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化学故事总动员
11161900000026

第26章 紫色染料茂布的发现者——柏琴

化学家威廉·柏琴,19世纪著名化学家,紫色染料茂布的发现者。

柏琴自小就很聪明,学习也用功,14岁时进入伦敦皇家化学学校学习,很受校长奥古斯特·霍夫曼的器重,从一年级时候起,就让他兼作自己的实验室助手。

柏琴在向霍夫曼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天然物质能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创造出来,因此,他想自己动手制造奎宁。

奎宁是一种特效药,它对治疗疟疾有奇迹般的疗效。但它只能从南美产的奎宁树树皮中提取,因此在欧洲很贵。

柏琴认为,如果能够成功合成人造奎宁,那将降低奎宁的价格,会对人类有很大帮助,自己也能成为富翁。柏琴就在自己家里的顶楼上搞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柏琴利用复活节放假的机会,开始实验合成奎宁。他发现从焦油中提取出来的几种物质的分子式与奎宁的分子式极其相似,因此,他想把这些物质做各种化学处理,使之成为奎宁。但是,搞来搞去也没有成功。最后,他把从焦油里提取出来的苯制成苯胺,再在苯胺里加进重铬酸钾,使之氧化,出现了肮脏的黑色沉淀物。他以为又失败了,想倒掉,但是,他偶尔把生成物溶解在酒精里,却产生了鲜艳的紫色溶液,这使他大吃一惊。把布浸进溶液,立刻染上了鲜艳的紫色,即使用肥皂洗,在太阳底下晒,也不褪色。柏琴想:“奎宁没制成,或者能制成染料吧。”于是,他把染成紫色的绢作为标本,送给一家大染料公司。公司答复说:“确实是一种新的优质染料。”18岁的少年柏琴高兴得手舞足蹈。

同年暑假,柏琴研究出了这种染料的工业制法,获得了专利。1857年,他离开学校,从父亲和哥哥那里取得资本,建了一座工厂,生产这种新染料出售。他给这种染料起名为茂布。

开始,在技术上有各种难题,而且,让保守的印染业者采用新染料也很困难。但年青的柏琴以他的努力和热情克服了这些困难。该他走运,当时紫色衣服从巴黎传到英国,风行一时。茂布非常畅销,柏琴才20多岁,就成了百万富翁。

作为一名科学家,柏琴的一生是硕果累累。

19世纪70年代,他合成了芳香物质香豆素,从而指出了一条人工合成香豆素的途径。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在柏琴发明苯胺紫五十周年纪念这一年,他被授予骑士称号,在欧洲和美洲举行了表彰他的特别集会,在纽约为了纪念他还设立了“柏琴奖”,专门授予那些在应用化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出席集会的人都系着柏琴工厂最初生产的染料染成的领带,那些荣获柏琴奖的人也都郑重地系着这种领带。这一切使柏琴达到了荣誉的顶峰。

然而,第二年,威廉·柏琴便与世长辞了,终年69岁。

在柏琴以前,人们的生活大都缺乏色彩。到他逝世时,世界却变得色彩缤纷了。这都和柏琴发明的第一种合成染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柏琴在合成奎宁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紫色染料茂布,并把它应用于经营中,从而获得了成功。它启示我们成功往往与偶然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往往会“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