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同志写的《我是幸福的》一文,我是含着眼泪一口气读完的,之后又给她通了电话表示慰问,心里才好受点。
认识杜苗还是在1996年5月二十局在洛阳举办的新闻报道员培训班上,那应该是她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次参加新闻学习培训。因参加新闻培训的人数多,又是短训班,时间短,第一次培训时我对她的印象并不深。每次培训班之后,我都特别留心在报纸上见到学员们的文章,杜苗同志就是我在报纸上见到文章最多的一位。正如她所说,1996年当年就拿回来一个局报一等奖,一个总公司报一等奖。我相信这些荣誉是来之不易的,一是得益于新闻培训时她刻苦的学习,对新闻工作的无比热爱;一是得益于她的勤奋与执著,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后来,小杜调入二十局五处党委宣传部工作。2000年5月,二十局在贵州内昆线工点举办新闻培训班,杜苗同志再次参加培训。这次参训,她可谓是新闻战线上的一个“老兵”了,她是以领队的身份率五处报道骨干参加的。我理解她是带着使命而来:一是渴求新知,潜心求学;二是传帮带,为五处新闻事业后继有人而尽其责任。
光阴如梭。从1996年至今已有8年了,8年中杜苗对新闻工作无限热爱,如痴如醉,持之以恒,付出之多,成果之丰,这在二十局集团公司是不多见的。杜苗,便随着她一篇篇见诸报端的稿件而名声大振。小杜写新闻很独特,角度选得很刁,文笔、文采又好,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深度,有力度,影响大。很多人不认识杜苗本人,但却知道杜苗这个名字,尤其是在新闻圈里,熟知杜苗大名的人就更多了。
我是惜才、爱才的,对于杜苗在新闻岗位上取得的成果打心眼里高兴。但我又是失职的,至少对杜苗如此,对她的成长与进步过问甚少。
小杜“命苦”,先是母亲患食道癌,接着是儿子出车祸,后是丈夫患鼻咽部淋巴癌,再是母亲得了脑中风,父亲累病了。丈夫英年早逝,给她留下的债务不知有多少,她说亲戚家里可以慢慢偿还,急着还别人家里的就有五六万之多,眼下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又躺在床上,自己远在青岛四公司上班,洛阳还有两个读书的孩子,还有她牵肠挂肚的慈母等等。所有这些事摊在谁身上,也是难以承受、支撑的,何况小杜还是一名女性。面对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一次次重击,我很庆幸小杜顽强地挣扎过来了,顽强地挺过来了。她如是说:“在这样的时候,我不能片刻忘记我的工作,我不能让自己的笔停下来。就像走在长征路上精疲力竭的战士,一停下来就意味着倒下。”“生活的艰窘和煎熬,挣扎和酸楚,我依然坚强地工作在岗位上……也永不倒下。”
如此的命运,如此的抗争,如此对新闻事业的追求,如此的执著如初,如此的博大胸怀,如此的精神境界,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她背后站着一个群体:有各级领导,有深爱她的广大职工,有从事新闻工作的诸多同行们。
杜苗,你是幸福的!
(载2004年2月12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杜苗同志是二十局集团新闻战线上的一个“老兵”,为党的新闻事业、为企业形象宣传呕心沥血,竭尽全力,成绩斐然。
作者在审阅《开路先锋》报出版前的样报时,杜苗同志写的《我是幸福的》一文,深深打动人心。作者为她的不幸而落泪,为她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执著而感动,同时也深深地自责自己对她的成长与进步过问得少。感慨之余,写下这篇读后感,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