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一卷)
11580600000022

第22章 给陌生人依偎的肩膀(2)

别的人家还没开始做午饭,母亲就做起了午饭。别的人家还没吃午饭,母亲就吃起了午饭。她吃得匆忙,吃得大口,夹一块菜,吃两口饭,甚至三口饭。她吃下一碗饭,就提着他的饭菜出门。饭在下,菜在上,饭下面是碗,菜上面是碗,饭菜都在碗里,盖得严严实实。母亲还不放心,怕凉了,怕他吃不下,外面裹了毛巾,毛巾裹得严严实实。可是她还不放心,又裹了一层毛巾。最后,这团毛巾放进了一个布袋里,布袋口也被母亲拉得紧紧实实,不透风,不透气。这样,饭菜就凉不着了。

土路弯弯曲曲,土路高低不平,母亲拄着拐杖,一拐一瘸,一瘸一拐,匆匆向前。母亲怕自己迟到,迟到会让他等,会让他饿着肚子等。他读书,很辛苦,放学了,别人吃饭,他看着,等着,盼着,会很难受。他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喜欢,母亲喜欢。成绩好的孩子,上课更认真,脑子转得快,肚子也就饿得快。母亲的步子越跨越大,越跨越快,她恨不得自己跑起来,飞起来。唉,都怪那该死的货车,都怪那该死的司机,喝了酒,胆子大,见着人,也不停,横着冲,把她给刮倒,残了一条腿。

从前一个小时的路,母亲走了一个半小时。好在她走得早,她没有迟到,来到学校的时候,放学铃刚刚打响,孩子们一窝蜂似的拥出来。她不敢挤,站到一边。她不进学校,等他出来。她拄着拐杖,一拐一瘸,一瘸一拐,进了学校,进了教室,送饭给他,那样,所有人都知道他母亲是个瘸子,会让他难堪,会让他难受。孩子们跑完了,他慢慢走过来,见到母亲,满脸堆笑,轻轻叫着,妈妈,你来啦!母亲点点头,将布袋递过去,轻轻说,饭菜在袋里!他接了布袋,一手拉了母亲。母亲急了,问,你干啥?他说,去教室坐坐吧,你走累了!母亲听了更急,摇摇头,不去,不去,我不累,我走了。他说,等我吃了饭,你把碗带回去!母亲很不情愿地在他的拉扯下进了学校,进了教室。

教室里,几十个孩子,齐刷刷停住吃饭,看着他,看着母亲。他向大家笑笑,指指母亲,说,这是我妈!我妈疼我,怕我吃不惯学校的饭菜,给我送饭来。我妈腿脚不方便,一拐一瘸,走了十里路,专门送饭来。母亲不敢看孩子们,低了头,跟着他走。坐下,他打开布袋,端出一团毛巾,拆开,又是毛巾,再拆开,然后揭开上面的碗,饭菜就现出来了,热腾腾,香喷喷。大家的目光看过来,看过来,目光变得像一张张大嘴,恨不得连碗一起吞下去。他尝了一口,笑着说,好吃,真好吃!母亲笑了,心满意足。他把碗端到母亲面前让母亲吃,母亲摇头,她不饿。就是饿,她也不会吃。这是孩子的饭菜,她吃一口,他就少吃一口。少吃一口,他就可能吃不饱。他不能饿着肚子读书,饿着肚子读不好书。她一把年纪了,饿饿肚子不损什么,不损身体,不损前途。

他狼吞虎咽,他大快朵颐,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哧溜哧溜。萝卜青菜,胜似大鱼大肉,惹得旁人直流口水。吃完,抹抹嘴,笑嘻嘻,吐出一句,真好吃!母亲笑了,心满意足。他洗了碗,洗了筷子,放进布袋,交给母亲。母亲急着走,他送出教室,送出学校,送过马路,他让母亲慢点,再慢点。他让母亲明天还给他送饭来,就送这么多,就送萝卜青菜。母亲点点头,拄着拐杖,慢慢往家走。

老师来学校,听孩子们叽叽喳喳,知道他母亲给他送午饭,便把他叫到办公室。老师问,为什么让妈妈送饭?你不知道她腿脚不方便吗?还忍心让她送饭?他抬起头,大声说,老师,我也不忍心让妈妈送饭。我知道她腿脚不方便,十里土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匆匆忙忙,容易摔倒。可是,我让她送饭,是让她明白,她残疾了,别人嫌弃她,不理她,可是我不会嫌弃她,不会不理她,我还愿意在大家面前叫她妈妈,愿意跟她亲亲热热地说话。只要我这个儿子对她好,她就会活得开心。只要我这个儿子需要她,她就会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老师恍然大悟,伸出手,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

他的眼泪哗地流下来—当他饱着肚子、舒舒服服坐在板凳上的时候,空着肚子的母亲还在土路上一拐一瘸地行走。只为给他送饭,母亲忍受了一路异样的目光,忍受了一路行走的痛苦。但他相信,母亲遭受到的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痛苦,与他津津有味地吃饱母亲做的一顿饭相比,与他亲亲热热地和母亲说上一句话相比,在母亲幸福的心中简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真实的代价

陈吉

孟孔是市电视台新闻部主任,他的口头禅是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对新闻的真实性的要求是出了名的。有人干脆叫他孟真实,他倒不恼,说追求真实是他一生的追求。

这天,孟真实开车去市郊清凉山寺上会一名叫痴大师的和尚。这痴大师已经连续三年没见他了。他佛学造诣深厚,跟孟真实交情甚深。可自从三年前拍摄的市民勇救落水儿童的专题片获得全省新闻一等奖后,痴大师当晚就打电话来,说他最近转修道德经,敬请孟主任不要再来打扰他。当时孟真实就急了,与痴大师交往既可以增加知名度,另外清凉山出一种叫春含雪的绿茶,痴大师每年私下给孟真实2斤。凭这2斤茶,孟真实在市里的交往圈子名气超人。孟真实忙问为什么?痴大师被缠不过,说:“阿弥陀佛,那是条人命。”孟真实忙解释当时也没有想到会有意外发生。痴和尚说:“你至今还没明白,可见心窍淤塞,丢了本性。那孩子头一次身陷险境是不幸,你让他再次陷入险境,是罪孽。”说完挂了电话,这以后,痴大师不再见孟真实。

孟真实把车子停在离清凉寺近千米的地方停下,一步步走上清凉寺。可痴大师却出门去了,只托人给他留下2斤茶,孟真实大喜过望,说了句多谢,离开了寺庙。

汽车向山下驶去,在半山腰时一阵乌云从头顶滚过,前面三米即看不清人影。孟真实忙停下车,一会儿,倾盆大雨落下来,打得汽车咚咚作响。这雨一直下了半天才停下来,孟真实驱车重新上路,下到山坡下,再过前面的桥,就进入五环路了。

这时候,平时浅浅的河水快涨到桥面上来了,河面一下子变得宽阔起来,河水汹汹,十分吓人。孟真实没见过这个场面,停下车来不敢动了。他正犹豫要不要过桥,这时,一辆从山上下来的摩托车似乎司空见惯,一溜烟驶了过去。孟真实一咬牙,开车上了桥,快到一半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晃动,桥轰然倒在水中,孟真实只感到车子底下剧烈地撞上了什么,前俯后仰摇摆一阵,才稳定下来。孟真实心惊肉跳摇下车窗向下一看,原来小车的肚子正好顶在中间的那个桥墩上,要不,早落到急流中冲走了,不幸中的万幸。

但汽车的四只轮子浸在水中,受到冲击,随时都有失去平衡、被水冲走的危险。孟真实赶紧拨打了110报警。约过了十分钟,一辆警车闪着警灯驶来了,看到悬在桥墩上的小车,也呆住了,忙通知交通拯救队的吊车马上过来拖救。

孟真实一边着急,一边暗怪交警办事不老到。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吊车才轰轰赶到。拯救队员费了大劲才把铁索固定在车上,一声令下,吊车慢慢把小车吊起来,一点点靠近岸来。

眼看离地面只有五六米了,这时,孟真实看到电视台的车也急急地赶来了。他一阵感动,大家听到信息担心自己的安全赶来了。这时,他看到自己的助手小李带着手下走下车来,对着吊车上的小车猛拍一阵。原来他们是听到消息来拍新闻的。孟真实不禁觉得好笑:一辈子拍别人,现在轮到自己上镜了。小李不会认不出自己的车吧?论起来,台里就数他待小李最不错,他是自己一手一脚调教出来的,深得自己真传,甚至比自己更看重新闻的真实性。

这时,孟真实看到小李跑到交警身边,比画说了一阵,交警犹豫一阵,最后点了点头,走到吊车前向操作员讲了什么,吊车竟然停下来了。孟真实想干吗停下了?吊车又开动了,不过不是向前,而是把车倒吊回去。孟真实大叫错了错了,看到小李他们一副等待的样子,他顿时明白了,原来,小李为了追求真实,是想让交警重新吊一回好拍摄啊。

孟真实看了看下面咆哮的水流,怕得要死,这小李怎么搞的,不知道上司在车里?就拿出手机要跟小李通话,正在拨号,小车剧烈地晃了一下,他的手机掉在车底,伸手去拿却够不着,只好干着急起来。这时,小车轻轻晃动一下,原来已经重新到桥墩上了。

随着交警一声令下,吊车重新启动,小车缓缓上升。孟真实总算舒了口气,这时,小车里的什么东西响了一下,接着噼啪地响个不停,突然车身一斜,车头直冲河水,原来是车头上的铁索断了,接着后面的铁索也支撑不住小车的重量,小车脱落朝河里掉去。孟真实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吓得哀叫不休:一切都是报应啊。三年前,孟真实带小李去拍群众救一个掉在窨井里的小孩,他们赶到时人已经救上来了,孟真实为了追求真实,要求大家把孩子放窨井里再“救”一次,没想到第二次把孩子吊上来的时候,绳子突然断了,虽然最后把孩子救上来了,却没有救回孩子的性命!

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小车坠落到河水里,瞬间被大水冲走了。

岸上的小李目睹了惨剧的发生,颤抖的身体跪在地上,号叫道:“孟老师,是我害了你,我这是听你的话,为了真实啊。”

小李的忏悔声很快被河水淹没了。

女人花

金晓磊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就要结束了。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回味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好像也就那么一句话。那句话,像一枚长长的钉子,用了整整四年的时光,一点点钉进了陶小玉的脑袋里。所以,参加工作还没半年,陶小玉就把自己给嫁了,嫁了一个开公司的。

嫁过去没超过三个月,陶小玉就有了。一听说有了,陶小玉的老公一把抱住了陶小玉,在偌大的客厅里转了个圈,然后,轻轻地放下陶小玉的身子,在她脸上狠狠地啄了几下。陶小玉的婆婆更夸张—她逼着陶小玉到单位里请了一年的长假,在家待产。

漫长的十个月终于结束,陶小玉感觉像是坐了十年牢。好在陶小玉的肚子挺争气的—一生产,就产出个带把的,喜得她婆婆恨不得改叫陶小玉“婆婆”。

休完产假,一边要忙着工作,一边要照顾小孩子,陶小玉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有一天晚上,她随口说了下这感觉,老公就说你干脆辞职,做专职太太照顾小孩吧。陶小玉一合计,觉得家里也不缺自己这几千块工资,再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点头同意了。

陶小玉一做了专职太太,日子就有些闲了。人一闲,就爱胡思乱想,就爱找些事情打发打发时间。陶小玉选择了上网—聊聊天,打打牌,逛逛“网络商场”……

某一天,陶小玉忽然对这些事情就有了厌倦感,她就开始了回忆,回忆四年的大学时光。但回忆毕竟不同于现实,四年也只不过四年罢了。陶小玉开始急切地想知道她的那帮同学怎么样了。可惜,一毕业,陶小玉就忙着结婚生子,早就成了单飞的大雁,和她们失去了联系。

意外的是,她在网络里找到了大学同学录的论坛。那里面用文字和图片营造出一派热闹和谐、欣欣向荣的气氛来—

黄玉非结婚了。旁边是一张甜蜜的结婚照片。

马菲菲刚生了个女儿。那女儿真可爱得紧。

刘大伟辞职下海了。

……

最令陶小玉想不到的是,当年睡在她下铺的那个周玫,居然考上公务员,进了她们市的组织部。

接下来的几天,陶小玉吃饭睡觉都在想:这周玫要长相没长相,要能力没能力的,怎么给她混到市委组织部的?真想不通啊。想不通,就不想吧。可陶小玉做不到。她不光想周玫,还拿自己和她比了。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这一比,可真差点把陶小玉给气死。陶小玉想,自己哪一点比周玫差了,可现在人家事业有成,自己却一无所成,成了丈夫的专职太太,成了儿子的保姆,太不像样了。

痛定思痛,陶小玉立刻付诸行动。她从新华书店捧回一大堆公务员考试的专业用书,然后,一本一本地啃起来,比当年参加高考还用功。陶小玉的老公见了这架势,说,你就省省吧,这样下去,太阳要从西边出来了!陶小玉笑笑说,现在,有人已经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就不信这个邪,还是要她回东边去,重新出来。陶小玉的老公想,女人可真是奇怪的动物啊,大概也是心血来潮,就三分钟的热度而已,便不再做声了。

但陶小玉却将这热度保持了三十万分钟之久,最后,她以笔试面试第二名的成绩进了市委宣传部。

成绩一公布,陶小玉第一时间就将这消息发布到了班级同学录上。这是陶小玉发布在同学录上的第一则留言,或许也是最后一则留言。

陶小玉又开始上班了,上一种“朝九晚五”的公务员班。可惜,不像外界传的那样,“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而是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转到后来,都快忘记自己是谁了。一个月下来,陶小玉就瘦了一大圈。陶小玉的婆婆和老公,都劝她放弃工作,回家安心做专职太太。陶小玉第一次对她们说:不!

是一则留言,或者是一场意外,让陶小玉放弃工作的。一个同学说,周玫出车祸成了植物人!后面的帖子大多显出痛哭流涕的样子来。她们说,抽空去看看周玫。

陶小玉也去了。见到周玫的那一刻,陶小玉感觉自己的心,像一块玻璃被一把铁锤给击中了,成了无数的碎片。这些碎片,伴随着她的眼泪,在病房里飞舞。

从周玫的城市回来不久,陶小玉第二次辞职了,安心做她的全职太太。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这个“安心”,像食物一样是有保质期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十年!

婚,最终还是离了。陶小玉想去同学录留个言的。可同学录里,已经有不少类似的留言了。陶小玉想想还是算了:多一则这样的留言,也不过是浪费论坛的空间资源罢了。

算了,就当是做了一场梦。

女人如花花似梦,梦一醒,花也就枯萎了。陶小玉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的这句话。

情书的味道

古保祥

男人回家时,女人正坐在一堆洁白的帆中,而那堆洁白的帆,正温柔地行驶在家庭的海洋里。

女人喜欢回味过去,她说自己是个怀旧的人,那些情书,分别记录着她和他的相识、相恋、相知和遥不可及的未来。

男人问女人:你怎么了,又在想心事啦?

女人笑笑,没啥事,闲着也是闲事,我正在闻这些情书的味道呢,你闻闻看,好清香呀。

是吗,男人不信,过来调皮地皱着眉头。

女人将那些情书温柔地举过头顶,男人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个青葱年代。

男人是用一封封情书,逐渐瓦解了女人的心理防线,从而使得她水到渠成地落入他为她精心设置的爱情圈套里。由于情书是他们爱的见证,女人便下了通牒给男人:在城里打工,每周必须邮一封信过来,让我知道你的平安。

男人在城里打工,城里离小镇百余公里,男人不经常回家,是她不让,说不用浪费那么多的路费,留着为我们的将来做个设想。

男人开始时,翩翩飞鸿依然洋溢着青春般的爱或者激情,慢慢地,他有些对这样的行动感到枯燥无味,老夫老妻了,写的哪门子信呀,让人知道多笑话。

因此,一段时间里,他没怎么写信,而是在业余时间里喜欢上了网聊,网聊不过瘾,就裸聊吧,他认识了许多不相识的比她美丽百倍年轻万倍的女人,他心里面嘀咕着:都说女人似水,不假,但要是年轻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