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11077900000007

第7章 让男孩学会打理生活,培养他的自立能力(2)

一位名人说过:“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只有学会自主选择,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要从小灌输男孩自主选择的意识,并引导男孩自己做决定,让男孩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从小培养男孩的责任意识。

让男孩打理好个人卫生

“男孩子的房间脏乱、臭袜子满天飞”,这几乎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这其中甚至包括不少男性。不少男性把这归结为男人做事不拘小节,其实这是男性不注重个人卫生的表现。

国外一个机构曾进行了一项关于美男子的国际调查。研究者采用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万名年龄在15~64岁之间的男女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希腊、英国和美国等不同国家。结果显示,意大利男人被认为是最英俊的,排在美男子榜上第2~4位的依次是美国、俄罗斯和巴西男人。调查还显示,成为美男子的首要条件是干净卫生,其次才是自信、举止文雅,而“笑容灿烂”和“健康”也名列前茅。

张结海教授曾与来自中国、法国、爱尔兰、英国、美国的10位同行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历时2年完成了“西方女人眼中的中国男人形象”这一课题研究,并将这一研究报告编入《中国男人调查》一书。调查结果显示:在很多西方女人眼里,中国男人的总体形象是一个“考上大学不久的农村青年”,其中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不注重个人卫生,典型表现有:随地吐痰,头发油腻、有头屑,牙齿刷得不干净,衣服经常有味道……

还有人在网上发起了一项“女性择偶标准”的投票调查,罗列了19项具体、实在甚至看起来很老土的择偶关键词,共有239614枚女性网友参与的投票,而“讲卫生”以20545票位列女性择偶标准的第二位,超过了有房有车、高收入等条件。

世界各国的人口寿命数据表明,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要比男性长7年。男性寿命比女性短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女性比男性更注重个人卫生,有良好地卫生习惯,比如,更喜欢洗澡、洗头、洗脸、洗手、刷牙,更重视饮食卫生等,因而减少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由以上这些调查研究来看,拥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男孩自身的健康、事业的发展乃至婚姻的幸福,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家长应该从小就让男孩学会打理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帮助男孩培养健康的卫生习惯

让男孩拥有自己专用的生活卫生用品,比如专用的牙膏、牙刷、毛巾、面盆、茶杯、床铺及卧具等。家长还应该督促男孩自己使用、自己收拾。家长要放手让男孩自己收拾个人卫生,并及时进行引导和督促。比如,让男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提醒男孩在饭前、便后、玩耍过后及时洗手;男孩在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鼓励其自己刷牙、洗脸、洗脚、换衣服;再大一些的男孩,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洗澡、洗衣服等等。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父母不断地提醒和督促,一旦养成了习惯,男孩自然而然地就会注意个人卫生了。

父母还应该教育男孩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在书桌、椅、墙壁上乱刻乱画等。

2.让男孩自己整理书包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男孩的课桌、抽屉总是一团乱,书本、纸笔扔得到处都是,有时候上课好几分钟了,他还勾着头在书桌里翻找课本。让男孩自己整理书包,选择要装的东西,并合理分配空间,做得多了,男孩就会越来越熟练,也会越来越有条例。

3.让男孩自己整理房间

古人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多成功人士,都是做事条理分明的人。让男孩自己打扫房间,不仅能帮助男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能让男孩变得更有条理。比如,让男孩自己铺床单、叠被子,让男孩自己整理衣服,让男孩自己打扫房间、整理书架等。

育儿心经

让男孩自己打理个人卫生,不仅能让男孩自立,还能培养男孩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让男孩做事更有条理。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是男孩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应该尽早养成。

让男孩参与家庭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在一个男孩的成才过程中,体力劳动和智力发展一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既能强健男孩的身体、磨炼男孩的意志、提高男孩的自我照顾能力,还可以促进男孩智力的开发。可以这样说,一个从来不参加体力劳动的男孩,很难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虽然家境不富裕,但父亲对他的教育却从不放松。父母对艾森豪威尔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让他受益终身。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溺爱孩子,他们让孩子们从小在学习之余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做饭、打扫卫生等,而男孩更不能例外。

有一年,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猩红热,家里显得异常忙乱。父母都在忙着照顾生病的弟弟,两个哥哥也都在外面帮工,于是烧水做饭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艾森豪威尔头上。

开始,妈妈手把手地教他怎样切菜、生火,每天吩咐他做什么饭,安排好后,他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因为从来没有做过饭,他还感到几分新鲜和有趣,所以做得极其认真仔细。但由于手艺不精,大家吃他的饭菜常常皱着眉头。后来,他越做越熟练,大家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父母的教育让艾森豪威尔从小就明白,只有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改变和创造生活,并赢得别人的尊重。尽管很难让人把他的硬汉形象和做饭这样的琐碎事情联系到一起,但他确实是在做家务以及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学会了吃苦,学会了独立,一点点养成了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最后修炼出了成功的潜质。

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让男孩参与家庭劳动,培养爱劳动的习惯,是男孩成才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1.营造“劳动光荣”的家庭氛围

培养男孩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品质,需要一个以劳动为荣的家庭氛围。如果妈妈自身好逸恶劳,时常抱怨劳动脏、累,是一种低贱的事,男孩也会本能地排斥劳动。

如果爸爸总说“家务是女人的事”,哪怕妻子累得满头大汗,他也无动于衷,男孩也会默认爸爸的观点,厌恶男人从事家务劳动。妈妈必须从自身及丈夫身上杜绝类似的言行,不让家庭恶习感染了男孩,让小男子汉们从小就讨厌做家务。

2.让男孩承担一定的家务

妈妈让男孩承担家务,是让他学会生活。男孩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就可以分配一些固定、具体的家务让他来负责,例如周末大扫除、取报纸、取牛奶、帮妈妈收衣服等家务。男孩承担家务,会让他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分子,有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初中阶段,男孩就可以负责煤气、采购、派送等大型艰巨的家务了。男孩在动手过程中,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学习到更多相关的生存技能。

3.让男孩走进厨房

“君子远庖丁”,这句话已经失去了它的时代意义。家长应该鼓励男孩走进厨房,让男孩了解饭是怎么煮出来的、菜是怎么烹出来的,鼓励男孩下厨,学会做菜。这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对男孩将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育儿心经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让男孩参与家庭劳动,不仅能培养男孩的主人翁意识,还能提高男孩的生存能力,培养男孩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男孩的兴趣爱好让他自己说了算

一位父亲,自儿子两岁起就逼他学艺,他每天都要严格规定儿子必须做什么,不准干什么,如果儿子不听话,他就狠狠地揍儿子。在父亲的教育下,儿子每天的时间都被安排得满满的,总在不停地学习、练习。

儿子终于成长到10岁,父亲的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儿子不仅弹得一手好琴,还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笔好字。儿子的一幅画着许多自由飞翔小鸟的图画,还在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父亲洋洋得意地说:“这真是我的荣耀,可见我10年的功夫没有白费。”

可是,有一天,父亲却突然看见儿子作的一幅画:一只乖巧的小羊在弹琴,一只大灰狼龇牙咧嘴地站在钢琴旁边,说:“你得一直弹我爱听的曲子,不然,我就吃掉你!”父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在儿子眼里,一直是龇牙咧嘴的大灰狼,儿子是被逼无奈的乖巧的小羊,而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才是儿子一直以来的梦想。

对于男孩来说,打骂并不能让他真正屈服,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每一个男孩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会有自己想要去探求的事物,家长应该让男孩自己选择兴趣爱好,顺应男孩的心性引导男孩,让男孩以最自然的姿态成长。

毕加索不喜欢上课,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让他觉得枯燥乏味。每堂课他的眼睛总是盯着老师头上的挂钟,盼望那指针能走快一些。

“老师,我要上厕所。”毕加索请示道。

“不是刚上课吗?”被打断讲课的老师很不耐烦,“去吧!去吧!”

毕加索走出教室,东瞅瞅西看看,实在无处可去,便又走回了教室。但没过一会儿,他又坐不住了:“老师,我能为你画像吗?”他脱口而出。

“什么?你给我画像!”老师气坏了,瞪着他说:“去吧,去吧,上厕所去吧!”

毕加索在课堂上捣乱的事被父亲知道了,父亲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认真地问他:“孩子,你真的想画像?”

毕加索说:“是的,我讨厌上课,只想画像!”

父亲说:“好吧,我送你去学画像,但是,你要答应我除了学画像,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要拒绝学习。”就这样,父亲把毕加索送到了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对于美术,毕加索所表现出的耐力是惊人的,他可以一连画几个小时不放画笔,与在小学课堂上的表现判若两人。看到孩子对美术所表现出来的热爱,父亲便决定让毕加索一直在美术学校学下去,不再把他送到那个他只想旷课的学校。

父亲的尊重和自己的努力,让毕加索成为了当代西方最具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创作的作品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和他的画作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着名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尊重男孩的兴趣爱好,往往更能激发男孩的潜能。反之,如果父母总是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男孩,会造成男孩的反感和压力不算,还可能会给男孩带来严重的伤害。

小江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他不仅人长得帅、学习成绩好,还有很多的业余爱好,喜欢弹风琴和电子琴,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和同学的关系也很好。

可中考结束后的一天,16岁的小江却从21层住宅楼的家中跃窗而出,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原来小江从小就喜欢音乐,甚至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小江不止一次告诉父母自己想考音乐学院附中,学作曲,可都被父母拒绝了。父母觉得小江还小,不懂事,觉得学音乐没前途,执意让他报考北京市八中。就为这件事,一向听话懂事的小江曾和父母争吵过好几次。多次抗争无效后,他在父母的意愿下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可是他心情一直都不好,最终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每一个男孩都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父母应该给予男孩足够的尊重,让男孩自己来选择,更好地发挥他的优势和长处。

育儿心经

尊重和信任是男孩独立成长的前提和催化剂,男孩的兴趣爱好应该让男孩自己来做主,父母应该放手让男孩去选择,鼓励男孩积极地去尝试和探索。

让小男子汉来帮你做事

在博文的面前,妈妈从来就不是无所不能的强者,反而是一个处处需要人保护的“弱者”。

在博文很小的时候,每次出门,妈妈都会告诉博文:“妈妈不认识回来的路,你回来时要给妈妈带路呀!”小博文总是拉着妈妈的手,很神气地说:“妈妈,别怕!我领着你!”

去购物时,妈妈就会对他说:“妈妈力气小,拿不动了。”小博文总会主动上前来对妈妈说:“妈妈,我来帮你!”

爬山的时候,妈妈会对他说:“妈妈好累,爬不动了!”这时候,小博文会走过来,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拉着你!”

每次妈妈心情不好,博文就会走过来,摸摸妈妈的头,对她说:“妈妈,我的肩膀借你靠”时间长了,这些男子汉的行为就慢慢成了小博文的习惯。

博文9岁那年,全国遭遇罕见冰灾,爸爸去外地出差。妈妈对他说:“你爸爸不在家,没人给妈妈做午饭了。”儿子拍拍胸脯对她说:“妈妈,有我呢!这个假期我来照顾你!”第二天,妈妈早早就出门上班了。中午妈妈饥肠辘辘地回到家,推开门,竟然看到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直冒热气的饭菜。原来,她出门上班后没多久,博文也出门了。他独自冒着寒风冷雨走到两公里外的菜场买回了菜,并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做好了这一桌子的饭菜等着妈妈下班。

博文揭开一个盖碗,里面竟然盛放着一只香喷喷黄灿灿的鸡:“妈妈,这是我今天学做的麻香鸡。”妈妈感动地对着麻香鸡喊:“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

如今博文已经长成一个大男孩了,离开家人独立在外求学了。可是离这么远,他也不忘照顾妈妈,每次跟妈妈通完电话,他总会在电话的另一头体贴地说:“妈妈,你先挂断吧。”

男孩往往是“吃软不吃硬”,你对他施加武力,也许他会害怕,但他并不会从心底服你;但如果你向他“示弱”,他便会真心实意地听你的话。博文的妈妈就是抓住了男孩的这种心理,让男孩来保护自己,一步步把博文打造成一个独立、坚强、有责任感的小男子汉。

如果父母老是在孩子面前无所不能,那孩子就会缺少成长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就很强,特别是男孩,长大后会有许多的障碍无法跨越。

其实,男孩都有保护别人的欲望,尤其是保护女人,如妈妈、奶奶、妹妹等。所以,要更好地激发男孩的男子汉气概,家长不妨在男孩面前示弱,并向男孩求助,让男孩来帮助自己。这样做,会让男孩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值得被信任的,家长的信任和依赖,往往最能激发男孩的能力感,让男孩慢慢独立的同时,有能力去照顾身边的人,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承担责任。

当然,在向男孩寻求帮助的时候,要考虑到男孩的年龄和承受能力。如果让男孩去承担和完成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不仅不能激发男孩的潜力,反而会给男孩带来压力。如果这样的失败体验过多,会严重损害男孩的自信心,给男孩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育儿心经

有时候,适度地表现自己弱的一面,让你的小男子汉来帮你,他反而能更快地成长。因为这样的信任和依赖,更能激发男孩的保护欲望,让男孩变得坚强、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