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胃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1999300000032

第32章 胃病秋季治疗(4)

(2)宜适当进补:我国有“冬令进补”的习俗,这是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必须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冬季是封藏的季节,是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的季节,冬季适当服些补品补药,有利于人体养精蓄锐,使来年体质增强。但胃病患者如有食后腹胀、嗳腐吞酸、呕吐、舌苔黄厚腻等症状时,则不宜盲目进补,若一味服用滋腻呆胃的滋补膏方,不但于补无益,反而还会使原有的胃病加重。清代名医叶天士曾说:“胃以喜为补”,只有胃中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言补。因此,胃病患者在冬季进补前,需先服一些开胃药,调理好脾胃功能,此后才可辨证进补。若素体脾虚,常见食少腹胀,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者,可在进补前先吃一些健睥的药。比如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之类,也可多用山药、扁豆、薏苡仁、白术等炖肉吃,待脾胃功能恢复时再进补;平素好食辛辣肥甘,日久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部灼热、嘈杂、喜呃善饥,属于脾胃有火者,进补前应先清火,可用竹叶、麦冬泡茶喝,或喝苦丁茶,或吃一点黄连片,或吃菜时多吃苦瓜、黄瓜、青菜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老年人及儿童消化力比较弱,胃常有积滞宿食,而出现不思食或厌食,进食后胃部饱胀,口臭便溏,苔腻,脉滑实者,就应先消食和胃,可在饭前先服陈皮、山楂、神曲等开胃药,饭后服香砂养胃丸,或保和丸,或平日常用炒谷、麦芽泡茶喝,待胃的功能恢复后再进补。

“药补不如食补”。胃病患者冬令进补,首选还是药膳。药膳是将药补和食补按照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融为一体,药物与食物互相取长补短,有助于胃病患者冬季调治。可根据不同体质及病情选择相应的药膳,具体方法参阅本书有关章节。

早喝盐水晚喝蜜,不失为胃病患者冬季保健的简便良方。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睥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

(3)宜多食热粥:古代养生家提倡冬季晨起宜喝些热粥,以温补阳气。羊肉粥、糯米红枣粥、山药粥、茯苓粥、萝卜粥、玉米粥等均适用于胃病患者。

(4)少吃或不吃寒凉、生冷、黏腻的食品和补品:如螃蟹、螺蛳、田螺、蚌肉、牡蛎肉、生冷瓜果、西洋参等,以免加剧或诱发胃痛。

(5)少吃火锅:寒冷的冬季,火锅以其鲜美的味道和独特的情趣而受许多人青睐。但由于火锅内麻、辣、烫的食物会刺激和损伤消化道黏膜,使胃病加剧,甚至引发胃出血,因此,有胃病的人应不吃或少吃火锅,少食麻辣味重的调料。食用时还应细嚼慢咽,防止烫伤。

二、药治奇方妙药

(一)胃病冬季药治要诀

1.重视扶正。冬季是收藏的季节,适当进补能提高机体的御寒防冻和抗病能力。胃病患者应紧紧抓住这一大好时机,通过补益脾胃元气,滋养脾胃元阴,疏调气机,温养气血,使胃腑气血充养,津液濡润,升降复常。在补药的选择上要避免选用滋腻类药物,如果必须使用的话,应适当配入陈皮、砂仁、枳壳、山楂、苍术、白术等健脾理气之品。

2.宜温肾助阳。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冬季治疗胃病,一般适用温胃健脾法。但肾为胃之关,胃的功能有赖肾阳命火的蒸腾,因此对虚寒型胃病,症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胃中漉漉有声,泛涎清冷或呕吐痰涎、食少,畏寒怕冷,甚则背腰部亦有冷感,舌淡白,脉细或沉细者,更可采用温肾助阳化饮法,既有助于补益中气,也有利于促进胃的消化和排空功能。

3.脾胃虚寒型胃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配合外治法,如敷贴疗法、肚兜疗法等,收效更佳。

4.治疗胃下垂病人的汤剂宜浓煎,方中药味、剂量以及药液均不宜过多,且须温服,以免有损胃气。

(二)胃下垂辨证论治方

胃下垂属于中医“胃缓”、“胃痞”、“胃下”等病证范畴。中医中药对胃下垂的疗效确切,特别是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明显。临床常按以下证型辨证论治。

1.脾虚气陷型

【主证】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腹胀而坠痛,倦怠嗜卧,卧则得舒。舌苔白,脉缓弱无力。

【治法】补气升陷,健脾和胃。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枳壳。

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升麻5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炙甘草3~6克,陈皮5克,枳壳15克。

【加减法】脘腹胀满者,加木香、佛手、香橼;大便溏薄者,加山药、扁豆、莲子肉;恶心呕吐者,合旋覆代赭汤;有寒象者,加附子、肉桂;兼痰热者,加黄连、竹茹。

【说明】本型为胃下垂最常见证型。方中黄芪既能补气又升提,为治疗胃下垂必需之品,需重用至30克以上,才能起到补气升陷的作用。枳壳有兴奋胃肠平滑肌作用,故伍用之。有人报道用单味枳实治疗胃下垂取效。枳壳除胀下气,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可使升中有降,有利于气滞证的改善。但枳壳毕竟是破气之品,用之应慎。

2.脾胃虚寒型

【主证】脘腹胀坠冷痛,泛吐清水痰涎,喜温喜按,食少便溏,气短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弱无力。

【治法】升阳益气,健脾温中。

【方药】理中丸加味。

党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5克,炙甘草3~6克,升麻5克,枳壳15克。

【加减法】腹痛腹泻者,加肉桂、山药、白芍;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

【说明】理中丸为温补中阳之剂。脾胃虚寒之胃下垂,以理中丸治本,复以升麻、枳壳升举其陷,为标本兼治之法。

3.饮停胃肠型

【主证】胃中痞满,或水饮漉漉,按之有振水声,胃中怕冷,或泛吐清水痰涎,口淡无味。舌淡,苔白滑,脉沉弦。

【治法】蠲饮化痰,理气温胃。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

茯苓15克,桂枝5克,苍术10克,甘草5克,姜半夏10克,生姜5克。

【加减法】脾虚甚者,加山药、党参;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肝郁者,加枳实、香附、青皮、延胡索。

4.肝脾不和型

【主证】脘腹胁痛或胀,暖气呃逆,食后胀坠,攻撑不舒,胸闷太息,兼有便秘。舌淡,苔白薄,脉弦。

【治法】调和肝脾,升降气机。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壳15克,白术10克,炙黄芪30克,炙甘草6克,白蔻5克,升麻5克。

【加减法】兼食滞者,加山楂、麦芽、神曲;血虚者,加当归、熟地黄;兼血瘀者,加丹参、当归;兼有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兼便秘者,以枳实易枳壳,加生槟榔、大黄。

【说明】方中黄芪用量不能太过,以防气滞壅满。

5.气虚血瘀型

【主证】少气乏力,不思纳食,食后胀满不舒,平卧则安,痛有定处,舌质黯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涩。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方药】四君子汤加味。

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10克,桃仁10克,红花5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黄芪30克。

【加减法】便血者,加三七、白及。

(三)名方专治胃痛

三合汤

【出处】《方剂心得十讲》。

【组成】高良姜、制香附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

【制作】将上述诸药加适量水,煎取药汁5D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说明】本方为名老中医焦树德之祖传秘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等所致的长期难愈的胃脘痛。症见胃脘疼痛,痛处喜暖喜按,但又不耐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虚实寒热症状兼夹并见。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高良姜、香附)善治寒凝气滞之胃痛;百合汤(百合、乌药)主治诸气郁之胃痛;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主治日久难愈、气滞血瘀之胃脘痛。三方组合,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功效比较全面,适应证广。

【加减法】若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可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子10克;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炒川楝子各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千年健12克,檀香改为9克,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谷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及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12克,良姜减为5克;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高良姜可减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若兼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本方加失笑散(蒲黄6~9克,五灵脂9~12克),名四合汤,其增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如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及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30~10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五灵脂炭,或再加白及、乌贼骨等。

沉桂止痛散

【出处】《新编经验方》。

【原料】沉香、肉桂各9克,白蔻仁、黄连各6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备用。

【用法】一日服4次,每次服3克,温开水送服。

【说明】本方为名老中医叶橘泉经验方。方中诸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善于理气消痞,适用于寒热错杂之胃脘痛。

姜氏验方

【出处】《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原料】制川乌6克,肉桂3克,乳香9克,九香虫9克,高良姜6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取药汁5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说明】本方为名老中医姜春华治疗溃疡病的经验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痛居0烈,遇寒而发者。

加味良附散

【出处】《四川中医》1983年第6期。

【原料】制香附、高良姜、乌贼骨各30克,姜半夏9克,延胡索15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

【用法】一日服3次,每次空腹服3~5克,用温开水送服。

【说明】本方系程爵棠老中医根据民间治胃痛秘方良附散加延胡索、乌贼骨、姜半夏而成的经验方。适用于治疗虚寒型或肝气犯胃型之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症见胃脘疼痛,或隐痛、胀痛,喜按、喜温,或遇饥饿、情绪变化,或寒冷,或食生冷之物则痛加剧,暖气吞酸、舌苔薄白,脉沉迟或迟弦。方以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佐以延胡索增强理气止痛之效;姜半夏化痰降逆,合高良姜则温中止痛之功尤著;乌贼骨制酸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温中散寒,制酸止痛之功。

(四)名方治胃下垂

严氏验方

处方1

【出处】《现代名中医胃病治疗绝技》。

【组成】白芍6克,北沙参6克,太子参6克,川楝子7.5克,白蒺藜9克,路路通9克,九香虫4.5克,七香饼4.5克,佛手片4.5克,大乌梅3枚,山黄精9克。

【制作】将上述药物加适量水,煎取药汁5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说明】本方为近代名医严苍山经验方。适用于胃下垂属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者,症见胃病日久,面色萎黄,胃脘疼痛,食后更甚,喜热恶冷,舌苔薄腻,脉弦迟。

处方2

【出处】《现代名中医胃病治疗绝技》。

【组成】人参3克,炒白术9克,淮山药9克,益智仁3克,厂木香3克,柴胡6克,山黄精9克,炮姜炭6克,炒白芍6克(桂枝2.4克拌),青皮4.5克,陈皮4.5克,饴糖30克(冲)。

【制作】将上述药物加适量水,煎取药汁5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说明】本方为近代名医严苍山经验方。适用于胃下垂属脾气虚弱者,症见腹胀,腹有隐痛,便溏,形寒,舌苔白滑,脉右濡左弦。

(五)名方治呃逆

降逆止呃汤

【出处】《名医名方录》。

【原料】姜半夏12克,橘皮9克,柿蒂9克,公丁香6克,竹茹9克,代赭石12克,甘草6克,生姜6克。

【制作】将上述药物加适量水,煎取药汁500毫升。

【用法】一日1剂,分2次服。

【说明】本方为名老中医陆永昌经验方,能平肝和胃,降逆止呃。是治疗呃逆的通用方。若久病或病重者,则须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病情,慎重考虑。如治虚证呃逆而偏于寒盛者,需加人参、大枣以补其虚,加肉桂、吴茱萸,并增生姜、丁香之用量,以温其寒,标本兼顾,使正扶邪祛,呃逆自安。临床经验证明,服药2~3剂,呃逆止或症状减,仍需续服2~3剂,以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