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浪漫要学法国人
12075900000018

第18章 有分歧才会有友谊

如果有一天你和朋友为一个问题争得有不可开交的趋势,是准备恶狠狠地大打出手还是脸红脖子粗地跟他割袍断义?或者,用个时髦的法国人的方式,一摊手问:“我们怎么办?”回答:“出去吃饭。”然后,接着为吃什么东西而开始争吵……

要不说法国人都这么可爱呢,我们在饭桌上培养感情,人家用饭桌来解决争端。虽然有的时候显得暴殄天物,不过面对美食谁的双眼不放精光啊,先享受了再说。于是一切都变得冷静而愉快,朋友依旧是朋友,可以谈论电影、明星和足球,可以一起蔑视满口花言巧语的政客。其他的事情都好商量,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有人总结,法国人令人羡慕的地方就是随和,温柔,对什么事情都没有较真的抱负。生活不那么苛求了,自然幸福也就接踵而至,轻盈又愉快着。这确实是种享受友谊,享受争论,享受无论成败都无所谓王寇的好心情。

法国人对友情态度的分明,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事情中窥见端睨。

我们知道美国人是喜欢交朋友的,他们的友谊总是既来之则安之,口号是决不放过一个交朋友的机会,所以友情就算突如其来,他们也能很镇静的接受。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人的友谊都是从某些具体的接触开始的。美国人随时都能发现与他人的共同兴趣和共同话题:在健身房锻炼的时候,做完礼拜后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时候,家长们在安排轮流开车接送孩子去练足球的时候,逛完商场的时候,向邻居借用一下收拾花园的工具的时候,每天见到熟面孔的陌生人的时候……共同兴趣与话题让他们愿意邀请对方一起吃饭,在下班以后一起去看电影,或者在周六的时候一起去看球赛,因为他们可以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继续发展共同的兴趣,继续讨论共同的话题。美国人的友谊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也可能会持续一生。美国人的友谊可能是肤浅的,也可能是深刻的。

相比之下法国人的友谊要想建立可是无比的艰难。法国人对友谊的迟钝,有目共睹。比如,法国的邻居之间不可能存在私人人情。法国人的邻居之间存在着各种规定,保护着人们的私隐。人们绝对服从这些规定。如果有人在晚上十点以后洗澡,他肯定会受到公寓里邻居的提醒。

在法国,一个好邻居是不会打扰别人的,遵守住宅里公共区域的规则,而且一般都会保持低调。

在法国,工作中的同事可能互相之间会非常熟悉起来,但是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就限制在下班以后一起喝点什么,或者一起吃顿晚饭的程度上。人们一般不会认为,一起共事的同事之间能发展起亲密的友谊。如果两个人有幸成为朋友——确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不错的事情。但是人们不会对这样的事情抱有希望,同事之间也没有一定要这样做的义务。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之间几乎不可能产生亲密的朋友关系。不过这也有例外情况:地中海俱乐部标榜自己是“文明的抗体”。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法国人在希腊的Club Med村度假期间常常在一起。法国人总是将工作和私生活严格分开,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这两个人甚至都不曾提起自己在法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直到道别之前双方互递了名片,彼此才知道一个人是一家公司的老总,而另一个人凑巧是同一间公司的守夜看门人。这个故事到结束,也不知道这两个人回到法国以后还会不会有什么故事,但是结局更有可能是:这两个人都知道彼此之间不可能维持友谊。

那么,法国人会在什么场合下交朋友呢?法国人的友谊往往在他们年轻的岁月里就形成了:在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工作场合建立起友谊,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近年来,男人们也会在服兵役的期间建立起友谊来。跟美国人比起来,法国人不喜欢离家走远,喜欢停留在小小的世界里,这使得长期友谊——尤其是法国人期待的有深度的友谊——的维持更具有条件,一旦友谊开始发展,法国人便会彼此进行感情投资。感情投资是必需的,而且不容忽视。没有长期交往,法国人是不会轻易承认对方是朋友。他们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法国人期望深刻的长久友谊,而且期望自己朋友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做某些事情。

这也就是说,法国人彼此之间不容易互相认识。但是一旦你跨越了最外层的障碍,你所面对的壁垒就会越来越低。人们之间的感情会越来越深,最后就相互信任到可以将宠物托付于人而独自远行的地步了。这颇有些两肋插刀的意味。

也许我们都认为,人们建立友谊的基础往往在于共同的品位、观点或者兴趣爱好,承诺不是基础。还有,相对而言,双方不应该有太多的摩擦。爱德华·T和米尔瑞德·理德·霍尔指出:美国人渴望别人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认同自己,希望广交朋友。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可避免的需要牺牲一些个性。相比而言,法国人似乎不是那么喜欢隐藏自己的真正自我,所以法国人似乎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团队成员,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其他各方面。

美国朋友之间总是尽量互相支持,创造和谐。如果他们意见相左,他们或许会淡化彼此的分歧,愿意接受分歧,或者尽量轻描淡写地对矛盾一笑置之。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维系彼此间的良好关系。斗嘴,争辩,公开表示异议,都是关系相处不好的象征,甚至可能说明关系陷入了濒临解体的困境。

在法国,朋友间不追求和谐的维持,反而喜欢培养分歧(或者说区别)以避免沉闷。他们愿意彼此意见相左,互相挑剔,甚至争论。朋友之间说话可能非常直接,甚至连批评都是毫不留情的,但这就是人与人建立交往的一部分内容,未必会被视作侮辱。对他们来说,总是跟别人意见一致,必会惹人生厌。因为这个原因,两个意见完全不一致的人没准会互相吸引。建立关系的基础不是意见一致,所以意见不一致也未必会造成失和。法国人希望自己的朋友诚实地告诉自己他们对他的行为或选择有什么看法。表达支持的方式有很多,对立和沉默也可以表示支持。朋友之间的纽带不是脆弱的,应该能够受得起对立产生的张力,甚至能够在这股力的作用下得到巩固,使友谊变得更加深刻。

美国人总是建议在谈话中应该避免敏感性的话题。而法国人偏偏就谈一些敏感性话题,比如政治,并且谈得热火朝天,俨然不顾个人优雅。一个美国妇女费了好大一番力气准备了一顿特别的晚餐,举办她在巴黎的第一个派对。她的厨艺着实让她那天露了一手。但她在心里想:可是那天的派对简直是场灾难,所有人都开始讨论政治,真是要了我的命!我吓得蜷缩在桌子下面等待战争结束。后来客人们该走了,都跟我说他们过得愉快极了,晚餐也精美可口,他们多么希望什么时候再来一聚。

一旦你决定同某个法国人发展友谊,你就要全心投入。时刻要记得,朋友之间有哪些义务——站在法国人的立场来看朋友的义务,还有你和你的朋友都是彼此内部世界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