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漂亮、温柔,性格开朗。她出生在将门之家,对军人由衷的偏爱,在我是铁道兵一个连职军官时,她嫁给了我。那时我们很年轻,都在大西北工作。我在部队修建青藏铁路,她在青海冷湖油矿采油,后来她成了随军职工。1984年铁道兵奉中央军委之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我们双双成了部属职工。
我当干部20年,工作几经变换,换来换去竟走了一个圆圈圈,即从部队搞宣传到企业搞宣传。宣传工作很苦,除了下基层就是坐在屋里拼命地写呀写。后来我从工程处调到局宣传部负责对外新闻报道,肩上担子重了,工作更加忙了。白天事务繁多,晚上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家与办公楼相邻,晚饭后我便习惯地去办公室“爬格子”,还有星期天,节假日,大都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家里的事从未操过心。是妻子大包大揽,洗衣服,买菜,做饭,辅导儿子学习,孝敬父母公婆,一切都是那么投入,那么自然,那么井井有条。一次我对妻子说:“我这个人只知道傻干,没顾家,让你吃苦了。”她微微一笑,回答得很干脆:“因为我是你的‘保姆’!”
妻子非常聪慧,有学识,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她是我工作和事业上的好帮手,每当取得成绩和进步,她总有办法让我头脑清醒,思考未来;一旦遇到挫折,她给我指点迷津,引导我走向光明。妻子也很心细,善体贴人。去年9月初,我作为《法制日报》的特约记者应邀去大连参加通讯报道工作会议,当时天气炎热,因走得急没带上衣,妻子追我几里路给我送衣服,看着她跑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淋、满脸通红的样子,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妻子深情地说:“东北冷,万一刮风下雨,没件长袖衣服怎么行?”
今年6月17日,领导安排我去北京出差,当时正值父亲住院,20日下午做手术,儿子19日上午升学考试,我心里很矛盾。父亲手术需要照料,儿媳妇多有不便,再说还有孩子升学考试,家里需要我,我怎能往外走?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坚定地对我说:“成忠,家里一切有我呢,你就放心地走吧。”父亲手术,她在门口守候。术后,她代儿尽孝,陪护、做饭、送饭,跑前跑后,体贴周到,酷似亲生女儿一般。妻子的理解与支持,促使我集中精力加倍工作,成绩突出,每年都有一二百篇稿件见诸报端,局先后两次给我奖励晋级,并提升为局宣传部副部长。去年在中央级大报见报40余篇,被评为全路“十佳通讯员”,并荣获全国首届九家主要新闻单位参与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者风采”新闻报道(常林杯)佳作二等奖。
我很满足,因为我有一个精明能干的妻子,一个关心体贴入微的“保姆”!
(载1995年7月19日《中国铁道建筑报》)
评述
这篇文章,还在1995年11月29日《人民铁道》报头版头条“多彩生活”栏目,以“绿叶的情意”为题,配压题照片发表。
作者很欣赏歌曲“十五的月亮”中的一句歌词:“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作者也很赞赏这么一句格言: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个女人!作者虽不算作什么有功之臣,也根本谈不上什么成功之类,但要说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话,一半的功劳应归属于夫人王玉华。
她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因工作性质决定,作者很少顾家,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她来干;儿子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从大学到工作,都是她在操劳;还有照顾双方父母,任劳任怨,细心入微,被人们传为佳话;她作出了巨大牺牲,全力支持作者干好工作,生活上处处关心体贴,无微不至……
她的付出是巨大的,作者只有尽心竭力干好工作,力争做出优异成绩回报于她。
作者为有这样一个好妻子而无比骄傲!
作者为有这样一个好妻子而无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