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中不可不知的人生哲理
11757500000011

第11章 幸福只在一念间(4)

撇开对艺术的评论而运用于生活与事业中,尽善尽美的标准是对于完美的追求,表现出严肃认真而执著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说起来,依然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精神,在今天行色匆匆的现代人身上似乎不多见了。

许多青年人不能进步,往往都坏在一个很小的毛病上。任何事情,一经过他的手,别人就总得再花时间去复核一次,他做事情永远是错误多端,粗疏拙劣。有些会计人员,算起账来错误连篇,写出来的账目,满纸涂改,所以只好永远拿那么一点微薄的薪水,勉强度日,永无进大银行、大公司的希望。

他们也许在其他方面有很多优点,但因为有了这个小小的瑕疵,他们便与应有的成功机会失之交臂。他们不知道,一个做事马马虎虎、粗俗糊涂的人,性格也就很容易被同化。他们不知道,做事的习惯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前途,并且更易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

不管是谁,都不会信任一个做起事来拖拖拉拉的人,因为他们在精神与工作上含糊粗拙,一点也靠不住,只要一看见他那粗拙的成绩,就会想到他的为人。

小说家艾略特在他的《初春》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失败者,此人名叫维西,他本来是一个出名的丝织品经营商,只因后来听了他舅舅的话,使用一种廉价的染料,以致产品质量拙劣易破,生意也就跟着一落千丈了。相反,有一个名叫皮特的人,却因做事忠诚认真,所以生意蒸蒸日上。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往往不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只用“足够了”、“差不多了”来搪塞了事。结果因为他们没有把根基打牢,所以不多时,便像一所不稳定的房屋一样倒塌了。

失败最有效的诀窍,就是从小养成拖拖拉拉的习惯。而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任何事都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一个能够享有盛名、迅速成功的人,做起任何事情来一定十分清楚敏捷,处处得心应手;一个为人含糊不爽的人,做起事来,一定也是含糊不清。天下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十分完善不可,不然你就一定会被人淘汰。那些做起事来虎头蛇尾的人,任何人都不会对他产生信任。他开出去的借据没人愿意接受,他替人管理金钱,也没有人敢相信他,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欢迎。

一个做起事来拖拖拉拉、无精打采的人,他的品行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逐渐堕落,他的良心也将逐渐消失。

我们只要稍微留意那些失业者的品格,就可以知道他们大半是那些做事拖拉不爽的人。一个人,当他有工作可做时,只要处处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没有其他过分的恶习,绝对不会因失业而弄得走投无路。

做事苟且偷安,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使人的品格大打折扣,就会在对待所有事情时都不忠实。凡是轻视自己工作的人,同时也是轻视自己品格的人。从事那种苟且而不可靠的工作,就代表了他马虎而不可靠的人格。每每经过你的手而做出一件苟且而劣质的工作,都足以损害你的效率、你的办事能力及你的人格。苟且而劣质的工作,对你的自尊心与最高理想是一种污辱,它是拖累你停滞不前的仇敌。

事无大小。每做一事,你都要竭尽心力,求其完美。这是成功人士的一种标记。凡是出人头地的成功者,他们做事时绝不肯自安于“还可以”或“差不多”,而必求尽善尽美。为人类创立新标准、新理想而撑着进步旗帜的也就是这一类人!在他们的天性中,有着对尽善尽美的不懈追求!

有人说:“无知与轻忽所造成的祸害不相上下。”有许多人的失败,就出在“轻忽”这一点上。他们所做的工作,从来就没有绝对可靠与绝对正确过;他们的工作,总需要经过他人的审查与校正。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升到优异的位置。

狄更斯非到准备充分的程度,是不肯在公众面前朗读他的作品的。在还未当众宣读以前,他每天都要把那篇文字诵习一遍,就这样要经过六个月之久。

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有时费了数星期的工夫,也只能写成一页的稿纸,就是依靠这种精神,使他的声誉远非近代一般时髦作家所能企及。

许多人对于自己职务、工作的苟且与敷衍,总是以时间不够来开脱,这是不对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足以让我们把事情好好做成。假使我们做事都能有求尽善尽美的习惯,那我们的生命一定能变得更完美、更快乐,天下过美满生活的人必将大大超过生活残缺的人。

要想过上一种美满愉快的生活,只须做事精益求精,力求完善。当一个人把事情处理得顺顺当当、无牵无挂时,他心里的愉快真非笔墨所能形容。那些做事草率疏忽、错误多端的人,不但对不起事情,并且对不起自己!

做事尽善尽美,不但能够使你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瞧得起自己,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

做事精益求精,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身强体健,并且可以使你的才能迅速进步,学识日渐充实,而逐步可以胜任其他更重大的工作。所以奉劝初入社会、希望成功的人们都要熟记“尽善尽美”四个字,它是你一生成败的最大关键。

1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论语·里仁》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严于律纪,宽于待人是儒学倡导的重要品质之一。

严于律己就是要常常约束自己,谨言慎行,不放纵,不浮泛,甚至于像曾子所做到的那样:一日三省,进行自我检查。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了。所以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是很少的。”

话说回来,自我批评本来也就是不容易做到,就像魏文帝曹丕在他那篇著名的《典论·论文》里所说的那样,人往往“暗于自见,谓己为贤”。人往往只看到自己好的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还只是第一个层次上的问题,第二个层次上的问题是,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但不愿意正视,不愿意作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或者,用孔子的话来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治长》不愿意“自讼”——自我诉讼,自己审判自己,这实际上牵涉到感情与理智的问题。就理智的冷静分析和批判而言,人往往也会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也认为应该自我批评并加以改正才好。但就感情的倾向而言,人总是习惯于自己原谅自己,自己为自己找出一些辩护词,最后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法官,作出“无罪释放”的判决。抽烟、酗酒、睡懒觉、打麻将,所有迄些不良嗜好之所以得以普及,都是人们对自己作出“无罪释放”判决的结果。至于其他方面的种种问题,更加抽象,是非界线更加不清的问题,那就更是容易自我安慰,自我谅解,因而也就不可能“自讼”的了。

这也难怪,圣人说他没有见到过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而作自我批评的人,也不是完全不着边际的夸大之辞。

凡事多作自我批评,这既是儒者的反躬自省功夫,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倡导的思想修养。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精神。

当然,要真正做到是非常难的。能够“躬自厚”的人是很少的,往往倒是“厚”责于人。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才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要我们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来减少怨恨,造成一个宽松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说到底,“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从主观方面来说反映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从客观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为,自我批评的确是非常难得的啊!

只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修炼方式似乎是太认真,太沉重因而也太累了。所以,真正能做到严于律己的人在今天已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追求轻松,追求潇洒。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毛泽东也懂得这个胜人与自胜的关系。青年时代,他经常以梁启超“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挑战”的口号来刻苦自勉。他还提出要以“明日之我与今日我挑战”来不断更新自我。

12.有错不改,错上加错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出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在“晋灵公不君”的故事中,士会劝晋灵公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所谓瑕不掩瑜。日食月食,太阳月亮暂时好像被黑影遮住了一样,但最终却掩不了太阳月亮的光辉。君子有过错也是同样的道理。有过错时,就像日食月食,暂时有污点,有阴影;一旦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君子原本的人格光辉又焕发了出来,仍然不失为君子的风度。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有地位的君子,也就是领导人来说,就像太阳、月亮一样,居于高处,并且大家都看惯了他光辉的形象,不像一般人,亮不亮没关系,反正也没人注意。居于高位的领导人一旦犯错误,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就像太阳、月亮一样,稍微有一点点黑,就被人们觉察到了,所以尤其需要谨慎,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当然,你一旦改正错误,那也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因为大家都仰望着你嘛。

以上两方面就是子贡说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的意思。不过,孟子认为,古代君子的过错的确如子贡所说,像日食月食一样,但他所处那个时代的所谓“君子”,却是将错就错,文过饰非,已完全没有“日食月食”的风度了。(《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距子贡的时代并不很遥远,而我们今天距孟子的时代却是远之又远。“君子”之过,是如日月之食让人仰望,还是将错就错,文过饰非呢?

《韩诗外传》卷三还引孔子的一句话,凑在一起刚好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谈同一个问题——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而改之,是不过也。

说来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问题在于,有了过错怎么办?正确的态度当然应该像孔子在《学而》篇和《子罕》篇里反复说过的:“过则勿惮改。”不要怕改正错误。老子认为,“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而可贵就在于“求以得,有罪以免邪?”这就是说,善人化于道,则求善得善,有罪者化于道,则免恶人善。这种想法与孔子所言“君子过而能改”的说法是有相近意义的。君子不怕犯错误,只要能认真改正,就不算错误,而且,这只是君子才可以做到的。老子则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为有错者提供了出路。

佛法亦云:从上皆称改过为贤,不以无过为美,故人之行事多有过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唯智者能改过迁善,而愚者多蔽过饰非。迁善则其德日新,是称君子;饰过则其恶弥着,斯谓小人。但一般人恰恰就是不勇于承认错误,也不勇于改正错误。究其心理,一方面是难过面子关,由于不好意思而文过饰非。另一方面是心存侥幸,以为人家不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结果是欲盖弥彰,在错误的泥坑中越陷越深,就像那些不能自拔的赌徒或贪污分子一样。

知错能改,关键是改。有些人好面子,既是自知过失,也不愿让人知道。一旦被人指出,受到批评,就以为伤了自尊心,失了面子。有的为此恼羞成怒,强词夺理,拍案而起。个别人竟然鲁莽行事,铸成大错。

其实,对于面子问题,要有正确认识。有的时候,你愈要面子,就愈要丢脸。只有你不怕丢脸,撕破面子,诚心诚意改正错误,那时候也许还丢不了面子。这话是很有教益的,能改需要勇气,需要毅力。有些人积习已久,不肯下决心去改,或改之又犯;有些人小过能改,大过却不能改;有些人易改的改,不易改的不改。这都不算改。

或许,我们应该学学孔子的心襟,也就是:“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就是说“我孔丘算是有幸,一旦有了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高兴的问题。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跳起八丈高,横眉毛竖眼睛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有幸”的感觉呢?

不过,仔细想想孔子所说的话,想想他为什么会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便感到“有幸”,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知过必能自省。曾子说“一日三省吾身”,无疑是知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然而世人多是自以为是,鲜作自我反省。尤其是青年人,往往自信好胜,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明正确,缺乏自我反省的精神,从而导致分不清是非,看不到过失。

知过还应“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对自身的检视也不例外。因此,少不了要吸取他人的正确意见。然而,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若听不进逆耳话,则于知过无补。

因为,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能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来好啊。尤其是做领导的、做师尊的,如果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指出缺点错误,那你多半都已成了孤家寡人了罢。须知,“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在这个早已废除了帝制的民主时代,你能够生存得下去吗?

所以,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当听到别人指出你的什么过错时,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学习圣人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提意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