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化学故事总动员
11161900000028

第28章 合成靛蓝的贝耶尔

阿道夫·冯·贝耶尔,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因此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少年时代的贝耶尔受父母影响很大。在他小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

10月31日是小贝耶尔的生日,他盼望这天的到来。他已经是一个10岁的大孩子了,小贝耶尔琢磨着父母一定会好好地给他庆祝一番的。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可是什么动静也没有。30日晚上,贝耶尔倚在窗前,心里默念着,明天,明天快来吧,爸爸妈妈一定会给我一个惊喜的。

10月31日,这一天终于来了,母亲竟好像没事人儿一样,领他到外婆家去了。小贝耶尔心想:也许精彩的节目在外婆家呢。

满心欢喜的贝耶尔蹦跳着进了外婆家,屋内却如平常一样。他有些失望,于是每时每刻都在想象着生日活动会出其不意地到来。但母亲好像忘了今天是他的生日,一句有关过生日的话都没有说。想起往年过生日时的情景——妈妈的呵护、爸爸的祝福、精美的礼品……小贝耶尔难过得快要哭了,难道妈妈真的忘记了我的生日吗?

晚上回家的路上,贝耶尔撅着小嘴,一声不吭地走着,满心的委屈又不便直说出来。细心的母亲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

贝耶尔的母亲是著名律师和历史学家的女儿,她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她爱自己的儿子,深知贝耶尔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教育得法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

母亲慈爱地摸摸贝耶尔的头,温柔地说:“妈妈生你时,爸爸已经41岁了,还是一个大老粗。但他不甘心没有文化知识,现在跟你一样正在努力学习,明天就要参加考试。妈妈当然记得你的生日啦,可是要给你过生日的话,你想想是不是要耽误爸爸的学习呀?”贝耶尔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仍带着一丝遗憾。

“我知道你很想过生日。”母亲接着说,“但年纪大了再学习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你就不清楚了,这要等你长大了才会知道。爸爸小时候没有像你一样的学习机会,现在才开始学习虽说晚了一点,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果的。我们支持爸爸学习,他会非常高兴的,爸爸会更爱你的。这不也是很好的生日礼物吗?”

母子俩走着、说着,小贝耶尔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了。他爱学习,也爱爸爸,尽管没有生日礼物,他也幸福地笑了。母亲又趁机教育他:“你现在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候,你一定要努力,长大了才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才会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

母亲的一番话说得贝耶尔心里热乎乎的,爸爸已经50多岁了,还在努力学习,他那有些发白的头发和灯下看书的专注神情不时浮现在贝耶尔眼前。父亲就是他学习的榜样。

从此贝耶尔更加勤奋地读书。10岁生日当晚回家路上,母亲所说的话对他一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来他回忆道:“这是母亲送给我10岁生日的最丰厚的礼品。”

贝耶尔的父亲曾长期在军队中服务,但是因为日常工作很繁忙,所以没有时间学习。为此他非常苦恼,经常向一位牧师述说自己的心愿。牧师劝他退休后再作学习打算也不迟,只要坚持必能有一技之长。

贝耶尔的父亲牢记牧师之言,50岁时开始从师学习地质学。通过多年学习,贝耶尔的父亲成了专家,76岁时竟出任柏林地质研究院院长。父亲的刻苦勤奋为贝耶尔树立了极好的榜样,也使幼年的贝耶尔受到了影响。

父亲不仅学习努力,而且谦虚尊师,这种品德也深深地影响着贝耶尔的成长。

那一年,贝耶尔还在上大学,他与父亲随便谈起凯库勒教授。凯库勒教授那时已经是德国有机化学的权威了,年轻气盛的贝耶尔随口对父亲说:“凯库勒吗,只比我大6岁……”父亲立刻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问道:“难道学问是与年龄成正比的吗?大6岁怎么样,难道就不值得学习吗?我学地质时,几乎没有几个老师比我大,老师的年龄比我小30岁都有,难道就不要学了?”

此事对耶尔的震动很大,教育极深,后来他常对人讲:“父亲一向是我的榜样,他给我的教育很多,最深刻的算是这一次了。”

贝耶尔敬重父母,不仅是因为父母经常纠正他的错误、关心他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父母的言行给了他最好的教育。每当学习、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脑海就会浮现出戴着老花眼镜的父亲在灯下伏案学习的情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竟有从头开始学习的信心和毅力,而年纪轻轻的他难道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困难吗?

23岁那年,贝耶尔获得了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此后贝耶尔完成了多项使化学界轰动的研究工作,享誉欧洲,慕名求教者不绝于途,但他仍一如既往地研究和工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贝耶尔的成功就源于他有一对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