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别拿电影说事儿
11642500000030

第30章 电影与文本

近年来,电影与文本的关系呈现密不可分的发展态势,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越来越流行。除了《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暮光之城》、《追风筝的人》等一系列成功卖座的大片,还有日本经典的推理小说如《告白》、《嫌疑犯X的献身》、《神探伽利略》如果这些还嫌没有说服力,那么《朗读者》、《返老还童》、《革命之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总归受到了奥斯卡的青睐。很难想象,这些电影竟然全是根据小说改编的。

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带动文字作品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依靠文字作品才能发展。但小说与电影终究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小说作为平面的展现,能够有立体的思维空间;电影与此相反,作为立体的空间呈现,很多时候却是平面的效果。二者能否在彼此合作的层面上达到完美的对接,这不仅仅是小说作者或电影编剧的命题,更是整个文字市场和电影市场的走向问题。

《挪威的森林》

文学和电影的距离太远

导演:陈英雄

主演:松山研一/菊地凛子/水原希子/

高良健吾/玉山铁二/雾岛丽香/

初音映莉子

上映日期:2010年12月11日(日本)/2011年9月16日(中国大陆)

每一个村上春树的书迷都会异常期待这部据说“十分尊重原着”的电影版《挪威的森林》。可惜电影和文学的距离终究还是太过遥远,已经铸成的经典最好就让它以原初的面貌保存,因为经典是很容易被粉碎的,而对于经典的重构往往不尽如人意。

我个人从不认为《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先生最好的作品,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销售量及正面评价,或多或少也与那个时代有关。压抑了很多年的人们遇到一本如此具有艺术气息的“小黄书”难免会激动一番,进而奔走相告、人手一本、夜下苦读。我甚至怀疑当初那么多对《挪威的森林》爱不释手的人,有多少看懂了村上先生的表达。当然,年轻时候的我同样对于村上春树感到晦涩难懂,对于青春的无奈和孤单感到无解。至于人生的出口,村上先生在其他很多作品里都有更加细腻准确而又流畅的描写,而《挪威的森林》作为大家口口相传的经典,着实只占据很小一个部分。

其实也许根本就不该翻拍经典,被小说的形式束缚,被大片原着的死忠者挑剔,就连导演陈英雄都实实在在认识到,翻拍经典究竟是怎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就像渡边和直子根本不该再次见面,将满腔的思念深埋心底,直到最后始终天各一方,难道不是更好吗?这样就能永远怀着希望活下去。那希望是温暖灵魂根基的微小却宝贵的热源,是一直珍惜地用手围拢着、保护它免受风吹的小小火苗。一旦遭受现实的狂风吹袭,也许轻易便会熄灭。

不可否认,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带动了文字作品的发展;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依靠文字作品才能发展。编剧写不出好的剧本,于是直接采用“拿来主义”。这其中又涉及挑选怎样的文学进行电影的改编。村上春树的唯美叙事其实并不适合电影的空间发展。试想,你究竟怎样才能用画面的形式呈现人物无法言说的哀伤和悲痛呢?又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的才华横溢到不得不骄傲的地步而有把握驾驭整部电影呢?

当然,我们仍旧能在这种艰涩的表达中看到电影版《挪威的森林》所尽力还原的一份性感与清澈。我的意思是,有些文学是一种达不到的高度,有些文字并不适合改拍电影。无论文学工作者还是电影人,首先应该做的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好好努力才是啊。

《完美感觉》

世界崩溃了,我们怎样爱

导演:大卫·马肯兹

主演:伊万·麦克格雷格/伊娃·格林

上映日期:2011年10月7日(英国)/2012年2月10日(美国)

作为又一部亮相圣丹斯电影节的独立电影制作,《完美感觉》的抱负和真诚十足可见。然而就电影本身而言却败笔甚多。像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电影讲述世界各地的人们面临一种不知名的疾病,各种感觉逐一丧失。在这样的世界末日中,两个人如何继续相爱呢?爱情,在末日到来的时候还重要吗?故事的基调不够真实,拍出的效果又不虚构。好像《完美感觉》的两难尴尬境地,好创意却坏了电影。

世界末日的人类病变,出现在几乎所有与“毁灭”有关的题材中。《完美感觉》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疾病设为感觉的丧失,当人们变得越来越贪婪、自私、冷酷,那么自然,所有的感觉都将是多余的。然而讽刺的是,人们却能够在各种感觉丧失后发展出相应的机制,继续麻木不仁地生活。嗅觉消失了,就加重食物的味道;味觉消失了,就加强食物的质感和就餐的环境。一切都在继续——不然还能怎样呢?

《完美感觉》的男女主角伊万和伊娃都是绝对有魅力的人,让他们来诠释末日到来时候的爱情,理应刻骨铭心。谁知道电影却在人物塑造方面不给力,明明是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却被导演拍成“反正世界都这样了,你们就凑合搭伙过日子吧”的漫不经心。连末日的爱情都不感人,电影自然无法触动人心。更何况那时不时就要来一大段的旁白,简直把大道理都全说透了。爱,当然重要,但招架不住电影不遗余力,甚至动用旁白来跟观众们解释这一切的意义,然后将“爱最珍贵”这一主题毫无遮掩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岂不是藐视了观众的理解力?

于是好好的一个主题,最后沦为惹人嫌的滥情,无处安放。

故事是好的,剧本也是好的,如果以小说的形式讲述想必会更加精彩,比如文字上可以用大量细致的词汇描绘感官逐渐丧失的过程,将会比电影随意用几个镜头或几段说明更加有震慑力。可惜就可惜在文本与影像的叙述表达方式终究不同。一如之前的那部《时间规划局》,就故事创意本身来说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可惜电影制作不给力,最终只能在茫茫的电影大军中被冲刷,被淡忘。

《龙纹身的女孩》

翻拍有风险,上映需谨慎

导演:大卫·芬奇

主演:丹尼尔·克雷格/鲁妮·玛拉/斯克兰·斯卡斯加德

上映日期:2011年12月20日

我心里藏着一种别人料想不到的快乐。每当被针刺得肌肉肿起,流出鲜血,无法忍受痛楚而发出呻吟时,这种古怪的快乐就越大。我最喜欢朱红刺青的设计,这是纹身中最痛的。

被它刺了五六百针后,做一次烫热的沐浴,会令色泽更生动地呈现出来。然后,我会半死不活地瘫在地上,看着背后的镜子映出双脚脚板,光洁得有如珠母。接着扭头露出满意的微笑。爱真的那么痛吗?

——《龙纹身的女孩》

大卫·芬奇的又一力作《龙纹身的女孩》翻拍自瑞典的畅销小说“千禧年三部曲”,因为一年前在美国公映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所以这次用七倍的制作成本翻拍。如此一来,两个版本之间的比较在所难免。美版电影整体给人“冷”的感觉,从始至终透露一种残酷的抽离感。只能说,这一次大卫·芬奇再次奉献一部合格的惊悚片。而究竟你是更加爱原着,爱瑞典版还是爱美版,只能见仁见智了。

美版的整个格局更加忠于原着,一方面这满足了原着的死忠书迷,另一方面却不见得有利于电影形式本身,毕竟文学和电影在表达上差异太大。小说可以单线叙事,双线叙事,甚至多线叙事,但这一点在电影上就会显得分散且不可理喻。《龙纹身的女孩》里,丽思贝丝作为一个黑客高手,在与麦克相遇前受命对他进行了周密的身份调查。整个故事的前半段,这几乎成为两人唯一的交点,对于不了解剧情的观众来说会显得没有头绪。而瑞典版的导演显然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更加巧妙地处理,连接了两条故事的线索,一线贯通,这使得故事更加符合电影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有人坚决忠于原着,但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理由是:“创造性叛逆是经典影视改编的王道,忠实个鬼啊,要忠实我不会自己去看小说?”听来也有道理,但如果不忠实原着,就只能做大量的改编,这就更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功力。是否能抓住了原着的精髓,是否修炼了强大的内心用以抵挡粉丝的各种挑剔。

眼看小说和电影的叙事吵成一锅粥,但我们忘记了这场争吵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审美标准不同。所以作家张翎说:“电影和小说有着不同的侧重,对一件事情的观察和叙述应该允许有多重的视角。小说让人看见了痛,电影让人看见了暖。疼痛让人不安,但是小说不是为取悦人眼目而写的,所以它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而电影里心灵重建的温暖是观众所感动而愿意接受的,票房和观众真挚的泪水都证明了这一点。”说到底,也许只有那些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才适合再创作。

看小说《龙纹身的女孩》时,我喜欢反复诵读上面一段充满黑暗色彩的文字,揪心、刺激、过瘾——这就是只有文字才可能带来的阅读感受。小说作为平面的展现,能够有立体的思维空间;电影与此相反,作为立体的空间呈现,很多时候却是平面的效果。美版《龙纹身的女孩》时长有闲、篇幅很窄,即便150分钟也很难充分展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线索,所以丽思贝丝在认识麦克不久后就主动和他上床,显然让人感觉会不会是个阴谋,如果这不是阴谋,那我们只能理解为这是好莱坞电影的惯例:男女主角必须相互吸引、爱慕,必须在床上才能升华一下感情。如果电影不能在情感上让观众表示认同,那么观众在结尾处也很难整体上对电影表示赞许。

丽思贝丝究竟是谁?有怎样的身世背景?为何一个骨瘦如柴的脆弱女子却一副纹身、穿孔、哥特风的打扮?这些要在“千禧年”的第二部小说中才慢慢展开。但我们知道,这个对网络了如指掌却不懂与人相处的姑娘,她的所有另类都只不过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所以与瑞典版本的冷酷到底相比,美版的她更加有血有肉,尤其最后一个长镜头,那样的眼神和神情可谓惊艳。龙纹身的女孩太华丽、太隐忍,这一款还真不一定是你能消费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