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主管修炼
10971600000016

第16章 刚柔相济——如何与上司和睦相处(1)

作为主管,你必须面对压力,首先是来自上方——你的上司。如何学会与上司和睦相处,并成为他的得力帮手,这是建立企业内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成为上司的得力助手,受到上司的赏识,进而受到重用,是每个主管的追求。

接受上司的管理

身为主管,一定要默察公司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老板经营的法则、做法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来行动。然后本着这一大原则,利用机会表现自己。

不管你在公司的职位如何高,你都要确切记住一点:

你是协助老板完成经营决策的,不是由你来制定决策的。

因此,老板的决定,即使不尽如你意,甚或与你的意见完全相左,当你的建议无效时,就应该完全放弃自己的意见,全心全力去执行老板的决策。这是任何部门主管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说起来好像很矛盾,任何一个企业老板,都希望他的下属充满活力与冲劲,绝对不希望他们暮气沉沉。可是,部门主管们表现在工作上的活力与冲劲,一定要符合老板的理想和要求,否则,老板会认为你不够成熟,做事不用大脑,自然也不敢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你。

这就像运动场上的一个田径选手,只要你在规定的跑道跑,你冲得愈快,跑得愈快,愈令人激赏;假如你冲出了跑道,你跑得再快,也是白费力气,不但得不到锦标,反而要被判犯规。

部门主管对老板,也是这个道理,你的一切表现,一定要针对老板经营的原则、做法,以及他的爱好,否则,你就是忙得满头大汗,累个半死,也没有多大用处。

基于这一了解,身为部门主管者,一定要默察公司的发展趋势,以及老板想追求的目标,然后,本着这一大原则,利用机会表现自己。

假如老板是个重视新知识、新技术的人,那么身为部门主管者,就要在这方面去充实自己,一有机会,就要把你吸收的新知、新技表现出来,让老板觉得你的见解高人一等。

再假如,老板是个很自负的人,他觉得他的想法、做法,都比别人强;当然部门主管的那点才能也没有看在他的眼里,那么你的一切做法就要有适度的保留,不能锋芒太露。例如你拟计划,最好把重要的项目写出之后,故意留出一些漏洞,让老板给你补充。那么,这个计划是因老板“考虑周详”而使它完整的。如果你第一次作得太完整,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感。总之,老板喜欢你怎么去表现,你就怎么去表现。千万不可以自作聪明,做出一些违背老板心意的事。否则,你就是白费心血,不用说功劳不会有,很可能连苦劳也赔进去了。

可能你会说:“一个部门主管,老是仰望老板的鼻息,这不等于逢迎、拍马屁吗?这样做,也未免太没有骨气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兴这一套?”有性格、有骨气的人,可能都有这种想法。可是,大家不要忘记了自己发展事业是一回事,替别人做事又是一回事,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立场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假如你到了社会上,连这两种立场也分不清楚,你就有苦头吃了。

这里有个很浅显的例子,如果你自己做生意,甚至于摆个小面摊,你当然可以尽量发挥你自己的性格,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任谁也管不着。即使把生意做垮了,责任也是你自己来负,与别人无关。

然而,如果你进入别人经营的公司,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你对公司的经营已没有自主权,对公司的成败已不需负任何责任,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你还想耍性格,一意孤行,老板能容得下你吗?

一个企业,就等于是一个团体,老板一定有他的管理原则,有他经营的目的。一个部门主管的责任,就是要在这一管理原则下,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样才能协助老板完成经营的目标。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听老板的话顺着老板意思去工作,就是逢迎、拍马屁,只有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才表示有骨气,这个企业会成个什么样子?

身为部门主管,一定要先把这个观念搞清楚,你才能管理下属,也才能跟老板处得和谐。严格地说起来,凡是有主、从关系的工作,很难划分什么是逢迎、拍马屁,什么是爱戴、服从。如果要勉强划分的话,也只能从被管者的工作意向去划分。

当然,作为部门主管,毋庸讳言,都希望自己的职位高升,受到老板的重用,这已不在话下。但还有更重要的一项意图,才是分别清、浊的标准,那就是你的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是想担当重要的责任,发挥自己的才能,帮老板把公司经营得更好?还是想爬到高位之后,揽权弄事,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因此,身为部门主管者,只要人的工作意图是正确的,为了让老板更容易赏识你的工作能力和才干,你不妨多多利用机会去表现自己,用不着顾忌别人讥讽你逢迎、拍马屁。

这也等于卖东西一样,你是在推销自己,自然不妨用一点技巧、手段,引起老板的注意,使他对你产生好感,加强他对你的印象。因为,不论是哪一级部门主管,只有在老板赏识、重用的情形下,才能充分发挥你的工作能力和才华。

当然,一个真正有才干的部门主管,是在工作中表现自己,引起老板的重视,不是在私下向老板献殷勤,也不会像小丑一样,用些小动作讨老板欢心。这一分寸一定要能把握住,否则,你在公司的地位再高,也会被人瞧不起。

所谓“利用机会表现自己”,就是你在工作中,要彻底了解所负责的业务特性,进而了解公司的发展趋向,使你的工作与公司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你制订的工作计划,对公司提出的改进意见,自然就容易被老板采纳,久而久之,你无形中就在老板心目中树立起良好印象,他有了重要工作自然会想到你,这比上级推荐更有效果。

许多部门主管都必须学会这一招,事实也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有了高人一筹的见解,有了高人一等的工作能力,在这个知识开放的时代,还怕没有表现的机会吗?

别的不说,企业内有刊物,即使企业内没有,工会也有刊物,这都是你表达见解的机会。如果你不愿意用文章表达,公司内也许有提案制度。如果你服务的公司太小,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那就更简单了,一年之内你总有面对面跟老板开会的机会,你可以在会议中,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假如一个现代化的公司,不管规模多么小,在一年之内老板不跟各级部门主管开几次检讨会,检讨经营的得失,这种经营者就等于在“闭门造车”,你还是早日另谋出路吧,何必跟着他瞎混。

因此,在这个重视群体智慧的时代里,不要怕你没有表现机会,就怕你能力不足。只要能力够,又有超人的见解,能针对公司业务提出创新的意见,你随时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当然,老板的决定也有错误的时候,但这种错误,要他自己尝到苦果他才会承认。身为部门主管者,既不能事先加以肯定或指责(顶多把利害、得失分析给他听,但决定还要由他自己做),也不能事后加以抱怨或轻视他的决定。因为他在作决定时,认为百分之百是正确的,所以才会这样做。身为部门主管者,只能在执行时,尽可能地使此项错误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这才是部门主管应有的态度。

言行要能获得老板的信任

主管要被老板信任,除了具有决断力、创意、远见、洞察力等综合才能外,还应掌握与老板相处的基本人际关系技巧。

如果你是一个综合能力都十分卓越的主管,自然会被老板所赏识,老板会把你当成一个可以器重的人而对你倍加信任。下面所列举的五项,便是获得老板信任的方法。

1.消除不满的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见这样的情况,某人觉得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取得明显的成绩,然而顶头上司对其工作,却没有特别高的评价。这就会让你深感不满,进而闷闷不乐,觉得再怎样拼命也不会获得上司的肯定,慢慢失去工作热忱。

一个人若怀有这样的不满,并不完全是倒霉事。关键是如何把这种不满情绪转变为积极的因素,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根本的一条,就是继续保持你的积极情绪,并设法让你上司了争你的情况,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策略问题。

如果你断定你的上司骨子里就是一个专门窃夺别人劳动果实的人,那么,你就应当设法使你的工作积极性和做出的成绩让你上司的上司知道,并让他感觉到,本部门的工作局面,如果没有你,完全无法打开。相反,如果一味散播不满情绪,只会使情况更坏,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另一方面,若上司交代你做的工作,使你有许多自由发挥与决断的权力,且工作本身也相当有意义。在此情况下,若因为工作成果未受上司肯定而发出不满的怨言,那就未免想法过多。道理很简单,上司这么做,本身就说明他对你比较器重、放手,这就是一种对你的信任,如果你不思感谢,反而为结果的未受重视而计较,那就确实是小心眼了。其实,对因上司交付的工作而使你得以自由发挥,就应找机会向上司表示感谢,同时,对工作进行的方法,事先和上司沟通意见,这样做就是让上司肯定自己的第一个步骤。缺乏此种行动而独自在心中怀着不满情绪的下属现实中很多。当然,如果上司交付的工作,只是毫无意义的小事,工作起来得不到充实感,那么,产生“这种工作真是无聊”的不平,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一个人如果对工作现状不满,就应该设法加以改变,最基本的途径就是促使上司充分认清这种状况的可怕性,进而说服上司接受自己的建议来加以改变,使工作得以向前进展。

2.要能适时表现你整体性的想法

一些主管往往都觉得只有自己所做的工作或自己所属的部门才是公司的主体,而认为其他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很少。

有了这种偏差的想法以后,遇到别人有改革方案提出而对自己部门有所不利时,便会极力反对。像这样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公司整体立场的人,就会使老板觉得这人想法褊狭,不能成大器。

而如果你能站在公司整体的立场考虑问题,发表意见,上司就会赏识你。遇到事情便想到你,而听取你的意见。

3.要考虑老板的立场

日常生活里,谁都不知道会有什么突发事件。公司里也会有种种意外事件发生,这时你应该站在老板的立场来考虑,而积极地协助他处理问题。

不要认为:“平常老板了不起得很,这下可好了!”而袖手旁观。也不可以幸灾乐祸地想:“他一向好强,现在让他也尝尝滋味!”身为老板的人,对偶发事件常常缺乏应变能力,也因此会比别人更担心。这时你如果安慰他,他会很感激,如果你还能实际帮助他处理问题他必定更加感激你。

此外,如果这一阵子老板烦恼特别多,工作不如意,职员也不符合他的要求时,你如果能向他表示:“我们会多加油!”他也会很高兴。

老板高兴的时候,不会太在意员工的言行。但是他心里不愉快的时候,便会特别注意员工们的言行,这时你如果能同情他、安慰他,他一定会对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4.要少说多做

说话说得比谁都大声、好听,而实际表现一点也没有的人很多。老板对这种人所说的话绝不会轻信。

根据长久以来的经验,说得多做得少的人多半没有用。奇怪的是老板周围常会聚集着一堆爱讲大话的人,使老板很厌烦。

所以你平常默默地工作,遇到事情才适时地表现一下你的整体性观念,老板一定会印象深刻,认为你这人话虽说得少,却都很中肯。

5.反对的意见要具有建设性,不要在背后批评老板们固然不会重视凡事唯唯诺诺的人,但是对于在背后恶意批评的人,更认为“卑鄙”。而对于用傲慢的态度反对老板的职员,老板也会觉得他目中无人,而不会对他有好感。

要表示反对意见时,不但要有建设性的方案,而且要多准备几套可以替代的方案以供缓冲。

凡事都唯唯诺诺地答应的人固然派不上用场,但是那些什么都反对,而又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更让人讨厌。而表面上不表示意见,背地里却恶意批评的人,总有一天会被老板整顿的。

帮助你的上司

有位先哲说过,人不必去喜欢和尊敬你的上司,你也不必去恨他,然而你确实必须去管理他。这样,他才会成为你达到目标,成就和个人成功的资源。

要使上司发挥其所长,不能以谄媚的方式惟命是从,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上司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在此之前需要先了解:你上司究竟能做些什么事?他过去真正做好过哪些事?他需要你完成些什么事才有助于其发挥特长?你应该努力使他发挥特长,设法为他创造一切可能的有利条件,一旦你的上司发现你真正支持他,他就会乐于听取并采纳你提出的有关政策和管理的意见。

要成功地管理好你的上司,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但你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尊重你的上司

要管理上级,他的前提是必须“尊重”上级,这决不仅是一种态度上的表示,更主要的是应该体现在下属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上。因此,这种“尊重”不仅应该让上级“看’’出来,更应该让上级从内心“感觉”

出来。这种“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要使上级感觉到,下属在指导思想和大目标上,和上级完全一致,都是出于公心,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要使上级感觉到,下属在思维方式上,能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既立足微观位置,考虑本职工作,又站在宏观位置,替上级领导出点子,想办法。这种积极的、多维的思维方式,促使下属想方设法做好他分管的那一部分局部工作,从根本上说,正是为了对上级分管的整体工作,给予最有力的支持。

要使上级感觉到,下属在行为上,能够积极出谋划策,畅所欲言,甚至勇于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并非为了‘‘出风头”,企图“超’’过自己,恰恰相反,正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真诚地助自己一臂之力。

要使上级感觉到,下属在心理活动上,对于自己布置的每一件工作,作出的每一项决策,都认真“想”过,并且在尽力贯彻执行;至于在某个具体问题上提出来的合理意见,那也是你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

2.把握请示领导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