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海底捞内部讲话:关键时,张勇说了什么
10993100000036

第36章 只要不是特别糟就会顺利起来

市场求大于供,坚持住总会成功。

海底捞创业到现在,我们4张桌子起家,一直就是说,前3个月可能生意不太好。但是其实我觉得中国市场挺好的,你只要敢做,20世纪90年代初期,你做什么都能够赚钱,它不是说你要靠什么管理呀,靠品牌,都没有。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求大于供,你只要不是特别的糟糕,我觉得就会逐渐顺利起来。

我们从90年代中期生意好起来之后逐步就比较正规了,再加上餐饮这个行业是蛮低端的,因为它的管理很原始,从业人员可能对这个规划管理的意识不像制造业,或者是高科技行业那么强烈,一般的竞争对手可能就在这方面研究得晚一些,我们就研究得早一些。在这个市场你做得比人家稍微好一点,你的生意就会一直很火爆,我想不起来我有什么艰难的时候,没有,从来没有遇到过。

——张勇谈创业困难

【背景分析】

在张勇看来,海底捞的创业过程似乎从来没有遭遇过什么困难。或许,张勇天生就具备超乎凡人的复原能力,所以对于他而言,世上根本不存在“艰难”二字。事实上,张勇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畅通无阻的。

1988年,张勇从技校毕业之后,分配到四川拖拉机厂的车间工作。但是,他对此根本提不起兴趣,总是趁着闲暇之余寻找创业机会。有一次,他偶然在成都发现了一种“押大小”的扑克机游戏。张勇心中一动,拿着东拼西凑的5000元去购买扑克机。然而,在去成都的长途汽车上,张勇被人骗走1200元。怀揣着剩下的3800元,张勇的生意不了了之。

虽然从商的第一步以失败告终,但是张勇依然不放弃寻找商机。不久之后,他开始琢磨着在简阳到成都的公路旁倒卖汽油。那个时候,汽油是由国家计划控制的,张勇想将从公家司机那里收来的油票贩卖给私人司机。但是,当这个想法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张勇什么也没得到,除了一身灰尘。每当车辆经过的时候,他就会举起写着“收油”的牌子,但是连续两天的守候,竟然没有一辆车停下来。直到第二天夜晚,一辆解放车出现在张勇的视线中,这让他一阵欣喜。他一手高举着牌子,一手不停向司机挥着手。这一次,车停了下来。满怀希望的张勇走向司机,没想到司机缓缓摇下车窗,顺势朝张勇吐了一口唾沫,然后踩下油门绝尘而去。就这样,张勇的汽油生意也无疾而终。

然而,两次尝试的失败并没有让张勇放弃创业,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当他在成都看到小火锅特别流行时,就在简阳支起4张小桌子,开始了第三次创业——麻辣烫。这就是海底捞的前身。尽管在创业途中遭遇到了诸多波折,但是张勇并没有被困难吓跑,而是选择继续前行。正是这种“跌倒后从头再来”的精神,成就了张勇的事业。

海底捞刚刚在新加坡开业的时候,由于服务人员的签证问题,店里没有足够的人手,所以经常造成顾客无法订位的情况。这使得海底捞的服务一时无法全盘周转起来。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吓跑海底捞进军海外的决心。一方面,海底捞公司帮助员工担保,并向新加坡移民局上诉,积极促进赴新员工工作准证的批准工作;另一方面,店经理时常也会客串起服务员的角色,负责端茶送菜。据说,忙的时候,员工会从早上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才收工。

此外,当顾客等待用餐时间过长时,员工会用一些“小恩小惠”来安抚客人,比如,赠送一包火锅底料或者其他的小礼物。当新员工服务不周的时候,海底捞的服务员会送上一个歉意的微笑。这些方式都起到了暂时缓解顾客情绪的作用。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签证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在面对海外市场的问题时,海底捞并没有退缩,而是竭尽所能积极应对。最终,这个困难并没有阻碍海底捞进军海外的步伐。

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最后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及时从失败中爬起来。正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的晚上,见不到后天新生的太阳。”其实,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之后一蹶不振。如果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依然能勇往直前,成功也许就在不远处了。

【拓展透析】

孙子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说,预见胜利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最高明。言外之意,真正的成功是要想获得别人意想不到的胜利。这不仅需要管理者能够出其不意,更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对于管理者而言,当遇到挫折时,要学着忍饥耐饿,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培养毅力,等待机会到来。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当遭遇危机的时候,要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由于危机的破坏性和时间紧迫性,企业全体成员需要团结合作,以共渡难关,因此快速而准确的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当面对危机的时候,管理者可以从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两方面着手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

1.内部沟通

有效的内部沟通包括以面几个方面的内容:

(1)不要向员工隐瞒坏消息。大多数企业乐于将好的消息告诉员工,当坏消息出现时,坦诚就变成了很困难的决定。其实,企业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反复强调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高标准。如果对于企业的缺点及赢得的赞美都能够非常坦率和诚实,企业就能提高员工对它的信任。

(2)用各种方式和员工进行沟通。用各种方式与员工沟通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其具体方法可以是通过办公室的公告牌和公开信等告知员工有关的情况,公司内部报刊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而且由于篇幅方面限制较小,还可以回答员工可能想到的问题。除书面形式外,还可以借助会议和咨询小组等口头传达方式告知员工需要了解的信息。总之,需运用多种媒介以确保公司能同每个人进行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反复强调的方式来加强公司的核心信息。

(3)在危机中保证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有关信息,并不断更新信息的内容。企业应当让员工随时了解有关情势的最新信息。因为不同的员工关注危机的方面不同,企业对不同的员工提供的信息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2.外部沟通

在危机中,企业应该把顾客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告诉他们。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危害性有多大?对顾客的影响如何?

(2)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到底发生了什么?有多严重?

(3)危机对企业应对顾客承担的责任有什么影响(服务、产品、承诺、最后期限等方面)企业的前景如何?

(4)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哪些步骤会对顾客有所影响?

(5)企业是否采取了别的措施来表明形势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6)顾客一般应该找谁提出疑问和批评?如果他们想提供帮助,他们应该如何提供这种帮助?如果需要,他们是否可以找到负责的人?

(7)顾客什么时候会从企业那里再得到消息?以后企业会以何种方式与顾客联系?企业怎样决定什么时候与顾客再次联系最恰当?

(8)企业会要求顾客做什么?什么时候应该完成?

(9)企业是否对顾客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感谢?是否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减轻危机对顾客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在沟通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应该至少细分为企业内部沟通和企业外部沟通两个过程,而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