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11596800000024

第24章 家长疏忽一时,孩子错过一生(1)

教育需要什么?教子方法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是爱心、耐心、细心。

谁让孩子失去信念和勇气

拥有强烈的信念,具有无畏的勇气是人战胜苦难的法宝。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如果有着坚强的信念和勇气,总能够处变不惊,遇危不乱。

然而,当前我们的孩子极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就极端自负,要么就极端自卑,而且两者之间的转化特别快。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失去了信念,如何重新拾起失落的勇气,这是我们家长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案例一: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上课比较爱贪玩,在家里总是喜欢把东西拆来拆去,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父母着急了,把孩子一切玩具都扔掉,要孩子在短时间内将成绩赶上来。但孩子被父母逼紧了,成绩反而更没有起色。父母认为孩子智商有问题,买了一大堆治疗弱智的书籍查阅,逢人就唉声叹气,说孩子学习差,是因为智商低。最后,在别人的建议下,带着孩子到智商检测中心去检查。还没进行测试,孩子就哭着对检测中心的咨询师说:“阿姨,我不是白痴。”

案例二:“你真傻,怎么能这样?”“你以后肯定没出息。”“我真是白养你了。”天津一个常受到母亲打骂的13岁女孩,在一次数学考试没达标而再次受到母亲疾风暴雨般的打骂后,她分两次买来100片安眠药,并递给母亲50片:“妈妈,我是你的累赘,我已经忍受不了你的指责。你要疯了,我也要疯了。吃了这个,咱俩就解脱了。”

从上面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人生信念全无,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在案例一中,孩子成绩差,主要原因在于贪玩,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但家长急于求成,看到孩子成绩上不去,就自己把孩子定位于弱智。测试之前,孩子的自信已经被家长的一系列行为逼迫到崩溃的边缘,他知道,如果通过测试,证明他的确“智商低下”,他就会终身被“鉴定”为弱智孩子。案例二中,孩子已经被家长的逼迫完全崩溃了,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因此做出了极端的举动。

据心理学家考证,特别聪明的即人们所说的神童天才和特别愚笨的即人们所说的弱智,都占了人类极少数。绝大部分人包括孩子智商都差不多。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存在巨大的可塑性,这既是他们的优点,也是让父母操心的原因之一。

面对孩子的不断成长和变化,父母总是用自己固定的思维来要求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孩子总是那么笨。在家长刚开始说孩子笨的时候,孩子用幼小的自尊捍卫着:“我才不笨呢!”因为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强烈但又十分脆弱的信念,认为自己能行。但随着家长这些行为的不断“深入”,孩子渐渐开始相信自己笨了。

有的家长数落自己孩子的缺点就像介绍系列产品似的,逢人就讲,不厌其烦。所谓“谣言说一百遍也会变成真理”,终于有一天,家长说他笨,老师说他笨,左邻右舍也说他笨的时候,孩子就坚信自己笨了,他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念和勇气就被家长的语言彻底击垮了。

家长数落孩子,在现在家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他们本意上是想激励孩子的上进心,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据某心理学研究中心调查:近一半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很少鼓励孩子,而是动不动就指责和训斥,甚至以巴掌替代“教育”。结果是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丧失人生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常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和父母对着干,这种家庭常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步入绝境。

坚定的信念和无上的勇气是人战胜困难的“武器”,如何使孩子以高度的自信和高昂的斗志去迎接人生旅途的挑战呢?

首先,学会称赞孩子。无论是家里的事或是学校的事,孩子的确完成得较好时,家长必须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赞扬,使孩子感到自己能行,拥有向往美好未来的信念。

其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孩子笨。任何孩子从相信自己笨的一瞬间起,眼神便陡然暗淡无光了,言行举止也随之“笨”起来。老师只要出一个题目,说:“同学们,这个题目比较复杂,大家好好想想。”这时孩子的情感闸门马上关起来,第一反应是“这个题目我肯定不会,我笨啊”。家长只要说某件事比较难,孩子就会觉得无法完成,因为自己太“笨”。

第三,花一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参与孩子的活动,例如去看看孩子的表演、比赛或学校举行的活动等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关心他们,从而树立信念和勇气。

第四,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分派任务,如自己整理床,或打扫家具。这样让孩子觉得别人需要自己,自己对他人很重要。

最后,父母自己要表现得非常自信。孩子们就像读一本书一样“读”成年人。孩子们是照葫芦画瓢的方式来学习的,父母的人生信念和勇气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勇气,帮助孩子找回失落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就能够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

青少年“偏爱”暴力是谁的过错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趋势是年龄越来越小,方法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毒辣。

案例一:一名8岁的小女生,竟遭到同伴用“火刑”惩罚,并且连烧3次。在经受这种非人折磨之时,女孩继续被威吓:不准告诉老师、不准告诉父母、不准哭叫。

案例二:1999年10月,武汉未满14岁的宝儿(化名)因父亲催促其上学,从父亲的身后用斧头对准其头部左侧连续砍了五斧头,此时父亲正在为他做早饭。宝儿的父亲李敦夭今年53岁,是阳逻船厂退休职工。李在生活上对儿子宠爱有加,宝儿十三四岁了,李还替其穿衣、洗澡甚至擦屁股,每天早晚接送其上学、回家。李被砍伤后由于失血过多在家中死亡,宝儿于当天晚上将其拖至宿舍楼西边自家菜地旁的厕所边的杂草里,将家里的血迹擦干净,直到几天后母亲向单位报告丈夫失踪,才发现这一惨剧,宝儿却一直对杀父一事不以为然。

案例三:2001年1月24日晚11时30分,郑州市16岁的少年张璐璐在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在家里,父亲打孩子早已成为两代人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但这次,少年再也忍不了了。于是他将42岁的父亲张书慧一刀捅死。在医院里,张璐璐对民警说:“你们回去吧,我自己做的自己当。”随后,张璐璐亲手为父亲穿上寿衣,去派出所投案自首。

谁应该对青少年的暴力事件负责呢?暴力文化是导致青少年崇拜暴力的一个因素,但有关专家认为,父母教育不当是更深层的根源。

青少年如此“偏爱”暴力,是内外因素相结合的结果,但又与家庭、与父母的教育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专家分析说,心理上的狭隘、自私、唯我独尊、好占上风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现在家庭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例如在案例二中,孩子仅仅是因为无法忍受父亲催促他去上学,就残忍地对父亲下了毒手,其缘由就是家长对孩子过于呵护和溺爱,造成了孩子的心理上存在缺陷。

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是不容忽视的外因。人们习惯认为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这种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外因。例如在案例三中,由于父亲打孩子早已成为两代人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孩子效仿家长实施了暴力犯罪。这是我们所熟悉的家庭教育的不当,其根源就是中国传统的“棍棒出孝子”的传统观念。

如果把“棍棒教育”称之为家庭的“热暴力”,那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冷暴力”,对青少年的危害更深,更难以发觉。教育“冷暴力”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是一种精神虐待,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例如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根本不关心孩子;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这样的现象更常见。孩子从小到大都受到父母“冷暴力”的影响,“你要是再不洗手就吃饭,我就不要你了。”“考不到满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家门!”这类威胁性语言都是“冷暴力”的直接表现。就是这些话语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在孩子内心埋下了暴力的因子。

从研究来看,教育“冷暴力”对小学生等儿童伤害最大,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尚未发育成熟,他们要释放内心的恐惧,只有欺负比他们更弱小的孩子或动物,这就是案例一中儿童也崇尚暴力的原因。

专家认为,到青春期即十二三岁再对青少年暴力犯罪进行防范其实已经晚了。一个人如果从幼儿时期就过多地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长对其过度地溺爱或打骂,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到青春期时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实施暴力从而造成犯罪。所以防范青少年犯罪必须从小孩做起,预防得越早,减少犯罪的成本就越低。因此,预防青少年使用暴力的关键还在于家长。

家长如何减轻青少年对暴力的“偏爱”,如何减少青少年的暴力犯罪呢?

作为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言行给尚没有健全认知能力的孩子的影响有多大。不但造成儿童的恐怖行为,甚至可能给孩子一生造成影响。

其次,作为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培养一个健康的心态和客观评价事物的态度。最重要的是要和孩子建立一个平等沟通的关系,说明不良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

最后,应该教导他们遵从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或者让他们形成法制感。所谓法制感不是具体的法律或条文,而是让孩子懂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应该是平等的、公正的、相互之间应该是富有同情心和怜悯心的。也就是要培养孩子有一种非常朴素的道德情感。只要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们对暴力的危害就会有新的理解。

青少年“偏爱”暴力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所以父母必须承当起自己的责任。

任性和逆反心理是天生的吗

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任性和逆反心理既然不是天生的,那么是谁让孩子沾染上这些毛病的呢?

案例一:小明上三年级了,上周末妈妈郑女士带他到商场给奶奶选生日礼物,谁知一路过玩具柜台小明就不挪步了,指着一款几百块钱的机器狗非让妈妈买给他。妈妈说家里已经有两个小的了,这回就不买了,要赶快去给奶奶买东西。小明不肯,妈妈又许诺说下回小明过生日时把这款机器狗送给他做生日礼物,谁知小明还是不为所动,干脆一屁股坐到地上。郑女士一生气掐着小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来,而小明使劲挣脱开便开始躺在地上打滚儿。许多逛商场的人围过来看,郑女士尴尬极了,只好赶快掏钱买下机器狗带着小明“逃离”众人的视线。

案例二:小华在小学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初中上了本市的重点中学,成绩有所下降了。父母经常爱在外人的面前评论孩子:“这孩子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脑瓜子跟我一样像个榆木疙瘩,不开窍,没啥出息!”渐渐父母发现,孩子不仅成绩不太好,脾气也越来越坏。父母说的话,他经常是头一甩,走了。父母嘀咕:孩子怎么了,越大越难教。

案例三:王茜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她的初中同学都很羡慕她。由于平时在学校住宿,所以她第一次放假回到家里时,初中的同学纷纷来到她家听她介绍重点中学的见闻。可是妈妈却格外敏感,只要有男生独自来家在女儿的房间谈话,这位妈妈就一定要拿着一件尚未织好的毛衣坐在女儿的房间里装做织毛衣的样子,其实她的一双耳朵一直在听孩子们的谈话。这种拙劣的手段每一次都使女儿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从此她不再盼望放假回家,即使回家也常常是在同学的家里消磨假日的时光。

孩子的任性和叛逆行为,有心理因素的影响,据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3-5岁和12-13岁这两个成长阶段,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但孩子的任性和逆反更多的是后天教育不当造成的。

在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娇惯、放任、迁就,很容易造成任性的心理,例如在案例一中,对于孩子的要求,母亲不是拒绝,而是试图用“家里有了两个”“下回过生日作为生日礼物”等种种手段想让孩子放弃,而当孩子在地上打滚,母亲很快就妥协了,满足了孩子的愿望。这实际上就是纵容孩子,一旦孩子意识到通过拿“不吃饭”、“大哭大闹”、“满地打滚”为手段要挟家长,能够最终“如愿以偿”,就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而这种任性到大了,家长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就不仅仅是任性,而且更加叛逆。

纵容孩子会造成任性和逆反心理;家长对孩子过度严厉或不尊重孩子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家长对孩子要求过于苛刻,孩子难以达到,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久而久之,变得任性。

此外,现实生活中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不管在场的人多人少,也不管什么人在场,只要见到孩子的毛病,甚至只是家长主观猜测就习惯训斥。例如在案例二中,小华在重点中学名次有所下降,家长不是鼓励,却是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案例三中,王茜的母亲是怕孩子分心,影响学习,自作主张对孩子加以“监督”,尽管家长们的种种做法主观上是试图激励孩子、保护孩子,但却忽视了孩子的自尊,使孩子感到大大地丢了“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了不应有的贬低和损害。孩子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产生逆反心理,不自觉地和家长对抗起来。

作为家长,如何防止孩子的任性和逆反心理,如何避免和孩子产生对抗呢?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家长可以提前打好预防针,与孩子约法三章。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与孩子说好。比如案例一中家长带孩子到商场之前,要估计到孩子会要求买玩具。家长可以事先和孩子讲好条件,看到喜欢的玩具只许看一会儿,不能买,不听话就不带他去商场了。如果孩子表现好,家长可以表扬鼓励他,甚至可以给他买个小礼物以示对“不任性”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