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优秀教师强天林
今年28岁的强天林,从教5年担任了4年的班主任,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班主任”、“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团干部”。9月10日“教师节”到来之前,笔者走访了他。
1989年7月,强天林毕业于西南交大,来铁二十局技工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他说:“到技校适逢放暑假,我领了教材,便一头钻进屋里仔细钻研,自修《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在自己的床前挂上一块小黑板,反复演练。尽管如此,初上讲台时腿还打颤。”
由强天林执教的钳工专业,是一门新开设的专业课。没有挂图和教具,他骑自行车到学校驻地的渭南市区技校去借,利用工余时间自制教具30余件。教学经验不足,他先后到5所技校听课20多次。为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他几乎跑遍了渭南所有的机械厂家,终于以真诚敲开了一家工厂的大门,带领学生在该厂生产实习2个多月。他说:“在工厂期间,我担很大的风险,一天也没敢离开自己的岗位。一次我患了重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是责任感驱使我挣扎着爬起来到卫生所打了一针,硬支撑着去上课。”“为讲解好生产实习理论,教学中每一个工间、每一道工序我都先行操作,手指、手常常被榔头砸破,被钳子咬伤,可每当看到学生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心里比吃蜜还甜。”
强天林在教学专业上是一个强者,在育人上也堪称楷模。技工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中级技工摇篮,学生来自铁道建筑总公司系统各工程局和社会外招,年龄都十六七岁,思想活跃、单纯,辨别能力差,摇摆性大。强天林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浇树要浇根,育人先育心”。几年来,他为党的教育事业倾注了一片爱心。一周一次的班务会、一月一次主题班会,每次一个主题,或演讲,或辩论,或座谈,不拘一格,生动活泼。组织美术、摄影、文学知识、诗歌欣赏、文化娱乐活动,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建立学雷锋责任区,开展学习竞赛和“一带一”活动。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通信100余封,每逢元旦、国庆、中秋节,他都与留校的学生一起活动,同欢同乐。
去年8月,强天林承担了编写铁路工人考工问答教材的任务。孩子刚刚满月,他和爱人商量后便把孩子放在了外婆家,他呕心沥血,潜心劳作,到今年元月初稿拿下来时,孩子已长到半岁,他才把孩子接回家。对此强天林有憾无悔,他说:“我很累、很累,这期间我还担任一个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三个班的专业课,晚上12点以前从没休息过。但值得欣慰的是,我编写的38万字的《机械钳工》教材,已于4月按期正式出版,我庆幸自己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载1994年9月9日《经济日报》)
评述
这篇稿子是《人民铁道》报的约稿。9月10日是“教师节”,《人民铁道》报拟组织宣传报道一批优秀教师的稿子。作者得知局技工学校教师强天林的事迹非常突出,获得了“优秀教师”等诸多称号,便决定采访他。
稿子的题目是《初为人师》,《人民铁道》报在1994年9月9日三版“敬礼,光荣的人民教师”通栏标题下发表,还配发了强天林的工作照。《经济日报》9月9日发了三版头条,标题又加了三个字,改为《初为人师即闪光》,文章是同一篇,也是同一天发表。《三秦晚报》11月16日发表,题目改为《放歌在讲台》。《中国铁道建筑报》10月12日以《初为人师》为题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