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尔·盖茨商道真经
12077400000012

第12章 微软公司的腾飞

对微软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他们适应变化的能力,能迅速抓住新的工业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重塑自己,从而始终保持成功。在微软早期创业的80年代早期,个人计算机成了公众的热点,技术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进步。

1981年8月12日,IBMPC问世。负责这个项目的唐·埃斯特利奇成了PC业的“教父”,他也是IBM中唯一让盖茨诚服的人。这位“教父”在1984年就给IBM带来了40亿美元的收入,光这一项业绩就可成为美国第74大公司,也是仅次于除去这一部门的IBM和DEC的第三大电脑公司。埃斯特利奇对PC的眼光可以与盖茨媲美。然而遗憾的是IBM官僚病复发,换上了洛伊来代替他的位子。洛伊对PC几乎一窍不通,这位自以为很高明的人为微软留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空子。1985年6月,微软和IBM达成协议,联合开发OS/2操作系统。根据协议,IBM在自己的电脑上可随意安装,几乎分文不取。而允许微软向其他电脑厂商收取OS/2的使用费。当时IBM在PC市场拥有绝对优势。因为市面上其他公司所占的兼容机份额极低,为此洛伊几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而到了1989年,兼容机市场已达到80%的份额。微软在操作系统的许可费上,短短几年就赢利20亿美元。当然,双方在OS/2上的合作未能持续下去。微软从1981年就开始开发后来称之为“Windows”的操作系统。Windows最初版本与OS/2有很大关系。1985年,Windows1.0问世,才真正成为一个产品。1992年IBMOS/22.0销量仅100万套,而Windows3.0却达1000万套。到1995年8月,Windows95发布,正式把微软推向计算机业的巅峰。

没有了埃斯特利,IBMPC就失去了活力。IBM霸主地位日渐降低,使失去了对手的盖茨成为无冕之王。1992 年,著名电脑作家Robert Cringely说:“如果说IBM是PC宇宙中的上帝,那么盖茨就是教皇。”而且他正式将微软命名为“偶然帝国”。借助强大的市场优势和金钱实力,微软屡屡实施这样的方法,将许多其他公司创造的新技术新功能纳入自己的产品,尤其是Windows之中,使其成为无所不能的百宝箱。在这种形势下,弱小的软件公司的确无法与微软一起参与这场游戏。的确,微软虽然已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但还从未曾真正通过自己原创的设想,开发能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产品。其起家的Basic并不是自己发明的,DOS也是从其他公司买来的,Windows用的是Xerox和苹果的技术,Excel其实是Lotus1-2-3的复制品,Web浏览器也是借助网景的创意开发的,Word纯粹是Wordstar、WordPerfect的跟风……这些模仿的产品构成了微软的主要力量。而一些它自己的创意和产品,如Bob、MSN、Slate、Mungo、Park等则无一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