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是为勇士而开。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圣。
(第一节)、信心和勇气
信心和勇气是变通的前提,是变通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并不是说有了信心和勇气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信心和勇气的作用就在于让人们面对困难时能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潜在能力,但却不能直接用信心和勇气去解决问题。
自己的热心能够激起别人的热心。同样地,如果对自己抱持信赖感,也能够使别人对你产生信赖感,并进而帮助你。
资质平庸的人只依赖自信而办事成功的例子,比资质优异的人依赖聪明而办事成功的例子要多得多。那为什么两者有如此大的区别呢?科学家研究大脑发现,人的大脑分为上脑和下脑。过去,专家们都认为上脑和下脑各有各的功能,上脑可以对下脑产生影响,可是对下脑所控制的生理活动是无能为力的,后来专家研究发现,上脑能够有意识地暗示下脑,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机能变化。譬如说,上脑能够让下脑改变人的温度、血压、心跳动、动机,意志等。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情绪悲观的人与信心十足的人在大脑的工作方式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他们怀疑这就是有些人比较悲观,而有些人比较信心十足的原因。据斯坦福大学负责此项研究的约翰?盖博艾利博士说,他们在对两组对照人员的大脑工作方式进行研究后发现,性格不同的人,大脑的工作方式也不同;不同方面的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人员将同样的几组景物分别拿给14名倾向于悲观的人和14名倾向于乐观的人观察,然后对他们的观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虽然这两组人看到的事物,完全一样,但他们的反应却大相径庭。比如,研究人员拿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给参加实验的人看,结果倾向于悲观的人大都诊断杯子里的水很少,而倾向于乐观的人却大都认为杯子里的水快满了。
研究人员又对受访者的大脑进行了复杂精密的扫描,结果发现:在接受到比较积极、肯定的事物,比如幸福的情侣、小动物、冰淇淋、阳光时,情绪乐观者的大脑情绪控制中枢会显著地活跃,而情绪悲观者的大脑情绪控制中枢却没有什么反应;在接受到比较消极、否定的事物,比如痛哭、愤怒、蜘蛛、手枪、坟墓时,情绪悲观者的大脑情绪控制中枢会明显地趋于活跃,而情绪乐观者的这部分中枢却反应迟钝。
盖博艾利博士认为,大脑工作方式的不同也许就是有些人比较悲观而有些人比较乐观的原因。
伟大的领导者都知道,以自信和争取信赖来行动是绝对重要的。或许,拿破仑并不适合作例证,他在处理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做得并不是很好。可是拿破仑却非常了解,充满自信的态度绝对能够带来好的结果,而且他也充分地运用了这个方式。
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失败后,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后来他逃出厄尔巴岛。当法国派遣军队前去逮捕他时,他并没有逃走,并且大胆地和军队面对面地谈判起来。这是一个人和一个部队的对决。可是,拿破仑相信,自己是惟一可以支配场面的主角。他采取一贯的态度,确信军队一定会听从他的话。结果他的信念竟奇迹般地产生了效果,士兵们为其充满自信的态度所倾倒,他们决定跟随他进军巴黎。
可见,信赖自己,并且采取信赖自己的行动,就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就能办成看似不可能办成的事。
有些人和有些书片面夸大了勇气和信心的作用,认为人只要有了勇气和信心就能一往无前、走向成功,这是十分荒唐,也是十分危险的。
要说有勇气和信心,谁能比得上义和团的战士?他们能手握大刀去与八国联军的洋枪洋炮抗争,此等勇气是无人能比的。再说信心,他们每个人都信心十足,都认为自己刀枪不入,这等信心也是古今罕见。但是结果呢?他们却惨死在对方在枪弹之下。一部电影中有这样几个镜头——
数以万计的义和团战士头扎红头巾、手握大刀和红樱枪列队前行。在他们前方,一排荷枪实弹的八国联军在静静地等待。义和团战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勇气倍增、信心十足,他们向八国联军勇猛地冲了过去。这时,对方的枪响了,义和团战士们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刹那间,勇气和信心就变成了一堆堆血肉模糊的尸体。枪声停止了,一切在悲哀中寂静了下来,只剩下一条义和团的红头巾在树枝上飘动,仿佛在诉说着不尽的悲凉。
这里人们都应该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勇气和信心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节)、寻找所需要的机会
信心和勇气之外,想要成就事业我们还需要什么呢?究竟什么东西才能让我们克服困难呢?究竟什么东西才能让我们变通呢?这个东西就是审时度势。
不管做什么事,人们一定要了解时势的特点,估计情况的变化。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方方面面来分析你所面临的问题,将其来龙去脉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并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审时度势。
审时度势对于事情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说变通需要勇气和信心,它有助于我们去面对所处的困难和挑战,调动起我们的一切能力。然而,当我们审时度势时,心态就一定要平和宁静。此时我们不需要勇气和信心,也不需要所谓的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而只需要把心态调整到一种恰当的状态。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一种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和谐状态。既不自卑也不自信,既不犹豫也不冒进,既不积极也不消极,既不能像李白进三峡的心态,也不能像他下三峡时的心态。只有在这种心态之下,我们才能敏锐地观察出客观问题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事物的变化,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审时度势。
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态调整不到这一状态,我们对外界形势的判断就会受主观心态的影响,就不能够做到客观,其结果往往判断失误,给自己造成极大的损失。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曹爽夺了司马懿的兵权之后,常常与天子一道带领御林军出城打猎。一天,曹爽和入学一样与天子一起在城外打猎,司马懿却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都城。形势发生了变化,这时应该怎样来审时度势呢?曹爽征求弟弟的建议,弟弟说:“司马懿狡诈无比,连孔明都斗不过他,我们兄弟更不是他的对手了,不如自己绑着自己前去请罪,这样就可以免于一死。”这时,有人从城里逃了出来。曹爽问城里的情况,从城里逃出的人告诉他:“城里控制得似铁桶一般,司马懿带兵守着洛浮桥,恐怕城是回不去了,应该早定大计。”恰在此时,曹爽的得力谋士桓范骑马急急赶到,他对曹爽建议道:“司马懿己发动了政变,将军为什么不请天子去许都,调外兵来讨伐司马懿呢?”如果曹爽调整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客观形势,不难看出此时情况的特点:1.司马懿发动政变主要是针对自己来的,他要夺回兵权;2.司马懿这个人狡诈无比、心狠手辣,他一定会斩草除根,置自己于死地。如果分析出了客观情况的这两个特点,曹爽就应该发现桓范所提出的建议是十分英明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曹爽不能够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他因心里牵挂着自己的妻儿老小而不能心平气和地去分析客观局势,他处在一种沮丧惊慌的心态之中。桓范进一步建议道:“这里离许都不过半天的路程,许都城里的粮草足足可以坚守数年。现在将军的其它军队就驻扎在附近,呼之即来,大司马的将印我也从城里带来了。您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应对变化,否则就晚了。”这时曹爽的认识和判断仍被自己沮丧惊慌的心态所左右,他说:“大家不要催逼我,让我细细思考一番。”
一夜过去了,曹爽思考了一整夜,那么,他是怎样思考的呢?他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思路思考的,他希望是这样一个结果,于是他就按照这个结果思考下去,他完完全全被自己糟糕的心态所控制,根本做不到冷静客观。于是,他做出了这样一个选择:“我不愿意起兵与司马懿对抗,我愿意弃官,只做一个富家翁就足够了。”这是一个审时度势之后的决定吗?不是,绝对不是,这只是曹爽心里的一个希望,他希望这样一个美好的结果:既保全了身家性命,又保全了荣华富贵。然而,希望不能代替现实,心态也不能代替审时度势。后来,曹爽一族皆被司马懿所杀。
曹爽为什么会是这种命运呢?有人说这是因为曹爽性格优柔寡断所致。说得好!但曹爽为什么会优柔寡断呢?如果他知道自己及全族将被司马懿所杀,他还会不会优柔寡断呢?他会不会按照桓范的建议行动呢?其实,曹爽并没有优柔寡断,他一夜之间就做出了一个决定,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决定,他一点都不优柔。所不同的是,他这个决定不是建立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己的愿望之上的。
那么,为什么曹爽不能够审时度势呢?
原因就是他存在着一种以弃官来保全富贵的侥幸心理,这种心态左右着他,控制着他,使他不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真实处境。因为他认识不到,所以尽管桓范的建议十分正确,他也不会采纳。由此可见,心态对一个人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的影响真是太重要了。
(第三节)、识时务者为俊杰
识时务者能成功,不识时务者注定会失败。朱叔元说:“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识时务者,因此,他是一个伟大的成功者;而王明却是一个不识时务者,是一个“刻舟求剑”者,因而,他无疑是一个失败者。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就是因为他能够审时度势。毛泽东认清了中国的“时务”,摸索出了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然而却被王明等照搬马列的“刻舟求剑”者说成是“游击大王”、“山头主义”,他们要照搬马列本本主义的思想来指导中国的革命。但现实是无情的,事业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理论和思想的无懈可击。第五次反围剿终于彻底失败。这次失败给我们留下了一条教训,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墨守成规、抛弃时机。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他指挥了著名的“四渡赤水”。“四渡赤水”可以说是识时务的杰作。这里没有任何思想的束缚,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桎梏,有的只是时务,只是敌情。敌变我变,以变应变,终于把敌人弄晕了头,一举跳出了蒋介石的重重包围之中。“四渡赤水”为我们总结出了一条宝贵的成功经验,这就是认清时务、随机应变。
当大革命失败之后,他敏锐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认为中国革命不同于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俄国有俄国的特点。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方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证明,毛主席的这一方针是正确的。这一方针是怎样得出来的呢?就来自于审时度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坚持以前的方针呢?我们是不是应该有所变化呢?毛主席经过审时度势之后,又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革命的任何一个正确的方针都是来源于审时度势。没有审时度势,也就没有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军事上,我们需要了解敌情的变化;生意场上,我们需要掌握行情的变化;就连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说话,也同样需要观察对方脸色的变化。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变化,自己就会成为瞎子聋子,就不可能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不可能变通,更不可能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第四节)、此一时彼一时
在现实生活里,在历史典籍中,像上述这些彼此矛盾的观点和理论随处可见、随时可见,令人难以辨别是非。因为双方的观点都来自于实践,都是世事洞明之言、人情练达之语,也都曾指导过人们的实践,而且也都获得过成功。然而,当我们面对这些彼此矛盾的建议时,我们却常常不知所措,莫衷一是。不仅我们会如此,就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也会为此煞费苦心。
三国时,刘备来投奔曹操,曹操任命刘备为豫州牧。曹操的部下劝告曹操说,刘备胸怀大志,若不早下手把他除掉,必将后患无穷。古人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更何况刘备善于招揽人心,手下的关、张二将有万夫不挡之勇,对他又忠心耿耿,因此,除掉刘备一定要快。曹操听了部下的劝告,觉得十分有理,但仍犹豫不决,于是他找来谋士郭嘉商量。郭嘉说:“此话有理。但是曹公您现在起兵是为天下百姓除去残暴昏庸的势力,要靠真诚和信誉召唤英雄豪杰助您成就大业,最怕的就是他们不来。现在大家都知道刘备是个英雄人物,他走投无路才来投奔您。如果您现在把他杀了,就会落下一个杀害贤能的恶名,这样那些智士谋才就会怀疑自己投错了主人,会掉头另择新主。如此一来,主公您靠谁来助您平定天下呢?只因除去一个心腹之患,就使得天下人才都对您失望,此事关系重大,主公您要仔细考虑其利弊得失。”曹操听完郭嘉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郭嘉的建议办了。曹操的选择是正确的吧?请看最终的结果。刘备果然离开了曹操,并且不断与曹操为敌,最后又在成都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操相抗衡,确实如部下所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难道曹操的选择错了?然而,郭嘉的话实在很有道理,可以说是老成谋国之言。曹操也正是因善待刘备和其他依附之人,才会得到众多贤臣谋士、精兵勇将的拥戴,从而使其政权在三国鼎立局面中始终居于优势地位。那么,究竟曹操的选择是正确的呢,还是错误的?也许最正确的是曹操同时都选择:既杀了刘备,又让他活着。然而,这又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才是真实的现实,我们就生活在这些充满矛盾的社会里,生活在这些彼此冲突的建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