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朱世忠怀念集
12074200000028

第28章 像种子一样地生活

周国宁

世忠先生离开我们两年时间了。这两年里,总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时地去他的博客里看看。重新温读那些熟悉、幽默、睿智的文字,仿佛先生爽朗的笑声随时都可能在耳畔响起。在学生的字典里,对授业恩师都尊称为先生。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利益至上和追逐名利的俗气侵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日益淡漠,“先生”这个词已经不太被广泛应用。可是,但凡认识朱世忠老师的人,这样的称谓总是被频繁使用,这是对他才华横溢、古道热肠、性情宽和、善解人意的最大肯定与褒奖。这个称谓,他当之无愧。

1996年在固原民族师范上学时,世忠先生是学生科科长。当年的他气宇轩昂、风度翩翩,说一口极地道的普通话,微胖的身材、颇有些孩子气的弥勒佛一样可爱的笑容,顿时令人生出亲近之感。他是宁夏著名的杂文家,对学生讲话就像他的文章的语言风格一样,口若悬河、字字珠玑、言简意赅、趣味横生。记得有一次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他针对学生违反纪律现象提出相关要求时,曾这样说:“在我的眼里,你们就像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是最有潜力和希望的,你们如果不珍惜这美好的青春时光,那么我可以说你们愧对父母、愧对师长、愧对自己!”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先生这番话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逝水流年,先生离开了我们,可是他曾经的训导,仍然能够有人记得,我想这是世忠先生留给他的学生们极大的一笔人生财富。

2006年仲夏,我从宣传部调到新组建的一个部门任负责人,带领一个六七人的团队完成一部近百万字的志书编纂任务,恰好我们的责任编辑就是世忠先生的夫人杨老师。其时,先生已在宁夏新闻出版局工作,得知我在银川,他非常高兴,告知杨老师定个时间约我一起吃饭,由于时间太紧、任务繁重,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志书出版发行后我专程去先生家,但又因他出国考察而未能相见。世忠先生专门让杨老师将他新出的文集《秋天开花的梨树》赠予我,并留言道:年轻是资本,只要肯努力,在县区干一样能创出一番新天地。先生的谆谆教诲始终萦绕心头,令我在工作上常怀拼搏奋进之心,不敢有丝毫懈怠。2009年9月,在固原师范曾给我带过课的何泳老师来红寺堡,席间谈及王宗杰、朱世忠等曾在师范工作过的老师,他这样说:世忠先生这人极具才情、为人厚道仗义,跟这样的人共事做朋友,痛快!

跟世忠先生的最后一面是在我的婚礼上。2010年3月,听说我要结婚,杨老师打电话祝贺,一旁的先生接过电话对我说:“恭喜啊,你又将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半开玩笑地说:“老师,我毕业11年了才结婚,同学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我现在成了落后分子了。”一向风趣幽默的世忠先生却一反常态、略带严肃地教导我:“我看你结婚晚不是坏事,不能和人在这方面比,男人嘛,事业是立足之本,结婚抱娃娃不就是迟早的事情么。只要一步一步踏实地走,什么都不会耽误。”婚礼当天,先生和杨老师专程从银川赶过来,我请他在婚礼上致词,先生没有推脱,当他带有磁性的男中音回荡在礼堂上空时,参加婚礼的校友们纷纷鼓掌,都说先生皇皇高论、风采不减当年。饭店的老板娘后来对我说:你的那位老师啊,真个了不得,夸我们饭店接待得好,但是话里面愣是没有用一个“好”字,听的人却都能明白他夸赞的意思。以后你们老师再来红寺堡,我们请客!

在随后的婚宴上,我向世忠先生敬酒,先生挽了我的手向大家说:“今天就一句话,我的学生结婚了,大喜事,祝贺!大家喝酒!”末了,他又转身对我说:“对你我也有一句话,你在行政部门工作,又担任着领导职务,以后切记要少说闲话、多交朋友。”世忠先生是文人,也是一名领导干部,那样的场合,他大可以说一些勉励、期望之类的话,但是“少说闲话、多交朋友”这样的叮嘱却显得如此朴实而又发自肺腑,令我永生难忘、终身受益。

世忠先生英年早逝,我想说再多的话也无法表达我们对他的哀思。两年了,先生驾鹤西去,可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如此的亲切、如此的与我们贴近。两年了,我先后在数个工作岗位上进行新的历练,也成为了一个父亲,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男人肩上如山的重任,同时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先生曾经告诫我的那些话语的良苦用心。唯愿逝去的先生安息,如果先生在天有灵,他肯定希望我们就像他曾经说的那样——如同种子一样,期待着破土而出,安然而又充满希望地活着。

(2012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