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收藏入门
11266500000023

第23章 竹刻(1)

竹刻,或称竹雕,是一种用竹子雕刻的用具或工艺品。近年来,传统竹刻艺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认可和青睐,成为收藏界十分看好的一朵“小花”,近十多年来价格日益看涨,尤其一些明清名家作品不断受到藏家追捧。

这里所指的传统竹刻主要是指明清竹刻,因为明清时期是中国竹刻成为雕塑艺术独立门类的定型期。唐宋以前,洞窟摩崖、寺观塑像、帝陵象生等巨型雕刻独领风骚,是中国雕刻艺术的主流。到明代中期,巨型雕刻走向式微,人们开始欣赏那些可在手中摩挲把玩或陈列于书房几案的小型雕刻,如琢玉、镂牙、刻犀、范铜、塑瓷,乃至镌砚、模墨等等,这一时尚让竹、木、牙、角材料制作的小型雕塑作品走上前台,并逐渐成为主流,即后人所称“竹木牙角雕”。这一杂项种类从器物品种到造型,从雕刻题材到技法,交相辉映,一些竹刻名家往往也是木雕、牙雕、角雕的高手,例如明代嘉定三朱、清代封氏家族。但是,同玉石、象牙、犀角、紫檀等雕刻相比,竹刻材料量大、价廉、易得,因此,竹刻艺人就必须穷工极巧,创造多种技艺,博采各种题材,因材施艺,度形制器,充分发挥竹材特点,只有这样,竹刻艺术才能在雕刻艺术殿堂占有一席地位。明代中叶以后的竹刻家们没有辜负时代的期望,他们以执著的艺术追求,经年累月,一斫一凿,终于把竹刻制品从以实用为主的日用品,提升为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竹刻也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

一、竹刻简史

我国竹刻起源很早,据《礼记》记载,秦汉前的士大夫们在典礼的仪式上就要使用竹制器,这类竹制品具有很强的纹饰作用。竹刻在汉朝已有相当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实物不多,我们现在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竹刻工艺。现在,我们从很少的一些出土文物中还是可以对那时的情况进行一些思想和推断。比如,在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竹勺柄,就表明当时的竹刻工艺的水平已是相当高了,本来这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然而其上刻有很精美细致的龙纹,加以髹漆,便成为一件竹刻工艺品了。以后,专门制作的竹刻工艺品也出现了,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就有一只非常精美的斑竹笔筒,他非常喜爱它,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裘钟”。而六朝时,齐高宗赐给明僧一件竹根如意,这表明当时已有竹根雕的竹刻工艺和品种了。到了唐宋时期,竹刻工艺更为成熟地发展起来了。比如,据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人王倚家藏有一支毛笔管,“刻《从军行》,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中也记载,宋人詹成刻制的竹鸟笼,“四面皆花版,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具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显然,这时的竹刻技术的确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明、清两代是竹刻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全国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嘉定(今属上海市)两大竹刻中心,而且形成了各种竹刻流派,名家辈出,空前繁荣。竹刻艺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产竹地区,比如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湖南和广东等。

二、竹刻工艺种类

我国竹刻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了各种刻竹雕竹的技法,如浅雕(浮雕)、深刻、镂空雕、阴刻、阳刻等,现对其主要技法和种类作一简介:阳文刻:这是一种剔除其余的部分,以保留的部分作为文字、图画的竹刻技法,比如其中的“砂地阳文刻”,即是剔除的部分刻成砂粒状,其砂粒地又有细砂地、粗砂地、核桃地、桔皮地数种。再如明著名竹刻吴鲁珍所创的“薄地阳文”,这是一种浅浮雕刻法,即将花纹图案以外全部竹地剔除,或邻近花纹边周的竹地剔除,使画面高起。清代前期还产生了一种“陷地深刻”法。这种深刻比一般深刻还要深,以至于所刻图像深陷竹地之中数层,最深有五到六层。这一技法很适合表现层次丰富的山水和人物等。至于“剔地”的技法是竹雕中很关键的,剔地要领是:把刀稳、用力均、刀势顺、轮廓清。而剔地以后,还要加刻“地纹”,一般而言,竹刻的地纹有四种:其一是平地,地上不加纹饰;其二为砂地,地纹粗糙,形似砂地,故名;其三是空地,这是镂空而成的透雕,图纹以外的被全部剔除,所以成了空地;其四为图案纹地,有云纹、波纹、雷纹、鳞纹、锦纹等多种。

留青竹刻:这是一种在江南广为盛行的刻竹类型,因用“铲簧留筠”为基本技法,故名“留青竹刻”。留青又称留青皮刻,是用竹子秀面一层青皮雕刻文字图案,剔铲多余部分,露出皮下竹肌作底,青皮干后,其色泽由原先的白转为轻黄,而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最终还可转为红紫。留青利用上述竹皮和竹肌色泽变化的差异,雕出浓淡晕退、绚烂多彩,因景而施,有如水墨或设色的图画,正所谓以竹当纸,以刀代笔。竹刻留青皮雕,至明末竹雕名家张希黄时,已是很完美精妙了,李葆恂《旧学庵笔记》赞誉张希黄皮刻山水臂搁说:“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造妙自然,不类刻画”道出张氏皮雕运用竹筠之美妙,青皮雕的作品大体有两大类:一类为刻以书、画的插屏、挂屏等欣赏艺术品;一类为以书、画、花饰的烟茶盒、扇骨、笔筒、花瓶、臂搁等实用工艺品。

留青竹雕在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在江南一带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嘉定、金陵两中心,名家辈出,名家有支慈庵,他工书画、长金石,不同于一般匠师,仅能仿刻他人画本,而是自己构图,点洒连缀,捉刀代笔,留铭自如,与他齐名的是徐素白。两人的技艺日臻化境,其作品成为人们宝爱的艺术精品。除上海而外,常州的留青竹刻也非常出名,其特点首先是选材要求甚高,需选数年生的腊月毛竹。竹龄过短,质地未坚,容易疏松变形,竹龄过长,则竹肌纹理粗糙,外观欠佳,不适合精雕细琢。其艺术加工则于竹筠薄层之上施以全留、多留、少留、微留诸皮刻技法,使作品层次丰富,明晦浓淡,自成佳妙。雕刻书法则笔笔清晰,刀刀有韵,临刻碑帖、墨迹,于原作笔画的牵丝飞白、墨趣浓淡,无不神彩毕呈、气韵高妙;所刻花鸟翎毛竹林草石,山水人物则线条明快流畅,色泽墨晕天成,形象生动。竹的天然色彩分青、黄、白三种,存放越久,竹肌、竹筠的色泽对比越大,竹肌渐变成深红,极为赏心悦目。整个作品给人以淡雅,文静、娟秀的艺术享受,这的确是值得收藏者们珍藏的艺术珍品。

翻簧竹刻:也叫“贴簧”、“竹簧”、“反簧”、“文竹”等,系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分层开片,翻出竹簧,经煮、晒、压、胶合和镶嵌在木胎、竹胎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书画纹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乾隆时期的翻簧竹刻制品。翻簧竹刻有许多著名的产地,如“邵阳翻簧竹刻”,就是在清代乾嘉年间王树篯、杨曼萍等人的留青雕刻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他们采用湖南楠竹最内层的部分为原料,将竹簧雕刻与红木或乌木坯料相粘合,外观上枣红与牙黄两色和谐统一、色泽滑润、类似象牙。另外,浙江黄岩也是翻簧竹刻的著名产地。这里山多田少,毛竹资源丰富,制作上选料考究,用口粗、节长的鲜竹,剖去青皮后,选里层纹理细洁、色泽明快之竹簧,用水煮后压平,以鱼胶粘合于木板或竹片所制半成品的坯胎上,刨光成型。再施以深雕、浅刻或绘画等装饰。最后上清漆、打蜡,制成成品。艺人们以精湛的技艺,在薄片上刻出各种山水、建筑、人物、花鸟虫鱼,无不栩栩如生,细微处毫发毕见。由于簧色洁净无杂、嫩黄娇润,宛如象牙。经上漆、打蜡后,色泽更为明快鲜活,翻簧竹刻的著名产地还很多,如四川江安、江西靖安、福建上杭、上海嘉定等。竹刻工艺品种除上面介绍的而外,还有竹根雕。

三、嘉定派与金陵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