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168

第168章 铁二十局500名青年专业技术干部现状调查表明

价值观念:追求事业成功

目前,不少人认为,企业青年技术干部都是新近分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习惯于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对基层艰苦流动的野外生活不适应、不安心。实际情况究竟怎样?最近,铁二十局团委会同人事等部门,对全局1982年以来毕业的专业技术干部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

铁二十局现有大中专毕业生1728名,其中1982年以来毕业的1586名,占职工总人数的1/10强。这支青年专业技术干部,已成为全局技术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当中,不仅拥有施工生产为主专业的土木、机械、机电人员,而且还汇聚了一批诸如文教卫生、财务统计、档案资料、翻译、政法等11个系列的专业人员。

被调查的500名青年专业技术干部,普遍认为自己的未来是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心企业前途。为企业兴旺发达尽力,已成为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政治信念坚定,组织观念强,渴求知识,学习风气浓厚。

他们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发挥自己学识的强烈愿望,把获得事业的成功看成是人生追求的最大幸福。他们普遍认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

面对现代化城市生活与艰苦流动的野外生活的强烈反差,82.7%的青年专业技术干部表示:“愿意留在工程队全力干好工作。”在被问及选择施工生产第一线的原因时,他们较为集中地表示:虽然一线环境条件艰苦,但这里是他们能真正发挥所学知识的理想场所,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问卷显示,91.6%的人对目前从事的工作满意,表现为诚实肯干,认真负责,能出色完成任务。

调查结果表明,青年专业技术干部已逐步适应了工程局特殊的工作生活环境,继承发扬了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怕艰苦、怕流动、恋机关或想“跳槽”的思想行为已被他们所抛弃。

但在令人兴奋的同时,调查也发现了另一方面的问题:个别青年专业技术干部对个人利益理解偏颇,向钱看的思想观念强化。有的青年专业技术干部工作上挑肥拣瘦,哪个地方(工点)挣钱多,就想方设法去哪里;一些青年专业技术干部集体主义观念淡化,无私奉献被看作是一种幻想;少数青年专业技术干部讲吃讲穿、胡乱花钱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调查情况看,还有一些青年技术干部按学校或籍贯形成“小圈子”,同其他人员只是保持工作上的往来,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同大多数职工群众的关系。

调查的结果也给我们企业领导提了个“醒”。要在国家关于知识分子有关政策指导下,认真做好青年专业技术干部的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再培养、再教育,使他们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明确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要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进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岗位成才,大胆选拔重用青年技术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以逐步形成具有较高科技意识的领导班子,推进科技兴业。

(载1995年12月21日《人民铁道》报)

评述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种事件、某些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以书面形式写成的报告。其特点:一是具有针对性。调查报告反映的内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针对性越强,报告的分量就越重,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二是具有真实性。调查报告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必须以事论理,用事实揭示规律性的东西。三是具有典型性。调查报告通过对大量事实的介绍、分析、综合,总结出具有方向性的普遍经验,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它选择的事实,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青年是未来,青年是希望。谁拥有高素质的青年,谁就拥有了希望。这篇新闻调查报告发表在1995年12月21日《人民铁道》报三版头条,将会给人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和思考。

1995年9月1日,《科技日报》二版也发表了这篇文章。