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12076600000045

第45章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是国内市场营销的延伸。国内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及其他基本概念、原理,在国际市场营销中依然适用。国际市场营销专家认为:研究国际市场经营的实质,不在于采用什么营销技巧,关键在于分析和掌握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市场营销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经营战略。国际市场营销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适应学。因此,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种特殊的环境因素。

一国际政治环境世界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对于进口和商业投资的影响程度差异甚大。因此,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在研究是否进入某国市场时,必须对以下情况有所了解。

1.政局的稳定性

政局的稳定与政策的连续性是增强投资者信心与信任感的重要因素。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某一国的财产被另一国冻结或没收的情况;还会遇上进口配额的限制或新的义务;有时甚至不能正常履行合同,使贸易双方蒙受损失,而且形成某种黑市,造成大量货币外流和投机机会。这一切都和政权的变更、政府的易手、动荡与战争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国际市场营销者不仅要考虑国际或贸易国目前的政治气候,还要考虑其将来的稳定性。

2.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态度

有些国家对国际贸易极感兴趣,愿意提供鼓励经济往来的宽松环境;有些国家则相反,对外贸领域的事情处处小心谨慎,许多规定极为严格,没有任何伸缩性。其中的原因很多,有的可能为了发展经济、利用外资;有的可能出于政治敌视、保护民族工业或是意识形态的差异。目前,我国的政策与态度对发展国际经济联系和鼓励外商投资都是十分积极的,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以及其他许多地方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外事制度,以协助外商投资建厂。

3.贸易壁垒

为了保持国家的贸易平衡,各国往往对其进出口物品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限制的措施,一般称为贸易壁垒或非关税壁垒。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进口许可证制和进口配额制。

4.专利与商标保护

专利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革新、创造发明成果所拥有的权益。专利权是由国家依法予以的一种排他性权利,旨在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利益。商标是一种工业产权,在国际上和国内享有各有关国家的专门法律保护。

5.价格控制

价格控制是指某些国家对进口产品实行最低限价的规定。目的是降低进口产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减少进口产品的利益,以限制产品进口。

6.反垄断法和防止不公平竞争法

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反对垄断及不公平竞争的一系列法律,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禁止企业之间或者强制他人签订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

(2)反对大企业公开形成垄断地位。

(3)反对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控制地位。

(4)设置反垄断执行机构。例如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罗伯特—帕特曼法。

7.行政效率

当地政府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外事制度来协助外商投资建厂,包括是否简化海关手续、提供市场咨询以及其他有助于发展的措施等,对于国际市场营销的成败影响很大。

8.关税政策

国家为保护本国贸易,通过各种关税来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如降低或豁免本国产品的出口税,提高进口产品的关税,以减弱其竞争能力,保持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有时为了外交政策的需要,按国别实行税率,如特税率、最惠国税率、差别税率等来影响进口。名目繁多的税率,称为“关税壁垒”。

9.国有化政策

所谓国有化政策,是指各国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如外国人的投资是否归国有,什么情况下收归国有等。

二国际经济环境研究外销市场,首先必须对国际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因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好坏,会影响该国人民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因此,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应对各国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特征(人口、收入)、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结构、外汇汇率等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经济制度

目前世界上大体有两种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介于这两者之间还有一些混合的经济制度,其中有些行业受国家控制,有些则可自由经营。为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人要了解清楚各国,特别是贸易伙伴及东道国的经济制度,以便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活动。

(二)经济发展水平

各国的国民经济情况按其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型、原料输出型、工业发展型和工业发达型四大类。这四类国家各自的出口项目与物品很不相同,所以,要想使某产品进入某国市场,首先就需要了解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如发达国家一般都依据其技术经济优势,着重开发高技术产品(比如精密机械、数控、导航设备、计算机等)进入国际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依据其劳动力优势,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一般说来,高技术产品进入发达国家与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工业发展国家均需谨慎从事。

(三)经济特征

1.人口因素。一般说来,市场大小取决于人口的多少。尽管人口不是构成市场的唯一因素,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因为总的需求量同人口的数量是成正比的。

分析人口因素要有针对性地考虑下述一些指标:总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及家庭数目等等。

2.收入因素。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概念。国家的收入,标志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个人的收入,则构成消费的基础。一些重要的收入概念有:国民收入、人均收入、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可任意支配收入、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实际收入、名义收入和预期收入等。从不同的角度所取得的收入指标,对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评估需求与销售潜量都有重要意义。上述收入指标中消费者个人收入的变化,是影响消费变化的直接因素。

(四)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资源分布不均对消费结构和对外贸易中的进出口产品结构都有重大影响,所以,企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产并占领相对应的市场是非常明智的。

(五)经济基础结构

经济基础结构指的是一国的设施、机构、资源供应、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商店、银行、金融机构、经销组织等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结构状况。其数量越多,业务量越大,业务水平越高,整个经济的运行就越是顺利有效。它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不了解一国的经济基础结构,可以说是无法顺利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

(六)外汇汇率

货币兑换率或者说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是由政府根据供求关系和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定得越低,那么该国必须为进口支付的本国货币越多,对于一些依赖进口原料和生产零件的国家造成的困难越大;反之,如果货币升值,通常也会给出口国带来困难,因为这使它的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价格上升,从而直接影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货币兑换率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因素,企业必须掌握汇率波动特点,全面衡量货币对出口销售所产生的影响,努力做好出口销售工作。

三国际文化环境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各国消费者往往会有其独特的购买方式与消费嗜好,这也是国际市场营销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它包括以下因素:

1.教育水平

一个国家的社会教育水平往往与其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社会的教育水平又常常决定人们的文化程度。由于各国的经济水平不同,各国的教育水平不一样,因此各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也就存在着差异。而文化水平又对推销宣传,接受新产品、新技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育水平低的国家,复杂程度高、技术性能强的产品,往往没有市场;在识字率低的国家,文字广告难以成功,而现场示范会更有效。

2.语言

各国、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必然要给市场营销带来困难。销售者对购买者的语言不精通,就无法进行促销宣传,也就不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草率行事还可能引起相反的结果。

3.宗教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影响最大的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日常生活中,教徒们严格地遵守着所信仰的教规和教义,对吃、穿、用和婚丧嫁娶以及宗教活动、宗教节日等,在各自的经典中都有明确的规定。长期以来,这些宗教在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中起着主宰生活的作用,几乎形成了难以动摇的生活习惯。

4.民族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居住地、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5.风俗习惯

从民俗的角度来说,回族对饮食有严格的要求,对肉类只食用牛、羊、驼、鸭、鸡等,而不吃猪、狗、骡、马等;朝鲜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民族的服饰用品均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6.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能明确或含蓄地影响个人和集团选择行为方法和行为目的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念是一种信仰,它阐释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价值观念上常常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7.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文化传播美的思想表达形式。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审美观念具有明显的国际差异,它会对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产生影响。市场营销人员要了解的是:各国关于颜色、线条、图案、标志、音乐和设计等方面的偏好如何。不同的偏好,需要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包装以及不同的广告设计。

8.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关系到人们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自己的行动以便和平共处,它确定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念乃至整个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亲属关系,而亲属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但是,家庭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含义。例如,西方国家的家庭只包括父母及未婚子女;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家庭还包括其他亲属,因而其规模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