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太极
11846500000002

第2章 城市人不生病“九字真经”

引言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要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四百,手机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电视剧《蜗居》里的台词令人揪心。“城市人不生病·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正是针对这种居住在城市中,工作紧张、缺乏锻炼、患有典型亚健康症状的上班族,从太极养生理念中提练出来的绝学。

随时随地,方便易学,每天只需5分钟,绝不成为生活的累赘。

我是个练武的人,但练武的原因与别人不一样,我练武是为了治病。

我小时候,被小儿麻痹折磨数年,后有幸得一位老中医以按摩点穴之术,辅以外用药贴固定穴位,历时半年,使我得以康复。如今,无一人可以看出我曾经得过小儿麻痹症。而且,我感觉自己双腿的功能超过常人,由此,我与传统养生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书介绍的“太极养生学”,是我二十多年苦心钻研太极秘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应用,并请教了几位长寿的恩师,获传他们的养生经验,再结合道家和医家有关方面的养生理念提炼而成的最具效果的功法。

近几年,我一直围绕着这一理念进行养生方面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针对“城市人怎样才能不生病”这一课题,自创了一套“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

说起为什么要选择“城市人怎样才能不生病”这个课题,就不得不谈到我的一位师父。自古想要长寿的人,都梦想能远离尘世,去深山里修道养生,我那位师父也是这样的人。我这个师父是四川人,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他最开始教我武功时,是在城里,后来转到镇里,再后来,进深山了。去年,我有个武学上的问题想请教他,却怎么也找不到。为什么?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不益于养生,老人家为了多活几年,躲在山里不出来了。老人家可以躲到山里去,但我们不能呀,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都在城市里。这样,我就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我们这些城市人不到深山里去,也可以不生病。

城市人怎样才能不生病?

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叫“城市人”。在古代,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可以看出,市在城中,人在市中,乱七八糟交织在一起了。这与我们习武人的“江湖”有一比:江在湖中,湖在江中;鳖抢虾路,虾占鱼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所以,又有人说:“江湖子弟江湖老。”

“城市人”与我们“江湖人”一样,宿命中离不开城市。我们怎么办?

我用三句话、九个字,教给大家一套养生的方法—“守其道,明其变,养其身”,可谓“九字真经”。

1.守其道——守住你的身体

前段时间,几个徒弟闲聊,说笑话:二十世纪最金贵的是人才,那么二十一世纪呢?答案很多。我打断他们的话说,二十一世纪最金贵的是身体!如果一个人饱受病痛的折磨,那么他的生活乐趣也会大打折扣。我曾经多次和我的弟子们说,无论你有多少钱,别人对你多么好,你有了病痛之苦,谁也替不了你,还得你自己去承受。所以说,健康的身体是你工作、生活的本钱,它需要你在平时的饮食、工作、生活、自我锻炼等方面都有养生的观念。

首先,我们不能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清心静气,神守舍、精内敛,才能清除百病,强身健体,这是《道德经》和《南华经》给后人描述的养生至高境界。现在,市面上到处都是老年保健方面的书,专家们做报告,开口也是“怎样去养生?什么样的产品对养生最好?”相信这是我们身边关爱生命、注重健康的中老年人朋友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好像只有老年人才关爱生命、注重健康。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能明白,到了老年才开始养生,这不过是一个临渴掘井的补救办法:就像事先没有准备,渴了才去挖井一样,因为年轻的时候忽略了养生,老了,才不得已补上这一课。如果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养生,老了以后,已经有了养生的好习惯,身体也比较健康,哪里还需要这样做呢?所以,套用那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言,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少小不养生,老大徒伤悲。”

其次,我们要了解人体自然衰老的规律。我们要解决的是,在脏腑机能没有衰老之前去补充脏腑机能所需要的养分,同时通过一些特定的自我锻炼的方法,来延缓机能的衰退,从而使人体的机能更加年轻化,充满活力。

孔子说他五十岁开始学《易》,就可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了。我是四十岁之后开始接触《周易》的,当然,我这个“接触”只是表面的,和圣人潜心去“学”完全不能并论,因为我没什么学问,上学也少,只顾着习武了。不过,当初看《周易》虽然一知半解,但现在回头去想,虽然《周易》整本书讲的都是变化之势,却也有一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比如“四营而成《易》”的预测方式,几千年来都没有变化,这一点所有会用《周易》进行预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不管城市如何变化,如何污染,我们的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方式没有改变。有人会说,某人先天性体质差,健康指数不够。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先天性小儿麻痹,生下来就不会走路,后有幸得以康复,不但可以走路了,而且可以满世界跑来跑去,找明师,学武功,现在四十多岁了,身体还壮得像头牛。

为什么要说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马喜欢迎风走,牛喜欢顺风走。马昂首阔步,迎风走,这叫“龙马精神”;牛低着头,风吹着屁股推动行走,这叫“任劳任怨”。观察事物要看它们的本相,城市人养生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要找到源头。“守其道”中的“道”,指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城市人要想不生病,就得找到病的源头。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未得病之前就把它的潜在因素化解开,防患于未然。至于祛病,传统养生学的理念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调养至关重要,但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多吃点好的”,而是需要科学地去分析:我需要什么、我是否能够吸收、怎样调节我内在的机能……这些都必须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2.明其变——明白身体变化规律

《周易》里有一段话:“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以前教徒弟习武,众多的徒弟里,有的人进步,有的人总是领悟不到武学的要领。我很生气,骂弟子:“你怎么一成不变呀!”后来我才明白,其实我错了,天地间没有一个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什么都在变化中。我以前习武授徒,是武师;现在我学医治病,是医师。变化了吧?但是,我给人治病,离不开功法。虽然我们的身体天天在变,随时在变、随地在变,但只要找到变的原因,我们就找到了不生病的方法。

这叫“明其变”,这个“变”,在医学上就是“内因”,是千百年以来养生大家无不重视治“未病”的原因。所谓治未得之病,指的是面对健康的身体,针对脏腑功能的衰退规律进行调节,预防得病的隐患。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生活习惯,这就决定了人的身体状态不同。因此,不同的人,都会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现代医学是治“已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传统医学及养生学治“已病”也治“未病”,它最大的特点是“内因”起作用,而不是被动地治疗。

大家又会问,单靠药物和食疗通过“外因”来改变“内因”,疾病是否能够真正治好?这个问题,我不能肯定地回答,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那就是“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的病还得靠自己来治疗。也就是说,我们从自身的“内因”进行改变,调节自身的阴阳平衡来治病。所以说,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刚才说过了,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城市人的病因也在变化之中。比如现在最影响女性健康的三种“紧张”症状:一是身体症状,如便秘、颈椎病、头痛、腰酸等;二是行动症状,如购物依赖症、酒精依赖症等;三是精神症状,如急躁易怒的情绪。紧张,会使交感神经的作用过强,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同时也会使血流不畅,引起身体发冷。再过几年,根据城市的调整与变化,身体的病症还会变。

怎么办呢?

3.养其身——不能按照你的嗜好生活

不管是慢性病还是急性病,只要是病,都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有一个较为漫长的侵蚀你的脏腑机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如果是个细心之人,就会有所察觉。察觉什么?察觉人们平常所说的先兆,它就是疾病即将来临的信号。我们发现了这些先兆,然后通过养生,通过自己的锻炼与调节,在隐患没有形成病灶之前,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同样一种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先兆可能不同,因为它的病因、病理和个人生活习惯往往不尽相同,所以调节的方法也会略有不同,这就类似于中医里的基准方,需要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病情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加减,这样才能够达到因人、因病辨证施治。

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他的颈椎和肩周都很容易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方法其实很简单,锻炼一下,调节一下自己的颈椎与肩周,就可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怎么锻炼?我有一套“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传授给大家,保管顶用。这个“5分钟太极养生功法”是根据太极原理创造出来的,专门为城市中那些压力大、节奏快的人群准备。为什么要“5分钟”?是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去健身,忙啊,要挣钱养家糊口,要与时俱进啊!这对社会的发展与进程是好的,如果每个人都像我师父一样,躲进深山里养身去了,社会还能进步吗?万丈高楼还能平地起吗?

我有一个弟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学艺求师拜到我的门下,现在去世了。他生前是某拳法研究会副会长,其胞兄是全国著名的心脑血管专家。他有一个嗜好,喜欢看欧洲的足球比赛,每天半夜看,长期以往这么熬夜,会导致人的情绪易波动,且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产生,这三种情况恰恰都出现在他的身上。他数次来我家看我,我每次都告诫他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但他没有照我所说的做。他人品非常好,每当我想起他来,心里都会隐隐感到惋惜。他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因此检查发现疾病的时候,已经到晚期了。在他病重的最后几个月中,我们在通电话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告诉我他得了什么病,当时我从他的语气中感觉他的身体状况有变。他不直接给我说,可能是因为心知没有听从我的劝告,不好意思。后来,他的弟子给我挂电话,说:“师爷,我师父已经去了。”说实话,这已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我还是很难过。他的去世,可以说对中国武术界是一个损失,因为他培养出来的弟子在国际比赛当中拿过二十多个金奖,他原本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在此,我诚恳地提醒追求健康的人们,你的身体是否健康,和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心态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我们需要遵循养生的原则,而不能凭自己的嗜好来生活。人只有顺从于养生的规律,才能得到很好的健康回报。

一位朋友在某次交谈时问我:我现在身体很好,也没有病,有调节的必要吗?我认为有,万事都有一个因果,有因才会有果,疾病的产生都会有一定的先兆,只是你没有仔细地去观察和了解它,因为你不是专业人士,也无从下手。但你可以根据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习惯来辨别自身一些潜在的病因,加以调节,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比如,有相当一部分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椎和肩周都很容易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用一套完备的方法,把这种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治“未病”了。在电脑前停留时间过长,对心血管、肝脏、脾胃、视力、脑神经系统等都有一定的潜在的威胁。我有一个学生,他是搞计算机专业的,电脑是有一定辐射的,对视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眼睛经常发干、目赤,视力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因为已经习惯了,他并没有注意,点点眼药水了事。在一次我跟他们讲养生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眼睛发干只是一种表象,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是不能任其发展的。我教了他一套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每日只需要5分钟的时间,锻炼一段时间之后,他的眼睛轻松舒适多了,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这就是在没有完全形成病灶之前及时地解决了问题。

有的人性格比较暴躁,火气比较旺,可以通过他的性格的变化去观察他的五脏哪一个脏腑失调了,如果肝火过旺的话,就要及早引火下行,免得殃及其他脏腑。从五行学说来讲,任何一个脏腑的失调,都会或多或少地殃及其他脏腑,如果长期任其发展,等形成了病灶,再进行药物治疗,岂不更麻烦?有些病发现就已经到晚期了。“上功治未病”的意思就是说,“治未病”的确是一种防患于未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最佳方式。从养生学的角度讲,要注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为我们的身体75%都是水分,所以必须通过一种合理的运动状态去改变一些潜在因素。但有些人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没有办法去改变他的生存环境,那么就要去寻求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法进行练习。

现代人普遍认为,活多少岁不是关键,关键是生命的质量。我曾经和一个朋友研究过一些养生功法,我认为,有些功法可能有一定价值,但在没有看到现实效果之前,最好谨慎一些,不要随意推广。一个人说得再好,也无非是一种语言的描述,理论再高,如果没有实践,那也是一种空洞的理论,对于渴望健康的人来讲,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听到有人说某个功法,就一定会看看,他的师父是否达到这个效果,他所教的徒弟是否达到这个效果。如果三代人都没有达到这个效果的话,我就会对他的功法产生很大的怀疑。人的身体好坏有先天后天之分,和人的性格、生活、工作各方面的习惯都有密切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但客观来讲,师父没有达到,自己也没有达到,教出来的人也没有显示这种效果,那么我就认为这套理论体系有问题。一个人达不到没关系,因为有各种因素存在,但你教的很多人都达不到,那么不是你所教的内容有问题,就是你的教法有问题。正如我经常跟我的弟子们说:“我收十个徒弟的话,一个都没有练出来,那就是我教得有问题,如果有两三个练出来或三五个练出来,那么就要从所练的人当中找问题了:为什么人家能练出来,你练不出来?”我与徒弟们交流过这个话题,有人说是因为工作忙,家务多,有很多的理由;但那些不找理由的弟子,却踏踏实实地练出效果来了。

我这次写的太极养生功法,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希望这些功法能够有助于大家的养生,能让大家在车水马龙、钢筋丛林的现代社会里保持健康的身体和饱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