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收藏入门
11266500000022

第22章 木雕(2)

徽商在明清经济上的地位早已载入史册,但徽商通过民间木雕来传播儒学,却一直未被学术界所忽视。要知道儒林文苑,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但文字的魅力总是逊色于艺术形象的。尤其对于那些平平淡淡生活在乡村僻野的乡民、农妇、幼童,他们在日常起居时,就能处处感染到宅门窗部、飞檐、桌椅、床塌、窗口以传播儒家学说为特征的“孟母三迁图”、“二十四孝图”、“岳母刺字图”等。那种潜移默化的儒家文化熏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村民,民风淳朴、文化浓郁,如在安徽已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村民就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西递、宏村之所以能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自然村落是环境因素,明清民居是古建筑因素,明清木雕则是十分重要的古文化因素。也可以这样说,西递、宏村保留下来的明清徽州木雕,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并被载入世界文化史。

徽州木雕所用的木料很考究,一般都是用些比较耐用而又高档的木材。如红木、紫檀木、楠木、银杏、柏木、老乌木等;图案体裁内容一般是以人物表达为主。

如渔、樵、书生、男耕女织、慈母教子等。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那时徽商似已到了统领江南商贾之势,徽商竞相攀比奢华,不惜花巨资建造和修葺屋宇旧宅和主庙祠堂来显耀于乡里。由此,徽州木雕也就趋于精雕细刻,体裁的艺术风格也趋向于文化之气息,也渐变成细腻精微,这样,雕师们把徽州各县的景观景色和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以及神话故事的体裁融入到了徽州木雕中去了。如黄山、绩溪、歙县的十大景色,休宁、婺源、黟县、祁门等县的八大景色,如尧帝治国、将相和、郭子仪拜寿、八仙故事、和合二仙、鹿鹤回春、松鹤延年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裁都一一经过勤劳而又智慧的徽州雕刻师,镂刻在至今看来都栩栩如生的木头上,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一种延续。

福建木雕:明清时期,福建木雕工艺即较有名。明末清初,长乐人孔氏,曾利用天然疤痕的树根进行雕刻,利用其自然生长形成的各种形状外观,因势利导,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木雕作品。从此,福建的木雕就特别朝天然疤痕树根雕方面发展。福建多密林,出产许多珍贵的木材,如红木金钱松、樟木、榕木、檀香和龙眼等。这些老树和树根,经过自然造化之功,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形态。天然疤痕树根雕就是利用树根这种天然的弯曲形状和各式疤痕进行艺术加工的。艺术上讲究似与不似相结合,并饰以原漆,使作品达到天然和人工的统一。福建木雕质朴、典雅、简练,古色古香,素有古董之称,为鉴藏者所喜爱。

福州木雕以龙眼、黄杨木、樟木、荔枝木等树木为原料,经过设计、打坯、修光、上色、打蜡、嵌铜丝、嵌牙目等十多道工序,精心雕琢装饰而成。其表现形式以圆雕为主,兼用浮雕、透雕、镂空雕、线雕、阴雕、漫雕等多种方式,所反映的题材大多为古典的仙佛、老翁、仕女、武士、大肚弥勒、寿星、铁拐李、观音、罗汉、渔翁、达摩等人物,也有一些花、鸟、鱼、虫、野兽、家禽等动物。福州木雕的雕刻技法别具一格,多种多样,有块面切除法、相纹进刀法、钻锯镂透法、抠刮代削法、倒刀行止法等十来种。

福州市晋安区象园村是福州木雕,也可以说是福建木雕的发祥地。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其具体诞生年代已无从考证了。可以知道的是,象园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村,人口总体保持在两千人左右,从事木雕手工艺是象园人世代谋生的手段。象园村的木雕艺人擅长雕刻人物、草、虫、花卉、果盘以及祠堂神主和庙宇建筑。改革开放前,全村有70%以上的村民从事木雕行当,过着半工半农的自给自足的生活。

象园村蓬勃兴旺的木雕业产生了辐射效应,其周边的大坂村、雁塔村等村落受其影响,也发展起本村的木雕手工业,并在漫长的手艺积淀中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这样,大约在明末清初时期,福州木雕逐渐形成了象园、大坂、雁塔三个艺术流派。象园派,以柯庆元为代表(俗称柯派),其作品人物动态逼真,讲求面部神韵,衣纹柔软,人物面具更是独家所有。创作题材中,动物品类繁多。大坂流派,以陈天赐为代表(俗称陈派),作品多以人物雕刻为主,形神兼备,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陈派仕女脸部圆润雅致,温柔可人;仙佛形态各异,衣纹飘动有致;武将刚毅勇武,盔甲花饰变化多姿。雁塔流派,以王清清为代表(俗称漆器派),以与漆器结合的花饰雕刻为主,擅透雕、薄雕以及镶嵌,讲求布局和透视,立体感强。雁塔派刀法灵动,雕镂玲珑剔透,人物雕刻刀路浅薄,衣纹平顺,面部圆润,表情丰富。岁月流转,福州木雕的三大流派彼此吸纳涵化,互相借鉴融合,共同推动福州木雕艺术向前发展。

广东金漆木雕:广东金漆木雕始于唐代,当地唐代建筑开元寺中,犹存木鱼、木龙等木雕遗物。明清之际其技术已达到非常完美的程度。康熙、乾隆两朝呈现黄金时代,在广州、潮汕地区的民间广为流传。《髹金千佛塔》为现存明代金漆木雕的代表作,塔高2.5米,六角七级,每级每面设佛像于半圆拱内,往上逐级缩小,塔基浮雕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画面构思奇妙,造型精美,线条简洁明快,是十分珍贵的古代木雕文物。

广东金漆木雕,以潮州最为著名。这种从唐代开始便产生的潮州木雕,应用范围很广,大到建筑、家具、围屏、神龛,小到信插、食盒,香炉罩等。他们在雕刻中使用了透雕、圆雕、浮雕等一系列完整的技法,无论在何种器物上,大多以云龙、草尾,勾藤花等图案作为佩饰,刀法简练,布局大方,有着概括含蓄、趣味性强的特色。潮州木雕,由于髹漆贴金,故又称“金漆木雕”。金漆木雕是木雕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以木雕为基础,髹之以金,自明代开始逐渐形成定式。明初的木雕多为平面雕饰,至万历年间始向单层镂空发展。清代是这一艺术形式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达官贵人对“金碧辉煌”情有独钟,于是,所营建的祠堂和豪宅,无不以金漆木雕装饰。较完整的建筑有晚清时期的潮州“已略黄公祠”等。

因为潮州木雕作品经过雕刻之后,外表还要涂上亮金漆,以显得金碧辉煌,并在其耀目的光彩中取得了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在粤东潮汕一带的潮州木雕,明代时雕刻技巧已非常成熟,程序上能用单层次镂空的雕刻技术来雕刻人物、动物和鱼类,并赋予其纤丽精巧、风格细致、造型生动、金碧辉煌的特征。清代时潮州木雕发展到顶峰,一些府第、家庙的门窗建筑、佛龛、灯台、挂屏、罩柜、条幅以及部分使用器具的装饰,均以金漆木雕为主体。这些庄重、华丽、瑰奇的图案和形象,使金漆木雕处处弥漫着极其辉煌的艺术魅力。

潮州木雕工艺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木雕的雕刻技艺,并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弃拙纳精的同时又广泛吸收了石刻、绘画、泥塑以及潮剧等各种不同民间艺术中的和工处,从而融会形成体系、风格独特的雕刻艺术。由于木雕作品工艺精湛、玲珑剔透、金碧生辉、富丽堂皇,因而深受广大东南亚地区的华裔所喜爱,其精美的艺术魅力名扬世界。

三、古代木雕的鉴赏和收藏

鉴赏木雕工艺品,除了了解木雕的雕刻手法,各地木雕流派的技法特征和器物大体的形制种类,以及了解历代木雕名家的基本情况外,还需了解各种木质的名称和色泽性质。

比如,从木雕的历史发展特征上看,明清之前的木雕制品多是一些神器,如佛像、俑像、舍利宝幢,以及鸟兽等案头摆件和杂器。明清以后,各地都广泛兴起了民间木雕制作业,在种类和用材上均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除了神器,建筑装饰以外,家具制作也大量出现,而且广泛进入到各种文玩器物的制作上。浙江东阳木雕,源远流长,其手法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床饰、桌柜、挂屏等家具,兼有文玩摆件工艺品,题材多取自民间和古典戏曲、小说等。徽州木雕多以建筑构件为主,通常用于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此外也运用于家具雕刻,题材多民间传说、忠孝节义和历史故事等。而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在浙江的温州和乐清,制作以小件工艺品为主,题材多佛像和神话人物。广乐金漆木雕以镂刻精细、金碧辉煌为特点。福建龙眼木雕则多髹漆,其风格古朴典雅,为木制文玩中的精品。另外就是对木材的鉴别,木材种类很多,且多名贵品种,如紫檀、花梨等,其珍贵自不待言,即是常见的黄杨,也因其生长缓慢而难求大件。至于伽南香等珍稀品种就更加难求,如有这类木材雕刻品,其价值自然是非常高的。

佳士得曾于1990年11月29日在纽约举行了一次中国瓷器、玉器、木雕艺术品的拍卖,结果一座宋朝木雕观音像,以此次拍卖的最高价——44万美元成交。该观音像高116.9厘米,神态祥和,雕工精细,是一件非常珍罕的艺术品,由此可见木雕品的价值除制成年代和木质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看其工艺和艺术水准的高低。

目前,市面上单件创作的古木雕作品比较少见,但作为建筑构件和家具构件的木雕作品的收藏相对而言较为容易一些,如笔者1999年以1200元收购一民国初年雕花床,即从上面得到两块极佳的山水人物浮雕。

但是,即使是这种建筑附件的木雕小品,也有作假。两年前笔者回家路过忠县石宝寨,见有许多木雕窗栏板和床栏板卖,说是因为移民而撤下来的,因为“来源”可靠,价格便宜,加之时间又紧,便毫不迟疑选了几块买下来,后来在沿江其他地方也有许多同样的构件,觉得蹊跷,用刀将所买木雕刮开来看就知道上当了,制作这些木雕的材料原来是塑料和玻璃钢。所以收藏之道,往往当你觉得很有把握的时候,反而离上当受骗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