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在先,善用在后
作为一名领导者,在任用人才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人才。不会识人,如何用人?真正有领导才能的人,往往善于识别人才,并见微知着,从漫漫黄沙中淘得真金。
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李宗吾说:“刘备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在于脸皮厚。他一生四处寄人篱下,浑然不觉得窝囊。脸皮之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刘备作为当时大汉皇叔,竟然肯为一个隐居山野的村夫三度奔波,如此求贤若渴,可谓“厚”到了极致。《三国演义》将这个故事描写得十分精彩,礼贤下士的刘备也被读书人奉为明主。
三顾茅庐之前依附于刘表的刘备,事业上郁郁不得志,始终没有成就一番事业。在和荆州名士司马徽的交谈中,刘备听说了“卧龙”的名字,并在司马徽和徐庶的大力推荐下,决定请其出山辅佐自己。
然而刘备接连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就在他第三次准备再访的时候,一直对此很不理解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说:“为了一个区区书生,竟然要大哥亲自去请,不如让我们去把他叫过来。”刘备大声斥责道:“当年周文王请姜太公的时候,亲自到渭水之滨去迎接他。文王尚且如此爱贤,我又怎么能够无礼呢?”
刘备之所以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青年谋士如此重视,是因为局势的危急已经让他深感时不我待。他清楚自己在事业上不得志的原因是缺乏一个帮他谋划全局、运筹帷幄的人。对他来说,高卧隆中的诸葛亮是他完成大业的一根救命稻草,因此,他才不惜屈尊三顾,并说出“孤得孔明,如鱼得水”的肺腑之言。对于在当时既没有根据地、又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刘备来说,礼贤下士是他占据“人和”、笼络人才的唯一筹码。
厚黑学认为,一个君主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招揽到帮助他的人才。而招揽人才最重要的是要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因此才会有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重视人才之举,才会有曹操“唯才是举”的求贤之令。只有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才能够让人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才能够甘心效死命。
因此,刘备去了两次没有见到“卧龙”,便肯定会有第三次。当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见面之后,刘备用自己的“厚”换来的,不仅仅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还有天下士人的归依之心,也换来了傲然不群的“凤雏”庞统的青睐,也换来了西川名士张松和法正的折节,最终实现了成就一番霸业的梦想。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君主,往往都是能够聚集人才、并善于依靠别人的才智的人。因此,一个成功的君主在起步之初,往往都会礼贤下士,或是装作礼贤下士,这样他们才能“一呼而百应”,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实现自己的目标。
1642年,明军和清军在松山展开大战,明军主将洪承畴被清军俘虏,皇太极派范文程来劝降,然而不管范文程如何威逼利诱,洪承畴始终一言不发,并以绝食相对抗。在当时的汉人心目中,清军是外方蛮夷,明朝是中华正统,而且当时明朝的法度极严,如果大将背叛朝廷其家属将被诛杀。因此,任凭清兵如何劝说,洪承畴就是不肯投降。
然而,皇太极心里很清楚,如果清军想要入关建国,就必须赢得汉人的支持和信任。因此他便亲自到狱中看望洪承畴,问道:“先生在这里冷吗?”一边说着,一边脱下身上的貂裘,亲自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大为感动,叩头请降。
皇太极收降了洪承畴后,心中十分高兴,不仅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还大摆宴席,表示庆贺。满清的将领们很不高兴地说:“皇上为何如此看重洪承畴?”皇太极说:“我们风里来雨里去,天天刀光剑影,为的是什么?”将领们说:“当然是想得到中原了。”皇太极笑道:“我们要进中原,好比瞎子走路,现在找到个带路人,我怎不高兴?”
由此可见,礼贤下士的“厚”都是有一定目的的。刘备的礼贤下士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皇太极的求贤若渴,是为了入主中原。一个君主如果不懂得收拢人心,那么他必然落得众叛亲离、孤军奋战的下场。
打破常规,破格封将
李宗吾认为,为君者,不仅要学会礼贤下士、善待人才,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人才、任用人才。
百里奚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被称为“秦国第一相”,他辅佐秦穆公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日后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这样一个智能之士,竟然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
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后来辗转到虞国任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百里奚虽然识破了晋国的“假途灭虢”之计,但他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听从大臣的进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国的国君及百里奚都被俘虏。
后来,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而且送了大量的珠宝和一大群奴仆作为陪嫁。这群人中就有百里奚。然而百里奚并不甘心就这样为奴,因此就找了个机会逃跑了。
秦穆公在清点陪嫁名单时,发现少了一个叫做百里奚的人。一问才知道那人是一个老奴,就并没有放在心上。
秦穆公的手下,有个叫公孙枝的人,他知道百里奚是个人才,于是找到秦穆公说:“百里奚是个难得的人才,可惜一直没有遇到明主。希望您不介意他卑微的身份,任用他为秦国效力。”秦穆公听了之后,立即派人四处寻找百里奚的下落。过了很久,才打探到百里奚跑到了楚国,在一个大户人家放牛。
秦穆公于是想派人去楚国用金帛重礼把百里奚赎回来。公孙枝说:“楚国人之所以不任用百里奚,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百里奚的才学。您要是用重金去换他,楚国人必然会怀疑,还会放他走吗?”
秦穆公连连点头,于是派使者带了五张羊皮去见楚王,说:“百里奚是敝国的奴仆,因为犯了罪所以逃到了贵国。我们想把他带回去治罪,希望得到楚王的允许。”楚王见秦国用五张羊皮换一个放牛的老奴隶,满口答应了,并派人把百里奚抓来,交给了秦国的使臣。
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来了,立刻派人迎接,并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百里奚再三推辞说:“我是一个亡国的臣子,出身更是低贱,哪里有面目和您探讨国家大事呢?”秦穆公说:“虞国的国王不用你,才遭到了亡国的命运。这并不是你的过错。”于是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非常赏识他,将国家的政权都交给百里奚管理,并封年已70的百里奚为“五羖大夫”。百里奚从此成了秦国的相,为壮大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穆公敢于任用一个垂垂老矣的奴隶作为国相,可见其用人之道的深“厚”。当时的秦人被视为夷狄,并不为中原诸侯所容,国力也很衰弱。对于秦穆公来说,壮大秦国的第一步,就在于招揽人才,为我所用。因此,他不拘于身份地位,任用了在其他国家不得志的百里奚。
厚黑学认为。对君主而言,“待人以厚”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用人上的不拘一格。如果你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就必须有大量不同特点、不同能力的人才来帮助你。沧海横流显本色,吹尽黄沙始见金。真正的人才,往往都是潜藏于黄沙之中的,你只有将他们挖出来,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资本。
萧何说:“那些逃跑的将领很容易得到。但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天下无双的。汉王如果只想在汉中常驻,那么就不必用韩信;如果您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更好的人才了。一切就看您自己如何决断了。”
刘邦表示自己也想向东发展,绝非甘居汉中,定要夺取天下,于是看在萧何的情面上同意让韩信为将,但萧何坚持要再加以重用,刘邦表示可以让他做大将。于是刘邦就想把韩信招来任命他。萧何说:“汉王向来对韩信很傲慢,认为他是个低贱之人。现在您是要拜他为大将,却如同呼唤自己的儿子一般,因此韩信觉得屈辱,于是要逃跑。如果您真的想要拜他为将,就应当选择一个好的日子,斋戒沐浴,设封坛,以礼待之才可以。”
刘邦同意了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并向他询问安邦定国的策略。韩信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刘邦,带领汉军杀出了汉中,并最终战胜了项羽,帮助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成为汉王朝重要的开国功臣。
刘邦封韩信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是萧何的大力推荐,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刘邦自身对韩信能力的品评。在当时深陷困顿、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刘邦用自己的“厚”不仅留下了韩信,更稳定了其他将领的心,这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厚黑学》认为,在世间生存,你要善于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用“厚”的面孔去对待他,让他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在自身遭遇危机的关键时刻,要敢于以非常之手段,用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事。
唯贤是举,任贤用能
古人云:知人既难,察人必慎。正确的考察可以准确地评价一个人,并能够恰如其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古今智者无不重视察人之法,并注意积累有关的宝贵经验。
唐太宗不念旧恶重用魏征,不仅展示了其作为一代君主的气度,更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统治者唯贤是举的一面。
魏征曾经随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反隋,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人关降唐,但久不见重用。后来,魏征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在当时激烈的宫廷斗争中,魏征曾多次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及早除掉李世民,但由于李世民已经早有戒备,因此李建成始终没有成功。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当上了皇帝,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早就很器重魏征的胆识和能力,因此他并没有因为魏征当年反对自己而将他杀害,反而亲自将魏征迎接到自己的书房中,请求魏征帮助自己治理天下,让他担任谏官之职,并经常将他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直言善谏,为唐太宗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帮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不仅仅是魏征,唐太宗对于许多来自敌对阵营的人都不计前嫌、以诚相待、擢拔重用。例如尉迟敬德、程咬金等人。他同时还完善了国家的选材制度,让天下英雄尽人其彀,为唐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必须了解人才,并选择能够帮助你的人才,诚心地向其请教,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学会任用贤能之人,你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雍正能够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战胜其他的皇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团结了一批为己所用的贤士。虽然雍正登基后以猜疑忌刻、寡恩薄情着称于世,可谓“黑”脸无情,但他同时明白另一个道理:一个君主,只会“黑”还不行,还要能够以“厚”待人。因此,只要是贤才,哪怕是反对他的贤才,只要与政治斗争或朋党没有联系,他就照样任用,甚至还破格提拔。这也是雍正识人用人的一个亮点。
雍正登位第一年,翰林院检讨孙嘉淦就上了一个条陈,力请雍正做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在皇帝刚刚登基、宫廷内部余波尚未平息的情势下,要求皇帝“弘宽容之量”、“亲骨肉”以“泯其疑惧而上下相安”,这无疑是对上意的极大触犯。
果然,雍正帝看到上疏之后勃然大怒,把其中的一些有逆上之意的句子加了朱笔圈点,然后召集军机处诸大臣,叫他们阅看,并厉声责问道:“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左都御史朱轼回答说:“嘉淦诚狂,然臣服其胆。”雍正帝听完后沉思良久,忽然纵情大笑道:“朕亦且服其胆。”不仅没有丝毫怪罪他,还命其任顺天乡试分校,议叙擢升国子监司业。
此后,孙嘉淦屡上条陈,雍正帝曾同九卿论理说:“朕即位以来,孙嘉淦每每陈奏,可谓直言极谏,朕不仅不加怒,反而加恩,汝等臣工当以为法。”
雍正五年,孙嘉淦以国子监祭酒身份出任顺天学政期间,因经费问题与直隶总督宜兆熊等发生争执,雍正帝完全支持孙嘉淦,并指责宜兆熊说:“孙嘉淦断非骚扰地方图利之辈,尔等何不量情至此!”不久,即任用孙嘉淦为顺天府尹、工部侍郎。
无论是身为皇子时对身边人的任用,还是荣登皇位后对孙嘉淦的任用,都可以折射出雍正独到的识人和用人法则。对于雍正而言,他最需要的是真正能够帮助他完成大业的人才,而不是有名无实的拍马溜须之徒。史书记载,“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可见雍正识人用人的功夫何等了得。
李宗吾认为,要学会寻找和选择那些真正能够帮助你成就事业的贤才,而不是一些曲意逢迎的谄媚之人。一个希望成就大事的人,就应当明辨贤士和小人的区别,并重视、重用那些贤士,从而达成自己的目标。
良主识人于未显之时,方成大器
厚黑学认为,一个好的领导用人的最佳时机就是在人才的智慧尚未显现出来的时候,用自己的慧眼看到其身上的潜质和能力,并适当地任用,这样自己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成就大事。
汉高祖刘邦能够从一个地痞无赖般的人物一跃成为天下的王者,与他善于识人是分不开的。
汉初三杰之一的陈平,是西汉开国的重要功臣。然而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全靠兄长的照顾才免于饿死。反秦的起义爆发后,陈平前往临济投奔魏王,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但因未能得到项羽的重视而郁郁不得志。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其计策也不再被采纳。陈平看清了项羽是个鲁莽武夫,最终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于是他挂印封金,去投奔自己的老朋友魏无知。
在魏无知的引见下,陈平见到了汉王刘邦。刘邦对陈平的能力十分欣赏,立刻就封陈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陈平一下子成了刘邦的近臣。
其他的将领看到陈平寸功未立而一步登天,都为此而抱怨不满,对刘邦说:“大王得到一个楚国降兵,还不知道他的品行高下、才能大小,便官封都尉,同车共载,还叫他监护三军,未免抬举过分,恐失旧将之心。”
刘邦却不为闲言碎语所动,反而更加信任陈平,他对将领们说:“陈平这个人,是个很有谋略的人才,然而项羽却不重用。现在他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地方施展,所以才来投靠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背叛我呢?”
后来陈平用计离间了项羽和其主要谋士范增的关系,为汉朝统一天下立下了大功,从而证明了刘邦独到的识人眼光。
厚黑学认为,所谓的才智之士,就是能够运用自身的智慧在世间求存,用自己的才能帮助别人成就事业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应当具备独到的眼光,能够从一堆破瓦之中寻得宝玉,在其光芒未显之时先下手为强,将其收为己用。
秦朝末年,河南陈留县有一位叫做郦食其的老先生,他从小喜欢读书,博学多才,但是出身卑微,最后只在县衙当了个小吏。但他为人刚直不屈,常喜欢议论天下之事,被当地的人们称为狂生。
后来,各路英雄都起兵反抗秦国的暴政,郦食其知道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四处寻找可以任用自己的人。一直等到刘邦领兵到了陈留郊外,郦食其听说他重视人才,就想去投奔他。
刘邦当时正在洗脚,忽然门吏通报有个儒生求见。刘邦一向轻视儒生,曾经拿儒生的帽子当尿盆,以此来污辱儒生。于是在听说来的是个儒生后,就叫人打发他走。郦食其对门吏说:“我不是儒生,我是高阳酒徒!”刘邦听了之后,觉得此人不是普通人,于是召他进来。
郦食其听到刘邦的召唤,就走了进来,正看见刘邦靠在床上洗脚。郦食其拱一拱手说:“你不是想要诛暴秦吗?为何用这样傲慢的态度对待长者?你是想助秦攻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破秦?”刘邦被责问得不知所措,立即放下双脚,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襟,向郦食其谢罪,并诚心向他请教。
郦食其滔滔不绝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势,刘邦听完郦食其的分析之后非常赞赏,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奇才,就设宴款待郦食其,向他讨教天下大事。
郦食其在宴会上对刘邦说:“您所召集的只是一些散乱的士兵,他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人数还很少。想要靠这样一点兵力去进攻强大的秦国,简直就是送羊入虎口,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您现在应当不断扩充部队,占领要地,而不是和秦军硬碰。陈留是天下的要塞,道路四通八达,城中的粮食很丰足。我正好和陈留县令有一定的交情,让我去劝他向您投降。”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果然很快就夺取了陈留,他封郦食其做广野君,以表彰他的功绩。
识人于未显之时,这才是富有远见的表现。李宗吾认为,识人用人,都离不开领导者的道德仁义和心机智谋。识人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能够从纷乱的局面中选拔出自己需要的良才,则需要领导者善于观察人才、懂得识别人才。一个不懂得识人用人的人,是很难成大事的。
王侯无种,识人善用
自古为君之道,在于用人;用人之首,在于识人。一个人要想坐拥天下,就必须能知人善任,多在下属身上进行感情投资。这样才能够团结一批忠实于自己的力量,才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
被李宗吾称为“黑学处世祖师”的曹操,在待人以“厚”、知人善用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高手。后人评价曹操的用人时提到:“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这说明了曹操识人用人的本领。
公元200年,冀州牧袁绍率大军渡过黄河,和曹操的军队在官渡对峙。当时袁绍的实力远在曹操之上,因此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将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
袁绍将自己的军粮都放在了乌巢,并且派大将淳于琼把守。正在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的手下抓到了曹操派往许昌送信的使者。于是许攸来见袁绍,说:“曹操在官渡屯兵,许昌必然没有多少人马,如果我们派一支军队连夜赶去偷袭,那么许昌一战可以攻陷。现在曹操的兵粮已经用尽了,我们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两路夹击。”袁绍对此不以为然。许攸苦谏,袁绍不听。正好此时,审配又寄书信给袁绍,声称许攸的家人贪赃,已经被抓到了狱中。袁绍因此勃然大怒,将许攸从营中赶了出来。
许攸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曹操。曹操和许攸是老朋友,知道许攸是一个人才,听说他来投,急忙跣足相迎,拉着许攸的手兴奋地说:“我的大事可成了!”说完拜倒于地。许攸慌忙把曹操扶起来,说:“曹公您是大汉的丞相,我只是一个区区的布衣,您为什么要对我如此谦恭呢?”曹操说:“袁绍无谋,放着你这样的谋士而不用,现在你对袁绍的情况了如指掌,请教我破敌之计。”许攸大为感动,将袁绍的屯粮之所告诉了曹操。曹操于是派精兵奇袭鸟巢,烧光了袁绍的粮草,一举扭转了战争的局势,创造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
袁绍和曹操在这场战争中的不同结局,可以从他们对待士人的态度上看出端倪。自命不凡的袁绍不善于用人,对直言进谏的谋士“黑”脸相迎,结果弄得己方阵营之中争斗不断;曹操却并不因为许攸被贬而轻视他,而是识人善用,用“厚”情深意团结了内部的力量,最终凭借着谋臣们的高超智慧和出色谋略,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李宗吾先生认为,一个领导的才干高低,并不是决定其命运发展的重要因素。聪明的领导都是善于识人、长于用人,能够借助他人智慧为自己服务的人。
汉朝时的着名将领卫青,出身卑贱,在平阳侯家中为奴,受尽了苛责和凌辱。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进宫,一位官员看到他的相貌后说:“你现在穷困,将来定为贵人,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后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卫青也得以进宫当差,时常和汉武帝见面。汉武帝在和卫青的频繁接触中,见识到了卫青高超的骑术。并且卫青对于军事理论烂熟于胸,和汉武帝谈论起用兵谋略来头头是道,让汉武帝大为赞赏。汉武帝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于是将他加升为太中大夫。
公元前129年初,匈奴骑兵大举进犯上谷郡。早已做好充分准备的汉武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起用年轻的卫青为车骑将军。当时,满朝文武都对汉武帝的这一安排表示担心。然而,战争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四路出击的将领中有三路都被打败,只有卫青长驱直入,打得匈奴骑兵落荒而逃。卫青也凭借着这次胜利,成为汉武帝的肱股之臣。
事实证明,要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首先必须知人、知贤,然后求贤、用贤。知人在前,善用在后,这体现了用人之道的逻辑内涵。复杂的现实要求为君者对人须仔细观察、认真辨析,不为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从而达到知人善任的境界。
慧眼识人,把人心看透
李宗吾认为,识人是用人的第一步。但人是善于伪装的动物,所以只有透过其表象,窥见其内心的本质,才能够真正了解人心,掌握人性,才能够在汹涌的人流中找到真正能够为我所用的人才。
以貌鉴人,窥透内心
古语有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意思是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一个人品质能力的好坏,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准确的。然而李宗吾却认为,一个人想要处世,就必须学会通过外貌去鉴别别人,进而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厚黑识人的关键,不是在于通过外貌去评断一个人的品质好坏,而是通过别人的外在表现,看透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
三国时期着名的“鬼才”郭嘉,就是一个拥有出色洞察力的智能之人。郭嘉出仕之初,投奔了当时的冀州牧袁绍。袁绍对郭嘉十分恭敬,将其奉为上宾。然而郭嘉仅仅在袁绍那里待了十多天,就对袁绍的谋士辛评和郭图说:“袁绍这个人,外表很宽和,但骨子里却很傲慢。他表面上学周公礼贤下士,实际上却不懂得用人的方略。想和他一起成就一番霸业,是很困难的。”辛评和郭图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说:“当今天下,袁公的实力最强,迟早将取得天下。况且袁公对天下的士人多有恩德,读书人都来归附,离开这样的一个明主,不是很可惜吗?”郭嘉知道他们二人并没有发现袁绍的弱点,于是不再多言,自己离开了袁绍。
后来,郭嘉在荀彧的帮助下,见到了曹操。郭嘉通过自己的慧眼,发现了曹操是一个“外机简而内精明”的人,于是赞叹地说:“真吾主也!”从此跟随在曹操左右,成为曹操前期的五大重要谋士之一。
郭嘉的独具慧眼,在数年之后得到了验证。自命不凡的袁绍,不听信谋士的意见,在和曹操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连连犯错,很快就将自己的一片领地拱手送给了曹操,自己也落得横死他乡的下场。而将袁绍视为明主的郭图和辛评最终也成了袁绍兵败的牺牲品。
郭嘉之所以能够在天下人都看好袁绍而轻视曹操的时候选择跟随后者,是因为他通过两个人的外在表现,看透了两人之间的区别,认识到了两人的差距。因此,他抛弃了表面上很尊重人才,实际上却嫉贤妒能的袁绍,而选择了外表上很随便,骨子里却精明十足的曹操。曹操后来在郭嘉去世后叹惜道:“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可见郭嘉洞察人心的本领何等深厚。
厚黑学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行事方法,往往会通过他的外在表现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而能够从别人的这种细小举动中看出他的内心和能力,是慧眼识英才的重要一步。
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喜欢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被乡里视为泼皮无赖。然而当时一个叫吕公的县令却对刘邦十分敬重。
一次,吕公宴请贵客,当地的官吏和富豪纷纷前来祝贺。当时,刘邦只是个小小的亭长,按照规矩,他是没有资格进入厅堂的。刘邦很不服气,于是进门之后就高呼“贺礼万钱”。众人都嘲笑他异想天开,吕公却很是惊奇。他仔细观察了刘邦的相貌和气度,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顾众人的反对,将刘邦引人上座。宾客们对此很不满,但刘邦却浑然不觉,谈笑自若。
酒宴结束之后,吕公特意留下了刘邦,并且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愿意嫁给你。”刘邦听说有这样的好事,欣然同意。吕公的夫人知道后,埋怨吕公说:“刘邦是一个泼皮无赖,你怎么能把女儿嫁给他呢?”吕公说:“别人都说刘邦是个泼皮无赖,成不了大气候。我看刘邦龙行虎步,举手投足之间隐现帝王之相,将来必成大器。”果然不出吕公所料,反秦战争打响后,刘邦斩白蛇起义,并且一举夺得了天下。
吕公能够通过刘邦的外在表现,看出刘邦不同一般的大家风范,不能不让人感叹其识人之术的炉火纯青。最终,吕氏家族也凭借着刘邦的成就而成为显族。
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所思所想总会通过他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厚黑学认为,只有用犀利的眼光把人看透,你才能更好地驾驭人。
察颜观人,一面看穿本性
古语有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往往是深藏于内心的,厚黑学认为,要想清楚地认识一个人,就必须仔细观察对方的举动,通过表面认识其内心活动,进而看穿他的本性。
贾诩是三国时代着名的谋士,也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中命运最好的谋臣,因为他活到了77岁。他之所以能够在当时的“上下相疑之秋”得以明哲保身,就在于其入木三分的察人本领。
贾诩原本是董卓帐下的官员,董卓兵败后,贾诩离开长安,去投奔自己的乡邻段煨。段煨对贾诩恭敬有礼,礼遇甚厚,然而贾诩却感觉很不安。正好当时南阳的张绣对贾诩很看重,经常和贾诩来往,贾诩于是决定离开段煨去投靠张绣。
段煨身边的人对此很是不解,他们问贾诩说:“段将军对先生如此敬重,像兄长一样对待您,您为什么要离开呢?”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他表面上对我很尊敬,实际上却害怕我取代他的位置。如果我不走,迟早有一天会被他所害。而且段煨这个人是很孤立的,没有外援来援助他,因此他希望我到张绣那里去,帮他打通和张绣的联系,这样他必定善待我的妻子和孩子。同时,张绣的帐下是没有谋士的,所以我去了他也一定会重用我,如此一来,我和我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保全了。”
果然,贾诩去投奔张绣之后,张绣把他尊为上宾,而段煨也把贾诩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了自己的家里,悉心照顾。这一切正如贾诩所预料的。
后来,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在投降之后又反叛了曹操,和曹操结下了深仇。正在这时,袁绍因为想要和曹操作战,就派使者来向张绣劝降,结果贾诩却把使者轰了出去。张绣很不安,就问贾诩:“你为什么要得罪袁绍呢?这样天下之大,还有我们的安身之处吗?”
贾诩说:“有,我们去投靠曹操。”
张绣吓得面如土色,问道:“当初我们投降了曹操之后,又反叛了他,还杀死了他的儿子和爱将。现在我们去投靠曹操,不是送羊人虎口吗?”
贾诩说:“曹操这个人外表很朴素,内心却很精明。这样的人,是不会因为个人的荣辱而忘记大事的。不仅如此,他还会借将军做个榜样,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宽宏大度。而且现在他要和袁绍作战,我们这点兵力,送到袁绍那里不值一提,而对于曹操却是雪中送炭,将军请放宽心。”
贾诩所料分毫不差。张绣一到许昌,曹操就亲自前来迎接,并且任命他为扬武将军,封为侯爵,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张绣的女儿,结成了儿女亲家,对过去的恩怨只字不提。
贾诩不愧是一个厚黑高手,他对人心和人性的了解达到了人木三分的地步。也正因为如此,聪明的贾诩在投降曹操之后变得沉默寡言、深居简出,也不和当时的名士上层打交道,连儿女结婚也不选择权贵上层,结果一生恬淡,寿终正寝。
贾诩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懂得通过一个人外在的细微表现,去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他不仅看透了人心,也看透了人性,因此,他才能够在当时的乱世中左右逢源,获得了众多的好评。
厚黑学认为,识人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方的外在表现去了解对方的内心。这是和人接触的第一步,也是观察一个陌生人的最直接方法。诸葛亮就是深谙此道的识人高手。
赤壁之战后,刘备派关羽去进攻长沙,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关羽未能攻破城池。后来对方的将领魏延,因为不满韩玄对待下属的无礼态度,将韩玄杀害,献出了长沙城。
谁知道,随后赶到的诸葛亮在看到魏延之后,不但不褒奖他的功劳,反而要将他推出去斩首。刘备急忙劝阻,并向诸葛亮询问原因。
诸葛亮回答说:“他领取韩玄给的俸禄,却杀了自己的主人。住在长沙城中,却把土地进献给别人,是个不忠不义之人。我看他脑后有反骨,留他在阵中,日后必定会反叛。”
魏延虽然在刘备的求情下保住了性命,但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拥兵自重,想要自立为王。好在诸葛亮早有安排,临终前设下了计谋,吩咐马岱斩杀了魏延,从而避免了蜀国的一场祸乱。
由此可见,能够正确地识人、知人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厚黑学所谓的相面,不是让你简单地去观察别人的五官,而是能通过人面窥到其内心的真相。
举止辨人,一动泄露本相
心里的想法在外在的表现,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因此,仔细观察一个人的日常举动,就可以窥探到他的真实面目。
三国时荆州地区有姓马的五个兄弟,被当地人并称为“马氏五常”。其中,年龄最小的马谡才名远扬,受到了当时刘备军事集团的谋士诸葛亮的欣赏。马谡经常和当时的一些文臣讨论兵法,讲起来滔滔不绝,舌灿莲花,而被视为奇才。然而,刘备对于马谡却并不看好,他认为马谡举止轻佻,为人好大喜功,不是大将之才。因此,他在临终之前,对欣赏马谡的诸葛亮千叮万嘱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可惜的是,刘备的话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视。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恢复汉室的理想,率领军队攻击魏国,开始北伐。在此期间,诸葛亮力排众议,任用马谡为先锋,统领大军去守街亭。结果马谡不听部将王平的好言相劝,将部队都安扎在山上,最终被张邰截断汲水之道后大败而归。诸葛亮后悔不已,命令刀斧手将马谡拖出去斩首。
等到刀斧手将马谡的首级送上来时,诸葛亮大哭不已。诸将于是问诸葛亮:“马谡已经获罪正法,丞相为何而哭?”诸葛亮说:“先帝去世之时,曾经告诉我,马谡这个人夸夸其谈,不能重用。今天果真应验了。我深恨自己没有听先帝的劝告,因此而哭。”
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他的行动表现出来的,识人时如果被别人外表上的假象所迷惑,就容易看错人、用错人,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识人之难,就难在要透过一个人的外在行动,看穿他的内心。刘备透过马谡外在的行动,看穿了马谡是个骄傲自大的浮夸之徒,因此他说马谡“不可大用”;而诸葛亮只看到了马谡外在上的熟知兵法,而没有意识到他内心的无知和幼稚,所以得到的只有惨痛的教训。
能通过他人一举一动识人本质者,历史上并不乏其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识人知人上同样是值得学习的楷模。
刘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在多年的宫廷纷争中,却练就了一套出色的识人本领。他对于人性的把握,达到了鞭辟入里的地步,他往往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行为细节看透一个人的内心。
吕后有一次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何丞相过世,谁能接替他呢?”
刘邦便郑重其事地回答:“曹参这个人,虽然说没有什么奇才和谋略,但学习能力很强,他可以代替萧何。”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答:“王陵可以,但王陵为人很憨,脑子太直,有时拐不过弯,须得有人随时提醒;陈平足智多谋,胆子却小,两个人都难以单独挑起重任,只有让他们通力合作才行。”
他又特别叮嘱:“大臣里面唯有周勃敦厚质朴,虽说文才少了点。可以后能够安定刘氏天下的,必定是他。此外要让周勃做太尉,执掌军权。”
吕后想从刘邦嘴里套出个能听从自己使唤,帮助自己篡权的人,于是继续问:“周勃之后,还有什么人可以任用呢?”
刘邦不答,就此闭上了眼睛。
实际上,刘邦对于吕后妄图祸乱朝政、颠覆刘家天下的想法早已洞悉于心。他生前就曾对自己的重臣周勃和陈平说:“吕后这个女人,对于权力的野心是很大的。每次让她挑珠宝的时候,她虽然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只选一些中等的,但眼睛却始终盯在那些高贵的宝贝上。我死之后,她一定会颠覆朝政,你们要做好准备。”
结果一切都在刘邦的预料之中。刘邦死后,萧何、曹参、王陵和陈平成为汉朝的栋梁。直到公元前187年,吕后不甘心在后台当权,开始“临朝称制”,为以后取代汉家的天下做准备。
这时,刘邦生前留下的周勃、陈平等积极按照刘邦的遗志发动政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得到了兵符,一举剿灭了吕氏政权。
在刘邦的安排中,陈平和周勃是最为关键的人物。陈平善谋,是张良之后第一谋略家;周勃敢断,“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刘邦把他们留作吕后所知的最后丞相、太尉人选,一方面是因为两人的组合有勇有谋,可以担当恢复汉家江山的重任;另一方面,他们身居高位,可以掌握更多的权力,有实现这一目标的实力。由此可见刘邦卓越的识人本领。
厚黑识人学认为,人是善于伪装的动物,他们经常将自己的想法深藏于内心,害怕被别人看出来。而无论他如果掩藏,细微之处的行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他的本性。只要你善于观察,长于分析,就能拨开表面的云雾,见到青天。
言色析人,透过神情猜内心
李宗吾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他的神色上会有所表现,即使是城府再深的人,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通过自己的神色透露出自己内心的秘密。察言观色是厚黑学识人的基本技术。所以通过对对方神色的揣摩,你可以察觉到对方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情感。不会察言观色,等于不知风向便去转动舵柄,弄不好会在风浪中翻船。
清朝年间有一个举人,寒窗苦读数年,终于得到了一个县令的职位。上任第一天,他去拜见道台大人,开始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大人尊姓?”道台大人不之所以,被他的问话吓了一跳,勉强告诉了他自己的姓氏。
县令低头想了很久,突然说:“大人的姓,百家姓中似乎没有。”
道台更加惊异,说:“我是旗人,贵县不知道吗?”
县令站起来,问:“大人在哪一旗?”
道台说:“镶红旗。”
县令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
道台勃然大怒,县令却浑然不觉,接着问:“大人家居何处?”
道台满脸怒气,认为县令是在讽刺他从关外而来,于是起身拂袖而去,县令仍茫然不知为何。
第二天,县令就接到了道台的公文,被贬到一个乡野小县去了。
这个县令被贬黜的原因很简单:他不懂得察言观色,只知道一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以此拉进和上司之间的关系,结果反而弄巧成拙。
察言观色是一个人处世识人时必须掌握的技巧。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并且让自己的反应与对方产生共鸣,从而取得对方的信任,实现自己的目的。
清朝乾隆时期备受宠爱的宰相和珅,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治理国家,都不值得一提。他深受乾隆器重和喜爱的原因就在于他特别擅长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还会为皇上聚敛银钱,供皇上支付各种不便公开动支国库的费用,借此博取了皇上的欢心。
和珅很清楚,要想获得乾隆皇帝的宠爱,就必须要了解皇帝的脾性。和珅很快就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掌握了乾隆皇帝的喜好,并借此接近皇帝,获得了乾隆的喜爱。
乾隆皇帝很喜欢作诗,经常写一些即景诗。和珅经过对乾隆皇帝所作诗文的用心研读,对乾隆作诗的风格有了很深的了解。他时不时在乾隆面前借用乾隆自己的诗句表示自己对皇帝的忠诚,乾隆对其自然大加赞赏,甚至很多时候还让和珅代替自己作一些诗文。和珅凭借着自己的钻营,赢得了乾隆的初步肯定。
此外,乾隆皇帝对书法也很喜爱,和珅就刻意模仿乾隆的书法,时常令乾隆自己也难以分辨。和珅如此的用心良苦,自然不会被乾隆皇帝忽略,他的官职也因此一升再升,成了当朝的宰相。
后来,台湾发生了民众起义,负责镇压的清朝军队屡屡遭到抵抗和打击,乾隆为此恼火不已,他在上书房召集了军机要员,表示要御驾亲征。
军机要员们听说皇上要御驾亲征,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有和珅通过察言观色明晰了乾隆所谓的“御驾亲征”,他只不过是气在头上,发发龙威,哪里会真的去台湾呢?可是君无戏言,皇帝的话已经说出口,怎么能够再收回去呢?
和珅知道自己说话的时候到了,于是柔声细语地说:“万岁息怒,臣以为,台湾战事连连吃紧,原因众多,不在万岁。万岁统治期间,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连人头税都免了,您还有什么对不起天下苍生的呢?台湾民众之所以负隅顽抗,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我主的仁德宽厚、英明神武,这是坐镇台湾官吏的责任,和您有什么相关呢?您现在因为台湾官吏的失误,要舍下中原的百姓赴汤蹈火,试问中原的百姓怎么能够同意呢?况且吾皇日理万机。朝中怎可一日少了您呢?因此奴才愚见,应当先撤换掉台湾当地的官员,让新上任的官员将您的仁爱之心传播到台湾,然后继续对贼子用兵。到时候,台湾的百姓了解了您的恩德,就会反过来帮助我们大清。这样我皇虽然没有御驾亲征,却和御驾亲征的效果一样。请万岁三思,取消亲征之命,则天下幸甚,社稷幸甚!”
乾隆本来发了一通火之后气已经消了,正为自己的脱口之言后悔不已,听了和珅这一顿马屁,甘之如饴,因而采纳了和珅的意见,和珅也因此受到了褒扬。
正因为和珅擅长逢迎,摸透并迎合了乾隆志得意满、好大喜功、爱听谀言、文过饰非、自诩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办事,所以受到了乾隆皇帝的特别宠信,成为乾隆唯一的心腹和代理人。
厚黑学认为,所谓的识人之术,就是通过不动声色地观察,通过察人外而知其内,从“心理语言”和“行为语言”去了解一个人,从而帮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
品察他人,透过志趣看品位
厚黑学认为,透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可以品察出他的生活品位。而生活品位,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想法和真实情感。
管宁是三国时期的着名文士,和华歆是好朋友。他是个谦谦君子,视富贵如粪土,很受人们的尊敬。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种菜时从地里挖到了一块金子。管宁看也不看,继续挖地,华歆捡起来看了看之后,扔掉了。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在房子里读书,看到外面有贵人经过,管宁不屑一顾,而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管宁从此鄙视华歆的为人,他割断了和华歆同坐的席子,从此与其绝交。
后来,管宁又拒绝了曹操的邀请,到吴国隐居,终身不为魏国效力,而得到了民众的很高评价;而华歆则助纣为虐,害死了伏皇后,成为民间唾骂的对象。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管宁和华歆割席断交的原因,是因为管宁通过对华歆的观察,看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热衷,读透了华歆渴望成为达官贵人的心理,摸清了华歆的志趣和品位。
李宗吾说:“厚黑处世,最重要的是看透别人,掩藏自己。”品评他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通过对对方的志趣和品位的研究,了解对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从而分辨敌友,明晰是非。
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君主刘备,早年的时候曾经四处避难,狼狈不堪。但是,凭借着礼贤下士的名声,使得当时很多士人对其另眼相看。
刘备在荆州韵时候,曾经有一个叫许汜的人来见刘备,刘备于是和他坐论天下。谈到当时的名士陈登时,许汜说:“陈登这个人架子很大,为人很没有礼貌。我到下邳去见他的时候,他半天不和我说话,然后自己上大床去睡觉,让我睡小床。这哪里是对待客人的态度呢?”刘备听了,不屑地说:“足下素有国士之名,可惜并无国土之实。现在天下分崩离析,王令不行,百姓流离失所,你身为国家的名士,不仅没有忧国之心、救世之志,反而只知道到处购买田地,谋求个人的私利,这正是天下英雄所不齿的行为,陈登和你既然志向不同,又和你说什么话呢?你碰上陈登还算是幸运,有小床可以安身。我则恨不得睡在百尺高楼上,而让你睡在冰冷的地上!”说完,拂袖而去。
对于此事,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了“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词句来赞扬刘备的高尚气节。一向以礼贤下士着称的刘备,之所以对许汜如此不恭,原因就在于他看透了许汜的志向和兴趣不能为己所用,因此,他才愤然离席。
人的志向和兴趣,往往是通过“求田问舍”这样的细节表现出来的。想要明辨一个人究竟是志存高远的高洁之士,还是鼠目寸光的浅薄之徒,你就要学会从细节中寻找答案。
唐朝时,德高望重的吕元膺出任东都洛阳留守时,经常和同僚们一起下棋。有一次,吕元膺和一个掌管钱粮的官员一块儿下棋。正下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批紧急公文需要吕元膺批示。于是吕元膺丢下棋局,急着去处理公务去了。和他一起下棋的那个钱粮官一看机会来了,就趁机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棋局顿时大变,钱粮官就稳操胜券了。
等到吕元膺回来,他发现了其中的变动。吕元膺也不当即戳穿,就顺着局势结束了这盘棋。
过了几天,他客客气气地对那个钱粮官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说罢,给他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钱粮官只好红着脸,讪讪地走了。
其他的官吏都很不解,于是就问吕元膺这样做的原因。吕元膺说:“为人应当光明磊落,不应当在背后做些利己而损人的事情。他连下一盘棋都要耍手段为自己谋利,我怎么能够放心将洛阳的钱粮交给他掌管呢?他此生不再为官便罢,若再做官,必定会因贪污而受到惩罚。”
事情果然不出吕元膺的预料。那个钱粮官被罢免后,花钱买通了上级,又在另一个地方当上了掌管钱粮的官吏。结果几年之后,就因为贪污钱粮被抓进了监狱。吕元膺能够从一颗棋子中看清一个人的志向和抱负,可谓识人于微,毫厘不爽。
厚黑识人术认为,一个人的志向和品位与其成长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其品位的高低往往能够从细微之处透露出来。一个人要想学会识人,就要透过对方的趣味和爱好看出对方的品位,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识人于微,见微知着。
性格断人,性格倾向破解妙法
李宗吾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性格完全一样的人。一个始终笑脸迎人的人,也可能把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不让人窥见;相反,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也会有开怀大笑的时刻。
人的性格虽然难以捉摸,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倾向和内在规律。人的性格的形成是长时间磨炼的结果,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经历,就可以从中推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的范蠡,就是一个能识透人性的智者。
范蠡原本是楚国人,后来吴越之间发生了战争,越国不幸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成了吴国的俘虏,不得不到吴国做奴隶。为了保证勾践的人身安全,范蠡花重金买通了吴国的宰相伯嚭,让他在吴王面前替越王美言,同时还向吴王进献了美女西施,以安吴王的心。他一面不断鼓励勾践忍辱负重、东山再起,另一方面又拒绝了吴王几度招他为官的意图。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勾践用计谋获得了吴王的信任,最终安全地返回了越国。
此后经过范蠡和大夫文种的共同努力,越国日益繁荣富强,并且二人最终帮助勾践一举消灭了吴国,称霸诸侯。范蠡也因卓越的功勋被勾践封为上将军。
然而,范蠡此时已经意识到危险的来临。在和勾践共同相处的时间中,范蠡深刻地了解了勾践阴鸷深沉的性格。当初勾践为了复国求强,不惜君臣之死;而今天下归附,难保君臣相安。因此,他向勾践提出了退隐的请求,但是勾践并不同意范蠡离开,于是范蠡不辞而别,连夜逃到了齐国。
范蠡临走之时,给和自己风雨同舟的文种写了一封信,劝文种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深沉狠毒,可以与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同富贵。先生如果不走,必然会被他加害。”
文种不相信范蠡的劝告,没有离开越国,只是托词自己有病,不再上朝。不久后,越王给文种送来了一柄短剑,文种深悔自己不听范蠡之言,只得拔剑自刎。
所谓人性,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思维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比如,有的人就习惯于发怒,有的人习惯于忧愁,这就是情感习惯;有的人习惯于多疑、有的人习惯于幻想,这就是思维习惯。
厚黑学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影响着他的行事规范和行为方式,通过自己的观察,你就能够看透这个人的内心世界。范蠡从越王的日常行为中认清了越王的性格,因此他才果断地选择了功成身退,从而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
俗话说“眼睛比嘴巴更会说话”。厚黑处世认为,即使一个人的嘴里可以滔滔不绝地编造谎话,但他的眼神却依旧真实可信。因此,单凭眼神即可推测一个人的心理。但是,想要抓住一个人性格的话,那就必须以眼神为核心,再仔细观察对方的表情才行。
表情是动情的一种反映。所谓动情,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意志等内部的精神活动,尤其是最能够反映情绪的表面化动作,也就是所谓的表情了。
因此,只要仔细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即可基本看穿他的性格倾向,并且能借此判断他的人际关系。例如,表情丰富而时常浮现笑容的人,其人际关系一般都会很好,这种人属于容易亲近的外向者的典型。反过来说,表情一向很贫乏,始终不苟言笑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显得较为冷漠,由此就不难判断此人喜欢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是不折不扣的内向型的人。
当然,识人之术不可能如此简单,立场和主观判断方面的不同,可能带来不同的判断结果。
《曹瞒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生活中的曹操,是个很随便、没有威严的人,他常常穿着很一般的便装,戴着简便的帽子去会见宾客;和客人交谈的时候,也没有任何顾忌,丝毫没有人主的架子;说得兴起的时候,还因为笑弯了腰而一头扎进面前的汤盘之中,弄得汁水淋漓、狼狈不堪。《曹瞒传》的作者于是说:曹操这个人,为人是很轻浮放浪的。然而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这难道不是一种率真洒脱的表现吗?
李宗吾认为,从一个人的性格来判断他内心的真实情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你的主观印象,从对方的客观反应中寻求其性格的真实答案。
听声辨人,一语破天机
李宗吾认为,厚黑识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人表象的判断,来窥视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声音是一个人本性最直观的外在表现,通过对其声音的了解,你可以真正懂得如何识人和看破天机。
听声辨人,音质判断人心
如果说一个人的面貌往往给人留下第一印象,那么声音往往能够加深你对对方性格的判断,因为声音会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人品。当你无法通过对方的表情、动作、言词用语掌握其心态时,你可从声调去揣摩其情绪变化。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子产,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公布成文法而着名的大政治家。子产不仅仅在政治上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在对人的判断上,同样是个高手。
有一天,子产上街巡视,忽然听到一户正在办理丧事的人家传出女人的哭声,子产停下听了一会儿之后,招来捕快说:“把那个正在哭的女人带来,严加审查。”
捕快遵命带人前来,严加询问,果然审查出这女人是个杀夫凶手,故意在丧礼之时假装痛哭。
有人问子产是如何发现其中有诈的。他回答说:“一般人在亲友遭遇不幸的时候,难免伤心哭泣。不过,仔细辨别的话,哭的声音是不同的。哭病人的声音通常是抽抽噎噎,而哭死人则往往号啕痛哭,但我所听见的哭声,悲伤的成分少,恐惧的成分多,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心。”
子产能够通过异常的哭声这样一个微妙的细节发现其中隐藏的玄机,可见,声音对于辨别人心的重要意义。
人的声音往往能表露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在品位,因此,懂得通过声音音质的不同去辨别一个人,是识人之术的另一种方式。
1.高亢尖锐的声音
发出这种声音的女性情绪上起伏不定,对人的好恶感也极为明显。这种人往往执着于某一件事,忽略其他,通常也会因一点小事而勃然大怒。这种人会轻易说出与过去完全矛盾的话,且并不认为有错。
声音高亢者一般较神经质,对环境的反应很敏感,富有创意,美感极佳而不服输,讨厌向人低头,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常向他人灌输己见。面对这种人不要反驳她的观点,谦虚的态度反倒可使其得到满足。
发出高亢尖锐声音的男性,个性狂热,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倦。这种人对女性会一见钟情或贸然地表白自己的心意,令对方大吃一惊。
但是这些人擅长发挥个性,从而借机掌握成功的命运。
2.温和沉稳的声音
音质柔和、声调低沉的女性性格内向,她们无时不顾及周遭的情况,压抑自己的感情。同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往往会为了某种平衡而放弃一些东西。她们渴望表达自己的观念,因而应尽量让其抒发感情。
这种人具有同情心,心地善良。行事按部就班,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属于慢条斯理型。性格多变也是其特征之一。
带有温和沉着声音的男性乍听上去显得老实,但个性较为顽固,他们往往固执己见、绝不妥协,不会曲意奉承别人,即使表面上对人唯唯诺诺,实际上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这种人交往时,在刚开始比较难以相处,但性格上忠实可靠。
3.沙哑的声音
声音沙哑的女性通常很有个性,往往在柔弱的外表下掩藏着坚强的性格。虽然她们对待任何人都显得亲切有礼,却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心,常常令人难以捉摸。她们对生活的品位极佳,也往往具有艺术才能。对这种类型的人,必须注意不要强迫其接受自己的观念。
带有沙哑声的男性,往往是耐力十足而又富有行动力的人,即使一般人裹足不前之时,他也会铆足劲往前冲。缺点是容易自以为是,而对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常常掉以轻心。具有这种声质者,会凭个人的力量拓展势力,越失败越会燃起斗志,并全力以赴。对于这种类型的人,‘不可与其讨论根本性的问题,否则容易产生冲突。
4.娇滴滴发黏的声音
这种声音就是人们常说的“嗲声嗲气”。女性发出带点鼻音而黏腻的声音,通常是极端渴望受到他人喜爱的人。这种人往往心浮气躁,过分注重外表,反而忽略了内在的修养。有时由于过多希望博得他人好感反而招人厌恶。
男性若发出这样的声音,多半是独生子或在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孩子。这种人独处时感到非常寂寞,碰到必须自己处理的事情时会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们对待女性非常含蓄,绝不会主动发起攻势。若是一对一地和女性谈话,会特别紧张。因此在他人眼中显得优柔寡断,不能成大事。
5.粗沉的声音
发出沉重、犹如自腹腔发出的声音的人乐善好施,喜爱结交,有王佐之才,容易换得才智之士的真心归附。
女性有这种声音者在同性中人缘较好,容易受到众人信赖,成为大家讨教主意的对象。
有这种声音的男性通常感情脆弱又富强烈正义感,行事较为冲动,往往不认真考虑后果。常常在与人争吵或做出毅然决然的举止后懊悔不已。
可见,不同声音类型的人,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内心世界。只有真正把握这些要点,你才能够在处世中左右逢源,遍识天下英雄。
听出他人的弦外之音
古人云:闻弦歌而知雅意。意思是说透过对方表面表达的东西,而察觉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学会听出别人的弦外之音,是厚黑识人学中识透人心的重要手段。
春秋时代,有个小国的君主想要召一个贤能之士作为自己的宰相,于是他就派了一个负责选拔官吏的人员贴出了招贤榜。经过重重筛选,官员选定了其中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看上去都差不多,可是宰相只能有一个,怎么办呢?
官员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于是只好把两个人的名单都交给了君主,请君主自己定夺。君主说:“这好办。让他们都先做副职,一年之后,再观其效。”
于是,这两个人都成为该国的副宰相。一年之后,两个人的品评报告各有千秋,官员于是又犯难了。他把品评报告交给了君主,君主看了看,然后说:“甲的智谋和治国之略是相当突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乙的人缘很好,都可以考虑。”说完,就把品评报告还给了官员。
官员茫然不解其意,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不知道君主的心意究竟如何,于是愁眉不展。他的妻子看到他一脸的烦闷,就问他是为何事,官员就把选拔的事情告诉了妻子。
妻子听完之后,笑着说:“君主既然都把答案告诉你了,你还犹豫什么呢?”
官员一惊,说:“答案何在?”
他妻子说:“宰相之职,为何而设?”
官员说:“自然为了辅佐君主,治国平天下。”
妻子说:“这不就是了吗?君主说甲的智谋和治国能力突出,意思就是说甲有宰相之才。而他又不想让乙难堪,后面的话,只是为了安慰一下乙罢了。这样的弦外之音,你怎么听不出来呢?”
官员恍然大悟,第二天就把选拔的结果上奏给了君主,果然得到了君主的认同。
由此可见,在处世中,出于对各方面的考虑,人们往往会在人多嘴杂的情况下,使用隐晦的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因此,懂得听懂这种弦外之音就显得相当重要了。这就需要你真正明白对方心中所想之事,了解对方的内心。
陈群是三国时期的名士,他为人正直,有令必行,曹操对他也很尊敬。当时曹操手下的谋士郭嘉聪明机智、善于谋略,很得曹操的喜爱。但郭嘉为人放荡不羁,不知道自我约束,常常触犯朝廷的法纪,陈群再三向他警告,但郭嘉丝毫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
一天,陈群向曹操进言,痛斥郭嘉行为不检,并列出了诸多条文,以请求曹操治郭嘉的罪责。曹操听完之后,说:“陈长文如此刚直,足以为万官的表率啊!”于是下令给了陈群很多赏赐。陈群谢了封赏,不再告郭嘉的状了。
后来有人问他:“你既然已经备好了条文,为什么不呈给曹丞相呢?难道你看到封赏,就可以不顾法纪了吗?”
陈群笑着说:“曹公的意思,我已经很清楚了。我在朝堂之上,向曹公罗列了那么多郭嘉的罪状,难道曹公不知道吗?他给我赏赐,是希望我以后继续向他进言;而他反是称赞我,对郭奉孝之事却没有任何言语,言外之意,是不希望对其作出任何处罚。既然如此,我还要状告郭奉孝干什么呢?”
陈群的确不愧是才智之士,他能够从曹操的只言片语和行为中洞悉曹操的意图,可见,他对于人心的了解。
厚黑学认为,识人的最基本之处就是了解人心、窥透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含糊其辞的言语,经过仔细分析,你可以得出很多信息。
“听某人说……”:那位某人实际上是他自己。换句话说,他因为自己的意见不便直接表达,所以故意把它推到“某人”身上,以表明下面的话和他没有关系。
“某某先生是这样说!我虽然不以为然……”:像这种说法,其实是表示赞同某某先生的意见。
“这是一般性的理论,但我认为在这种场合,并不能适用……”:表面上虽然这么说,事实上他是赞同一般性理论的。
“我不知道,或许是吧……”:这是明显的推脱之词,表明他对你的看法实际上并不赞同。
类似的话语,你还会听到很多。你可以通过观察对方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来判断他的心理状态,以辨别他的话是否含有言外之意。
还有一些人在谈话时,明明已经谈到了某一个结论,可是又突然说出一些其他意见,这可以证明,他对刚才的结论并不赞同,而且他所提出的其他意见,可能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因此,如果你不仔细去分析,恐怕就无法看出对方的真意。
厚黑学认为,一些人之所以喜欢在言语中用朦胧的表述方式或隐含的意味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暗藏起来,不让人看到。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人,更喜欢或习惯于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听出别人的弦外之意,首先你要判断对方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对方的说话方式,以便达到识人的效果。
让对方多说话,认真倾听、少讲话
厚黑学认为,虽然从对方的行为举止中,可以辨别出他的心意,但是看透对方的最主要方法,还是让对方多开口说话,从他的话语中寻求你所需要的信息。凡是善听的能手都能借着相互间的交谈来透视对方。
战国时期着名的学说家韩非子认为,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就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春秋时代,宋国有一个人被怀疑和齐国的高层私通,但他自己却始终矢口否认。由于当时并没有人亲眼目睹他犯罪,因此宋王拿他也没有办法。
后来,宋王派了很多能言善辩之士去劝他招供,但都没能奏效。最后,宰相不得不亲自出马去审问那个犯人。
宰相到了监狱,对那个犯人说:“现在已经证明你没有罪,你可以走了。大王为了表示对你的歉意,决定让我宴请你,为你压惊。”
于是,宰相将犯人带回了府中,并且安排了酒宴来款待他。酒过三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