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课堂2:养育男孩
11077900000006

第6章 让男孩学会打理生活,培养他的自立能力(1)

父母的溺爱是男孩成长的毒药。要想让男孩将来有所成就,父母就应该从小培养男孩独立自主的性格。父母应该放手让男孩打理自己的生活,鼓励男孩尝试着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打造小男子汉最为重要的一步。

父母不应该溺爱男孩

爱孩子,是每一个父母的天性,父母的关爱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前进的动力。但是古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教育男孩,最怕溺爱。一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不仅会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缺乏责任心,还会滋生出一些不良的情绪,形成扭曲、偏激的个性,男孩没出息不算,还可能会犯下一些不可饶恕的罪过。

王利出生在鄂尔多斯市的一户农民家中,出生没多久就被王平夫妇抱养,王利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因为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王平夫妇对王利的溺爱简直到了“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的程度,凡是儿子要求的,他们就会拼尽所有去满足。

王利的成绩一直很好,他一心一意想考某大学。2002年高考,父亲曾对王利说,就报考这所大学吧,即使考不上,我也会通过关系让你上学的。而事后,王利以几分之差,与这所大学失之交臂,而父亲的关系也未能让王利如愿上学。之后,父亲通过关系花了很多钱,将王利送入了另外一所大学。

王利毕业后,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打工,但都没有挣到钱,花销仍由家里支出。王利打工到哪里,父亲都会动用当地关系,为儿子找工作。但凡是父亲找的工作,王利大多选择辞职。他不愿受父亲的庇护,但没有父亲的关照,在外打工的王利处处碰壁。

2009年,王利再次说服了母亲,南下广东打工。王利在包头没有买到卧铺票,只能坐硬座前往广东。父亲得知后,开车将王利送到呼和浩特,并为王利购买了去广东的飞机票。几个月后,王利打工失败返乡。后来在父亲的关照下,进入某信用社工作。在王利看来,在外地上学多年,没有任何出息,又回到家乡工作,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王利结了婚。婚后的王利常常向父母要钱,达不到目的就会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当他向父母提出买车的要求被拒绝后,便有了杀死父亲的念头。

王利始终认为是父亲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购车的要求被拒绝后,王利向父亲索要700万的“前途补偿费”,父亲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恼羞成怒的王利,从怀里抽出准备好的弯刀,残忍地将父亲杀害。

警方将其逮捕后,王利的家属透露,王利曾患有精神分裂症,并曾多次在外地就诊。而王利交代完犯罪经过后说的话,更是让人们震惊不已。他说父亲在临死前说得最后一句竟然是:“儿子,你拿了钱快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忘溺爱自己的儿子,这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重庆铜梁县15岁少年王然和父亲发生矛盾,竟将父亲杀死。一贯溺爱儿子的母亲不但不报警,还拿出1.5万元让儿子逃跑。不久,王然自首,竟向警方谎称是母亲杀的人,他只是帮忙收尸。

尽管上述两个案例是极端的个案——并不是所有在溺爱中长大的男孩,都会变成杀人狂魔,但是,如果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问是非曲直,一味地迁就儿子,凡事都包办代替,孩子就会缺少远大理想,缺少是非观念,缺少良好习惯,容易养成孤僻、冷漠、自闭的性格。男孩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男子汉气概,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他将来的健康发展。

父母应该爱孩子,但把爱变成溺爱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害孩子。父母的爱要爱得适当,这才是真的爱孩子。

育儿心经

溺爱是男孩成长的毒药,男孩到男人的蜕变始终要靠他自己来完成,父母一味地包办替代,只会剥夺了男孩独立成长的权利,会给男孩的发展和成长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告诉男孩“去做你想做的”

海明威的父亲是一个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很关心儿子的前途和成长,并为此花了不少的功夫和心思。

当时他们居住在橡树园镇,北部是印第安人居住的密执安湖畔,那儿是一片景色优美而又气候宜人的所在。小男孩的天性都是好动的,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渴望去冒险、去探究。每次父亲出诊或者出门打猎、钓鱼的时候,小海明威总是拉着爸爸的衣服央求着要一起去。对于小海明威的要求,父亲从来不拒绝,经常带着儿子一起穿越茂密的森林,趟过哗哗的流水,去拜访那些散落的村庄。长途跋涉不仅让小海明威的体力和意志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还极大的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在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里,他还可以从父亲那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在父亲的引导下,小海明威深深迷上了户外活动。

可是父亲也渐渐发现,小海明威迷恋上了跟自己去出诊,彻底地成了自己的小“跟屁虫”。他觉得这样很不好,男孩子过于依赖自己的父亲,将来必然成不了大器。他决定引导儿子,让儿子逐渐独立。

于是,在小海明威四岁那年,当他又缠着爸爸带他一起出门时,父亲拒绝了他。小海明威不明白,为什么爸爸不再喜欢带他一起出去了。他问爸爸:“是我做错什么了吗?”爸爸扶着他的肩膀,非常严肃地说:“孩子,你没有做错什么。爸爸只是想让你自己去活动。不要总是跟着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这样才会对你有好处!”说完,他给了小海明威一根鱼竿,并鼓励他说:“去做你自己想做的,只要你认为是值得做的!”从此,海明威就开始一个人在山林和水边玩耍。后来,等他又长大一些的时候,父亲又给了他一杆猎枪。就这样,在父亲的不断指引和鼓励下,小海明威开始了独立的玩耍时光,他很快就迷恋起并且擅长于钓鱼、打猎以及探险。

在大自然玩得久了之后,海明威又迷恋上了读书,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作家。在海明威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去做你想做的”,这句话给了他莫大的信任和鼓励,让他有勇气去思考和实践,最终养成了独立、喜好探索的性格。

蒙特梭利提出的“生命独立成长论”认为,“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也是成长的必备条件。儿童成长之路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其最终的目标是形成独立的个体。个体只有真正独立了,才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所需要的各项活动。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的,正如母亲不能代替至爱的宝宝呼吸一样。

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帮助他去做不如告诉他怎么去做,而告诉他怎么去做,不如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告诉他“去做你想做的”。当男孩跃跃欲试的时候,或是男孩犹豫彷徨的时候,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能传递给他巨大的能量,鼓励他勇敢的前行。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得到父母的信任,而这是父母表达信任的最佳语言,它传达给男孩的是“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你可以”、“你自己能做得很好”,没有什么会比这样的言语更能让男孩兴奋的了。

放手让男孩自己去尝试,自己去选择,告诉他“去做你想做的”。这样才能激起男孩的小男子汉气概,最大限度地挖掘他的潜能,培养他独立的性格。

育儿心经

男孩只有独立,才能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也才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父母应该注重男孩独立意识的培养,对成长中的男孩说“去做你想做的”,鼓励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养成独立自信的品格。

男孩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

戴医生从来没有碰到过如此尽责的父母。母亲是家庭主妇,全身心照顾儿子。父亲拥有自己的生意,竟然也尽量缩减工作时间,一有空就回家帮老婆教儿子。

这个15岁的男孩,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就是有点儿苍白,没精打采的。他不反对回答戴医生的每个问题,只是有点儿偷工减料,每句话只说一半,可省则省。而他的父母却随时努力为他完成每一句没有完成的话。

父亲说:“儿子的老师说问题出在我们身上,所以我打电话到学校,要求老师准许儿子延期交功课……”儿子忍不住插嘴:“交不了功课,应该由我自己向老师交代。”

父亲说:“如果问题由我们而起,就应该由我们改善。”

父母的爱子之心,令人感动。但是如此“慷慨赴义”的父母,却是罕见。

戴医生对男孩说:“我看得出你的父母很为你着想,但是愈是负责的父母,就愈会养出不负责任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道理。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男孩望了戴医生好一会儿,戴医生以为他一定说不知道,谁知他斩钉截铁地说:“一针见血!”

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把独立归结为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聚力量。她认为,当家长们采取包办的教育方式,看起来是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环境,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着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

其实,男孩有更多的独立性要求。所以,当你的男孩想要学习独立脱离你的怀抱时,请尊重男孩内在的发展力量。正如蒙台梭利女士所说,“Helpmetodobymyself”,意即“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这是每一个男孩的成长心声,父母要始终记住,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帮助更有效果,也没有什么比孩子本身更有力量。

1.父母不要代劳

陈伟6岁了,放学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不穿这样的鞋了,鞋带开了,我不会系。”妈妈蹲下身为儿子系好鞋带,微笑着说:“没事,妈妈会帮你。”从那以后,每当被小朋友们嘲笑时,陈伟就会骄傲地说:“妈妈会帮我系!”

男孩依赖性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代劳的太多。男孩遇到了难题,父母要鼓励他自己解决,无论是一根散了的鞋带,还是一场伤痕累累的打斗,都应该由男孩自己学会承担。

2.让男孩慢慢做

男孩的发育相对缓慢,学会爬行、站立、走路的时间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效率”是男孩的敌人,家长应该尊重男孩的成长规律,多给男孩一些耐心,否则将会给男孩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比如:男孩的细微动作协调能力差,如果家长仅仅因为男孩叠被子的动作慢,就抢过来帮他叠,男孩就会把叠被子视为一项不能为的事。再或者说,男孩的语言能力相对女孩差,如果家长在男孩刚开始学说话时就急不可待地代言,男孩就会对说话产生畏惧心理。

3.多给男孩一些鼓励

赵强在艰难地穿着衣服,大冬天的,穿衣服很费事,他刚4岁,里里外外的衣服让他显得有些笨手笨脚的。妈妈没有催他,而是鼓励他:“别着急,一件一件来,时间还早呢。”赵强仔细地忙碌着。就这样,他一天比一天穿得迅速,一天比一天穿的整齐。

对于男孩而言,完成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更多的努力。父母应该多给男孩一些鼓励,让他有力量一步步走向独立。

育儿心经

独立,是男孩成长的重要一步,父母应该放手让男孩自己去做,在男孩需要的时候给他需要的帮助。父母要遵循这样的原则: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这样就能更充分地挖掘男孩自身的潜力和能量。

多给男孩选择的机会

比利每周都要去上父亲为自己安排的拳击训练课。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芭蕾舞,这美奂绝伦的艺术深深地吸引了他。比利开始瞒着父亲和兄长,偷偷地和威尔金森夫人学跳芭蕾舞,而比利表现出来的天赋,更是让以严厉着称的芭蕾指导老师眼前一亮,她甚至放弃了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养比利。

当父亲知道比利把学习拳击的学费浪费在了毫无男子汉气概的芭蕾上时,非常生气,他狠狠地打了比利一顿,并勒令他不准再去学芭蕾。与此同时,威尔金森夫人也积极鼓动比利去报考伦敦的“皇家芭蕾学校”,她认为在那里,比利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所有的家人中,只有母亲支持比尔,她从好朋友那借来了一笔钱,交给比尔,并对比尔说:“去吧,你有权选择你喜欢的,妈妈支持你!”

母亲的支持和鼓励坚定了比利的决心,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学习、不断地练习提高,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芭蕾舞者。

人这一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面临选择,一个不会自主选择的人,就不可能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智慧。选择和责任是一对孪生兄弟,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中形成的,一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权,也就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男孩从一出生的时候,往往就被委以重任。男孩总有一天要成长为男人,去组建自己的家庭,承担养家教子的责任。要培养出有担当的男子汉,父母就应该培养男孩的自主选择意识,多给男孩选择的机会,并尊重男孩的决定。

1.给男孩创造选择的机会

选择的意识不是天生的,父母在男孩小的时候,应该多给男孩创造选择的机会,帮助男孩培养自主选择的意识。比如,做饭前,告诉男孩你可以准备的菜色,让男孩来选择吃什么;带男孩到超市,让男孩自己选择想吃的饼干;给男孩讲故事前,让他自己选择想听的故事等。

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选择,只要父母留心,就能随时随处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并引导孩子进行自主选择。

2.“袖手旁观”男孩的选择

一个妈妈带男孩买饼干,她让男孩自己选择,男孩很高兴,直接拿起了最爱吃的巧克力饼干。还没等男孩把饼干放进购物筐,就被妈妈制止了:“不行,巧克力的太甜了。”于是男孩退而求其次,拿起夹心饼干,妈妈依旧拒绝:“不行,夹心的吃的到处都是。”男孩干脆拿起最简单的一种,心想:这下妈妈应该没话说了吧。结果妈妈却说:“这个不好吃吧……”男孩最后生气了:“妈妈,你说过要我自己选的……”

男孩年纪小的时候,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在做选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但是父母不能因此就随意参与到孩子做选择的过程中去,干涉孩子的决定。当男孩进入选择程序后,父母就应该“袖手旁观”,放手让男孩自己做决定。

3.尊重男孩的决定

“你来选择”、“你来做决定”,这样的话让每一个男孩感动,因为自己选择,做出自己的决定,这是男孩们引以为傲的事情;这样的话语,是对男孩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然而,很多父母嘴上这么说,当男孩真正做出选择的时候,却又总是控制不住地试图改变孩子的决定。父母把选择权交到男孩手里,却又不尊重男孩的决定,这不仅会伤害男孩的自尊,也会失去男孩的信任。

既然让男孩自己选择,就给他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即使男孩做了最糟糕的选择,也不要急着批评教导,先问问他的想法,可能的话让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因为,男孩从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永远比从父母的正确指导中学到的多得多。

育儿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