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忆西窗同剪烛:纳兰容若词全集
11932000000009

第9章

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1)怎生过?

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2)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3)待、晓钟敲破。

乍(4)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5)。

遐方怨·欹角枕

欹角枕(6),掩红窗。

梦到江南,伊家博山(7)沉水香。

浣裙(8)归晚坐思量。

轻烟笼浅黛(9),月茫茫。

注释:(1)客夜:客居异地的夜晚。

(2)薄嗔:淡淡的生气,这里是假装生气。

(3)准拟:打算。

(4)乍:刚。

(5)琉璃火:琉璃灯。

(6)欹(qī)角枕:欹,通“倚”,斜靠;角枕,一种精致的枕头,角制或用角装饰。

(7)博山:博山炉,一种燃放熏香的炉子。

(8)浣裙:本指洗裙子,这里代指洗衣。浣,洗。

(9)浅黛:画得很浅的眉毛。

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

游丝(1)断续东风弱,浑无语半垂帘幕。

茜袖(2)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

惜花人共残春薄(3),春欲尽纤腰如削。

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杨花糁径(4)樱桃落。

绿阴下、晴波(5)燕掠。

好景成担阁(6)。秋千背倚,风态(7)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

人瘦损、纸鸢(8)风恶。

多少芳笺约,青鸾(9)去也,谁与劝孤酌。

注释:(1)游丝:飘荡的蛛丝。

(2)茜袖:酱红色的袖子,这里指穿红衣服的女子。

(3)薄:这里指凄凉。

(4)糁(sǎn)径:密密麻麻掉落在地上。糁,米饭粒。

(5)晴波:晴日里的水波。

(6)成担阁:成,被;担阁,即耽搁,这里是辜负的意思。

(7)风态:风貌。

(8)纸鸢(yuān):风筝。

(9)青鸾:即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消受(1)晓寒时节。

刚剩秋衾一半(2),拥透帘残月。

争教(3)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

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

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4)。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

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注释:(1)消受:忍受。

(2)刚剩秋衾一半:恰好剩了一半的被子,即一个人睡。秋衾,秋天盖的被子。

(3)争教:怎教。

(4)麦秋天气:即麦熟时节,农历四五月。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马首望青山(1),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2)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3)下,过新丰猎骑(4)。

太常引·自题小照(5)

西风乍起峭寒(6)生,惊雁避移营(7)。

千里暮云平,

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8)冷清清。

试倩玉箫声,

唤千古,英雄梦醒。

注释:(1)马首望青山:此为倒装句,当是“望马首青山”,意即顺着马首所向向前望去,是连绵的青山。

(2)藓碑:长满苔藓的石碑。

(3)十三陵:明皇陵,在北京昌平。

(4)新丰猎骑:新丰,在今陕西临潼,汉高祖刘邦曾迁家乡父老于此;猎骑,打猎的人乘坐的马,这里指打猎的人。

(5)自题小照:题于自己的画像上。小,这里是谦辞。

(6)峭寒:料峭的寒意,一般指春天的微寒,这里指秋寒。

(7)避移营:避寒而转移营地。

(8)一例:一律。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

愁里不堪听(1),

那更(2)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3),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

梦也不分明,

又何必催教(4)梦醒。

调笑令·明月

明月,明月。曾照个(5)人离别。

玉壶红泪(6)相偎。

还似当年夜来。来夜,来夜。

肯把清辉(7)重借?

注释:(1)不堪听:不忍听。

(2)那更:何况还。那,这里的意思是何况。

(3)无凭踪迹:没有根据的踪迹,这里指的是飘忽的风声、泉声和雨声。

(4)教:使。

(5)个:助词,没有任何意义。

(6)玉壶红泪:美人眼泪。玉壶典出晋王嘉《拾遗记》:魏文帝时,民女薛灵芸被选入宫,别时泪下沾衣,以玉唾壶承泪,壶中泪凝似血。

(7)清辉:月光。

摊破浣溪沙·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荒苔道韫(1)家,生怜玉骨委尘沙(2)。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3),一宵冷雨葬名花。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摊破浣溪沙·昨夜浓香分外宜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4)护双栖。

桦烛影微红玉软(5),燕钗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

央及莲花清漏滴(6),莫相催。

注释:(1)道韫:即才女谢道韫。

(2)生怜玉骨委尘沙:生,副词,很;玉骨委尘沙,美人被埋入土中。

(3)半世浮萍随逝水:半世,半生,纳兰妻卢氏去世时还很年轻;浮萍随逝水,像浮萍一样随流水远去。

(4)妍暖:晴朗暖和。

(5)桦烛影微红玉软:这里指的是夜深人静,烛火熄灭,美人将睡。红玉,这里指美人;软,恹恹欲睡。

(6)央及莲花清漏滴:央及,央求。

摊破浣溪沙·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扬缕金衣(1)。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遗谁?

便(2)是有情当落月,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3),不禁吹。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

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4)。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5)。

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

注释:(1)越罗裙扬缕金衣:越罗,越地出产的丝绸。

(2)便:即便。

(3)著力:用力。

(4)石州:指乐府商调曲名。音凄怆哀怨。

(5)灯背屏腰绿:灯背,即背灯,灯光照不到的地方;屏腰,屏风的中间;绿,幽暗。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1)。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2),枕畔红冰(3)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4)。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5)。

旧事逐(6)寒潮,啼鹃(7)恨未消。

注释:(1)倩魂犹恋桃花月:倩魂,即倩娘魂。典出唐陈玄佑《离魂记》:倩娘与表兄相恋,其父却将她另嫁他人,其后表兄远赴长安,倩娘的魂魄随其通行。桃花月: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故称桃花月。

(2)画角:精致的角。角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吹奏时用以报时。

(3)红冰:泪落成冰。

(4)残星拂大旗:流星从大旗上方划过。大旗,军中的旗帜。

(5)松花隔:被松花江隔断。

(6)逐:随着。

(7)啼鹃:杜鹃。

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1)

《乌丝》曲倩红儿谱(2),萧然半壁惊秋雨。

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须髯浑似戟(3),时作簪花剧(4)。

背立讶(5)卿卿,知卿无那情(6)。

注释:(1)陈其年:即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陈贞慧之子。清初阳羡词派领袖,著有《湖海楼诗》、《迦陵文集》等。与纳兰有交游。题照:在画像上题词。

(2)《乌丝》曲倩红儿谱:《乌丝》曲,陈其年的一部词集;红儿,本指唐代名妓杜红儿,后泛指歌妓,这里指陈其年的歌女。

(3)须髯:络腮胡子。陈其年清癯多髯,人称陈髯。

(4)簪花剧:头上插花。剧,这里有夸张之意。

(5)讶:惊诧。

(6)无那(nuó):无奈,无可奈何。

菩萨蛮·宿滦河(1)

玉绳(2)斜转疑清晓,凄凄白月渔阳(3)道。

星影漾寒沙,微茫织浪花。

金笳鸣故垒,唤起人难睡。

无数紫鸳鸯,共嫌今夜凉。

菩萨蛮·荒鸡再咽天难晓

荒鸡再咽天难晓(4),星榆(5)落尽秋将老。

毡幕绕牛羊(6),敲冰饮酪浆。

山程兼水宿,漏点清钲续。

正是梦回时,拥衾无限思。

注释:(1)滦河:河北东北部的一条河流,入渤海。

(2)玉绳:本指北斗第五星以北两星,这里代指北斗星。

(3)渔阳:在北京密云西南,因在渔水之阳,故名。

(4)荒鸡再咽天难晓:荒鸡,三更以前啼鸣之鸡,古人认为荒鸡叫是战事将起的征兆;再咽,指第二遍鸡叫已过。

(5)星榆:密密麻麻的榆树。

(6)毡幕绕牛芊:此为倒装句,当为“牛芊绕毡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