻炼,秋天要晚添衣服,迟穿棉衣,做到“秋冻”。

冬季健身

(1)刚从室内到室外锻炼时,要穿厚一点,先做准备活动,如蹦跳、徒手操、慢跑、转腰等,身暖后再脱去厚衣服,进行正式锻炼。

(2)寒冷使四肢末端的血管处在收缩状态,血液循环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关节韧带的弹性较差。所以锻炼前的准备活动要充分,防止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3)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很大的刺激作用。运动时要采取深而慢的呼吸节律,并尽量使用鼻子呼吸。因为鼻子里的血管丰富,对于寒冷空气能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可以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如果单用鼻子呼吸不能满足时,可以微微张开嘴巴,轻轻咬住牙,让空气从牙缝进去,千万不要张大嘴喘气。

(4)初参加锻炼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适当掌握好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间隙和运动结束后,随时将衣服穿好。如果出汗多,浸湿了内衣,要及时将汗擦干,换上干内衣,不要穿着湿衣服让风吹,防止着凉感冒。

(5)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锻炼时,为了防止暴露部位发生冻伤和皮肤裂口,在锻炼前先进行按摩,使这些部位发红发热,还可以涂些凡士林、冷霜、蛤蜊油等,起到滋润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慢跑健身

慢跑作为强身健体的手段已风靡当今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成为现代生活中人们防治疾病的一种手段。

慢跑可以使肺泡有充分的活动,可以有效地防止肺组织弹性的衰退:慢跑时吸入的氧气量比静坐多8倍。有人计算过,坚持长跑锻炼的六、七十岁老人,其肺活量比一般老人大10~20%,其呼吸功能和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