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1757500000017

第17章 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1)

——《论语》在社交中的妙用

关于交友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就是说,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友谊的朋友是很少的。孔子曾在《季氏》篇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的名言,两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并被各国学术界奉为“金科玉律”。

1.君子之交淡如水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关于交友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常常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这就是说,能够善始善终,始终保持友谊的朋友是很少的。

可晏子这人却很有点了不起,他不仅能和朋友善始善终,保持友谊,而且还能让朋友越久越尊敬他。所以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尊敬他。”(《论语·公治长》)

晏子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圣人并没有说。也就是说,孔子所赞美晏子的,实际上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和过程。圣人微言大义,我们也不好妄加猜度。只好把“久而敬之”作为一种理想的交友境界而提出来共勉。至于怎样达到这个境界,那就只好根据各自的交友经验和感受去细心揣摩与领悟了。

后来,孔子的学生曾子对此作了补充。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肉会友。

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了吧。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醴”就是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样清淡的了。“文”虽然是如水一样清淡,但以文章学问相会,以志同道合相连,“淡中知真味,常里识英奇”,反而能够“淡以亲”。所谓“人亲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

“醴”虽然醇酥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相交,以利为条件,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脓肥辛甘非真味”,结果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不仅“甘以绝”,而且反目成仇人,无友谊可言。

所以,正人君子交朋结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基础,而不要维系于酒肉关系之上。

这就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意思,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原因所在。

孔子曾将这一问题请教隐士子桑雽——

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出境,在宋国受伐树的惩罚,在卫国被禁止居留,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遭到人们的围攻,在东周也找不到出路。

我遭了这几次挫折以后,亲戚与好友与我便一天天疏远了,学生与知交也越来越远离了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隐士子桑雽说:

难道你从来没听说过殷国人林回逃亡这件事吗?林回这个人在出逃时,连价值千金的璧玉都丢下了,背起婴儿就走。有人就说:“你这样做,是为了得到钱财吗?婴儿能值多少钱!是为了减少拖累吗?婴儿的累赘可多啦!你抛弃千金之璧,带着个婴儿去逃难,这究竟是为什么?”

林回就说:“我和那璧玉是以利益相结合的,我和婴儿却是天然的联系。以利益结合起来的,穷困与灾难来时,就互相抛弃了;出自天性联系的,临到大难来时,就会互相关照。互相关照和彼此抛弃比起来,相隔太远了。并且,君子相交,平淡如清水;小人相交,甘美如同甜酒。君子相处淡泊就能相亲,小人热火相交也容易翻脸。至于无缘无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一种关系,也会无缘无故顺其自然地散伙。”

孔子立即恍然,说:“我明白了!”

于是慢慢地走回家,一路上反省自己,进门便决定,停止空洞的学问研究,放下没有用的书本,跟弟子们相处,再也不要他们打拱作揖。这样一来,师生们的感情反倒更加真挚、深厚了。

不过,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们今天水与酒的界限也在模糊起来。酒水酒水,酒有女士香槟,清淡得很;水有各式饮料,浓香甜美。水不清淡,酒不浓醇。“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浅,舔一舔;感情薄,慢慢磨。”管它是酒是水,只管喝!喝它个一佛出世,二佛升天。“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一切都好说!”

哪里还有什么“以文会友”?哪里还有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

假若曾子转世,庄子再生,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他们的说法呢?

但愿我们都不要像酒肉朋友一样,三杯酒下肚,你好我好一切都好,一旦遇到利害关系或有风吹草动,便成为生冤家死对头。只要大家竭诚相待,推己及人,“久而敬之”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以达到的境界。

关键是不是在一个“诚”字呢?

2.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有人向孔子问做大臣的事,孔子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

子贡向孔子问朋友的事,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两方面合在一起,正是子游所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服侍君主太殷勤繁琐,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过从太密,反而会有一天疏远。一句话:无论是对待领导还是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孔子在《公冶长》里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其实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内。至于在《先进》篇里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那意思就更明白了,都是说:对待领导也罢,对待朋友也罢,都不要“剃头担子一头热”,大过于自作多情,结果是一厢情愿,反而使人厌烦,招来羞辱。

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诸如此类的现象:某两个人以前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可是,没过多久却翻脸为敌,不仅互不来往,而且反目成仇。何以至此?太过亲热也!

一般来讲,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誉词呢?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极端。俗话说,“过俭则吝,过让则卑”,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这大概也可算作一条交际规律。因此,朋友之间不可以过密,上下级之间不可以过亲,否则就会造成彼此的伤害。

说起来也是,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真要强勉,就会朋友成冤家,那又何必呢?

比如说,作为下级,作为朋友,你当然有义务劝谏你的上级,你的友人,但如果他们不听,不采纳你的意见,那也就算了。你的话说到了,义尽到了嘛,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硬要一厢情愿地强迫他们接受你的意见,非要显示自己的忠心,显示自己的友情不可,每次见了面就说,唠唠叨叨,情急辞切,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其结果是上级讨厌你,朋友疏远你,效果适得其反,弄得不好,真会自取其辱。

这方面的例子在历史上多得很,就是魏征那样杰出的大臣,又遇到唐太宗那样宽宏大量的皇帝,不也好几次因为劝谏唐太宗而差点丢掉性命吗?遇到那些平庸的皇帝,即使你忠臣拼死一谏,也不外乎白丢性命一条罢了,根本不起作用。

所以,还是保持一点距离为好。能行则行,不行则止,不要自取其辱。

近也不行,远也不行,怎么办呢?人际交往过密不好,那么是否意味着越远越好呢?当然不是。不过现在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自命清高、目中无人,这个也瞧不起,那个也看不上,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与任何人都不来往;有的人消极地认为世间险恶,交际虚伪,企图寻求一种世外桃源来隔绝人世尘缘,不愿与外界接触。这样,自己就会感到孤独,甚至会留下终身遗憾。

在这种情况下,善于给自己留后路的人,往往采取回避的办法,可以获得独到的功效。

一,当你和上司过分热乎时,“回避”可知晓你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在一个单位里,上下级之间除了工作关系,个人感情也还是有的。随着工作的改变、地位的升降,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试探”自己在上司心中的地位,当然不必动不动就闹调离,暂时“回避”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上司对你依然如故地器重,就会马上表现出来。

二,当你和别人争执不下时,“回避”能免去不必要的情感伤害。我们周围的有些人生性好强,对待这样的人,我们大可不必和他针锋相对,适度的“回避”定能使他有所清醒。

三,当你被别人误会时,“回避”更能显示你的宽容。生活和工作中被人误会的事常会发生。心胸狭窄者往往会把别人的无意看成故意,甚至把好心也视为恶意。作为被误会的一方,大可不必当面斥责人家“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也不必“破罐子破摔”,立马同人家“断交”。不妨先把理挑明,然后暂时“回避”一下,过后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他有认识错误的迹象,你再同他“恢复关系”,这样经过小波折得来的友谊,一定比从前更牢固。

交友不要自取其辱原则道出了待人处世的真谛,要达到上述境界,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原则:一是“不卑不亢”做人;二是“不歪不斜”立身;三是“不偏不倚”办事;四是“不亲不疏”交友。当然,不要与人太亲热和“回避”,绝不是要人们在待人处世中退而远之,避而躲之。当你走路遇到一个壕沟当时不能过去时,后退几步,稍稍用力,定能一跃而过。待人处世之道的“待人勿知心”,就是这个意思。

这不是在人际关系上耍滑头,也不是对朋友不忠,而是交友的艺术,圣人的经验之谈。

3.君子之“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孔子倡导“和为贵”,也主张“和而不同”,主要强调心心相印和多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他看来,大千世界里唯其保持个性的矛盾统一才算得上真正的“和”,而简单的盲从附和、绝对的同一则不利于事物的发展,也就不为君子之“和”。

孔子把“和”看成处理国家关系、种族关系及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十分重视社会的整体和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礼记》中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言以蔽之,道出了和的极致。

孟子强调“人和”,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荀子则以人能“合群”为本,引发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道理。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就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

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历来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蕴含着宁宙一体的丰富哲学内涵。几千年来,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大力倡导下,于潜移默化之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团结豁达、宽容博大的胸怀。

和为贵,贵在“和”字蕴含着深妙莫测的人生智慧。“和”,在待人接物中表现为“和气”;在治家理政中表现为“和睦”;在成人取向上表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表现为“中和”。“和”,在理论上是一种修为,一种信念,在实践上是高超的处世策略。“和”,不仅是目的,还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

和是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和是矛盾的统一,同是绝对的同一。

好比五味调和,油盐酱醋等互相补充搭配但不失去自我才能调出有盐有味的食物,否则就是一味的酸,一味的成,令人不能下咽。

好比八音和谐,高低长短徐疾强弱互相补充配合但不失去自我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否则就是一高到底,一低到底,令人神经衰弱,心脏病发。

好比夫妻和美,卿卿我我,你侬我侬但依然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否则就是大男子主义或全频道之气(妻)管炎(严),无爱情和美可言。

齐景公问晏子:“梁丘据这个人与我算得上是和吗?”晏子回答说:“只能算是同,算不上和。为什么呢?君说可以的事情,如果其中有不可以的地方,臣就应该提出不可以的意见加以完善;君说不可以的事情,如果有可以的理由,臣就应该提出可以的意见加以修正。梁丘据则不是这样的。君说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君说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就好像水与水做成的汤,有什么味道呢,又好像五音只有一种,有什么听头呢?”(《左传·昭公二十年》)

粱丘据阿谈附和,盲目苟同,唯齐景公之意是从,因此只能算是“小人同而不和”,而不能算是“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小人,和同区别。君子小人,心怀不同。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也就是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看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

君子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共事也比较融洽。但如果你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就难了;尤其是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取悦于他,那就更难了。不过,虽然你不能取悦于他,但他用人时还是会量才录用,不会给你小鞋穿的。

小人心地狭窄,为人忌刻,难以伺候,所以不易共事。但如果您一心要想取悦于他,那也很容易,给他一点好处,甚至只需要顺着他来,稍稍迎合他一下,都会使他高兴。不过,高兴归高兴,轮到他用人的时候,照样会百般挑剔,求全责备。做这样的人的手下,那可就惨了。

由此可见,在君子心中道德法律是衡量是非的标准,小人却一心想着“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子和小人心怀的区别了。

4.当心花言巧语的伪君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

在《学而》篇里,孔子已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巧言令色。

这是一幅伪君子的画像。

如果再加上孟子借曾子的两句,可真称得上是绝妙了。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滕文公下》)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其它两次见于《阳货》、《公冶长》)。

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