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化学故事总动员
11161900000027

第27章 炸药大王——诺贝尔

诺贝尔这一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诺贝尔在化学化工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设置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诺贝尔科学奖的精神光芒四射,诺贝尔的名字流芳百世。

诺贝尔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化学化工发展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诺贝尔知识丰富,兴趣广泛,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对电学、光学、机械学、生物学、生理学都相当了解,时常把自己的研究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加以思索。他说:“各种科学彼此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为了解决某一科学领域里的问题,应该借助于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

就是这样的诺贝尔,任谁也想不到,他完全是自学成才的。

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由于经营不佳,在瑞典屡受挫折,就在小诺贝尔出世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他们的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靠借债度日。为躲避债主上门,伊曼纽尔只好单身离家出走,先到芬兰,后到俄国谋生。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也站在街头巷尾卖过火柴,以便赚几个钱帮助维持家庭生计。在那场大火中,诺贝尔的母亲为了救出孩子几乎丧了命,精神和健康都受到影响,加上生活艰难,诺贝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纤弱多病,全靠母亲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来。

由于健康不佳,他的童年没有像别的孩童那样调皮、活泼和欢快,当别的孩童们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充当一个旁观者。童年生活的这一遭遇使得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到了8岁他才上学,却只读了一年,这是他受过的唯一的学校教育。

伊曼纽尔的一些发明在俄国受到欢迎,经济状况开始好转,诺贝尔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在俄国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家里请教师指导他们学习俄、英、法、德等语言。当有了一定的俄语基础后,再跟俄国教师学习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

体质虚弱的诺贝尔学习特别勤奋,学识不亚于他的两个哥哥,他那好学的态度,不仅得到教师的赞扬,也赢得父兄的喜爱。然而,由于诺贝尔的二哥要回瑞典,兄弟三人只好停止了学业。诺贝尔来到他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他细心地观察和认真地思索,凡是经他耳闻目睹的那些重要学问都被他敏锐地吸收进去,生活本身成为他的大学。正是通过刻苦、持久的自学,他才逐步成长为科学家。

诺贝尔的父亲很关心小诺贝尔的兴趣爱好,常常讲科学家的故事给他听,鼓励他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次,诺贝尔看见父亲在研制炸药,睁着圆圆的大眼睛问:“爸爸,炸药伤人,是可怕的东西,你为什么要制造它呢?”父亲回答说:“它可以用来开矿、筑路,许多地方需要它啊!”诺贝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对,我长大了也要做炸药。”诺贝尔跟着父亲,看父亲设计和研制水雷、水雷艇和炸药,耳闻目见,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献身科学的理想。父亲也非常希望他学机械,长大后成为机械师。

17岁时,诺贝尔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场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当时,许多国家迫切要求发展采矿业,加快采掘速度,炸药不能适应这种生产需要,对它进行改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了解了各国工业状况的诺贝尔,坚定了改进炸药生产的决心。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了:法国发明了性能优良的炸药。其实,这个消息是不确切的。原来,法国有名的军械专家皮各特将军,在研究改进子弹的射程和速度时,发现用现有的炸药,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必须改良炸药。于是,陆军部组织力量,着手研究炸药了。这件事,促成了诺贝尔全力以赴,研究炸药。

诺贝尔一天到晚关在实验室里,查阅资料,一次又一次地做着各种炸药试验。他的父母明白搞炸药的危险,对他改变专业很不高兴。有一天,父亲对他说:“孩子呀,你的职业是搞机械,应当集中精力干份内的事,别的方面还是不要分心为好。”诺贝尔说:“改进炸药是很重要的,一旦用在生产上,就会给人类创造极大的财富。危险当然免不了,我尽量小心就是了。”从此,诺贝尔经常向亲戚朋友,宣传解释改进炸药的重要意义。这样,同情、赞助他的人越来越多,连反对他的父母,也被他的坚强意志所感动,只好默认了。

诺贝尔以其活跃的思维,经过50多次试验,终于在1862年完成第一项重要的发明。他先将硝化甘油装在玻璃管里,再把玻璃管放进装满火药的锡管内,再装上导火线。装好后,邀他两个哥哥来到河边,将导火线点燃,投入水中,“轰”一声,只见火花四溅,爆炸力果然比黑火药大。这表明他弄清了引爆硝化甘油的办法,但是这次爆炸的主体仍是黑火药,为此他继续潜心研究。

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次,在试验中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他们的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5位助手,包括他的幼弟埃米尔都被当场夺去了生命,诺贝尔因当时不在实验室而幸免于难。挫折和不幸并未动摇诺贝尔的决心,他以不屈不挠的勇气把试验设备搬到郊外马拉湖中一艘平底船上,继续研究。经过一百多次的试验,他终于发明了装有雷酸汞的雷管,终于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难题。这一发明可以说是爆炸科学中一次重大突破。

19世纪60年代中期,诺贝尔在温特维根找到一处新厂址,在那里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硝化甘油工厂。

诺贝尔还有一个伟大的胸怀,有一个崇高的夙愿。他与许多富豪不一样,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瑞典的慈善事业,仅留下慈母的照片作为纪念。他曾经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对于有儿女的人,如果除去留给必需的教育费用外,再传给很多的财产,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这样只能鼓励懒惰,使他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才干。”

他在逝世之前,决定把3300万法郎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分奖给世界上的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把这金钱,用在学术上和人道上吧!”正是依照这一思想,设立了关于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促进和平这五种奖项。

1896年,诺贝尔由于心脏病突然爆发而与世长辞,终年63岁。他火化后的骨灰安放在斯德哥尔摩的郊外。

诺贝尔用铁铸的事实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的名字,他那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以及他出资设立的诺贝尔奖金,一直激励着全世界的科学家向新的高峰攀登。

炸药大王诺贝尔,炸开了一条通往科学高峰的道路!

对于人来说或许最重要的不是占有金钱,而是如何使用金钱。“炸药大王”诺贝尔用自己的财产设立了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诺贝尔的名字也因此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