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那边革命军势如破竹,武昌这边同样紧锣密鼓。12月5日,各省代表出台了和谈四原则:清政府下台;实行共和政体;优待清朝皇室;不歧视满人。并推选伍廷芳为议和全权代表,温宗尧、汪精卫、王宠惠、钮永健为参赞。
12月6日,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获隆裕太后批准。回到家里,载沣第一句话居然是:“从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12月7日,朝廷任命袁世凯为全权大臣负责和谈,袁世凯决定派唐绍仪为代表前往武昌议和,并加派杨士琦、杨度等为随员。临出发前,袁世凯一再向唐绍仪交代,和谈的底线,是要坚持君主立宪——袁世凯善于演戏,而唐绍仪也明知这是他的做作,所以并没太当真。
议和之前,双方首先商定在全国战场停战15天,这个时间后来又有延长,可见和谈的诚意,大家都是有的。
接下来的谈判就得长话短说了,反正谈了一轮又一轮,从汉口英租界谈到上海英租界,到12月29日,第三轮谈判完成,双方共达成三项协议:召开国民大会,以公决的方式决定国体,即中国该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付诸公决;国体确定之前,清政府不得续借外债,已经借的也暂时不许动用;湖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五省清军5日之内从原驻地后撤百里,相应的,革命军停止进攻。
三项协议重点是第一项。这么多天下来,袁世凯已经彻底想明白了,共和制自己能当大总统,是老大;君主立宪,虽然自己也能当实际上的老大,但名义上只能是老二,不太好听。况且,为了当好这个老二,还得和满世界的革命党人打仗,太累了,所以还是共和制好。但这话不能自己跟太后、王爷们说,那样难免有篡位的嫌疑,显得太不仗义,而召开国民大会,由大会代表们来决定这个事,还真是两全其美。
于是袁世凯当即批准了此协议,并命令各路军马准备后撤。段祺瑞反应最迅速,第二天也就是12月30日,他即邀请驻汉口的各国领事前往监督撤军。照这么发展下去,大事眼看就要成了。
可就在这时,消息传来,前一天南京方面搞了一次正式选举,由17省代表投票,结果孙中山以16票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黄兴得了1票。另外大家还推举汤尔和、王宠惠至上海恭迎孙中山至南京就职。
孙中山是25日抵达上海的。武昌起义的时候,他正在美国丹佛市的一家华人餐厅里打工,偶然间从报纸上看到此消息,顿时心潮澎湃起来。
孙中山觉得,以美国之大,绝不缺少一个端盘子洗碗的打工仔;而以中国之大,确实很需要一个主持革命全局的领袖人物。于是匆匆回国,首先到的是老家广东,此时已是1911年的年底了。
广东之前就已独立,军政府都督正是同盟会元老、孙中山的得力助手胡汉民。胡汉民认为推翻清朝已是早晚间事,袁世凯这个乱世奸雄才是革命的心腹大患,而袁的势力已达两湖地区,只有广东他还鞭长莫及。所以胡都督力劝孙先生留在广州主持大局,组建革命武装以对抗北洋军,做长久的打算。
胡汉民很诚恳地表示,若您现在去上海,以先生的威望,肯定能被推选为大总统,但那只是个虚名,手里没有军队,成不了大事。孙中山承认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他认为,自己此次回来,为的是主持全国的革命工作,所以还是离开广州,来到了上海。
在此之前,各省代表曾决议建立革命军临时军政府,先是选出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后因各派与同盟会意见不一,又改黎元洪为大元帅,以黄兴为副。为了谁正谁副这个事,大家闹得很不愉快。
就在此时,孙中山抵沪,追随同行的还有胡汉民、吴敬恒、马君武、张继等人,到码头迎接的则有黄兴、陈其美、汪精卫等重量级人物。
孙中山既然来了,同盟会遂提议不组织军政府而组建临时政府,并于29日选举临时大总统,几经努力,这项提议得到了各省代表的认可,但代表们在决议中执意留下了一个伏笔:“如袁君世凯反正来归,则临时总统当选人即让位于袁,以符本会议之诺言。”
因为有此一句,对于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倒也还可以容忍,只是到了30日当天,南北双方举行第四次谈判,商定国民大会由全国各省各派3名代表组成,至于开会地点,唐绍仪主张在北京,伍廷芳坚持必须在上海,双方相持不下,决定下次开会再议。
袁世凯得到唐绍仪的报告,大怒之下不干了。
原来按清朝旧制,内地划分为18行省,称关内18省,边疆地区不置省。到了光绪末年,除蒙古、西藏、青海仍沿旧制外,奉天、吉林、黑龙江、新疆、台湾陆续建省,因台湾一度被割给了日本,故实际增加了4个省,加上原有的18省,共有22省。
此时此刻,22省中,除直隶、山东、河南、甘肃、新疆及东三省仍由清廷控制外,其余14省都已独立,虽然情况有所不同,但至少名义上全部属于革命军阵营。若按各省分派3名代表召开国民大会,则国体固不难改为共和制,只是国体确定之后,一旦由这帮人选举大总统,袁世凯觉得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若真是给他人做了嫁衣,那该多么无趣?
于是袁世凯立即打电报给唐绍仪,斥责他越权,说此项决议未经本人同意,因而无效。唐绍仪也急了,认为既然自己这个全权代表根本没有全权,那还有啥干头?当即通电辞职,袁世凯想都没想就准了。之后他也没另派代表,而是电请伍廷芳到北京来和自己直接谈。
伍廷芳回了封电报,请袁世凯到上海来谈,这一下,谈判就进行不下去了。
时间转眼就来到了新的一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政府总统,国号改称“中华民国”,纪元改为“民国元年”。
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之前章太炎、宋教仁等极力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即总统只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存在,而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行政首脑为内阁总理;孙中山则坚持必须实行总统制,即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行政首脑。应该说这两种政体都不错,虽各有优劣,却属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难说哪个更好。不过显然当时孙中山在各省代表中更有市场,因此代表会议最后决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
更大的利处是,不仅搞总统制,而且按照孙中山的意思,临时政府根本不设总理一职,内阁各总长直接对总统负责,看起来总统是绝对的当家人。
不过孙中山这个临时大总统其实并不能完全当家,事实上这个临时政府几乎就是个有名无实的中央政府,虽然名义上管辖着14个省,但14个省中,有的是由地方军阀执政,有的是立宪派的地盘,即使是同盟会当权的省份,也往往是和反对势力共存,甚至连同盟会会员之间,也并不乏排挤和争斗,所以孙中山的号召力其实有限得很,反而是袁世凯的呼声高入云霄。
因此之前各省代表会议才会有“如袁君世凯反正来归,则临时总统当选人即让位于袁”如此一个决议,也因此,孙中山在元旦就职当天,就不得不给袁世凯发去了一封电报,表示“暂时承乏,以待贤者”,暗示只要他能将清朝的皇帝赶下台去,这个大总统就归他。与此同时,立宪派代表们给袁世凯发来电报,保证对于先前的承诺,南方决不食言,让他加快进行。
袁世凯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他觉得既然你们已经选出了总统,并且把国民大会的组织方式定成了那样,现在再来说这些甜言蜜语还有劲吗?于是没搭理孙中山他们,却授意冯国璋、段祺瑞等48名北洋将领发出联名通电,宣称“誓死拥护君宪,坚决反对共和”。
第二天一早,袁世凯上朝代奏了这个电报,并高调表示,革命党人居然敢公然组织政府,必须派兵讨伐。隆裕太后闻之大喜,却没想到袁世凯立即开始哭穷,说军费没着落,要请太后做主。这说的也是实情,奈何朝廷真的没钱,为了鼓舞士气,隆裕太后只能从皇家私房钱里拿出了8万两金子,作征伐之用。
其实袁世凯何尝想要南征?何况北方眼下纷乱不已,就连京畿附近都屡屡出事,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事情由来已久,早在1911年11月,曾密谋行刺荫昌的陈雄等人就组织了敢死队,欲在北京暴动。结果29日起事当天,遭到军警围捕,敢死队成员全部被抓,陈雄、李汉杰、高新吾三位领袖被杀害。
12月20日,北方多个革命小团体如光复团、急进会、女子暗杀团等举行联席会议,大家合并为“北方革命协会”,决定发动大规模武装暴动,第一步,是策动滦州驻军起义。
此时第二十镇已被陆军部分散调开,留驻滦州的只剩下第40协79标的3个营,营长分别是王金铭、施从云、张建功。北方革命协会的策动工作很成功,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第79标宣布独立,脱离清廷,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大都督,张建功为副都督,施从云为革命军总司令,冯玉祥此时任第二十镇80标第3营营长,率军驻在秦皇岛海阳镇,他也参加了此次起义,并被推举为总参谋长。
也就在这天,为了怕袁世凯不放心,孙中山又给他发了封电报,说得极为诚恳:“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有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具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诱致之意,则误会矣。”对这个就差指天发誓的电报,袁世凯依然未加理会,这下孙中山急了,决定出兵北伐。
这个时候,滦州起义已被袁世凯扼杀在了摇篮之中,革命军损失极大,包括王金铭、施从云都英勇牺牲,冯玉祥则在海阳被捕,在解往保定治罪、途经北京时,被他的舅舅、袁世凯的心腹大将陆建章救了出来。
孙中山对于北伐一点没犹豫,1月5日即电令代理广东都督陈炯明发兵;第二天,再将北伐联军司令部从上海移到南京。1月11日,孙中山制定好了六路北伐的计划,并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以黄兴为总参谋长,大战眼看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