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你如热雪,从未妥协
11577400000008

第8章 轻抚倒置的时光(2)

初中开始,我和阿华就是同班同学。那时我身体瘦弱,经常成为班中“黑恶势力”欺负的对象,于是只好向阿华求救。阿华学过跆拳道和空手道,只用几招就制住这伙恶人。在他的怂恿下,我也走进道馆。从此,我脱胎换骨地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精力充沛的人。

大学毕业时,我们走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我选择工作求职,而阿华则去国外求学。离别的前一天,我们来到大学附近的那家咖啡馆,各自点上一杯最贵的蓝山咖啡。在这个忧伤的时刻,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茫然地看着对方。

沉默了很久,还是阿华打破了僵局:“杰,兄弟要走了,你也要好好保重,等我几年后重新‘杀回来’。”

我故意调侃他:“怎么搞得像生离死别一样?现在通信工具这么发达,我要找到你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吗?”

随后,我们又追忆那些一起度过的愉快时光。那天,我们一直待到咖啡馆打烊的时候。

阿华去了那个遥远的国度,有时我打长途电话给他,但是听他的语音语调,似乎不愿意与我闲聊。我失望地挂上电话,为可能失去一个知己而感到难过。

阿华在国外一直待了十年,等到回国时已经取得博士学位。那天半夜里,我被一阵急促的铃声吵醒。我猜想可能是客户或老板有紧急的事情要找我,想到漫长的还贷之路、嗷嗷待哺的婴儿,我不得不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久违的熟悉声音。是阿华!他告诉我马上要回国,希望第一时间能够见到我这个死党。我心中一喜,看来阿华没有忘记我,我们依然是无话不说的知己。

碰头的地点,还是选在那家咖啡馆。再次见到阿华,我觉得他更加成熟稳重。我对他十年来的留学生涯产生兴趣,他则放心地卸下“坚强的外衣”,向我敞开他内心真实的一面。他说到国外人际关系的冷漠,那种冷漠是国人所无法想象的;他谈到被其他人欺负、歧视的场景,还有巨大的学业压力。或许,他把我当成一个“回收站”,将任何负面情绪不顾一切地向我倾倒。我只是默默地倾听,因为我们是知己。作为知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毫无怨言地倾听。

我问他回国后的打算,他笑着对我说,希望开一家健身会所。他学的是管理专业,相信先进的管理理念对经营健身会所有帮助。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定会给予他帮助。他对我道了声感谢,我啐了他一口,不帮忙还是兄弟吗?

我们又一次坐到了咖啡馆打烊的时间,当店员催促我们离开时,我才发现:我们依然是最好的朋友、是知己,无论时间怎样流逝、环境怎样改变,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兰亭序

稀饭

在市里举行的全高中书法大赛中,她取得了第一名。

她的获奖作品是《兰亭序》,王羲之最得意的书法。那日,在交上去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是冠军,因为,曾经他那么用心教她。

几个月前,她在暑假回到了外婆所在的,山水成堆,风景秀丽的小山村。在那里,她遇到了他。

他是山村的孩子,整天穿的邋邋遢遢,见惯了城市生活的她,第一眼见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听外婆说,他是一个孤儿,从小没了爸妈,她对他有一种同情。

有一天,她爬到翠绿的,鲜花遍地盛开的山峰顶端,面对着夕阳的余晖,做着书法的必修课。

“我听你外婆说,你在高中是学书法的吗?”

一个很意外的声音在她的耳畔回响。

“嗯。”她惊讶地看着不请自来的他,“你懂书法吗?”

“懂一点,我爸爸曾经教过我。”他笑着说。

“哦。”她点点头,“你想不想和我学?我可以教你哦。”

“不用了,我学来没用,我和你不同,你的世界在大山外,有着广袤的天空,而我的根在这里,我可能一辈子待在这巴掌大的地方。”他说着丧气的话,表情却很平静。

她摇摇头,并没有继续和他争辩,或许他说的是对的,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只是有些可惜,失去了教徒弟的机会。

“在我的家里,有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你要不要去看看?”他忽然说。

“王羲之,《兰亭序》?”

她震惊,那是一幅很着名的字,不可能在这里出现。

怀揣着好奇,她跟着他来到了他家,很破烂的泥土房,裂痕遍布,让她很担忧,在某个夜晚,美梦刚刚开头的时候,这房子会忽然倒塌。

他拿出了那幅所谓的《兰亭序》,望着潦草的书法痕迹,她笑了,原来只是模仿。

“这是我爸爸写的。”

他说。

“很不错。”她由衷地说。

“那你会不会画?我觉得,你比我爸爸要厉害得多。”他的双眼弯成浅浅的月牙弯。

“这幅书法境界太高,我可能模仿不来。”她犹豫着说了一句。

“要对自己有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连李白都能把铁杵磨成针呢。”他鼓励着。

“那是老婆婆磨的。”她哑然失笑,为他讲解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看着他憨厚地摸着脑袋傻笑,她忍不住笑个不停。

“不管怎样,我觉得你一定可以的,我对你有信心!”他为了坚持自己的见解,问她借了纸笔,在宣纸上费劲地模仿着王羲之的字迹,潦草而又难以辨认。

她有些无奈,摇头说:“不可能的,那真的太难了。”

“我只相信坚持之后,总能见到彩虹。”他坚定地说。

她愣住了,望着他坚毅的脸庞,心中莫明地对这位并不懂得书法的男孩起了一丝敬佩,最终,她答应了他,她暂时停下了自己所有的功课,努力地去模仿着王羲之的《兰亭序》。

一个多月的时间,她都在坚持。

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在见到自己苍白而又无力的书法的时候,她会小声地抽泣,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完成不了的任务,或许可以放弃……

当她要放弃的时候他都会出现,鼓励她,讲述那些不知从哪里看到的励志的小故事,帮她重拾自信。

每天,就在这样反反复复中度过。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山里的山茶花开了。

乡下的大山里,山茶花染红了翠绿的山野,成片的山茶花,花朵簇拥到一起,浪漫而又美丽。

“我终于完成了!”这一天,她兴奋地把临摹好的《兰亭序》交到他的面前。

他也很开心,为她喝彩,看到一半的时候,他皱着眉说:“你的韵味好像不对。”

“有什么不对?”她错愕地问。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感觉到,和真正的《兰亭序》差得很远。”他坚持着说。

“你见过真正的《兰亭序》没有?就这样否认我的努力?”她有些不甘心,为了完成最终的作品,她一天一夜没有合眼,期待的赞赏没有出现,让她很愤怒。

“可是……”他蠕动着嘴唇还想说什么,她却一把抢走宣纸,快步冲了出去,却没有看到,他摇头着,叹息着。

她坐在长满山茶花的小山头上,风轻轻吹过,带来花的沁香,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掉落。在心中一片清明的时候,她重新拾起了《兰亭序》,从书法中感受到了苍白与急切。

王羲之的字迹潇洒而又轻灵,和她的差异真的很大,沉默良久,她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她错怪了他。

因为自身的倔强,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他。

又是一个雨天,天灰蒙蒙的,远处的山峰在浓雾中弱隐弱现,她重新描绘出了一幅《兰亭序》,这一次,应该会成功吧,她从自己满意的目光中,想象着他看到这幅书法时的样子以及可能说的话。

半个月后,她踏上了归程,回到学校的宿舍后,她整理着行李,她从《兰亭序》的书法上,不经意间看到上面有浅浅的笔画,好像是一个对号。

她有些错愕的回想着,这是什么人画的。

突然她想到了他,好像在离别前夕,自己隐约在窗户外的白杨树葱郁的枝丫间,看到了他憨厚的脸颊。

她叹息着,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看到了后悔。

再次见到他,是在学校的书法大赛结束的一个月后,她看到他静静地站在她家门外的楼道口。

“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她很吃惊,因为她从未告诉他自己住的地方。

“我从你外婆那里问来的,我知道你得了书法第一名,作品是《兰亭序》。”他看到她,眼中有着难以掩饰的喜意。

她点点头,想起在学校颁布获奖消息后的第一时间,她就把这个消息通知给了大山里的外婆。

“你怎么不进去?”她问。

“我就不去了,我身上脏,弄脏了你们的地板就不好了,我只是想来看看你,当面和你说一句恭喜,我就回去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身上,在她有些无奈的眼神中,向她告别。

望着他马上就要消失在楼道的身影,她突然的很想大喊一句谢谢你,只是,一直等他真正离去,她都未曾张开嘴唇。

很多年后,她每当回想起在那个开满山茶花的地方,那个给他拿出《兰亭序》的男孩儿,都会想,那是一个可以铭记一辈子的身影。

那场青春撒的谎

查烟里

那一年,初冬。

早上乔子凡起得有点迟了,当他气喘吁吁跑到教室的时候,已经六点五十了,他看了看手表,发现自己整整迟到了二十分钟。

教室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正在小声地读书。

他把书包放在座位上,身边的座位上空着,没有人,而且收拾得格外整洁。

韩樱子竟然没有来。

乔子凡一直觉得韩樱子是个怪胎,哪里会有人爱学习爱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可韩樱子的的确确是了,而且还感化了他。

韩樱子身上有股魔力,竟然能让他从最初的不屑,到佩服,然后感动,再然后,竟然是——冲动。

那个最不爱学习的他,现在竟然整天跟着她,宵旰攻苦。

乔子凡的嘴角泛起一抹无奈的笑容,拿出语文课本,翻开书本的时候微微皱了皱眉,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她总是比他来得早,他到教室的时候,往往她已经背完一首古诗或者一小段英语课文。

可是,今天实在太反常了。一整个早上,乔子凡都是坐立难安,心不在焉地读着英语单词。眼神不时地瞅着门外,却怎么也看不见韩樱子的身影。

一直到早自习结束以后,韩樱子才在他担心不已的目光下,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

“喂!你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晚?”乔子凡有些别扭地开口指责她,而自己却是浑身的不自然。

“早上有点事情耽搁了。”她看了他一眼,眼神闪闪烁烁,也没有多说,只是把书包放在了桌子上,然后便出去了。乔子凡有点奇怪,随之跟了她出去。

韩樱子喜欢说教,每一天,只要他稍稍有一点对人不尊敬,她便开始滔滔不绝,叽叽喳喳。

而他,竟然喜欢上了这种聒噪,叽喳。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教学楼后面的花园里,望着天空,呆坐了很久很久,直到第一节课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

“你不听课,干吗呢?快点认真听,我等会要问你问题呢!”乔子凡推了下身边正迷迷糊糊打着盹的韩樱子。发现还是没反应,再推,她竟然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乔子凡想着或许她是真的累了,便也没有继续打扰。但是一连好几天,她都是一样的状态。

“你最近到底怎么回事?老是心不在焉的。”乔子凡放学的时候拦住韩樱子问道。

“你别挡我,我是真的有事,这几天我一直晚上学习到好晚的。有本事,我们下一场考试见分晓,我等着去学习呢!”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侧了身子,让她过去。

这才想起,他曾经跟她的打赌,看谁比谁的成绩好。

第一次摸底考试出来,他进步神速,而她稍稍有点倒退。问她原因,她只说:“发挥有点失常,下次一定努力!”

那一段时间,他发现,她竟然浑浑噩噩,生活的重心完全不放在学习上了。他更加拼命地学习,希望可以让她有点觉悟,却发现,她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一次比一次不尽如人意。

班主任,代课老师,找她谈过无数次话,却都付之了东流。他急得恨不得把她的脑子打开,看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

高二最后一次摸底考试结果出来,他遥遥领先,名列前茅,而她却一落千丈。

她从老师办公室出来的时候,他等在门外,早就憋了一肚子的火终于找着发泄的地了。

“韩、樱、子!当初不是你告诉我说,要想赢得别人的尊敬,就必须自己付出实力,怎么?你现在是怕了?害怕我超过你?”

“喂!你赶紧振作起来!你知不知道,这一次你又倒退了一百名?这都已经临近高三了!你的梦想呢?难不成你现在理想就是天天跑老师办公室,这么多人找你谈话都没有用是吗?”

那一天,在他的生命里,竟是那样沉重,重的光阴都载不住。

这是个周六的清晨,骤雪初霁。她约了他,一起出门散步。

冬晨的阳光,洒在雪上,折射着耀眼的光芒。

“乔子凡,我要搬家了。”她定定地站在他的面前,微微笑着。

他不知道说什么,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她,试图在她的脸上找到开玩笑的痕迹。

“乔子凡,我们定一个约定好不好?高三那一年,谁也不找谁,各自努力,然后,我们北京再见。”

“为什么?”他的心底竟是丝丝的范疼,真的是舍不得。

“我要转学了,所以,这个愿望,答应我,好吗?”她清澈无波的眼底是那样的真诚。

“嗯。”而他像受了蛊惑般,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陪着她一直散步。

操场上,两排脚印,深深浅浅。

几天后,她转学了。

那一天,她说:“我走后,看你有没有能力,考上跟我一样的大学!”

他一直记得跟她的约定。

后来,他更加拼命学习,就是为了她的那一句:“你一定要足够努力,才会考上跟我一样的大学!”

成绩公布的那一天,他去学校,看到榜单上,他的名字醒目地放在学校宣传的红色横幅上,他开心地笑了。

班主任在他的身后拍了拍他,然后,交给了他一封信。

他不解,狐疑地打开,天蓝色的信纸,她的笔迹,跃然纸上。

一笔一画,清清浅浅。

乔子凡:

对不起,请原谅我骗了你,我没能信守当初跟你的承诺!

我爸爸他出了车祸,家里的钱给爸爸治病都不够,根本就没钱供我读书,再说市一中,我本来就是学校减免学费才能上得起学的。

当你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恭喜你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那一段时间,我是故意的。我就是想让妈妈看到我的差劲,对我放弃,才一次次地退步,直到妈妈终于没有办法同意了我。我的家,一贫如洗,我想让爸爸的病治好,想让妈妈可以不要再继续那么辛苦。

相信我,我从来就不是对命运屈服的人,我想,退学对于我开说只是暂时的,终会有一天,我一定会走进大学的校门。

谁说打工就不能考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人很多,我一定会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她送他的那一本的扉页上,他写着一句话:“你的谎话,我当了真,所以请为了我的当真,实现你许我的诺言,我一直会在原地,在原地等着你归来!”

他想,他永远会记得,那个叫樱子的女孩,在他青春里留下的那一场谎话。

那一句谎,在他的青春里,扎了根,发了芽。

又一年的银装素裹,他看见,那个女孩,站在雪地里,对着他,展颜一笑。

“喂,你一定要记得我们的约定哦!”

青春不变颜色

程刚

那一年高考至今让我记忆犹新,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也数不清多少次嘴里啃着方便面背单词的情景了……终于迎来了高考,三天后,当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将手里的纸和笔一并抛向空中,身体就像风一样。

同学们相约好好放松一下,我当然不例外,经历了漫长的拼搏,我觉得应该休息一下了。其实我是一个沉稳而内向的学生,三年的高中时光,我没有逃过一节课,从来没有在晚上偷跑出去上网、看电影……但也许真的是被那种紧张的情绪压抑太久了,我想放松一下。

那一天,我跟着几个同学第一次进了KTV,其实我并不喜欢那里嘈杂的音乐和迷散的灯光,甚至有些反感,但看着同学们玩得高兴,我也就跟着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