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下午3时许,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一行从西康铁路建设工地上风尘仆仆来到二十局机关,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
蔡部长一到机关,就召见二十局领导听取工作汇报。局长邢福海对全局队伍状况、生产经营情况、承揽和在建工程、编制体制、改革思路、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等,分别作了简要汇报。蔡部长边听边询问,局党委书记周玉成和其他几位局领导分别插话,一一回答了部长的提问。
当邢福海谈到全局今年经营目标为“13615”,施工产值可完成10亿元以上时,蔡部长说:“这个数字不小。今年承揽了多少?”当得知已承揽过15亿时,蔡部长连声说道:“好,好!”
局长接着向部长汇报了重点铁路、高速公路工程概况。在谈到全局100多个项目工点,出现了一些亏损项目工点时,蔡部长说:“亏了怎么办?仅仅给个处分是不够的,还要按相当比例赔偿经济损失。一项工程投标让谁来干应该是有意图的,选上去的人包括作预算都要参与,亏盈都有责任。按要求不能亏,路内工程不能亏,路外工程也不能亏。”
在谈到南昆铁路时,蔡部长说:“天生桥干得不错,我第一个看的就是你们施工的天生桥,对其他局干的同类桥起了引导作用。”
在听取汇报后,蔡部长说,二十局是发展的、向上的,路内、路外揽了不少活,产值利润指标不错,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队伍建设也是好的,经营任务基本上是饱满的,你们还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医院的血栓科;工程机械厂生产的拖式振动压路机,并且与日本株式会社联营。这很好,成绩应该肯定。这是一。其二,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中央领导对铁道部有三句话:政企分开,减员分流,扭亏为盈。你们二十局2个多亿的固定资产,要经营好,要保值增值,要管理好,这样才能效益好,职工工资高。相反就有待岗的,就吃不饱,这样距离也就拉开了。铁道部基建系统40万职工要分流,铁道部其他系统还有60万人分流,部机关也要分流。分流到哪里去?基层容量很大,分流在基层,竞争在基层,在市场。企业一直亏也不行,按十五大要求,一是体制上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到2000年全国大中型企业要基本扭亏为盈。对二十局也是同样,形势相当严峻,基建系统竞争将更加激烈。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家金融政策要适度从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扭转了“瓶颈”现象,从目前形势分析,最近几年大规模集中资金,像“八五”那样的建设高潮局面不可能再来了。从铁路内部来看,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扩大铁路建设规模也不可能。
蔡部长强调指出:第一,局处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十五大精神。二十局要在建立新体制、盘活资金、抓大放小、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上走出一条新路子来。如何评价一个单位,不是人越多越好,人多不能说明级别大。效益不好,企业亏了,还有什么级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关键在于划小核算单位,单位不在人多少,而在于实力。你们高级工程师100多人,技术干部1000多人,要真正优化,使科技力量转化为企业实力。比如每个高级工程师利用学过的知识搞活一个工点,一企业。第二,抓好承揽,以项目长为核心干好工程。承揽是手段,干部是根本,盈利是目的,揽与干要结合起来。要竞争,要打出信誉,关键要以项目长为核心,搞好承揽,建立一种新机制,形成一种新模式,确保工程盈利。第三,干好西康铁路工程,堰岭隧道是西康线南段“卡脖子”工程,要加强领导力量,制定措施规划迎头赶上去。我不希望提前多少天,但也不准许拖后,要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第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珍惜当今发展的好势头,要珍惜大家在一起工作的难得的机遇,大家在一起工作是缘分,要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相互支持关系,发挥好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蔡部长最后强调指出,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树立这样四种风气:一是刻苦学习的风气。要学政治,学经济,学科技知识,建立学习制度,养成学习习惯;二是民主讨论风气。防止个人说了算,什么事情先听听大家的意见,对的采纳,不对的说明理由;三是积极探索的风气。企业制度要创新,体制要创新,工作要创新,大家要出主意,想办法,要有新发展、新思路、新突破;四是求真务实的风气。要老老实实地干事情,扎扎实实地做工作,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和加快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载1997年12月25日《开路先锋报》)
评述
1997年12月18日,铁道部副部长蔡庆华来二十局视察工作。在二十局机关二楼接待室里,蔡部长听取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传达了党中央的声音,通报了铁道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的几项主要工作,同时对二十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对今后的改革发展提出具体要求。蔡部长讲话高屋建瓴,观念新,思路清,方法明,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
作者有幸参加了局领导班子汇报会,对此进行了如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