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12001900000002

第2章 离骚(1)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①,

朕皇考曰伯庸②。

摄提贞于孟陬兮③,

惟庚寅吾以降④。

【注释】

①高阳:古代帝王颛顼的别号。颛顼是楚国的远祖,他的后人有熊绎,被周成王封于楚国。春秋时期楚武王有个儿子叫作瑕,受封于属邑,因此子孙都以屈为氏,屈原是屈瑕的后人,所以说自己是古帝王高阳氏的后代。苗裔:后代。②朕:我。秦以前是贵贱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后则成为封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皇考,皇,光明,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伯庸:为屈原父亲的字或名,或化名,今已不可考。③摄提:摄提格的简称。古人把天宫由东向西划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宫。依照岁星(木星)在空中运转所指向的方位来纪年,岁星指向寅宫,则此年为寅年,摄提格,就是寅年的别名。贞:当,指向。孟:开端,始也。陬:夏历正月的别名,又称寅月。④惟:语助词,先秦时期习惯用法。庚寅:指庚寅这一天。古人以天干地支相配来纪日,庚寅是其中的一天。按:此处是指屈原吉祥的生日。据研究,楚人以寅日为吉利的日子。降:降生,出生。

【原文】

皇览揆余初度兮①,肇锡余以嘉名②。

名余曰正则兮③,字余曰灵均④。

【注释】

①皇:即上文皇考的省称,指他已死的父亲。览:观察。揆:测度,衡量。余:我,此处是屈原自指。初度:指初降生时的器度。②肇:开始,指初降生时。锡:古同“赐”,送给,给予。以:用,把。嘉名:美好的名字。③名:动词,命名的意思。正则:正,意为平;则,意为法,言其平正而有法则,解释出屈原名平的意思。④字:表字,这里用为动词,起个表字。灵均:灵,意为善;均,意为平地;灵均,很好的平地,就是“原”字的含义。

【原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①,又重之以修能②。

扈江离与辟芷兮③,纫秋兰以为佩④。

汩余若将不及兮⑤,恐年岁之不吾与⑥。

朝搴阰之木兰兮⑦,夕揽洲之宿莽⑧。

日月忽其不淹兮⑨,春与秋其代序⑩。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注释】

①纷:多,繁盛。形容后面的内美两字。吾:屈原自指。既:已经。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②重:加上。修能:修,意为美好;能,意为通态,容貌。修能,指下文佩戴香草等,实际上是讲自己的德能。③扈:披在身上。辟芷:辟,通“僻”,偏僻的地方。芷,白芷,香草名,因生于幽僻之处所以叫辟芷。④纫:本义是绳索,此用作动词,穿结、联缀。秋兰:香草名,秋天开花且香。以为:以之为。佩:佩戴,装饰,象征自己的德行。⑤汩: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余:我,屈原自指。若将不及:好像跟不上时光的流逝了。⑥恐:担心。不吾与:即“不与吾”的倒文,意谓不等待我。与,意为待。⑦朝:早晨。搴:同“扌寒”,拔取。阰:平顶小山或山坡,楚地方言。木兰:香木的一种,花状像莲,又称辛夷,今天通称紫玉兰。⑧揽:采摘。宿莽:草名。经冬不死,又名紫苏,楚语称作莽。所以有象征年华、生命的意味。木兰去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两者都有贞固的性格,故诗人用来作修身之物。⑨忽:迅疾的样子。淹:停留。⑩代序:代,意为更;序,意为次。代序即次第相代,指不断更迭。惟:思虑。零落:凋零。美人:楚辞是美人芳草皆有托。诗人有时用来比喻国君,有时用来比喻美好的人,有时用以自比。这里是指楚怀王,规劝怀王不要错过大好时机。迟暮:衰老。抚:持,犹如现在所说的趁。壮:指壮盛年华。秽:草荒日秽,这里用以比喻楚国的秽政。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原文】

乘骐骥以驰骋兮①,来吾道夫先路也②!

【注释】

①骐骥:骏马。此句比喻应任用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②道:通“导”,引导。夫,语气词。先路:走在路之先,即为王前驱的意思。

【原文】

昔三后之纯粹兮①,固众芳之所在②。

杂申椒与菌桂兮③,岂维纫夫蕙茝④!

彼尧舜之耿介兮⑤,既遵道而得路⑥。

何桀纣之昌被兮⑦,夫唯捷径以窘步⑧。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⑨,路幽昧以险隘⑩。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日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注释】

①昔:从前。三后:后,君主。旧说不一,一说指楚国三位开国的先王:熊绎、若敖、蚡冒;一说即三皇,指黄帝、颛顼、帝喾。纯粹:“色不杂曰纯,米不杂曰粹,米至细曰精”,这里用来形容三后的德行粹美完善。②固:固然,本来。众芳:众多的香草,用以比喻众多贤能的人。在:汇集。③杂:兼有。椒:香木名,就是现在的花椒。菌桂:即菌桂,桂的一种,香木名,白花黄蕊。④岂:难道,表示反向的语助词。维:当作“唯”,意为独。纫:联缀。蕙:香草名,生长在湿地处,麻叶,方茎红花,黑实。茝:同“芷”,白芷,也是香草名。申椒、菌桂、蕙、茝,都是用来比喻有才能的贤人,即上文所说的“众芳”。此处说三君杂用众贤才,国家因此而富强,并非只独取蕙茝,只任用少数贤人。⑤彼:那。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贤君。耿介:耿,光明;介,正大。耿介即光明正大。⑥既:皆,尽。遵道:遵循正途。而:因而。路:大道。⑦何:何等,多么。桀纣:指夏桀和商纣王。是夏朝和商朝的末代之君,他们历来被作为暴君的代表。昌被:一作“猖波”。猖,狂妄;被,波的假借字,偏邪的意思。⑧夫:发语词。唯:只是。捷径: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途。窘步:困窘失足。⑨惟:思。党人:古代的党人指朝廷中为私利而结成帮派的人。偷乐:苟且享乐。⑩路:指政治道路,楚国的前途。幽昧:黑暗。以:而。险隘:危险而狭窄。岂:哪里。余身:我自身。惮:畏惧、惧怕。殃:灾祸。皇舆:本指帝王所乘的车子,这里比喻国家政权。败绩:古代使用战车作战,车辙大乱,是溃不成军的表现。这里喻指君国之倾危。忽:急匆匆的样子,根据下文,这里形容奔跑速度很快。奔走:奔跑。先后:指在君王的身边。奔走先后就是效力左右的意思,乃是从“皇舆”一语生发而来的。及:赶上,追及,这里有“继承”之意。踵:脚跟;武:足迹。“踵武”连文为义,指前王的业绩。荃:或说即荪,石菖蒲一类的香草,叶形似剑,古人认为可以避邪。指称尊贵者,也以喻君,此为当时之俗。余:屈原自指。中情:忠心之情。信谗:听信谗言。齌怒:盛怒、暴怒。謇謇:謇,楚语,指发言之难,因口吃而说话艰难的样子。謇謇,此处形容忠贞直言的样子。为患:招致祸患。舍:放弃的意思。九天:九重天。正:证。灵修:楚人称神灵为灵修,此处代指楚君怀王。“日黄昏”二句是衍文,为《九章·抽思》语。期:约定。羌:楚语,表转折的意思,犹如今语的“却”。初:当初,应指诗人受到楚怀王信任之时。成言:指彼此的话。此指屈原受重用时,共同制定的治国大策。悔遁:遁,逃跑;悔遁在此是背弃成言之意。他:其他,另有打算。既:本来。离别:分别,此指诗人被楚怀王疏远、放逐。伤:悲伤、哀伤。数化:屡次变化。数,屡次之意。

【原文】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①,又树蕙之百亩②。

畦留夷与揭车兮③,杂杜衡与芳芷④。

冀枝叶之峻茂兮⑤,愿俟时乎吾将刈⑥。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⑦,哀众芳之芜秽⑧。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⑨,凭不厌乎求索⑩。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注释】

①余:屈原自指。滋:栽培,培植。兰:香草名。畹:三十亩田为一畹,一说十二亩为一畹。②树:种植。蕙:香草名。树蕙:屈原曾为楚三闾大夫,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树蕙指的是对贵族子弟的培育。③畦:四周有浅沟分隔的小块田地,这里用为动词。留夷、揭车:香草名,都是楚地所产。④杂:指间种。杜衡:状与葵相似的一种香草,又称马蹄香。⑤冀:期待。峻:长大,高大。峻茂:高大而茂盛的样子。⑥俟:等待。俟时,即等到成熟的时候。刈:收割。这两句比喻把贤才培养好了,用他们治理国家。⑦虽:纵使。萎:枯萎。绝:凋落。何伤:何妨,有什么关系。⑧哀:痛惜。众芳:指前所培植的众香草——兰、蕙、留夷、揭车等,喻指“平日所栽培荐拔与己同志者”。芜秽:指众芳的变质。这两句用以比喻自己所培养的人才不但不为国家出力,反而改变节操,与“党人”同流合污。⑨众:指朋比为奸的贵族们。竞进:争逐权位,求进。贪婪:贪求财物。⑩凭:楚方言,满之意,此处用做状语,“满不在乎”之满,形容党人不厌求索。不厌:不满足。求索:索取。羌:楚方言,发语词,义近“乃”。恕己:指宽恕自己。意谓不知足的贪婪求索。量人:意谓用自己的心去估量别人。兴心:起心,打主意,即产生了嫉妒之心。此二句意谓“党人贪婪竞进,而又以为贤者亦复如此,故嫉妒之也”。忽:急急忙忙,疾速。骛:形容马乱跑的样子。追逐:与“驰鸳”同义连用,意谓钻营,追求自己的私利。所急:急,指迫切需要。所急,指急于要做的事。冉冉:渐渐,岁月流逝之意。修名:美好的名声。立:树立。

【原文】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①,夕餐秋菊之落英②。

苟余情其信妗以练要兮③,长颇颔亦何伤④。

揽木根以结茝兮⑤,贯薜荔之落蕊⑥。

矫菌桂以纫蕙兮⑦,索胡绳之缅缅⑧。

謇吾法夫前修兮⑨,非世俗之所服⑩。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成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妗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续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注释】

①朝:早晨。坠露:坠落的露水,指从木兰花瓣上坠落下的露水。木兰花晚春开花,这句既指朝,又指春。②餐:吞食。落英:初开的花朵。木兰开于春,菊花发于秋。这句既指夕,又指秋。春与秋合起来说四时。此二句以“饮露餐英”喻自己长期服食美洁,修洁自身。③苟:只要,如果。余情:指内心。信垮信,真实;妗,美好。信夸,诚然美好,言内美也。练要:精粹,犹言精练要约,指精炼于要道。④顑颔:因饥饿而面色憔悴。何伤:何妨。⑤揽:持取,拿着。木根:指木兰之根。结:意为编结。⑥贯:贯穿,串联起。薜荔:—种蔓生的香草名。蕊:花心。⑦矫:高举,举起。犹言“取用”。菌桂:一种香木,即前“杂申椒与菌桂”的菌桂。⑧索:本义是绳索,这里用做动词,搓绳。胡绳:香草,茎叶可做绳索。纟丽纟丽:串联起来,长而下垂,编织得整齐美好的样子。⑨謇:发语词,楚方言。此与前文“余固知誊謇之为患兮”之“謇”意义不同。法:取法,效法。夫:助词,彼。前修:前代的贤人。⑩世俗:指楚国政界庸俗之人。服:用。虽:纵然。不周:不合,不能委曲周旋世故之意。依:依照。彭成:是屈原心目中所敬仰的人。殷商时期的贤人,据说他上谏国君不听,投水自杀而死。屈原此处言彭咸,表明自己将沉渊自杀。太息:叹息。掩涕:擦眼泪。民生:有多种解释,一说民生即人生,指诗人自己。艰:艰难。“民生多艰”,此处指屈子所见到、所体验到的楚人的遭遇,当然也包括自身在内。好:喜好。修婷:修饰美好的品德。修,修饰,含修养之意;婷,指美好的品德。轨:指马缰绳。羁:指马络头。轨羁在此作动词,比喻自身约束自己。谇:进谏。替:废除,撤职。既:已经。以,助词,调整音节。蕙纕:装有蕙草的香带子。纕,本义指佩带。申:重申,加上。揽:捋取。亦:语助词,若是。善:用作动词,认为善。虽:即使。九死其犹未悔:指不管遭受到多少次多么重大的打击也不会屈服。犹,还。

【原文】

怨灵修之浩荡兮①,

终不察夫民心②。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③,

谣诼谓余以善淫④。

固时俗之工巧兮⑤,

俪规矩而改错⑥。

背绳墨以追曲兮⑦,

竞周容以为度⑧。

忳郁邑余侘傺兮⑨,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⑩。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