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11843500000023

第23章 酒肆与酒令(4)

《酒令丛抄》列“说笑话”令曰:“须对景,便觉可笑。人或不笑,说者自饮。”

说笑话内容宜雅,不得低级庸俗,最忌以同席人之外貌、生理缺乏,或姓氏、身分取笑。如《唐摭言》所载:“方干唇缺,性好侮人。尝与龙邱李主簿同酌,李目有翳,干改令讥之曰:‘措大(穷文人)吃酒点盐,将军吃酒点酱。只见门外著篱,未见眼中安障。’李答曰:‘措大吃酒点盐,下人吃酒点酢。只见手臂著阑,未见口唇开衤夸。’”互相拿对方生理缺欠嘲骂,很不文明。

此外,还应注意同席者的身分、职业等特点,所讲的笑话不要引起别人的误会,否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以为你在讽刺他,就会造成不愉快。例如《红楼梦》中所写贾政在贾母及众人面前,讲了个母亲偏心的故事,引起贾母的误会,说了句风凉话,弄得贾政很不自在,顿觉十分无趣。

生活需要欢笑,酒桌上更应有健康爽朗的笑声。讲笑话,也是门“艺术”,不仅内容要有“笑料”,而且要具有演讲的技巧。这也是必须注意的。

混合令

所谓混合令,是综合以上各类内容的酒令,很难单一划类,故名之为“混合令”。

1落地无声令

苏东坡、晁补之、秦少游同访佛印师。留饮般若汤,行令。上要落地无声之物,中要人名贯串,末要诗句。

东坡云: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注清波。”

补之云: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

少游云: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

2骨牌离合令

“令官说一牌名,次座接诗一句。令官又说一牌,三座接诗一句。以次递说,皆须押韵,兼与牌意关合为妙,……

令官:左边一张‘地’。

次座接:‘到处聚观香案吏。’

令官:右边两个‘么’。

三座接:‘二月春风似剪刀。’

令官:中间一个‘么’和‘六’。

四座接:‘何人吹断参差竹。’

令官:合成一幅‘公领孙’。

五座接:‘馨香惟解掩兰荪。’”

此令与前文所引《红楼梦》所写鸳鸯所行骨牌令相似。

3颠倒令

“东坡在翰林日,尝宴同官,曰:‘某行一令,上以二字颠倒说,下以诗一句押韵发其意。’即云:‘闲似忙,蝴蝶纷纷过短墙。忙似闲,白鹭饥时立小滩。’

一客云:‘来似去,潮翻巨浪还西去。去似来,跃马翻身射箭回。’

一客云:‘动似静,万顷碧波澄宝镜。静似动,长桥影逐酒旗送。’

又一客云:‘难似易,百尺竿头呈巧艺。易似难,执手临歧话别间。’

又一客云:‘悲似乐,送葬之家喧鼓乐。乐似悲,嫁女之家日日啼。’

又一客云:‘有似无,仙子乘风游太虚。无似有,掬水分明月在手。’

又一客云:‘贫似富,梢水满船金玉渡。富似贫,石崇穿得敝衣行。’

又一客云:‘重似轻,万斛云帆一霎经。轻似重,柳絮纷纷铺画栋。’”

4体物令

“杨大年于丁谓席上举令云:‘有酒如线,遇斟则见。’丁云‘有饼如月,遇食则缺。’盖‘斟’与‘针’同音,‘食’与‘蚀’同音也。”

5人名皆姓令

“要双名古人,拆开皆成姓。

王孙贾。董仲舒。王安石。”

此令可不拘单名、双名,不论古人今人,尤以在席者之名或相识者之名为佳。现补举数例:

李白。李贺。孙武。赵云。张仲景。欧阳修。司马师。鲁仲连。公孙高。

6属对令

“唐人饮酒,必为令以佐欢。……今犹有其遗习也。

尝有人举令云:‘马援以马革裹尸,死而后已’。答者云:‘李耳以李树为姓,生而知之。’

又:‘钅且触槐,死作木边之鬼。’答者云:‘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

属对,就是俗话说的对对子。这里举的两付对子,技巧甚高。先说第一付对。第一付对分别隐括两个典故。马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开国功臣之一,曾说过“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话。李耳,即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司马贞《索隐》引葛玄说:“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这两个典故,分别说的是一死一生,本身就自然相对。所以用“李耳”来对“马援”与“马革”,有“马字相重;其次,“死而后已”是对前句的伸说,而前句末尾字“尸”,与后句首字“死”,又是“减字”的技巧,即“”字去“尸”为“死”。“李耳以李树为姓”的伸说,“姓”字去“女”为“生”。

第二联“钅且触槐”与“豫让吞炭”也是讲的两个典故,可参见《史记·赵世家》与《史记·刺客列传》。这里主要讲讲其文字技巧。“死作木边之鬼”,说的是前面的“触槐”,“槐”字拆开为“木”、“鬼”二字,二字是左右结构故曰“木边之鬼”。“终为山下之灰”,接的是“吞炭”、“炭”字拆开为“山”、“灰”二字,二字是上下结构故曰“山下之灰”。

这样的对子难度很大,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是弄不出来的。在一般场合,应出些容易对得来的对子。

7急吟

“隋长孙鸾侍郎,年老口吃而秃,贺若弼造急口令弄之,曰:‘鸾老头脑好,好头脑鸾老。’使之回环急诵,以为笑。今之急口本于此。”

此令好似今天的绕口令。绕口令亦可作为酒令,每人轮说,错者罚饮。如:

牛郎恋刘娘。班长管班干部。

8射覆

白居易《无题》:“分曹射覆腊灯红。”射,猜。覆,遮盖,隐藏。用相连字句如诗文,成语、典故等隐寓某一事物为覆,射者猜度,用同样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典故等揭迷底。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

如《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探春和宝钗射覆,探春覆了个“人”字,又覆了个“窗”字。宝钗看见席上有鸡,便射着她是用“鸡窗”、“鸡人”之典,就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她射着,用了“鸡栖于埘”之典。

9花名暗令

“令官宣令曰:‘二月桃花放,九月菊花开。一般根在土,各自报时来。’

坐客各报花名,须有时辰者方免饮。如李花是子时,柳花是卯时之类。不合格者皆饮。此为暗令。”

所谓花名有时辰,即花名中含有地支。李花的“李”字中含有“子”字,为地支的第一位。柳花的“柳”字中含有“卯”字,为地支的第四位。所以为合格。现再举数例:

辛夷花(辛)卮子花(巳)茱萸花(朱)酴醿花(酉)月季花(子)莲花(申)

10鸟名贯穿

鸬丝鸟撚线,十组妹去买绣鸳鸯。

啄木为舟,杜宇撑来装布谷。

画眉年少,告天不嫁白头翁。

11花间两姓令

郁李金钱山查

这里举的三个例子都不带花字。按此例,仍可补举:

金梅万连凤仙月季玉兰紫荆扶桑秋葵山丹(以上所引姓氏可参见《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12飞禽择木令

“各说树名:桃、李、梅、杏之类。令官宣言:‘一个鸟儿飞往李树上去了。’

认李者忙应:‘飞往杏树上去了。’

随意可飞。应迟者罚酒。”

酒令的趣味

——助兴娱乐——

此类泛指文词以外的游戏。如筹令。筹,即酒筹,用竹签制成。本为饮酒行令时用以记数的酒具,明清时代则又在上面刻画酒令的具体名目,用来抽签行令。又如酒牌令。牌,本为牙牌,上面刻有不同颜色的点子,并各有名号,可以与诗词曲文配合行令。清代宫廷又发明了纸制的画有人物的酒牌,根据每张纸牌上的人物身份及事迹,规定相应的饮酒方法。又如骰令,以摇骰子为令,又称双陆令。又如拳令,以猜拳为令。其他如投壶、藏钩等,不一而足,名目繁多,行来也颇富情趣。

投壶

设特制之壶,宾主以交投矢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