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对外公说,她以前上学的时候身体一向很好,工作之后因为饮食粗糙,身体出现了许多问题。外公仔细查看了徐宁的身体体征,根据她的情况制定了五个菜谱,供她周一到周五的饮食参考。外公语重心长的对徐宁说,身体是自己,一旦坏了再怎么调整也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五个食谱里都是一些家常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做些调整,但无论如何要保持一定量肉类的补充、蔬菜水果的摄取。同时因为徐宁的胃部已经出现损伤的征兆,因此建议平时以粗粮代替细粮作为主食,促进肠胃蠕动与消化。
徐宁带着外公的食谱回去了,走之前外公叮嘱她最后每隔一两个月便回来复诊一次,调整下食谱。两三个月后徐宁又来了一次,很感激地对外公说,感谢他的食谱,自己遵循食谱上的饮食建议,这些日子以来胃部舒服很多,胃胀、泛酸、反胃的症状基本消失,也不再便秘了。
【外公说中医】外公曾经提起,“营养均衡”看似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观念,但中医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外公很崇敬的文豪苏轼在其著作《养生说》中就讲道:“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所谓营养,“营”即为经营(身体),“养”则为养护、补给。类似徐宁这样因为工作繁忙而忽略饮食的例子,在现代社会多不胜数。外公会根据具体对象的体质进行食谱推荐,但这些推荐具有一定共性,这一共性就是建立在中医的“营养”理论上的。
中医将食疗的精髓称为“水谷精微”:人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饮食进入人体内部,经过脾胃的运作,而成为水谷精微,输送至全身。而对于水谷精微的具体含义,外公认为可用《周礼》中的解释:“以五味、五谷养其病。”顾名思义,真正全面均衡、调养脾胃的食谱,必须五谷具备,五味齐全。外公开的食谱,正是基于此原则,注重五谷杂粮的添加,减轻细粮的比例。外公强调,现代社会的饮食,大都以细粮为主,这是一种非常不符合中医养生理论的失衡。至于五味,则是酸甜苦辣咸缺一不可。当然,五味的比例需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节。比如若上火尔阳虚,则可以调低辣的比例,增加苦的分量;若阴虚气弱,则可增加酸辣的比例。
此外,外公奉为经典的中医名作《黄帝内经》中,也明确讲到“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因此,一份出色的食谱,应该涉及多种肉类、蔬菜以及水果,每一样的分量不大,但综合起来每个方面都有所兼顾。
如上所述,中医经过数千年的摸索,其实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最为适合中国人体质的养生准则,外公表示,他所开的一切食谱,都是基于中医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确论述。徐宁经过这些食谱的调养,身体逐渐好转,便是中医饮食准则的有力例证。
13.四大抗疲劳秘方,提升工作活力
【偏方一】鸡丁清炒何首乌
【食材】鸡肉550克,何首乌约60克,冬笋60克,辣椒80克,料酒、盐、味精、淀粉等调料适量,姜葱各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新鲜的鸡肉用活水洗净,切丁备用;将鸡蛋蛋黄、蛋清分开,保留蛋清备用;将冬笋洗净,切丁备用;将何首乌洗净,用砂锅熬煮一个小时,取药汁备用;用料酒、淀粉、蛋清腌制鸡肉,调味,在油锅里煎至五分熟,取出备用;将辣椒切丁,混合冬笋下锅炒出香味。
将适量何首乌汁、料酒、淀粉等混合均匀。将锅烧热,下姜葱、辣椒、冬笋等,炒出香味后倒入鸡肉与混合好的何首乌汁,入味烧熟后出锅装盘即成。
【偏方二】麻油三七炒蛋
【食材】三七180克,麻油15克,新鲜鸡蛋3个,盐、味精等调料适当。
【做法】将新鲜的鸡蛋打散,加入少量水备用;将三七洗净,切成小段,倒入鸡蛋液中,搅拌均匀。将锅炒热,倒入麻油,再将鸡蛋混三七倒入,煎至蛋两面变成金黄色后,关火即成。如若担心三七中有腥味,可事先将三七用热水烫开,再用麻油米酒等腌制,方可去除腥味。
【偏方三】黄芪炒黑鱼
【食材】黑鱼600克,新鲜香菇400克,黄芪30克,葱10克,姜5克,黄酒12克,味精、盐等调料适当。
【做法】将黑鱼的头部切下,鳞片刮除,内脏去除,清洗完毕后切成大小均匀的薄片。将姜葱清冲洗后切末,混合盐巴等料理黑鱼片,以此去腥入味。将黄芪洗净后入水,煎煮一个小时左右,直至熬成黄芪浓缩汁,取约一百毫升备用。将洗干净的香菇切片,入锅清炒,待五分熟的时添加黄芪汁煎煮。待到沸腾,则可加入黑鱼片,适当添加料酒、葱姜、盐巴等调料,继续清炒,起锅即成。
【偏方四】猪肝枸杞汤
【食材】猪肝150克,枸杞300克,五花肉(可替换为瘦肉)90克,鸡蛋2个。
【做法】将枸杞洗净后,加水入锅蒸煮。将猪肝和猪肉洗净,可加入适当料酒腌制,切成薄片后摊入鸡蛋清中,搅拌至均匀。往枸杞汁中加入料理好的猪肉猪肝与蛋清,文火慢炖半个小时,即成猪肝枸杞汤。
【问诊记】阿黛生育后重回工作岗位,觉得自己面对原本游刃有余的工作,开始力不从心。那种工作的疲惫感不断累积,让她从身到心都觉得劳累,脾气也渐渐暴躁起来。阿黛焦虑地对外公说,是不是自己高龄产子伤了身体的根本,所以产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外公仔细为阿黛诊断身体,末了对她说,她的身体长期负荷过重,肝肾、心肌、气血、筋骨都有一定的劳损。生子的过程只是将这些埋藏的病痛提早激发出来而已。人的脏器劳损,气血不足,怎么可能不感到劳累呢?
阿黛忙问外公应该如何调养身体,外公回答时提到了四味中药材,分别是:何首乌、黄芪、三七和枸杞子。何首乌可以炒鸡丁,降血糖又养肝护肾;黄芪可以炖粥,也可以清炒黑鱼,乃补气血的圣品;三七炒蛋是简易的家常菜,材料简单,烹饪容易,适合白领人士;枸杞猪肝汤即可增强体质,又可补血明目。四味妙方齐下,可以有效帮助劳损的脏器恢复,补足亏虚的血气。
后来阿黛复诊的时候,外公看她整个人彷佛都年轻起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据阿黛自己说,现在工作起来有干劲多了,久坐在电脑桌前,也不会感觉到身体沉沉,头晕脑胀。
【外公说中医】不管是何首乌、黄芪、三七还是枸杞子,加入食物中都可以对身体进行调补,以增强体质,抵抗疲劳。若四者混合进补,则能帮助身体机能较为全面地复原。当然,四者的作用机理有一定差别。
何首乌缘起宋代中医著作《开宝本草》,里面记载何首乌可以“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虽然延年不老有些夸张,但何首乌在抗疲劳、促进人体肌血再生方面的作用不容否认。现代中医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何首乌对神经衰弱也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压力过大的人群服用何首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压。何首乌适合与鸡肉一起烹饪,可以护肝、养肾,对于压力大引起的肝肾早衰、精神疲乏有缓解作用。
黄芪在中医里是补气的圣品,这在前文已经多次提及,在此不再赘述。而现代对黄芪的药理解剖表明,黄芪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不足。人疲乏的一大表现便是大脑与全身脏器缺氧,心肌供血不足,从这个角度,黄芪的抗压作用不言而喻。
一代中医翘楚赵学敏在其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多次提及三七的补血效果,如“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等,三七补血效果可见一斑。三七黄芪同时进补,补气血再合适不过。
枸杞子的作用可谓全能。《本草汇言》中便说枸杞子“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是中医药材里极少数适合全部体质的调养佳品。至于枸杞子的效果,用《神农本草经》里的一句话便可说明——“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筋骨强健,则做事身轻如燕,自然不感疲乏。
14.十大食疗为健康加分,多吃鱼类抗抑郁
【偏方一】柠汁三文鱼
【食材】三文鱼块;柠檬汁;鲜贝露;鱼露;适量葱末、姜丝、黑胡椒粉
【做法】把三文鱼块洗干净,加入葱末、姜丝、鲜贝露、鱼露、黑胡椒粉腌制,搅均匀后静置半个小时;热锅放油,用中小火煎鱼块,八成熟的时候再加一点葱末和姜丝;熄火后,添加几滴柠檬汁,装盘食用。
【偏方二】茄子煲沙丁鱼
【食材】7-10条沙丁鱼;2-3条茄子;适量蒜片、豆豉、红辣椒、白胡椒粉
【做法】分别用小火煎沙丁鱼和茄子,四五成熟即可;爆香蒜片、豆豉和红辣椒;把沙丁鱼和茄子转移到砂锅中,把爆好的辅料铺在上面,开火煮15分钟后,撒入一些白胡椒粉即可。
【问诊记】在生活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抑郁是一个常见名词。外公间或也接看过一些抑郁患者或者有抑郁倾向的人,31岁的缓缓就是其中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