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寺之谜
11937100000015

第15章 乾隆帝是否生在雍和宫(2)

·塔院是寺庙吗

享誉中外的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十里枫桥西南不远处。寺院坐东朝西,寺门对着古代的运河,旧时面对着官道,现在属江苏苏州金阊区枫桥镇。相传寒山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但具体的年月不详。最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宋嘉祐中又改名为“普明禅院”。范成大《吴郡志》记载,普明禅院,就是枫桥寺,在吴县西边十里,也就是枫桥妙利普明塔院。其后当地的各类地方志和史料都采用这种说法。妙利普明塔院、普明禅院都是指今天的寒山寺,建造于梁武帝天监年间,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

考证佛寺建筑,以前以佛塔为主体,到了隋唐逐渐以佛殿为中心,将塔放在佛殿的后面,或者说将塔放在寺庙的后面。塔,唐时译作“窣堵坡”或“塔婆”,实际上是古代印度的坟墓,佛教徒用以供奉佛陀舍利,其后则变成佛教徒崇拜的对象。我国佛塔细分可以分成五类,即木塔或称楼阁型塔、墓塔、密檐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粗略的分可以分为两类,即佛塔与祖师塔。我国虽然有不少佛寺用塔作为寺院的名称,例如七塔寺、白塔寺、双塔寺等等,但从来没有用塔院作为寺庙的名称。所谓塔院之类多半是祖师塔,属于某一佛寺,例如虎丘的绍隆塔就属于虎丘海涌寺,由此可以证明,所谓妙利普明塔院即使存在,也不是独立的佛寺,而应该是普明祖师的骨塔。一般的祖师塔,仅仅在它的墓上用砖砌或石雕的方式建起类似佛塔的建筑物,以此作为标志罢了,或在坟墓旁边建筑简易的僧舍,供人照应香火。俗称的塔院,就是指此类建筑物。由此可见,所谓的“妙利普明塔院”并不是指现在的寒山寺,极有可能是指普明法师的坟墓,那么普明法师又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普明实际上是高僧智凯的得意弟子普明禅师。据《续高僧传》记载,普明本名法宗,出家前姓朱,浙江会稽人。从小志向就不同于常人,曾经有僧人向他化缘斋饭,就劝他说,可以到天台出家为僧。在南朝陈代太建十四年,普明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来到天台山,正好碰上智者即天台开宗鼻祖祖智大师在开坛说法,普明用心倾听,等大师说法完毕普明就当场削发为僧,皈依佛门。祯明元年即587年陈朝皇帝计划迎接祖智大师到都城去讲授佛法,祖智大师从天台到达金陵,居住在光宅寺,没有多久陈朝就灭亡了,智者就到江州庐山东林寺,普明一路追随。在陶侃即陶渊明的祖父所建的瑞象阁,举行观音忏法时普明见到一位僧人,僧人劝他说:所谓法宗,不是很好的名字,如果改为普明,这个名称晓明爽朗,可以流传于后世。普明请示智者,智者回答说:应该马上改旧从新。后来普明又追随智者到达荆州玉泉寺,在返回天台时,智者又嘱托普明铸造大钟,运往天台供养。

智者圆寂后,普明遵照他的遗愿在隋炀帝大业元年即605年,营建天台国清寺。在建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神奇的现象,浙东诸州男女老少前来朝拜的不可计数,寺院所得布施,根据缘分又施舍给他人。普明每次受到隋炀帝的召见,都能够得到赐座的待遇,炀帝还赏赐绢120段,用来充作寺院的开销,普明大师86岁奄然而化。参考阅读祖智大师的传记,普明应该出生于梁大通年间,经历了梁、陈、隋诸朝,圆寂在隋朝大业年间,他的出生地会稽当时应当管辖浙江东部及苏州嘉湖等地区。普明曾经跟随智者往来于金陵、庐山、荆州、扬州等地,名闻朝野。苏州枫桥为当时南北水陆必经之地,归葬枫桥当属可能。观其生平业绩,除了个人笃志修行外,还协助智者修造寺院三十多处,对于铸造大钟尤为精通,长于空化,影响深远。由此可知,后来寒山在枫桥住下以后不久,又去天台隐居,一定是因为仰慕普明遗风,绝非偶然。通过对普明禅师生平考证从而证明普明塔院应当建于隋朝末年而不是梁朝天监年间,并且塔院是高僧埋骨之处而非寺庙。

·寒山寺是否因诗而得名

“妙利普明塔院”最终又怎么演变成寒山寺了呢?是在唐朝诗人张继写了《枫桥夜泊》诗之后人们才取名为寒山寺,还是在此之前“寒山寺”一名就已经妇孺皆知了呢?

史料记载,寒山寺之名,在唐代以前,事无记载。但在当时由于寺庙建在山水之间,不甚幽邃,来游玩的人已经是络绎不绝。唐太宗贞观初年,有诗僧寒山子曾经“来此缚茆以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僧希迁曾经在此建造寺庙,并将寺庙命名为寒山寺。最为出名的事发生在这个时期,相传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赶考落第,催舟还乡,途经苏州,夜泊枫桥,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优美抒情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此,悠扬的钟声感发了几许墨客骚人的心灵,隽永的诗韵渲染了名寺古刹的钟声,千百年来,入诗入画,寒山寺的名声也随着诗韵钟声传播四方。寒山寺闻名遐迩,成为蜚声中外的游览胜地。

但在苏州的地方志中记载,天平寺的藏书有很多出自唐代,书背后有“封桥常住”四字朱印。当地知府吴潜写过一首诗中有“借问封桥桥畔人”的句子,由此考证可以得知寒山寺在唐末已改名封桥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郇国公王珪因为书写张继的诗,易封桥为枫桥。到宋仁宗嘉祐中,朝廷将妙利普明塔院改赐名为普明禅院。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仍称枫桥寺。南宋一代诗人题咏多题为“枫桥寺”,仅张诗中偶用“寒山寺”旧名。元代始复称寒山寺,元代诗人顾英、汤仲友等诗均题名为“寒山寺”。其后明、清、民国及至人民政权建立,均沿用“寒山寺”名。

·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下凡吗

寒山寺山门前,矗立着黄墙照壁,门首悬挂着“古寒山寺”匾额。步入山门,转过前殿中的佛像屏风,便见一座高大的莲花宝座上,有两位袒胸突乳、蓬头赤足的塑像,一个手捧净瓶,一个握着莲花,眉开眼笑,超尘脱俗,这就是寒山和拾得。关于他俩的来历,众说纷纭,越传越神,越说越离奇,他们是怎么来的呢?是谁让他们变成下凡神仙、转世菩萨的呢?

有人说,天台山的老和尚,在荒山野岭,先后捡了两个被遗弃的婴儿,带回寺中抚养,因不知其父母,故取名“寒山”、“拾得”,意是从荒寒的山野中拾来的两个孩子。后来他俩刻苦修炼,成为高僧,云游到苏州,在此住持。

但另一种说法是,寒山本来是一位富家子弟,在父母的督导下勤奋求学,梦想着金榜题名从而走向仕途,可惜由于科举考试中没有贿赂主考官而名落孙山。在失意时却又祸不单行,父母双双暴亡,家族中的人贪图他家的财富,设计陷害他,霸占了他的家产。在这种家亡人散、仕途无着落的情况下,他看破了世态的炎凉、人心的险恶,于是出家为僧。为了表明自己对人世间的愤怒和不满,他将自己打扮得像叫化子一样,穿着破烂皮袄、破鞋子,戴着桦皮帽子,像乞丐一样近于疯癫的模样,因为衣冠不整,无法在寺庙挂单,只能四处游荡。他经常到天台国清寺去游玩,而且认识了拾得和尚,就在他那儿找些剩菜充饥。而拾得是天台国清寺丰干大禅师在赤诚道中拾回来的,所以叫拾得。寒山时常帮拾得刷锅洗碗,这一对天生的活宝贝,很快就成为知己,两人穿得又破旧,行为又疯癫,时常卖弄玄虚,颇有灵光,丰干大禅师知此二人慧根非凡,但无法抬举他们,后来传说他二人钻进岩洞,缩身入石穴,终隐于此。后来唐高僧在此建佛寺,称作“寒山寺”,明成祖永乐三年,深谷旭禅师募建殿室,设寒山、拾得、丰干之像,以兹纪念。

还有一种说法:两人原是孤儿,从小相依为命,哥哥学成屠宰手艺,弟弟帮忙,在乡村度日。因为家境贫寒,两人年过三十还未成亲。一年,媒人替哥哥说了一门亲事,姑娘就在邻村。姑娘上无父母,下无弟妹,出嫁时,仅靠自己喂养的肥猪办喜酒。方圆数十里内,除了新郎兄弟,别无他人会宰牲口。兄弟俩满怀喜悦,来到姑娘家,杀猪刮毛完毕,哥哥嘱阿弟收拾整理,自己匆匆地去赶做另一家生意。刚到村外,发现把刮猪毛的刨刀忘在了姑娘家,回头来取,跑到门前,只听见弟弟正在和姑娘相泣话别,弟弟说:“哥哥为人忠厚老实,不知道我们的事。他要知道了,一定不会把我们拆散。事到如今,我只好出家当和尚了。”哥哥这才恍然大悟,这位姑娘原来是弟弟的意中人。于是,他决心回避,即去塔院当了和尚,取名“寒山”,表示割断尘缘,终守寒山。弟弟不见兄长归来,四处寻找。数年后,他来到苏州,听人说寒山寺中的长老,长得和他一模一样,他急忙赶去,途中在河塘里采了一片荷叶、一枝莲花,以图吉利。他赶到寺中一看,大和尚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哥哥。寒山见弟弟到来,立即捧出素食相迎,两人相对言笑,亲热无比。弟弟也留在寺中当了和尚。哥哥认为兄弟失散多年,重新相聚实属难得,是捡回来的弟弟,所以给弟弟取僧名“拾得”。现在寺中的那块寒山、拾得的画像碑刻,记的就是这件轶事。画像出自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手,画中两人,一人手擎荷莲,一人捧着斋盒,民间取“荷”“盒”两字的谐音,称他们兄弟俩为“和合二仙”。

但佛门弟子认为,曾经主持过寒山寺的寒山、拾得两位僧人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清代雍正皇帝据此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后人称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视为吉祥、欢喜的象征。现在民间所绘和合二神仙像,穿绿衣,梳留海,一人持荷花,一人捧斋盒,互相拥抱,笑作一团,即取“和谐好合”之意,所以新婚多祀他们。

·“和合二仙”是否确有其人

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寒山、拾得这两个人呢?他们是什么身份,以至于让后人津津乐道,连封建帝王也对他们青睐有加,以神来供养他们呢?

寒山、拾得在历史中确有其人,也的确是两个大庙不收、小庙不要的和尚。其中最为神秘、对后世影响最深,并至今在国内外还有人在研究并形成热潮的当属寒山子。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最奇特的人物之一,他是隐士、疯汉、道士、诗人,也是高僧,他是唐贞观年间人士,姓名、籍贯均不可考,因他在天台始兴县的寒岩,不自露本家,即以寒山为名,另以寒岩为安身立命之代表。宋代文献记载,寒山子,真实姓名不详,大历年间,隐居在天台的翠屏山。喜欢作诗,每次得到一篇或一句,就写在树皮或者石头上,有多事的人就跟随他的后面记录下来,总共有三百多首,大多是描绘山间林泉景色,或者讥讽世态炎凉,能够警励流俗,后来这些诗经过桐柏徐灵府作序整理成册,才得以流传民间。

寒山子在唐代虽算不上第一流诗人,他的诗歌比不上李白、杜甫的诗歌那样为人们所传诵,然而,由于寒山诗包含禅机,近仙杂儒,隐含着一种超尘脱俗的空灵感,一部分作品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自宋代以来,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了解和传诵。到了近现代,研究寒山者与日俱增,而在国外和港台地区,更是掀起了一股颇具声势的“寒山热”。在古今和尚诗中,人们公认寒山诗为首。寒山诗的风格直追陶渊明,他那睥睨千古的白话诗,明白浅露,看似平淡,但往往能够针砭时弊,一针见血。今《四库全书》中有《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各一卷。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中,对寒山之诗,推崇备至。

寒山诗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佛、道者的渲染和神化。传说中的描述致使人们心目中的寒山已经不是世间的“诗人”,而是一个神之又神的“诗仙”、“诗菩萨”乃至“诗佛”了。由于上述原因,不少诗僧、士大夫以及一般读书人或仿效,或拟和,或赠唱,莫不以擅“寒山体”为荣、以知寒山诗为耀了。寒山诗除了在僧徒中广为传播外,在其他文人中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文人士大夫信佛者众,特别是禅宗影响不断扩大以后,文人士大夫十有七八都与禅宗或禅僧有些瓜葛,并以擅谈禅、能说玄为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